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
2、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亲戚畔(pn)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
3、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阅读训练一1、解释句中划线词语。(、解释句中划线词语。(2分)分)(1)池池非不
4、深非不深 (2)委委而去之而去之 (3)亲戚)亲戚畔畔之之 (4)寡助之)寡助之至至 2、翻译。(、翻译。(2分)分)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均用原文回答)、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均用原文回答)(2分)分)4、文段中采用什么论据证明、文段中采用什么论据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的?(1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护城河)护城河(2)放弃)放弃(3)畔通)畔通“叛叛”,背叛,背叛 (4)极点)极点2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
5、、(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攻打它却不能取胜。3、依次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依次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助,失道者寡助4、事实论据、事实论据阅读训练二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3.现代生活中,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道”的理解。的理解。4.请写出一句与请写出一句与“人和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有关的名言警句: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天时
6、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举例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对比论证3.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以国家内部而言,“道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想;(3)、以个人而言,)、以个人而言,“道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4.比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比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家和万事兴。兄弟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众人拾柴火焰高
7、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人心齐,泰山移。阅读训练三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1)环而攻之而不胜 (2)委而去之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亲戚畔之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之”字与“天下顺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4分)A三里之城B夫环而攻之C寡助之至D攻亲戚之所畔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包围包围 放弃、丢弃放弃、丢弃 限制限制 通通“叛叛”,背叛,背叛2.B3.能施行能施行“仁政仁政”的君主
8、,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施行“仁政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4.(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道”指国家间和平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共处、互不侵犯;(2)、以国家内部而言,)、以国家内部而言,“道道”指爱民,为老百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着想;(3)、以个人而言,)、以个人而言,“道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9、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和也。故曰,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阅读训练四 1解释下列句
10、中加粗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1)得)得道道者多助:者多助:_ (2)委而)委而去去之:之:_ (3)兵兵革非不坚利也:革非不坚利也:_ (4)天下)天下顺顺之:之:_ 2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 (2)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_ 3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句提出论点,指出第句提出论点,指出“人和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B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明实行“王道王道”的必要性。的必要性
11、。C本文本文句深入论证句深入论证“得道得道”即即“得人和得人和”,“得人得人和和”则则“战必胜战必胜”。D本文是讲民心向背的: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本文是讲民心向背的: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否则就会失败。否则就会失败。4填空。填空。(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课文原句。)在文中空缺处填上课文原句。(2)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施行“仁政”(2)放弃 (3)兵器 (4)归顺、服从 2(1)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背叛他。(2)(一座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意对即可)3C 4(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
12、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阅读训练五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的是强调的是()重重要性。要性。A、忠诚、忠诚 B、合作、合作 C、乐观、乐观 D、主动、主动 2用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例证明本文论点。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一例证明本文论点。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矣。答案解析:1B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略(只要
13、所举例子能证明本文论点即可。)4凭借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4、。故曰,域民不以封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乃入见。问:见。问:“何以战?何以战?”公曰:公曰:“衣食所安,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对曰:“小惠未徧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民弗从也。”公曰: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也,必以信。”对曰: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也。”公曰: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情。”对曰: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请从。”曹刿轮战曹刿轮战 阅读训练六 1、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亲戚畔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又何间焉
16、池非不深也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小大之狱 D天时不如地利 衣食所安 2、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小惠未徧,民弗从也()3、翻译下面的句子。(、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4、两文对取得战争胜利前提条件的认识,共同点是什、两文对取得战争胜利前提条件的认识,共同点是什么?分别怎样做才能拥有这样的前提条件?(么?分别怎样做才能拥有这样的前提条件?(4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D 2、固:巩固,使、固:巩固,使坚固。坚固。加:虚夸,以少报多
17、。加:虚夸,以少报多。畔:畔:通通“叛叛”,背叛。,背叛。徧:通徧:通“遍遍”,遍及,普遍。,遍及,普遍。3、能施行、能施行“仁政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行“仁政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这才是尽本质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这才是尽本质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4、共同点,争取民众的支持。做法:甲文认为要施以仁、共同点,争取民众的支持。做法:甲文认为要施以仁政,得民心。乙文认为要清正从政,政治上要取信于民。政,得民心。乙文认为要清正从政,政治上要取信于民。阅读训练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下列句中
18、加点词的含义。(3分)分)A、池池非不深也(非不深也()B、委委而去之(而去之()C、以天下之所、以天下之所顺顺()2、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分)A、道: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道: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B、去:委而去之。去国怀乡。、去:委而去之。去国怀乡。C、至:比至陈。寡助之至。、至:比至陈。寡助之至。D、之: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之:攻亲戚之所畔。辍耕之垄上始龀。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分)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4、选文举什么例子论证、选文举什么例子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分)分)阅读答案阅读答案 1、A、护城河、护城河B、放弃、放弃C、归顺、服从、归顺、服从 2、B 3、A、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B、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4、以攻城和守城为例来论证。、以攻城和守城为例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