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泸州市龙马高中高 2022 级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命题:颜娟审题:崔晓玲做题:黄园媛总分:150 分时间: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
2、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
3、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社区间的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
4、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
5、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摘编自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材料二材料二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2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进入 21 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
6、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2006 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
7、性规范随之解体。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到了 20 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摘编自贺雪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材料三材料三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
8、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村、农业、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发展新农业
9、,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的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
10、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摘编自中新网 2019 年 12 月 2 日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所谓乡下人的“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B.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D.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1、(3 分)A.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然后再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其特点。B.主要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主体分别用“农业”与“游牧业”“工业”的对比,“美国乡下”与“中3国乡土单位”的对比以及“现代社会法律”与“乡土社会信用”的对比来分别论证中国社会乡土性三个方面的特点。C.论证主体分别从三个角度“离不了泥土”“不流动”“熟悉”出发来论证中国社会乡土性的特点,使这三个角度之间形成各自独立且界限分明的并列关系。D.结尾用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时面临的实际问题,引导读者进行结合当下实际的应对思考。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
12、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B.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的社会秩序已经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D.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4.材料三的五个段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简要说明。(4 分)_5.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种观点在材料二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 分)_(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
13、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小题。除夕的夜阿成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
14、脚印。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大过年的有什
15、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4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年轻的
16、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司机长叹
17、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
18、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老伴儿说,好好活着。我说,什么?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选自 2019 年第 1 期长城,有改动)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缘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B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D出租车司机
19、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B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谈举止,而“我”隐身其后,处于次要地位。5C“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8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
20、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_9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_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初,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
21、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历枢密院检详,守右司郎中,迁左司郎中。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杨万里为人刚而偏。孝宗
22、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追胥:追租的公差。掖垣:泛指高官。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
23、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6书之室曰诚斋/B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C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D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教授,古代学官名称,宋代在各路的州、县
24、学均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B郎中,官名,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C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进行祭祀,后借指国家。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杨万里治理有道。他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时,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只在集市张贴逃避赋税者的名字,就交清了赋税,县里因而大治。B杨万里带兵有方。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修筑寨堡在潮州震慑盗贼,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因而被征召为尚左郎官。C杨万里勇于举贤。当杨万里和王淮谈及人
25、才问题时,他写了朱熹等六十人的名字进献了上去,而这些人也因此得到了王淮依次的任用和提拔。D杨万里为人正直。他不惧强权势力,在韩侂胄掌权的时候,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又曾因反对韩侂胄专权僭越而忧愤不已,郁郁成疾。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宫僚以得端人相贺。(4 分)译文:_(2)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4 分)译文:_14选文末段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3 分)_7(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516 题。插秧诗唐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
26、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前诗的“低头便见水中天”一句,既是对插秧劳动情景的真实再现,又富有佛家的哲理意味。B两诗的动词“把、插、低头、退步”“抛、接、拔、插”都准确地刻画出插秧人专注劳作的状态。C后诗将“笠”和“蓑”比喻为“兜鍪”和“甲”,化静为动,使人联想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D后诗写作角度灵活有变,先描写场景,后描述对话,绘就了一幅多彩而富有生机的劳动图景。16请分别概括两首诗的主
27、旨。(6 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一空一分,共 6 分)17(1)羽扇纶巾,谈笑间,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_,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3)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一句,写出了往日不寻常的日子繁多;而“_”一句则写出了作者对大军阀、大官僚的鄙视。(4)_,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5)_,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和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A寥(lio)廓罅(xi)隙峥嵘慰藉B讪(shn)讪守拙(zhu)铆钉摈弃C木讷(n)纶(gun)巾黯淡青矜D踟(ch)蹰纤(qin)云瀛洲箫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
28、本题共 3 小题,11 分)。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20 世纪 60 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8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 的。栾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
29、,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_2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_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_22下面这首诗曾获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特等奖,请说明你认为该诗获奖的理由
30、。要求:理由不少于两条,不超过 70 个字。(6 分)过故人庄彭彪我在外面流浪,回来时故乡瘦了一圈墩子叔走了,门前的池水干了一半屋后驼背的柳树头发散落了一地老房子蹲在坟边,屋顶的白云仍在风中奔跑四、写作(6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要求:1.写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 800 字,题目自拟。2.用典型事件和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第一部分 客观题(请用 2B 铅笔
31、填涂)(30 分)1 2 3 6 7 10 11 12 15 18 二部分 主观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作答)龙马高中高 2022 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答题卡学校:_班级:_ 姓名:_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考号和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2.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保持答题纸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准考证号正确填涂缺考标记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 1 页 共 6 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
32、的答案无效第 2 页 共 6 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4.(4 分)5.(6 分)8(4 分)9(6 分)13.(8 分)(1)(2)14(3 分)16.(6 分)17(6 分)(1)(2)(3)(4)(5)19.(3 分)(1)(2)(3)20.(4 分)21.(4 分)22.(6 分)70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 3 页 共 6 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 6 页 共 6 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 4 页 共 6 页(第二页)800(第三页)10001200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 5 页 共 6 页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3.【作文题】(60 分)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