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高考语文写作素材:主流媒体9月事件+评论(据媒体报道,杭州求知小学的徐丹老师最近发现,班里六年级的孩子开始看言情小说了。作为一名有着14年教龄的资深班主任,她表示,以前也有个别学生会看,但现在却成了“小气候”。一时间,小学生该不该看言情小说,冲上热搜。)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六年级也算“小大人”,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对爱情有幻想、有憧憬、有好奇,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琼瑶、三毛、梁凤仪造就了一批小小书迷。写作者文字功底深厚,巧借古诗词精华为己所用,颇具观赏性。将言情小说视为洪水猛兽,实在大可不必。翻看优质作品,不仅收获浪漫旖旎的情节、深沉厚重的情感、悲怆迷离的故事,还能提升文笔和写作能力。当
2、然,之所以对言情小说“另眼相看”,主要是家长和学校担心孩子“早恋”,甚至过早尝试禁果。其实,在信息开放的当下,与遮掩回避相比,提前普及性教育,才不会让孩子踩中“雷区”。对言情小说一律说不、盲目封堵,并非应有的保护,有悖人性的压抑,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叛逆。当然,尊重孩子的阅读选择,也不能盲目“开闸泄洪”。时下,不少“言情小说”打色情擦边球,情节露骨、少儿不宜。低龄作者涌入,文字功底不够,狗血剧情来凑,甚至错别字、病句连篇。对此,家长、出版机构和监管部门都要做好“把关人”,共同为孩子的“开卷有益”保驾护航。别让所谓的“青春文学”伤了“青葱少年”。对待小学生看言情小说,不妨多点过来人的共情、化堵为疏。
3、抱着平等尊重的态度,陪孩子一起读书,甄选更优质精良的读物,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看见”和“理解”青春期的朦胧和冲动。成都商报小学生该不该看言情小说?不妨多点尊重和共情(9 月18日,辛巴炮轰东方甄选玉米定价过高,“我是农民的儿子,地里出来的玉米7毛一穗,而某甄选念诗之后,一穗玉米卖6块多钱,丧良心。”“说谷贱伤农,你公司利润40%,农民捞着钱了吗?”之后,一些网友被发动起来,开始在各种农产品直播间“巡逻”,斥责定价高的玉米是“黑心”。)如今红红火火的农产品直播市场,太多“修辞”,太多“情怀”,太多的道德绑架。直播间一上农产品,气氛就肃穆起来,主播推销一箱橙子,带货一袋大米,似乎就
4、在挽救全村的命运,聚光灯下的富硒土豆、沙口番茄,写满了老农民额头刀刻般的皱纹,俏媳妇期待的目光,老母亲婆娑的泪眼,普通的商业推销顿时道德压迫感扑面而来。这种操作和前几年流行的“山里的大枣滞销了,老大爷不够用了”有什么区别呢?这回吵架的各方似乎都站上了“道德高地”,挥舞着“黑心”“谷贱伤农”的大棒,都差点让人忘了农产品直播本来就是一门普通生意。既然是生意,就少一些道德修辞。“助农”“扶困”这些词是带着很沉重的道德义务的,是企业承担不起的,也注定会被反噬。反过来说,直播电商的确打开了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让优质农产品有触达用户的机会,减少了中间环节,客观上的确帮到了农民,但也别道德绑架,污名化企业的
5、赢利,将企业从中赢利说成“吸血鬼”。在农产品直播业里,要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上的利润,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不能把这个巨大的社会责任全部安在某一个具体的企业、具体的主播身上,他们承受不起。总之,直播带货农产品,请别自戴光环,也别把别人绑上圣坛。“助农”不是幌子,情怀不是炒作的由头,也不应污名化企业的正当赢利。澎湃新闻直播带货玉米:别只卖情怀,也别道德绑架(“开学第二天旷课了,但我是老师”“入职第一天被HR看到我和朋友吐槽她的聊天记录,现在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最近,不少网友用短视频的形式讲述自己生活中的倒霉事。应了那句“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这类卖惨视频的评论区一般都是满满的“哈哈
6、哈”,发布者也往往泪中带笑。这种运用各种流行元素吐槽、调侃自己“苦事”的“学问”,被概括为“互联网苦学”。)网上流行的这些“苦学”段子大多来自工作生活的不顺利,与真正的苦难和悲剧相去甚远,用压力或是焦虑来形容似乎更为贴切。然而,在过去的生活语境中,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苦”常常被冠上“没什么大不了”的原因而草草略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一部分情绪受到压抑,长此以往难免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苦学家”将“苦”推上舞台,可以看作一场让人们直面这类情绪的突围。“互联网苦学”备受欢迎的原因还在于,悲伤故事有了另一种表达。当下年轻人面对不断加大的生活压力,却又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
7、进行宣泄。在制作或是观看“苦学”视频的过程中,“苦”被解构成了笑料,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并非批判苦,只是“直面苦”和“抵抗苦”的新的探索。正如有心理咨询师在采访中所说,“互联网苦学”是转移情绪并将其合理化的过程。对于表达者来说,这些细碎的“苦”,用苦大仇深的形式说出来难免显得矫情,向父母朋友倾诉又有徒增对方担忧的可能。而“互联网苦学”的幽默表现加上特效和滤镜带来的匿名功能形成了一个“安全区”,让他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苦闷而不必有其他的顾虑。另一方面,对那些可能有相似经历的人来说,“互联网苦学”能够帮助他们有效地自我代入并让情绪得到宣泄,也让大家不必深陷于“为什么只有我”的焦虑中
8、无法自拔。另外,虽然“苦学家”们的表演几乎不涉及深刻的思辨,但可以看见的是,这类视频的火热或多或少地引导了更多网友参与到社会议题的讨论中来,而从根源解决“苦”的可能性,就潜藏在这些公共讨论之中。的确,“互联网苦学”有其独特意义所在,但对合理性的申明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视它背后的年轻人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不必对“苦的存在”和“苦的表达”讳莫如深,但也要寻找真正有效的对抗方式,二者应当是并行不悖的关系。光明网互联网“苦学”流行:平视苦,也正视苦的表达(河南许昌一小学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班上一名学生竟把“栓Q之歌”写进了作文,视频发布者张老师说,男孩今年读三年级,这是他第一次写作文。老师在批改
9、到他那篇作文时,越看越不对劲,直到看到“栓Q”,才明白他前面写的是歌词。张老师表示,自己当时瞬间血压飙升,头都大了。“没有批评男孩,也没有鼓励,只能慢慢引导,互联网对孩子影响真的是挺大。希望能够净化网络,不要给孩子看太多的网络段子。”)当下的作文写作中,对于一些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应当对其报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在语言的运用方面,语文教育和网络本身也是各担其责。受网络用语、短视频文案、表情包的影响,学生们在网络社交中掌握了简单易懂,更具个性的口语表达。而语文教育的目的其实也是告诉学生们,语言不止一种表达,也可以有含蓄凝练经典化的词句。互联网无孔不入的当下,一些网络用语网民早已烂熟于心,对于学生来说
10、也不例外,成长在网络环境的他们愿意追随新鲜事物,这些高频的网络用语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成为了他们的表达依赖。这事并不奇怪,在过去,人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书信等媒介不断锻炼。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成为年轻人个体表达的主要空间,大多数真实高频的表达场景是发生在网络中而非作文中。在不用耗费较多时间去仔细斟酌的交流中,碎片化、娱乐化、趣味性的网络口语表达自然成为了流行趋势。对于小学生使用网络用语,不妨多点平常心。慢慢引导孩子,引导他们了解网络用语的使用边界和范围。从网络语言入手,引导孩子们去体会汉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地被丰富,被更新。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一些
11、新的词汇,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会被淘汰,这些新出现的网络词汇中有些可能成为汉语的新词汇。比如,在新一版的新华字典中收录了一些网络流行语,“刷屏”“点赞”都被收录其中。严肃权威的新华字典与时俱进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参照视角,让老师和孩子都不必怀疑对汉语语言魅力的坚信。光明日报微信公号小学生把“栓Q”写进作文,该担心吗?(最近,网络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一批“假装读书”的博主,他们以“分享阅读”的方式“教人读书方法”。从北京日报等媒体的报道来看,这些博主中不乏“标题党”,类似“20岁女生必读的7本书”“让你脱胎换骨的5本书”等书单很抓人眼球,“免费看书月入过万”“三秒变读书博主”的口号也很有诱惑力,但其
12、中的内容往往“营销味”满满,不能让人真正获益。)如今网上有很多“解读书籍”类的视频和文章,就是有人替你把书的内容拆解并分析,得出一些看似深刻的心得。但是,普通读者只能单向接收这类信息,如果没有真正去深入阅读一本书,自然也谈不上有多大的收获。一些人用“打卡”的心态去读书,似乎只要翻上几页,看过一本书的只言片语,就算“读过书”了。显然,这种不成系统、不够专注的阅读,无法真正体现读书的价值。网络时代,很多人都在“假装读书”,但阅读与思考的过程,难免需要一些“孤独感”,起码也要有一颗平静的心。远离浮躁的状态,才能沉浸在知识与思想的海洋中,感受阅读带来的震撼与趣味。因此,从个人成长的角度看,年轻人不妨有
13、意识地与“三秒变读书博主”之类的东西保持一定距离,给纯粹的阅读留出一点精神空间。技术的进步,虽然造成了一些浮躁的风气,但也给真心热爱阅读的人提供了帮助。我们不仅获取书籍更加便利,还可以通过一些读书社群,了解新书资讯,发现同道之人。活跃于网络上的读书爱好者,也时常会列出书单,帮助对某一领域感兴趣的读者了解学科的整体脉络,根据书单去找书、读书,进而建立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即便是稀见的书籍,也有可能在网上找到“共读者”。爱好读书的人,不分年龄、性别、地域、学历,只要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并且愿意认真阅读,就可能成为互相交流、砥砺思想的朋友。“三秒变读书博主”之类的现象令人摇头,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阅读
14、保持一颗虔诚的心,就能在碎片化的信息环境里找到读书的乐趣,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进步。中国青年报在“三秒变读书博主”的喧嚣中坚守读书的意义(9月25日上午,上海一市场内,一名女童手扒扶梯双脚悬空,情况十分危急,好在两名男子挺身而出,将其解救下来。救人的丁先生在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表示,把孩子救下来本是一件好事,但他们却遭到一些无端的指责,“有人说我救人的速度慢了,还有人说我救小女孩时,手放的位置不对。”丁先生表示,经过此事后,他感觉个别网友的网络暴力很可怕。)这类网暴行为存在同一种逻辑,都是在以“事后之明”,苛求理想中的“完美施救者”。可是,危急情况不是“沙盘演练”,很多时候考验的是人的第一反应,有
15、时也难免会无暇顾及细节问题。旁观者不辨是非,事后拿着放大镜指指点点,才是关注错了重点,不公平地消解了救助者的善举价值。更何况,救人者本没有道德上的义务,如果动辄得咎,甚至会因此受到网暴,见义勇为者就会顾虑重重,甚至错过最佳救援时机。对于这些刺耳的声音,有的见义勇为者表示“问心无愧就好”,有网友表示力挺救人者,不必去理会“键盘侠”的杂音。这些或自我“消化”、或善意劝慰的做法,多少都表现出了对网暴者的宽容。但问题在于,很多时候,若网暴者没为自己的不当言行付出代价,便会更加有恃无恐。对此,还需进一步在法律、政策、平台规定等方面有所发力,明确对网暴行为的定性,细化并落实相关惩处办法,坚决对网暴行为说“
16、不”。总之,凡人善举不该被求全责备,出手相救也不该被重重顾虑所羁绊。为好人“减负”,让恶语伤人者退却,才是更为理想的社会图景。中青评论微信公号男子救女童反遭网暴,善举不该被苛责(9月16日,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学院教授杨士莪再次走上讲台,为本科生开讲振动与声基础第一课,“站着讲”。媒体报道,从教70年来杨士莪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被誉为“一站到底的院士”。)九旬院士“一站到底”给本科生上课,不仅受到学生热烈欢迎,也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舆论盛赞老院士以“一站到底”的师者风范,为学生点燃科研报国的梦想,这种言传身教如同一面行走的“旗帜”。院士大多是某个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17、往往承担着很多重大科研任务,即便不能亲自上课也没有谁会苛责。老院士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用心启迪培养学生,是一种真心爱讲台、爱学生、愿育人的体现,展现了一个老师的纯粹。老师给学生上课,本就是应该的。大学里院士也好、教授也罢,撇开各种头衔,老师终究还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者的本分。不论是学有大成、盛誉加身,还是身居高位、众星拱月,内心始终保持一份学者的本色,始终不忘作为一名老师的身份,尽最大可能为教书育人、为激励后学多做一些事情,正是一种为人师者的应尽之责。讲台上,受到学生们“团宠”后李德仁的“不好意思”,该令多少瞧不上“给本科生上课”的人不好意思!讲台上,坚持“一站到底”的杨士莪,不仅给年轻
18、学子上了一堂精彩的专业入门课,也给很多为人师者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不论眼前多么浮躁,当老师的努力把学问做好、用心把书教好,就不会失了本分、忘了初心。中国科学报九旬院士“一站到底”,让谁“不好意思”?(据报道,曾先生一年前发现女儿学校的桌椅比较旧,“都是木头做的,不知道用了多少年了,桌面不太光滑不方便写作业。凳子没有靠背,坐着不太舒服”,就向学校提出更换。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并未更换,于是,曾先生决定自掏腰包。得知此事,班级同学和家长都十分开心;老师还向全班宣布,新桌椅是某某同学的爸爸捐的,曾先生的女儿觉得十分自豪。曾先生说,他和学校领导商量过,女儿接下来最好不要换班,万一要换班,“那这批桌椅
19、就跟着去她的班”。)父亲疼爱女儿无可厚非,曾先生也强调自己并不是想搞特殊化,但针对女儿所在班级捐赠,并且提出希望桌椅将来随自己孩子走的时候,就能看出这份爱心里多少夹杂些私心。再说,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夸奖,会不会在其他同学心里种上“差别”的种子?如果桌椅真的随班走,那这批桌椅的支配权,难道一直归属家长?学校正常的班级变动、教室更换,难道要受制于一批捐赠的桌椅?应该欢迎的是促进教育的爱心行为,而不是打上了个别家长标签的“偏心”行为。家长的爱心行为值得鼓励,但最好是集体行动或者把捐款去向的决定权交给学校来支配,家长的热情不应打破孩子的平等。校方也有责任确定教学设备的标准以及更换要求,有责任主动维护教学环境,更有责任把爱心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不辜负家长的信任。当然,学校也应该反思,桌椅是不是到了必须更换的程度,如果必须更换,为什么要依靠家长捐赠,其他班级的桌椅又该如何处理。爱心因其纯粹而高贵,因其无私而伟大。发展教育离不开公众的爱心,但爱心不应附带条件;爱心的桌椅上不贴“标签”,会显得更加公平、更加大气。北京晚报家长给女儿全班换桌椅 爱心桌椅上不贴“标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