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 杨任民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一般根据流行史分为流行性病毒性脑炎和一般根据流行史分为流行性病毒性脑炎和散发性病毒性脑炎两大类。我国在散发性病毒性脑炎两大类。我国在1978年第二届全年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上,对一组原因未明的、具有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上,对一组原因未明的、具有下列特征的、与下列特征的、与CNS感染有关的疾病,称做散发性脑感染有关的疾病,称做散发性脑炎炎:(1)非流行性、发病无季节和地区性;非流行性、发病无季节和地区性;(2)可呈急性、亚急性起病或慢性起病;可呈急性、亚急性起病或慢性起病;(3)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有急性发病的意
2、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的有急性发病的意识障碍型、急性或慢性起病的精神异常型、局灶性或全障碍型、急性或慢性起病的精神异常型、局灶性或全身性抽搐发作的癫痫型、以及累及身性抽搐发作的癫痫型、以及累及、或或、对颅神经的脑干型等。对颅神经的脑干型等。它涵盖了既往国内文献报导的它涵盖了既往国内文献报导的“非特异性脑炎非特异性脑炎”、“散发性非特异性脑炎散发性非特异性脑炎”、“非典型性脑炎非典型性脑炎”和和“散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发性病毒性脑炎”等。等。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二十多年来,全国发表有关二十多年来,全国发表有关“散发性脑炎散发性脑炎”的论文的论文200余篇计余篇计2万多例,对其发病机制、病因、病理、临
3、万多例,对其发病机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等诸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床表现和治疗等诸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散发性脑炎散发性脑炎”这一名称实际上包括了病毒性脑炎和这一名称实际上包括了病毒性脑炎和急性炎症性脱髓鞘脑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脑病(acut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encephalopathy,AIDE)两种在病因、)两种在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影像学等表现完全迥异的疾病。病理、发病机制、影像学等表现完全迥异的疾病。因因此建议废用散发性脑炎名称,直接诊断此建议废用散发性脑炎名称,直接诊断AIDE或病毒或病毒性脑炎。性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
4、炎近年,国外根据发病机制将急性病近年,国外根据发病机制将急性病毒性中枢神经系感染分为三大类毒性中枢神经系感染分为三大类 急性病毒性脑炎急性病毒性脑炎 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脑炎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脑炎 急性脑病急性脑病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目前,急性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目前,急性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经系统(CNS),并在),并在CNS内增殖,造成内增殖,造成CNS损损害者,它又分为流行性病毒性脑炎,如乙型脑炎,害者,它又分为流行性病毒性脑炎,如乙型脑炎,和非流行性病毒性脑炎二大类,后者包括疱疹病和非流行性病毒性脑炎二大类,后者包括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腺病
5、毒等已毒(如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腺病毒等已知病毒引起的脑炎,可分别冠以单纯疱疹病毒脑知病毒引起的脑炎,可分别冠以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柯萨奇病毒炎、柯萨奇病毒71脑炎等;但大部分属于未知病脑炎等;但大部分属于未知病毒引起的毒引起的CNS感染,仍统称为非疱疹病毒性脑炎感染,仍统称为非疱疹病毒性脑炎(non-herpetic encephalitis,NHE)。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脑炎,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脑炎,又称又称(感染后)炎症性脱髓鞘性脑病,(感染后)炎症性脱髓鞘性脑病,是在病毒感染后,由于免疫介导,是在病毒感染后,由于免疫介导,引致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散在性炎引致中枢神经系统
6、广泛散在性炎症和脱髓鞘损害,如部分水痘脑症和脱髓鞘损害,如部分水痘脑炎、麻疹脑炎和急性播散性脑脊炎、麻疹脑炎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髓炎等。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急性脑病急性脑病是指以病毒感染为契机,引起炎是指以病毒感染为契机,引起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损伤血管内皮的损伤,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损伤血管内皮的损伤,一方面,进一步发生血管渗透性亢进引致一方面,进一步发生血管渗透性亢进引致脑水肿;另一方面由于血流障碍引致急性脑水肿;另一方面由于血流障碍引致急性坏死性脑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弥散性和局坏死性脑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弥散性和局灶性脑损害。但病毒既未直接侵入灶性脑损害。但病毒既未直接侵入CNS和和在在CN
7、S增殖;也未在增殖;也未在CNS产生免疫介导的产生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常见于流感病毒性脑病、人类炎症反应。常见于流感病毒性脑病、人类疱疹病毒疱疹病毒6(HHV-6)脑病和轮状病毒脑)脑病和轮状病毒脑病等。病等。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自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外神经病学专自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国外神经病学专家发现了一组临床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急性家发现了一组临床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急性或隐袭起病的或隐袭起病的CNS感染性疾病,部分病人感染性疾病,部分病人在边缘系统发现有影像学改变,故称作边在边缘系统发现有影像学改变,故称作边缘系脑炎,这组疾病受到临床广泛关注,缘系脑炎,这组疾病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迄今已累积病例
8、达迄今已累积病例达100例以上。例以上。非疱疹病毒性脑炎边缘叶与边缘系统边缘叶与边缘系统非疱疹病毒性脑炎边缘叶边缘叶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其位置在大脑与间脑在大脑半球内侧面,其位置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脑回称作边缘叶,边缘叶包交接处的边缘脑回称作边缘叶,边缘叶包括胼胝下回、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回钩括胼胝下回、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回钩等,它们相互连接成穹隆形的脑回。等,它们相互连接成穹隆形的脑回。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边缘系统是由整个边缘叶与其附近的皮质边缘系统是由整个边缘叶与其附近的皮质结构(包括杏仁核、隔区、丘脑下部、丘结构(包括杏仁核、隔区、丘脑下部、丘脑上部、丘脑前核以及部分额叶眶部、岛脑上
9、部、丘脑前核以及部分额叶眶部、岛叶、颞极、海马及齿状回),以及皮质下叶、颞极、海马及齿状回),以及皮质下结构(如中脑侧被盖区)等在结构和功能结构(如中脑侧被盖区)等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密切联系的区域组成。上相互密切联系的区域组成。边缘系统边缘系统非疱疹病毒性脑炎大脑皮质联合区大脑皮质联合区嗅脑沟周围皮质纹状体腹侧苍白球丘脑正中核丘脑下部扣带回后部海马回海马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额叶眶面带状回前部杏仁核丘脑背内侧核扣带回内囊隔区中脑被盖Papez环路环路Yakovlev环路环路PapezPapez环路与环路与YakovlevYakovlev环路的相关图环路的相关图中脑被盖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边缘系统是由
10、环绕丘脑两侧的边缘系统是由环绕丘脑两侧的2个个papez环环路路和环绕中脑的和环绕中脑的1个个Yakovlev环路环路组成。组成。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papez环路又称内侧边缘环路,位于丘脑环路又称内侧边缘环路,位于丘脑左右两侧,通过海马互相联系。左右两侧,通过海马互相联系。其冲动是由隔区其冲动是由隔区扣带回扣带回海马回海马回海海马马穹窿穹窿乳头体乳头体丘脑前核丘脑前核 扣带回又与大脑皮质各叶间广泛保持联扣带回又与大脑皮质各叶间广泛保持联系。如果系。如果papez任何环节阻断,则可引起任何环节阻断,则可引起严重精神严重精神-情绪障碍。情绪障碍。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Yakovlev环路又称基底(节)
11、外侧边缘环路,环路又称基底(节)外侧边缘环路,是由额叶眶面是由额叶眶面颞叶前部颞叶前部岛叶岛叶隔区隔区杏仁杏仁核核丘脑背内侧核丘脑背内侧核 这环路主要与记忆和情绪有关。而杏仁核又与这环路主要与记忆和情绪有关。而杏仁核又与海马密切连接,从杏仁核向嗅脑沟周围皮质及海马密切连接,从杏仁核向嗅脑沟周围皮质及海马投射;另一方面海马回的边缘区域与海马投射;另一方面海马回的边缘区域与CA区,区,又向杏仁核发生投射纤维。此外,多数大脑皮又向杏仁核发生投射纤维。此外,多数大脑皮质区域与此情绪和记忆环路相联系。质区域与此情绪和记忆环路相联系。非疱疹病毒性脑炎边缘系病变和边缘系脑炎边缘系病变和边缘系脑炎 非疱疹病毒
12、性脑炎 侵犯边缘系统的病因多种多样,如以痴呆为主征侵犯边缘系统的病因多种多样,如以痴呆为主征的神经系变性疾病的代表的神经系变性疾病的代表Alzheimer病,其病理病,其病理除大脑皮质明显萎缩外,还可见明显的海马萎缩;除大脑皮质明显萎缩外,还可见明显的海马萎缩;原发性或转移性脑肿瘤,不少可累及边缘系统;原发性或转移性脑肿瘤,不少可累及边缘系统;线粒体脑病也常侵及颞叶;以及病毒或自身免疫线粒体脑病也常侵及颞叶;以及病毒或自身免疫对对CNS的侵犯等等。的侵犯等等。边缘系病变边缘系病变非疱疹病毒性脑炎边缘系脑炎边缘系脑炎(limbic encephalifis,LE)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边缘系统的病毒性
13、脑是指病毒直接侵犯边缘系统的病毒性脑炎;和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炎症性脱髓炎;和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炎症性脱髓鞘性脑病与副肿瘤综合征二组疾病的鞘性脑病与副肿瘤综合征二组疾病的CNS感染而言。感染而言。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边缘系脑炎病毒性边缘系脑炎包括包括单纯疱疹性病毒脑炎单纯疱疹性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viras encephalitis)和)和Lacrosse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Lacrosse viral encephalitis)等;)等;带带状疱疹状疱疹偶也可侵犯边缘系统引致风疹带状疱疹偶也可侵犯边缘系统引致风疹带状疱疹性边缘系脑炎(性边缘系脑炎(vavicella
14、vivus limbic encephalitis)。有人将)。有人将人类疱疹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边缘性脑炎边缘性脑炎(human herpes vivus 6 limbic encephalitis)也归)也归入在内。近年,有报告入在内。近年,有报告Sjogren综合征综合征和和Morvan综合征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引致边缘性脑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引致边缘性脑炎,以及日本报道好发于女性的原因不明的边缘性脑以及日本报道好发于女性的原因不明的边缘性脑炎(病)等。表炎(病)等。表1非疱疹病毒性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边缘系损害引起的症、征边缘系损害引起的症、征 边缘系各部位损害的症状:边缘系症
15、状多边缘系各部位损害的症状:边缘系症状多种多样,其各不同部位损害的症状见表种多样,其各不同部位损害的症状见表2:非疱疹病毒性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LE的临床表现的临床表现非疱疹病毒性脑炎1 1、人格变化、人格变化 边缘系统对人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边缘系边缘系统对人格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边缘系脑炎往往同时侵犯颞叶内侧面在内的大脑边缘脑炎往往同时侵犯颞叶内侧面在内的大脑边缘系统,因此,往往发生明显的人格改变,通常系统,因此,往往发生明显的人格改变,通常对周围事物不关心,对工作失去能动性和积极对周围事物不关心,对工作失去能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情感,表情不能表达,对自己的关心性;缺乏情感,表情不能表达,
16、对自己的关心也减弱,而对自身的言行,缺乏自省力;但是,也减弱,而对自身的言行,缺乏自省力;但是,也可能相反地出现欣快、多话,内容多色情或也可能相反地出现欣快、多话,内容多色情或戏谐,或儿童样幼稚化。戏谐,或儿童样幼稚化。非疱疹病毒性脑炎2、健忘综合征、健忘综合征常呈高度、持续的健忘常呈高度、持续的健忘,其特征颇似其特征颇似Korsakoff综合征综合征:(1)对现在进行中的近记忆障碍;)对现在进行中的近记忆障碍;(2)逆行性健忘;)逆行性健忘;(3)定向力障碍;)定向力障碍;(4)说假话;)说假话;(5)内省力消失。)内省力消失。非疱疹病毒性脑炎3、语言障碍、语言障碍 众所周知,失语是左侧颞叶
17、(主半球)众所周知,失语是左侧颞叶(主半球)的定位症状之一。通常发生轻度健忘性的定位症状之一。通常发生轻度健忘性失语,往往为颞叶损害的早期表现,患失语,往往为颞叶损害的早期表现,患者自动发言尚无多大妨碍,但是语词大者自动发言尚无多大妨碍,但是语词大多易被遗忘,可能造成词不达意;命名多易被遗忘,可能造成词不达意;命名常出现困难。常出现困难。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以绘画为例,虽无视空间失认,但对以绘画为例,虽无视空间失认,但对图画的整体不理解,无视各种细节,图画的整体不理解,无视各种细节,任意画来,往往与主题面貌全非。任意画来,往往与主题面貌全非。4 4、对周围事物的理解障碍、对周围事物的理解障碍非疱
18、疹病毒性脑炎5、发作性梦幻样状态、发作性梦幻样状态 常是颞叶癫痫的症状之一。除固定、常是颞叶癫痫的症状之一。除固定、持续的症状外,可有发作性的症状,持续的症状外,可有发作性的症状,如发作性梦幻样状态;往往是幼儿期如发作性梦幻样状态;往往是幼儿期体验的再现,也可能出现听、视的错体验的再现,也可能出现听、视的错觉及幻觉。觉及幻觉。非疱疹病毒性脑炎6、自主神经症状及自动症自主神经症状及自动症 日常动作突然停止,而发生重复刻板的日常动作突然停止,而发生重复刻板的吐舌、舐舌,饮水样等口部自动症;也吐舌、舐舌,饮水样等口部自动症;也可以发生瞳孔、面色苍白、唾液分泌、可以发生瞳孔、面色苍白、唾液分泌、出汗、
19、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肠蠕动亢出汗、脉搏加快、血压升高、肠蠕动亢进、呼吸频率改变及尿失禁等。进、呼吸频率改变及尿失禁等。非疱疹病毒性脑炎几种常见的边缘性脑炎几种常见的边缘性脑炎 非疱疹病毒性脑炎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paraneoplastic LE,PNLE)Corsellis等(等(1968)首先报道恶性肿瘤并发)首先报道恶性肿瘤并发大脑边缘系脑炎,称做亚急性边缘系脑炎大脑边缘系脑炎,称做亚急性边缘系脑炎(subacute limbic encephalitis),并根据多),并根据多年研究指出:癌症患者存在非癌直接浸润年研究指出:癌症患者存在非癌直接浸润的边缘系统脑炎并不少
20、见(约的边缘系统脑炎并不少见(约58);而);而且且PNLE可先于癌肿发现前可先于癌肿发现前0.133m呈现。呈现。非疱疹病毒性脑炎PNLE特点有:特点有:(1)常见原发肿瘤,约常见原发肿瘤,约80为小细胞肺癌,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其次 为其他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卵巢畸形瘤和胸为其他肺癌,乳癌、前列腺癌、卵巢畸形瘤和胸腺瘤等,但尚有约腺瘤等,但尚有约10不能发现原发肿瘤;不能发现原发肿瘤;(2)一般呈亚急性起病,进行性经过;一般呈亚急性起病,进行性经过;(3)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定向力障碍,抑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定向力障碍,抑郁、意识障碍、幻觉、妄想及人格改变等精神郁、意识障碍、幻觉、
21、妄想及人格改变等精神-意意识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识障碍,以及癫痫发作等;(4)CSF轻度蛋白和淋巴细胞增加,轻度蛋白和淋巴细胞增加,IgG增高,增高,无血性脑脊液;无血性脑脊液;(5)EEG大多出现慢波、尖波、棘波发放;大多出现慢波、尖波、棘波发放;(6)抗神经抗体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抗神经抗体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Gultekin(2000)分析)分析50例例PNLE:年龄年龄1175岁,平均岁,平均55岁;男岁;男27岁,岁,女女23岁。岁。非疱疹病毒性脑炎伴随肿瘤伴随肿瘤 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 5050 其他肺癌其他肺癌 30 30 其他癌肿其他癌肿 20 20
22、非疱疹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记忆障碍记忆障碍4848癫痫发作癫痫发作1212精神症状精神症状1212丘脑下部症状丘脑下部症状1212边缘系外症状边缘系外症状1414非疱疹病毒性脑炎先行症、征先行症、征 肿瘤先行:肿瘤先行:3838:1:114M14M 神经症状先行:神经症状先行:5858:0.1:0.133M33M非疱疹病毒性脑炎MRIMRI上边缘系病灶上边缘系病灶 有(有(5656)无(无(3232)未查(未查(1212)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抗神经自身抗体阳性抗神经自身抗体阳性30例(例(60),),其中抗其中抗Hu抗体抗体18例,抗例,抗Ta抗体抗体10例,例,抗抗Ma抗体抗体2例。例。
23、非疱疹病毒性脑炎治治 疗疗改善改善不变不变恶化恶化仅治疗抗肿瘤仅治疗抗肿瘤22224 42 2仅免疫疗法仅免疫疗法0 00 08 8抗肿瘤抗肿瘤+免疫疗法免疫疗法8 812120 0未接受治疗未接受治疗0 00 04 4非疱疹病毒性脑炎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LE(LE with autoimmune disease LEAD)这组疾病是在已确定的自身免疫疾病基这组疾病是在已确定的自身免疫疾病基础上,出现局限于边缘系统的中枢神经础上,出现局限于边缘系统的中枢神经并发症,部分患者并发症,部分患者MRI无异常发现,而无异常发现,而部分患者在颞叶内侧发生异常信号,称部分患者在颞叶内侧发生
24、异常信号,称做做LEAD。非疱疹病毒性脑炎1 1、桥本病与边缘系脑炎、桥本病与边缘系脑炎 1966年年Brain等首先报道等首先报道1例桥本病合例桥本病合并急性脑病,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并急性脑病,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脑卒中样发作、肌阵挛等,此后,桥脑卒中样发作、肌阵挛等,此后,桥本病并发中枢神经障碍已有多数报告。本病并发中枢神经障碍已有多数报告。但有关影像学的探讨较少记载。但有关影像学的探讨较少记载。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Mecabe等(等(2000)报道)报道1例例25岁、女性并岁、女性并发发CNS症状的桥本病患者,抗神经细胞自症状的桥本病患者,抗神经细胞自身抗体阳性,身抗体阳性,CSF细胞数
25、正常。细胞数正常。MRI T2加加权见明确双侧颞叶内侧高信号,经皮质类权见明确双侧颞叶内侧高信号,经皮质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固醇和甲状腺激素治疗,症状明显改善。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Takahashi等(等(1994)报告)报告1例例“桥本桥本病脑病病脑病”的的15岁女性患者,岁女性患者,MRI在双在双侧颞叶内侧有长侧颞叶内侧有长T2信号,经皮质类固信号,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虽近期改善,而其后仍发醇治疗后,虽近期改善,而其后仍发生进行性脑萎缩。生进行性脑萎缩。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关于桥本病并边缘系脑炎的发病关于桥本病并边缘系脑炎的发病机制,有机制,有3 3种解释:种解释:(1)自身
26、免疫机制引起边缘系局灶性脑水肿;自身免疫机制引起边缘系局灶性脑水肿;(2)脑内脑内TRH增高,损伤边缘系统;增高,损伤边缘系统;(3)脑血管炎。脑血管炎。但因但因MRA及及DSA检测未发现血管炎证据检测未发现血管炎证据,(3)可予否定。因此,可能与前二者有关。可予否定。因此,可能与前二者有关。非疱疹病毒性脑炎2、SLE与与LE 虽然虽然SLE并发脑血管病等并发脑血管病等CNS损害即狼疮性损害即狼疮性脑病可见于脑病可见于40的的SLE患者,病理学证实为患者,病理学证实为SLE并发血管病(并发血管病(vasculo pathy)和继发性)和继发性脑出血、脑梗死所致。脑出血、脑梗死所致。非疱疹病毒性
27、脑炎 1998年年Stubgen率先报道率先报道28岁女性患者,于岁女性患者,于SLE发病发病2年后先后出现癫痫频繁发作,和年后先后出现癫痫频繁发作,和头痛、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等,头痛、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等,EEG异常,异常,CSF蛋白增高。蛋白增高。MRI示局限于双侧示局限于双侧颞叶内侧的对称性异常信号,经皮质类固颞叶内侧的对称性异常信号,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症状缓解同时,醇治疗后,症状缓解同时,MRI上的异常上的异常信号也消失。因此认为,不能以狼疮性脑信号也消失。因此认为,不能以狼疮性脑病解释,而以病解释,而以SLE引致自身免疫性边缘系引致自身免疫性边缘系脑炎可能较大。此后文献有较
28、多同样报道。脑炎可能较大。此后文献有较多同样报道。非疱疹病毒性脑炎3、Sjogren综合征(综合征(SS)与边缘系脑炎)与边缘系脑炎 早在早在1981年年Alexandor等已报道等已报道SS由于脑由于脑血管炎引致血管炎引致CNS损害以来,临床已有多数损害以来,临床已有多数报道,如出现癫痫发作,偏瘫、偏盲、共报道,如出现癫痫发作,偏瘫、偏盲、共济失调等济失调等CNS症状,但未见不能以血管炎症状,但未见不能以血管炎和病毒感染解释的局限于边缘系的损害。和病毒感染解释的局限于边缘系的损害。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近年井出等(近年井出等(2002)先后报道)先后报道1例例33岁的岁的男性和男性和1例例35岁
29、女性的岁女性的SS患者,均在感冒患者,均在感冒后接着突然发生头痛、发热、意识障碍、后接着突然发生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检查:检查:SS-A抗体与抗体与SS-B抗体抗体阳性,阳性,CSF、蛋白、细胞增高;、蛋白、细胞增高;MRI弥弥散像均见双侧海马、杏仁核对称性异常散像均见双侧海马、杏仁核对称性异常信号,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信号,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Moll等对合并神经症状的等对合并神经症状的SS患者检患者检测抗神经细胞抗体,发现测抗神经细胞抗体,发现55阳性。阳性。由此推测由此推测SS的自身免疫抗体与的自身免疫抗体与CNS亲和力较高。亲和力较高。非疱疹病毒
30、性脑炎4、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发LE 2000年小峰等报告年小峰等报告1例例38岁、女性吞噬血细胞综合岁、女性吞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出现边缘系症状,征患者出现边缘系症状,MRI示双侧颞叶内侧面示双侧颞叶内侧面对称性长对称性长T2病灶,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病灶,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文献尚记载复发性多发性软骨炎也可并发边缘系文献尚记载复发性多发性软骨炎也可并发边缘系脑炎。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分为疱疹性与非疱疹性脑炎二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分为疱疹性与非疱疹性脑炎二大类,前者以单纯疱疹性脑炎(大类,前者以单纯疱疹性脑炎(HSV)
31、最常见,)最常见,日本每日本每100万人口年发病率约万人口年发病率约1.83.8人,占全部人,占全部脑炎的脑炎的1318;占病毒性脑炎约;占病毒性脑炎约30。在抗。在抗疱疹病毒药未上市前,致死率达疱疹病毒药未上市前,致死率达6070,应,应用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后,病死率虽降至用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后,病死率虽降至1928,但致残率仍高达,但致残率仍高达3353。目前临床报。目前临床报道的大部分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属非疱疹性脑炎道的大部分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属非疱疹性脑炎(NHLE)。)。非疱疹病毒性脑炎非疱疹病毒边缘系脑炎非疱疹病毒边缘系脑炎(NHLE)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虽然,关于虽然,关于NHLE的病
32、因,有认为与的病因,有认为与Lacrosse病毒或肠道病毒有关,但迄病毒或肠道病毒有关,但迄今尚缺乏确切证据,因此,一般仍称今尚缺乏确切证据,因此,一般仍称做病因不明边缘系脑炎(做病因不明边缘系脑炎(LE etiology not yet determined,LE-END)。)。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1994年楠原率先报告年楠原率先报告4例急性发病的脑炎,例急性发病的脑炎,在海马、杏仁核为中心的边缘系发现异常在海马、杏仁核为中心的边缘系发现异常病灶,并排除了病灶,并排除了HSV1、HSV2感染和合并感染和合并恶性肿瘤的可能,提出了恶性肿瘤的可能,提出了“非疱疹病毒性非疱疹病毒性边缘系脑炎(边缘系
33、脑炎(NHLE)”这一新的疾病名这一新的疾病名称。称。非疱疹病毒性脑炎自自2000年底至年底至2002年底的年底的2年间,文献报道年间,文献报道的的NHLE至少已至少已50例,其特征为:例,其特征为:1、部分病人急性起病(自起病约、部分病人急性起病(自起病约1周达峰期),部分病人周达峰期),部分病人亚急性起病(起病达峰期亚急性起病(起病达峰期3个月);个月);2、初发症状大多为感冒样发热、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初发症状大多为感冒样发热、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继之出现短暂近事记忆障碍和定向力障碍等边缘系症状为继之出现短暂近事记忆障碍和定向力障碍等边缘系症状为主征;主征;3、部分病人同时存在锥体束征
34、、共济失调、姿位性震颤、部分病人同时存在锥体束征、共济失调、姿位性震颤等其他神经系体征;等其他神经系体征;4、MRI T2或弥散加权示双侧颞叶内侧面(海马、杏仁核)或弥散加权示双侧颞叶内侧面(海马、杏仁核)等部位出现异常信号;等部位出现异常信号;5、CSF:常规正常或轻度细胞数、蛋白增高;:常规正常或轻度细胞数、蛋白增高;PCR或或ELISA测检测检HSV-1阴性,排除单纯疱疹脑炎;阴性,排除单纯疱疹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6、否定恶性肿瘤存在,排除副肿瘤综合征;、否定恶性肿瘤存在,排除副肿瘤综合征;7、预后较良好;、预后较良好;8、部分病人对血浆交换、皮质类固醇有效、部分病人对血浆交换、皮质
35、类固醇有效;部分病部分病人对抗病毒药有效人对抗病毒药有效;日本统计日本统计39例中,例中,17例对抗病例对抗病毒药有效毒药有效;5例对抗病毒药无效者例对抗病毒药无效者,而皮质类固醇有效而皮质类固醇有效;另另2例对血浆交换有效;例对血浆交换有效;9、多数遗有健忘后遗症;、多数遗有健忘后遗症;10、病因不明。、病因不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青少年女性好发的青少年女性好发的急性非疱疹病毒性脑炎急性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西村等(西村等(1997)首先提出对发生于青少年女)首先提出对发生于青少年女性,表现为高度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为主性,表现为高度意识障碍和癫痫发作为主征,而预后却较良好的征,而
36、预后却较良好的5例病例,称做例病例,称做好发好发于青少年女性的急性非疱疹病毒脑炎于青少年女性的急性非疱疹病毒脑炎(acute juvenile female non-heprpetic encephalitis,AJFNHE)。)。非疱疹病毒性脑炎日本报道日本报道AJFNHE 30例的特点:例的特点:(1)发病年龄除)发病年龄除2例分别为例分别为40、49岁外岁外,均为均为1728岁岁;(2)全例以精神症状为初发症状;)全例以精神症状为初发症状;(3)除)除2例未记载外,例未记载外,28例有口唇不自主运动(例有口唇不自主运动(Oral dyskinesia););(4)癫痫发作,除)癫痫发作,
37、除1例为面部抽搐外,例为面部抽搐外,29例均为例均为GTCS;(5)全部均有意识障碍;)全部均有意识障碍;非疱疹病毒性脑炎(6)CSF: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蛋白定量轻度增: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蛋白定量轻度增高,免疫荧光高,免疫荧光HSV抗原测定和抗原测定和EIA测定抗体均阴性。测定抗体均阴性。(7)EEG:弥散性慢波或爆发性异常。:弥散性慢波或爆发性异常。(8)MRI检查,检查,T1、T2通常无异常,通常无异常,FLAIR可见边缘可见边缘系有病灶;系有病灶;(9)全部迁延经过,达)全部迁延经过,达1月月1年;年;(10)急性期多数出现呼吸困难,需人工呼吸器管理;)急性期多数出现呼吸困难,需
38、人工呼吸器管理;但及时合并使用皮质类固醇与无环鸟苷,预后良好。但及时合并使用皮质类固醇与无环鸟苷,预后良好。非疱疹病毒性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日本大学医学部神经内科回顾性分析日本大学医学部神经内科回顾性分析19802001年年21年内该院非细菌和霉菌性的急性脑年内该院非细菌和霉菌性的急性脑炎炎89例,并将其分为例,并将其分为单纯疱疹性脑炎单纯疱疹性脑炎(HSVE)、)、AJFNHE和非疱疹性和非疱疹性、非非AJFNHE(Non-AJFNHE)三组,)三组,结果结果为:为:HSVE 28例,例,Non-AJFNHE 54例,例,AJFNHE 7例。这例。这3组的临床表现异同点见表
39、组的临床表现异同点见表3。非疱疹病毒性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NHLE与与AJFNHE的治的治 疗疗 除除PNLE外,大部分自身免疫疾病并发的外,大部分自身免疫疾病并发的LE对皮质类固醇及血浆交换有效;对皮质类固醇及血浆交换有效;30例例AJFNHE均为无环鸟苷与皮质类固醇合均为无环鸟苷与皮质类固醇合用,全例恢复较良好。用,全例恢复较良好。非疱疹病毒性脑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脑病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脑病(Influen2a-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IAE)本病以病毒并不直接侵入脑内,脑内亦无本病以病毒并不直接侵入脑内,脑内亦无淋巴细胞等炎细胞积集为特征,故有别于淋巴细胞等炎细胞
40、积集为特征,故有别于病毒性脑炎和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和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脑炎,称做称做急性脑病急性脑病。IAE是急性脑病的代表。是急性脑病的代表。非疱疹病毒性脑炎 据据日本日本统计每年全国约有统计每年全国约有100余人至二百余人至二百余人发病,其中余人发病,其中30婴幼儿死亡,幸存婴幼儿死亡,幸存者中多数遗有严重残疾。者中多数遗有严重残疾。日本劳动者人口动态统计:日本劳动者人口动态统计:在在15岁幼岁幼儿中,儿中,IAE的发病率数人的发病率数人/1万人万人 14岁年龄层的死亡率:岁年龄层的死亡率:第第6位位非疱疹病毒性脑炎日本全国日本全国IAE调查结果调查结果(19992004)
41、调查年份调查年份发病例数发病例数1998/19992171999/20001092000/2001632001/20022272002/20031602003/2004103非疱疹病毒性脑炎IAE临床特征临床特征 年龄:年龄:大多发生于婴、幼儿(大多发生于婴、幼儿(10岁岁(n51)10岁岁(n527)P值值发热发热3d后出现脑症状较多后出现脑症状较多29.4Vs4.70.01癫痫样发作较少癫痫样发作较少43Vs748/ul51.6Vs13.80.01病死率较低病死率较低8.7Vs22.20.01非疱疹病毒性脑炎发病机制发病机制脑、肝脏细胞调亡脑、肝脏细胞调亡流感病毒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血管内皮损害血管内皮损害血管渗透性增加(脑水肿)血管渗透性增加(脑水肿)血流障碍(急性坏死性脑病)血流障碍(急性坏死性脑病)线粒体损害线粒体损害血、血、CSF中中NOx血、血、CSF中细胞色素中细胞色素C多脏器衰竭多脏器衰竭非疱疹病毒性脑炎治疗治疗日本日本3500所医院统一实施下列治疗方案,病死率自所医院统一实施下列治疗方案,病死率自30减少减少15 期:抗病毒治疗期:抗病毒治疗 期:期:IVIG(低温疗法)(低温疗法)MPPT(大剂量(大剂量AT 疗法)疗法)期:血浆交换疗法期:血浆交换疗法 期期非疱疹病毒性脑炎非疱疹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