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7章章 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 v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概述 v液化石油气的运输 v液化石油气储配站v液化石油气-空气混合气 7.1 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概述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概述 v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流程图 v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v液化石油气的质量控制项目 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流程图 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v 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的主要设施有:储存站、灌瓶站、储配站、气化站、混气站和供应站。v 储气站 接收气源厂或外采的液化石油气加以储存;并将储存的液化石油气输送到城市灌瓶站、气化站和混气站。v 灌瓶站 进行灌瓶作业,同时接受空瓶并倒空残液;将充装后的实
2、瓶送往供应站或直接供给用户。v 储配站 同时兼有储存和灌瓶两种功能。v 气化站 将液化石油气气化后经调压用管道供给居民用户、公共建筑用户及工业用户。v 混气站 将液化石油气与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成混合燃气,经调压后用管道输送给用户。v 供应站 接受由灌瓶站或储配站运来的实瓶,向用户供应实瓶并回收空瓶,将空瓶送给灌瓶站和储配站。液化石油气的质量控制项目 v(1)蒸气压 蒸气压的控制,实质上是液化石油气主要组分c3,c4与其低沸点和高沸点同系物之间的含量平衡问题。规格要求应规定:乙烷、乙烯和戊烷的最大含量;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的最小含量。v(2)结冰倾向 结冰问题是由于液化石油气中存在有水分。当液
3、温下降到定的程度,水即离析出来并结冰,或与烃类生成高熔点水化物。如果压力较高,水会使金属生锈,增加残渣量。因此应对含水量作严格规定;游离水和夹带水检验为无,而且限定溶解水的最大含量。另一种抑制结冰倾向的方法是在液化石油气(尤其C3)中添加防冻剂(如甲醇)。使水从烃类-水-甲醇三元系统中析出的温度降低。此时应规定甲醇添加的最低用量和最高用量(避免污染)。v(3)气味与毒性 商品液化石油气中须加入少量挥发性硫化物加臭剂(如乙硫醇或甲硫醚),以便在其泄漏时嗅到气味。规格中应规定硫化氢最大含量,加臭剂最少含量和最大含量(防止催化剂中毒或危害人体健康)。v(4)腐蚀性 检定液化石油气对金属设备的腐蚀性的
4、方法有两种:一是规定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允许的腐蚀程度,即把铜片浸没在液化石油气中,在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如1小时和37.8)视铜片受腐蚀变色的情况;二是对液化石油气中所有已知腐蚀物的渡度加以限制,指的是硫化氢和元素硫,还有一些微量杂质(含氧硫化碳、水、氧、氨、苛性碱、氯化物等)会造成腐蚀。v(5)残渣 不挥发性残渣是由各种化合物的混合物组成的,其中包括未完全分开的炼油馏分(戍烷和已烷、高沸点润滑油),从橡胶软管带来的粘性沉浊物,以及铁锈、灰尘、元素硫等不挥发物。往往在规格中只规定了C5和C6馏分以及润滑油的最大含量,即谓之“油性残渣”。7.2 液化石油气的运输液化石油气的运输 v液化石油气的
5、运输方式及其选择液化石油气的运输方式及其选择 液化石油气从生产厂运输到储配站或灌瓶站等接受站,其运输方式有:管道输送、铁路槽车、汽车槽车及槽船运输等。管道输送一般适用于运输量大且连续运输的情况,既适合于远距离输送,也可以用于近距离输送。管道输送一次投资费用大钢材消耗多,但运行安全可靠,运行费用低。汽车槽车运输灵活性大,运输能力小,运行费用较高,适用于运距短、运量小的场合。火车槽车运输能力比汽车槽车大运行费用低但调度管理复杂,适用于运距较远,接铁路支线方便的情况。在选择运输方式时,一般应根据交通、运距、运输量和材料设备等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适方案。7.3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液化石油气储
6、配站 v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 v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充装率 v液化石油气的灌装工艺 v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站址选择 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液化石油气的储存方式v液化石油气的常温压力储存 1.6MPa(设计压力,48时丙烷的饱和蒸汽压)v液化石油气的低温常压储存液化石油气的低温常压储存 -45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充装率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充装率 v最高工作温度下储罐允许充装率为90%v任意温度下:液化石油气的灌装工艺液化石油气的灌装工艺 v手工灌瓶工艺流程 v机械化灌瓶工艺流程 v钢瓶爆裂的预防 v手工灌瓶工艺流程手工灌瓶工艺流程 v机械化灌瓶工艺流程机械化灌瓶工艺流程 钢瓶爆裂的预防钢瓶爆裂的预防 v钢瓶绝对
7、不能超量灌装。v钢瓶质量要严格符合要求。v钢瓶应不受高温。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站址选择 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供应 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供应是将液态液化石油气气化,借助管道输送给广大用户。液化石油气管道供应又可分为气态液化石油气供应系统;以及液化石油气混空气,以混合气的形式供应系统。液化石油气混空气:液态液化石油气,在气化器内用热煤强制气化后,在向用户气相输送过程中,高沸点组分容易在管道节流处或降温时凝结,其输送及应用范围均受到限制。但掺入一部分空气后,液化石油气组分的分压降低。露点也随之降低,可以避免输送中出现再液化现象。但混合气的掺混比例必需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井考虑燃气间的互换性,以适应已有燃具的使用条件。露点温度的控制:输送混合气时,管道的环境温度应比混合气的露点温度高5以上。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为允许的输气压力。如果环境温度低于混合气露点温度,就会出现再液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