1、中考作文模拟导写:推窗风来【原题呈现】窗是屏障,更是我们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推开窗,美景如风,理想如风,亲情如风,文化如风缕缕清风,徐徐吹来,丰盈我们心灵,激励我们成长。请以“推窗风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解读】这个作文题目,由常见的事物“窗”和“风”组成,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更便于考生从自己当下的生活出发,抒写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表达自己对生活、对成长的反思感悟及真情实感。又因为“推窗风来”是每一个考生都可能经历过的情景,所以这是一个让考生都有话可说的中考作文题目,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考场作文的套作和宿构,又能够检测出考生的写作水平。审题时,考生需要关注到题目中的两个名词“窗”和“风”
2、的本义和引申义。“窗”既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窗户,如卧室、教室、病房等处的窗户;也可以是深层意义上的窗户,如成长路上遭遇的挫折与困惑、与人交往中的隔膜、新旧时代的传承与共融等等。同样,“风”既可以指自然界的风,也可以有其丰富的内涵,如爱、幸福、温暖、感动、接纳、理解、新的思想理念等等。考生写作中如果能够兼顾“窗”和“风” 的本义和引申义,则会让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同时,这个作文题目还是一个短语,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短语。“推窗”是因, “风来”是果。因何“推窗”?就需要考生写出“推窗”这个动作发生的背景以及故事的发展变化。而“风来”,则需要考生刻画出“风来”之时的画面或细节,是文章主旨的点
3、睛之处。所以,这个题目更适合选择记叙文文体,考生会有更多的生活素材选用,也有更多的叙述角度选择自由。当然也可以叙议结合,升华文章立意。议论文文体,则不建议选择,毕竟考场上考生很难有新颖适切的论证角度和丰富有力的论证材料。【下水示范】 推窗风来她独自坐在书桌前,望着外面的天空。窗外的天空晴得像一张蓝纸,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晶亮得熠熠发光。几缕薄薄的浮絮,像被风醉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外面的空气也一定是暖的吧?”她想。自从两年前从老家来到城里上初中,依稀中,她好像连这扇窗户
4、都很少推开过。妈妈轻易不让开窗,说是楼层高不安全。她心里清楚,更多的是因为窗外就是商业街,妈妈害怕自己不能专心学习。可她又哪里有那份心思呢?在自己村子上小学时,常被人夸聪明优秀的她,初中一入学就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相貌普通还有些胖的她,在被几个调皮的男生嘲笑过后,只觉得自己与周围的同学格格不入。于是,她愈发的沉默,愈发的刻苦,就连在家里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白日里上学放学行色匆匆,晚上挑灯埋头苦读直到深夜,哪里有时间去关注窗外的景色。努力并没有换来想象中的成功,两年来她的成绩始终在班级里的中游徘徊。老师也找她谈过好几次话,也安排了优秀的学生与她组成学习小组。可她很少按照老
5、师的要求去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潜意识里她觉得大家是瞧不起她这个农村来的中等生的。于是,她让妈妈帮她报了网课,甚至请了一对一辅导。但是,面前书桌上放着的这次考试的试卷再次给了她狠狠地一击。“叮铃铃”客厅里妈妈的电话响起。一会儿,妈妈过来推开房门:“闺女,你老师刚打电话,问你要不要和你们小组几个人一块去学习?去的话”“不不去了吧”她有些迟疑地回答。“为啥不去呢?”妈妈不解地唠叨着走了出去。“为什么不去?那些优秀生又怎么会真的想和自己这个中等生在一起呢?”她心酸地自嘲。“XX,XX”是谁在叫她的名字?她仔细听了听,是在窗外。站在窗边向下看,竟然是小组里的几个同学。犹豫了几秒,她终是推开了窗户,向外
6、探出头去。看见她,几个人愈发大声地笑着喊着:“快下来!”“我们不知道你家在哪一户,只能在这喊!”她也笑了:“马上!”阵阵风拂来,窗外的空气真的如她想象中的一样暖!【写法感悟】“推窗风来”这个作文题目,其实可以选择的素材非常多,如亲人间的隔膜与理解,生活中他人给予的感动,自己成长路上的迷茫困惑与顿悟但越是人人有话说的作文题目,越不容易写出新意与深意来,想要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就要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以小见大,是我们平时训练学生写记叙文时最常用的写作手法。这篇作文,选材来自于学生平时习作中最常见的素材,也是现在县城学校很普遍的现象农村学生进城读书。如何融入新环境、如何在学习中保有自信,是很多进城学生都会遭遇的问题。这样的选材,虽小却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既贴近生活实际又能激发情感的共鸣。虚实兼顾,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窗”既是书桌前的窗,也是她的心窗。现实中的窗隔绝了外面的世界,心窗则阻断了她与同学间的交流。“风”既是窗外的自然之风,也是同学的友爱之风。“推窗风来”,一语双关。 同时,文章开头,直接入题,运用环境描写,寥寥几笔,勾勒事情发生的背景,衬托人物的心情。顺叙与插叙的结合运用,使得行文脉络分明,井然有序,缓缓推进,层次感极强。叙事至结尾处,却又戛然而止,耐人寻味。“阵阵风拂来,窗外的空气真的如她想象中的一样暖!”更是与开头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