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onday,October 10,2022皮肤病皮肤病-接触性皮炎和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和荨麻疹第1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一、病因 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按其发病机理的不同可分原发性刺激物和接触性致敏物两大类。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可以是致敏物,在高浓度时则为剌激物或毒性物质。1、原发性剌激物、原发性剌激物 由于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该物质均可发生皮炎,如接触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所引起的皮炎。第2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2、接触性致敏物、接触性致敏物 该类物质本身并无刺
2、激性或毒性,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有少数人在接触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接触部位的皮肤、粘膜发生变态反炎症。引起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质有许多种类,可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第3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二、发病机理二、发病机理 1、原发刺激性反应、原发刺激性反应:由接触物的直接刺激引起,与刺激物的化学性质、浓度、接触的时间成正比。2、接触性致敏反应、接触性致敏反应 为典型的迟发型迟发型IV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接触物为致敏因子。初次接触的诱导期:4天 再次接触的激发期:24-48小时内第4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初次接触
3、:Hapten+HLA-DR(LC)T淋巴细胞致敏增殖、分化 效应T淋巴细胞 记忆T淋巴细胞 全身再次接触:Hapten+HLA-DR(LC)已致敏的T淋巴细胞 效应T淋巴细胞 记忆T淋巴细胞 全身第5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急性接触性皮炎一、急性接触性皮炎 1.发病前有接触致敏物史;2.发病部位:皮损发生于接触部位。但搔抓后可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产生性质类似的病变;3.皮损特点:境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水疱、大疱,甚至糜烂、坏死;4.自觉症状:瘙痒或灼痛感;5.起病较急,但去除接触物,适当处理后皮损很快消退
4、。第6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第7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二、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二、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由于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皮损一开始时炎症反应不明显,可呈亚急性皮炎表现,为红斑、丘疹,境界可不清楚;或由于长期反复接触发病,局部呈慢性皮炎改变,皮损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如洗涤剂引起的手部接触性皮炎。第8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三、几种特殊的接触性皮炎三、几种特殊的接触性皮炎 1.尿布皮炎尿布皮炎 主要原因是尿布更换不勤,尿液被产氨的细菌分解,产生较多的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特点:
5、(1)多见于婴儿;(2)损害边缘清楚,与尿布包扎方式一致;(3)皮损呈大片潮红,亦可发生斑丘疹、丘疱疹、脓疱、糜烂及溃疡。2.漆性皮炎漆性皮炎 接触大漆或其挥发性气体引起过敏。(1)急性起病;(2)皮疹多见于暴露部位,以手背、面部为主;(3)为潮红、水肿、丘疹、丘疱疹、水疱、大疱;(4)自觉痛痒及灼热感。少数病人可以伴发全身反应。第9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3、化妆品皮炎、化妆品皮炎 由接触化妆品所致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主要过敏原系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如香料、苯甲酸、安息香、苯甲醇、苯甲酸苄脂、丁香酸等。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不等,临床特点:(1)部位:颜面部或
6、化妆品接触处;(2)红肿、丘疹、丘疱疹,(3)自觉痛痒及灼热感。第10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诊断诊断】1、特殊的接触史;2、皮损发生部位:接触部位;3、皮损的特征:境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水疱、大疱、糜烂、坏死;4、接触物斑贴试验阳性;5、去除接触物,适当处理后皮损很快消退,再次接触复发。第11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防治防治】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积极对症处理:1、全身抗过敏治疗:抗组胺药物;静脉滴注维生素C和葡萄糖酸钙;必要时可以使用皮质激素。2、局部治疗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7、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预防:尽量避免再接触致敏原,以防再发。第12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荨麻疹荨麻疹 第13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定义:定义:荨麻疹(urticaria)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损害为风团。第14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病因病因】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大多数患者常常找不到确切原因。常见的病因如下:1.食物:最常见的有鱼虾、蟹、蛋类;2.药物: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苗、磺胺等;3.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8、第15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4.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刺激;5.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接触荨麻或吸人动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6.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7.内脏和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第16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有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种。一、变态反应性 多数为I型变态反应,少数为II型或III型。I型变态反应:首次:AgIgE +肥大细胞 脱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化学
9、介质 血管通透性、扩张(组胺、激肽)第17页/共37页5、压迫性荨麻疹首次:AgIgE +肥大细胞 脱颗粒常选用兼有抗5-羟色胺、抗乙酰胆碱药物。Saturday,June 26,2021(4)服药时间数月主要过敏原系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如香料、苯甲酸、安息香、苯甲醇、苯甲酸苄脂、丁香酸等。特点:(1)多见于婴儿;皮损特点:境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水疱、大疱,甚至糜烂、坏死;1、全身抗过敏治疗:Saturday,June 26,2021(3)皮损呈大片潮红,亦可发生斑丘疹、丘疱疹、脓疱、糜烂及溃疡。胆碱能性荨麻疹可选654-2等。(4)病情严重、伴有休克或喉头水肿及呼吸困
10、难者,应立即皮下注射0.Saturday,June 26,2021但搔抓后可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产生性质类似的病变;严重时有全身反应如畏寒、乏力、晕厥、痉挛性腹痛等。三、几种特殊的接触性皮炎Monday,October 10,2022 II型变态反应:见于输血反应,多发生在选择性IgA缺乏患者。当这些患者接受输血后,即产生IgA抗体,再输入血液后即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毒素及各种炎症介质,引起红细胞破碎及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III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产生血管炎,出现荨麻疹样损害。第18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二、非变态反应性二
11、、非变态反应性 是某些物质进人体内激活补体或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激肽等引起。常见的有:1、药物如阿托品、箭毒、吗啡、奎宁、阿司匹林、可待因、可卡因等,或某些简单化合物如胺、脒的衍生物、吐温80等。2、毒素:蛇毒、细菌毒素、昆虫毒素等。3、食物:水生贝壳类动物、龙虾、蘑菇、草莓等。第19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常见病,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一、急性荨麻疹一、急性荨麻疹 1、起病常较急;2、皮损特点:全身或局部迅速出现红色或苍白色的风团,速起速消、大小不等、形状各异;3、自觉症状:瘙痒剧烈。病情严重时血容量不足可伴有心慌
12、、烦躁,甚至血压降低,出现过敏性休克样症状,可因胃肠粘膜水肿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喉、气管粘膜受累时,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4、皮肤划痕征阳性;5、血液常规检查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第20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第21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二、慢性荨麻疹二、慢性荨麻疹 病程超过1月以上。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三、特殊类型的荨麻疹三、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l、皮肤划痕症、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痛瘙痒,不久即消退,此现象称为皮肤
13、划痕征阳性。此病仅有皮肤划痕征阳性,而不自行出现风团。第22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第23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2、寒冷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 可分为两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罕见,早年发病,终身不愈,反复发作,冰块试验阴性。后天获得性:常见,在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冷物部位产生风团,半小时或数小时消退。冰块试验阳性。寒冷性荨麻疹也可为某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如冷球蛋白血症,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冷溶血症等。第24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3、胆碱能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
14、麻疹 多见于青年人;在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发生。风团在受剌激后数分钟即出现,互不融合,可于半小时至1小时内消退,自觉剧痒。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疹。偶伴发乙酰胆碱的全身反应。病程一般经数年后可渐趋好转。以1:5000乙酰胆碱作皮试或划痕试验,可在注射处出现风团,周围出现星状小风团。第25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4、日光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 少见,由中波及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长300nm左右的紫外线最敏感。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肤,有痒和针刺感。严重时有全身反应如畏寒、乏力、晕厥、痉挛性腹痛等。5、压迫性荨麻疹、压迫性荨麻疹 皮肤受压
15、后约4-6小时,局部发生肿胀,累及真皮及皮下组织,持续8-12小时消退。常见于行走后的足底部和受压迫后的臀部皮肤。机制不明,可能与皮肤划痕症相似。第26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6、血管性水肿、血管性水肿 发生于皮下组织疏松或粘膜部位的局限性水肿。分获得性及遗传性两种,后者罕见。获得性血管性水肿: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常伴其他遗传过敏性疾病。主要发生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险、口唇、外生殖器、手、足等处。多为单发,偶发于两处以上。损害为突然发生的局限性肿胀,累及皮下组织,边界不清。持续1-3日可渐行消退,亦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发生于喉粘膜者,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导致
16、窒息死亡。第27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第28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诊断】1、皮损为风团,发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后不留痕迹,2、自觉瘙痒;3、各型的特点。【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丘疹性荨麻疹第29页/共37页Saturday,June 26,2021(2)损害边缘清楚,与尿布包扎方式一致;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刺激;但搔抓后可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产生性质类似的病变;首次:AgIgE +肥大细胞 脱颗粒Saturday,June 26,2021III型变态反应:在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发
17、生。1、原发性剌激物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不等,临床特点:(1)部位:颜面部或化妆品接触处;Monday,October 10,2022【治疗治疗】抗组胺、降低血管通透性、对症处理为基本原则,力求做到对因治疗。一、全身治疗一、全身治疗 1.急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 (1)抗组胺药:通常以2-3种抗组胺药合用。(2)维生素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抗组胺药有协同作用。(3)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4)病情严重、伴有休克或喉头水肿及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1,迅速吸氧。有心血管疾病者,肾上腺素需慎用。(5)伴腹痛者可给予解痉药物,如普鲁本辛 634-2、阿托品等。(6)
18、支气管痊孪者:可缓慢静脉滴注氨茶碱。第30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2、慢性荨麻疹 (1)应积极寻找病因;(2)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一般以抗组胶药物为主(23种结合)。(3)给药时间一般应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予以调整。(4)服药时间数月 (5)除抗组胶药物外,可酌情选用利血平、氨茶碱、氯喹、雷公藤等口服。第31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3、特殊类型荨麻疹、特殊类型荨麻疹 常选用兼有抗5-羟色胺、抗乙酰胆碱药物。如羟嗪、去氯羟嗪,对物理性荨麻疹有较好效果,赛庚啶对寒冷性草麻廖效果较为突出。胆碱能性荨麻疹可选654-2等。二、外用药物二
19、、外用药物 白色洗剂、炉甘石洗剂。三、中医治疗三、中医治疗第32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急性接触性皮炎一、急性接触性皮炎 1.发病前有接触致敏物史;2.发病部位:皮损发生于接触部位。但搔抓后可将致病物带到远隔皮损部位,产生性质类似的病变;3.皮损特点:境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水疱、大疱,甚至糜烂、坏死;4.自觉症状:瘙痒或灼痛感;5.起病较急,但去除接触物,适当处理后皮损很快消退。第33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三、几种特殊的接触性皮炎三、几种特殊的接触性皮炎 1.尿布皮炎尿布皮炎 主
20、要原因是尿布更换不勤,尿液被产氨的细菌分解,产生较多的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特点:(1)多见于婴儿;(2)损害边缘清楚,与尿布包扎方式一致;(3)皮损呈大片潮红,亦可发生斑丘疹、丘疱疹、脓疱、糜烂及溃疡。2.漆性皮炎漆性皮炎 接触大漆或其挥发性气体引起过敏。(1)急性起病;(2)皮疹多见于暴露部位,以手背、面部为主;(3)为潮红、水肿、丘疹、丘疱疹、水疱、大疱;(4)自觉痛痒及灼热感。少数病人可以伴发全身反应。第34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定义:定义:荨麻疹(urticaria)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损害为风
21、团。第35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4.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物理性刺激;5.动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虫叮咬、接触荨麻或吸人动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6.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7.内脏和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代谢障碍、内分泌紊乱等;第36页/共37页Monday,October 10,2022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有变态反应与非变态反应两种。一、变态反应性 多数为I型变态反应,少数为II型或III型。I型变态反应:首次:AgIgE +肥大细胞 脱颗粒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化学介质 血管通透性、扩张(组胺、激肽)第37页/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