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材版本:小学美术岭南2011版二年级下册主讲教师:教学分析教学对象分析: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能亲手制作玩具,一定是孩子乐于参与的事情。通过小学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折、剪、画、翻的基本能力,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教学内容分析: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本课教材依据新课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念,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百变卡通玩具”的学习内容,旨在让学生创作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时,学习折、剪、叠、画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可以产生多种形象变化的“百变卡通玩具”,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和创作的冲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 1、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2、能与同学合作
2、,共同创作六个头部与身体一样大的卡通形象;3、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设计方法。 教学过程和方法:1、在欣赏中,感受以夸张比例设计的卡通形象,激发创新的兴趣;2、在“试一试”中,掌握“百变卡通玩具”的折、叠、剪、画的方法;3、在“玩一玩”中,感受创作的愉悦。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造型的多种变化产生兴趣;2、能与同学合作创作,共享成功的欢乐。教学要点:重点:利用正反折叠和剪、切、添画等方法设计会变化的玩具。难点:正面与反面的卡通形象头部与身体的连接。兴趣点:百变的活动玩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师示范作品3. 各种卡通形象图1. 预习课文
3、内容2. 学具准备:剪刀、彩笔、勾线笔3. 收集卡通形象图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能力,为教学做准备。课堂导入1. 展示黑板中的卡通人物形象;2. 在黑板中各卡通人物身体和头部互换,得出各种新造型。3. 展示百变卡通玩具,演示折叠方法。1. 学生活动:观察卡通人物2. 思考各种卡通人物身体头部互换方法3. 观察教师的百变卡通玩具和演示过程。1.对身体头部卡通形象互换的方式产生兴趣。2.认识百变卡通玩具。课堂发展1、看一看:老师展示的百变卡通玩具折法2、比一比:提问百变卡通玩具的人物分布规律3、做一做: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尝试复制老师的百变卡通玩具。4、问一问:在尝试自主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
4、困难?5、学一学:教师示范自主创作其他卡通形象。6、变一变:引导学生自己画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画好剪出后小组合作制作更加新颖且有特色的百变卡通玩具小组活动:1.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尝试复制老师的百变卡通玩具。2.学生总结所遇到的困难,师生共同分析原因。3、观摩教师示范其他卡通形象的创作过程;4总结经验后第二次用自己绘制的卡通形象制作玩具。5绘制好卡通形象后小组合作剪贴制作新的卡通玩具。6剪好后分小组进行“折、叠、玩”游戏,看看设计制作是否适当,是否要修改。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现问题,总结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同时体验合作的快乐。展示评
5、价1.组织学生一展示百变卡通玩具,看看哪个组变换的画面多,形象生动有趣。1.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组同学制作的百变卡通玩具。2.认真观摩其他组的作品展示,尝试总结和评价,分析百变卡通玩具变化的奥妙。 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延伸1、展示照片头像与卡通绘画结合的画面,带出学生新思维方式。2、介绍利用折叠产生画面变换原来设计和制作的儿童书籍。思考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折叠产生画面的原理制作百变的卡通玩具。 将学到的知识利用到生活实践中。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本课最大的亮点是运用了启发式教学的策略,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讲述欣赏-教师示范-学生练习-课堂评价”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将教学流程设计成大板块中的诸多小版块。一开始通过各个卡通形象的头、身互换激起学生兴趣,紧接着出示“百变卡通玩具”范作,让学生总结折叠和人物分布规律以后,就开始实施分段教学中的尝试学习,将老师准备好的卡通人物和白纸进行尝试制作,师生一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折叠和制作方法解决以后再逐层深入,示范创作新卡通形象过程,直至完成有美感的、经过思考的和有创意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