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2讲-诗歌鉴赏.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91594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9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2讲-诗歌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2讲-诗歌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2讲-诗歌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2讲-诗歌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2讲-诗歌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二讲第十二讲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中考一轮复习 全国版考纲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2011年版)年版)中在课程目标中指出:中在课程目标中指出:“欣赏文学作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现力的语言。”“”“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2、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全国各省市发布的考试说明对于语言的运全国各省市发布的考试说明对于语言的运用也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如用也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如20182018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年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说明中关于诗歌鉴中关于诗歌鉴赏的考试目标中指出:赏的考试目标中指出:“能赏析古诗文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能赏析古诗文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20182018年上年上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海市初中语文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指出:指出:“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者的感情倾向。”2

3、0182018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指导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与指导中中指出:指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知识归纳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点拨汇总诗歌鉴赏解题技巧点拨汇总 结合近几年全国各地对诗歌鉴赏的考查,我们可以预测到未来今年对诗歌鉴赏的内容主要是:品味炼字,赏析名句,鉴赏形象特点,描摹意境画面,分析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技巧等。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有效的复习:知识归纳一、了解诗词曲必备的知识一、了解诗词曲必备的知识1 1、文体知识、文体知识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说白了,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每首诗有多少句,

4、每句有多少字,如何押韵,都没有规定。唐代以前的诗都是古体诗,这包括诗经中的诗、汉乐府中的诗及陶渊明的诗歌等。一般来说,唐代及唐代以后,诗人们借乐府旧题所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也就是说,诗题中凡出现“歌”“行”“吟”“引”“弄”“操”“曲”等字样的都该属于古体诗,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近体诗也叫今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格律诗。近体诗在唐代初年正式形成。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律诗每两句为一联,

5、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排律十句以上。知识归纳题目和词牌的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密州出猎”是题目,揭示该词的主要内容。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题目。分成两段的词上段称为“上阙”(或“上片”),下段称为“下阙”(或“下片”)。2 2、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古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1)象征)象征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如: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还有的以“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以“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以“牡丹”象

6、征富丽等等。知识归纳(2 2)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如:于谦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又如:小 松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析: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知识归纳(3 3)侧面烘托侧面烘托 诗人在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

7、,而是从与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即是侧面烘托。如:乌衣巷 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析:析:本诗通过乌衣巷周围景物杂草丛生,野花点点,夕阳斜照,旧时燕飞入普通百姓家写出了乌衣巷已不是昔日的乌衣巷了,今日的乌衣巷一片荒凉,昔时豪门世族已不复存在。知识归纳(4 4)以景衬情(景)以景衬情(景)诗人在描摹细微婉曲、隐秘难言的情感或浓情密意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衬托,如: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析: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

8、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一想便知: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知识归纳(5 5)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或以动衬静在一些山水诗中,往往有静景,如山、月等;动景,如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有时为写静景而以写动景来衬托,有时为写动景而以写静景来衬托。如:鹿 柴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析:析:以“人语响”衬“空山”之静。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

9、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析:析:以“竹喧”“莲动”来衬“空山”之静,抒发一种闲情逸致。知识归纳(6 6)以乐景写哀以乐景写哀 诗歌中作者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如:绝 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析:析:本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后两句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知识归纳(7 7)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

10、或想像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如: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析:析:此诗借写秋天夜晚的巴山急雨,寄托作者的羁旅之愁与思乡怀人之苦,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第一二句属实写,描写了眼前的自然景物,烘托了作者自己深重的漂泊之愁和思乡之苦。第三四句为虚写,出人意料地从眼前景色生发开去,想象未来团聚的情景,用未来的乐来反衬今夜的苦,将自己的愁苦及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得跌宕有致,意味深长。知识归纳(8 8)卒章显志)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行路难的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

11、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9 9)对比映衬)对比映衬“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如:白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析:析: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手法。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知识归纳(1010)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从个别来表达一般或从局部来表达全体

12、;就是借助小的景观、物象和生活细节中的典型具象以传达大景之情、大事之蕴。如: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析:析:这首诗的独到之处是采用了以小见大,尺水兴波之法。诗歌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了历史的往事,想到了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了赤壁鏖战中的重要人物;最后又以二乔的命运暗示战争的结局。游园不值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析:析:此诗也是以小见大,“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王夫之姜斋诗话)。“一枝红杏”是个别,“满园春色”是一般,见“一枝红杏”,让人想见万树春色,可

13、谓见“一枝红杏”,便已知天下春。知识归纳(1111)借用典故)借用典故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史记冯唐列传。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1212)直抒胸臆)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直抒胸臆,表现诗人济世情怀。知识归纳3 3、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1 1)比喻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兰溪棹歌

14、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析: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知识归纳(2 2)隐语隐语(谐音)、双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竹枝词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析: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

15、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知识归纳(3 3)拟人)拟人古诗词中使用拟人手法,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事物表现的更形象、生动。如: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析: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知识归纳(4 4)设问)设问古诗词中使用设问手法,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6、。析: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设问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知识归纳(5 5)夸张)夸张古诗词中使用夸张手法,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析: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知识归纳(6 6)对偶)对偶古诗词中使用对偶手法,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

17、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析: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仅形式对称,而且集中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知识归纳4 4、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代表的情感、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及代表的情感菊:隐逸、高洁、坚贞 梅: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纯净洁白松柏:坚挺、傲岸、坚贞 柳:送别、留恋、惜别莲:高洁、爱的象征 梧桐:凄凉悲伤 秋蝉:高洁、悲凉 斜阳、猿鸣、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沙鸥:飘零、伤感 鸿雁、青鸟:书信的使者、游子思乡怀亲、羁旅伤感芭蕉:孤独与忧愁 羌管、羌笛、竹笛:凄切之声、边塞壮烈 西风:落寞、惆怅 鹧

18、鸪鸟:离愁别绪 江水:忧愁、时间流逝 白云、苍天、青山、空山:淡泊名利山林、宫阙: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冰雪晶莹:心志忠贞蟾宫、银钩、桂宫、月亮:思乡、人生得失、盼团圆 云:漂泊不定知识归纳5 5、古诗词常见的题材及对应的情感、古诗词常见的题材及对应的情感(1 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借以表现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2 2)爱情诗,也称)爱情诗,也称“闺怨诗闺怨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主要描写爱情生活,或表

19、现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或表现男女爱慕之情,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或抒发孤独寂寞之苦。如蒹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等。(3 3)哲理诗。)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等。知识归纳(4 4)送别诗。)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或用以抒发依依不舍的留恋;或用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或用以劝勉安慰的豁达;或用以坦陈心志的告白。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等。(5 5)边塞诗。)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

20、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或用以表现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或用以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或用以抒发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凉州词渔家傲 秋思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6 6)咏物诗。)咏物诗。这是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或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如王维的相思、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知识归纳(7 7)咏怀诗)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这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离骚行路难将进酒

21、登幽州台歌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8 8)怀古诗。)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就是怀古诗。或用以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或用以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或用以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如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等。(9 9)写景诗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1010)行旅诗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知识归纳二、把握诗歌鉴赏中考题型的解题技巧二

22、、把握诗歌鉴赏中考题型的解题技巧结合近几年中考,可以看出主要有以下题型:1 1、品味炼字题、品味炼字题提问方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是“诗眼”,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3)诗中的某字能否改为另一个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试题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知识归纳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3、。典型例题:(2017湖南省岳阳市)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完成下列各题。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风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注释:蘸zhn 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答案】“蘸”是沾着水面的意思,这里使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知识归纳2、赏析名句题、赏析名句题提问方式:(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能千古传诵原因。(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试题分析: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

24、要求统一,可以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品味意境、推敲炼字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赏析切入角度及答题模式:(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解说诗人的情感(2)描写手法:描写手法描写手法作用诗句解说诗人的感情知识归纳(3)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等。)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内容诗人的感情抒情方式作用(4)内容赏析:写景:描写对象画面特征诗人思想感情叙事:什么事融情于叙或以叙带情作用哲理:手法手法作用道理抒情:手法手法作用情感(6)意境品味:解说相关诗句概括意境特点及作用意境中蕴含的诗人情感。(7)字词推敲和诗眼赏析:字词(

25、或句子)在诗句中的意思修辞手法及作用术语景象特征诗人的思想 感情。知识归纳典型例题:(2017广西贺州市)按要求回答问题。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家书抵万金”传送千古,请作简要赏析。【答案】“抵万金”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家书珍贵、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知识归纳3 3、鉴赏形象题、鉴赏形象题提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2)说一说这首诗写出了某个事物有怎样的特点?(3)诗中写出了景物(环境)怎样的特点?试题分析:古诗词中的形象一般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

26、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景物形象指各种诗词中描绘的生动形象的自然景象和人工景象,日月风云、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楼台城郭等等,它是诗人感情的载体;事物形象指那些托物言志诗中所吟咏的形象。如王冕的墨梅。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我们一般首先理解诗词的语句内容,然后结合语句理解形象特点。知识归纳答题步骤:第一,结合全诗整体感知形象。第二,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形象的特点。第三,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形象的特点。第四,体会形象中寄寓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典型例题:(2017台州市)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雨余芳草净沙尘,水

27、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注释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的特点。【答案】芳草萋萋,静美清澈。知识归纳(2017湖南省湘西州)阅读行路难,完成下列各题。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答案】是一个积极、乐观、执着的诗人。知识归纳4 4、描摹意境画面题、描摹意境画面题提问方式:(1)展开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

28、(2)诗歌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请你发挥想象,描绘第一二句所展现的优美图景。试题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知识归纳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

29、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知识归纳典型例题:(2017山东省滨州市)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答案】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来飞去,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

30、晚风习习,吹落瓶中之花,也好像默默无言。知识归纳(2016吉林卷)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释】沈佺(qun)期:唐代诗人。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答案】描写了旅途夜宿七盘岭的情景:山月近得仿佛就在窗前,银河低得好像要流进房门。知识归纳5、分析主旨情感题、分析主旨情感题提问方式:(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这首诗反映了

31、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试题分析: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生平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知识归纳答题技巧:(1)看题目。如分析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直接通过题目“渡荆门送别”就可以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送别之情。(2)抓作者,即知人论世。具体说就是要了解诗人、词人的生平与经历,更好地把握其作品的写作角度。如,理解临洞庭湖赠张承相的主旨和情感时,如果知道孟浩然虽布衣终身,但出仕的愿望十

32、分强烈。733年,张九龄任承相,孟浩然希望得到他的引荐,写了这首诗,就可以理解作者“坐观垂钓者,独有羡鱼情”表达出作者的干谒之意,希望出仕的愿望。(3)明意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赏析王安石的梅花时,理解了“梅”这种意象具有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就可以明白作者要表达坚强高洁的人格追求。(4)抓关键字词。古诗词中常有“诗眼”“词眼”,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字词,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关键字词进行分析。如,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眼为“独”字,结合背景看出“独”字准确的展示出作者“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独景况,也

33、展现了 作者始终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知识归纳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典型例题:(浙江省台州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注释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雨后芳草萋萋,桃花盛开,泛舟而游,如临仙境杜鹃啼声阵阵,似在挽留归客。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出了面对静美之景时的欣喜之情。知识归纳6、理解表达技巧题、理解表达技巧题提问方式:(1)这首诗运用

34、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2)这首诗第二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效果如何?(3)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试题分析: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

35、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知识归纳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典型例题:(2017四川省广元市)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答案】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

36、出征的场景。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知识归纳7、比较评价题、比较评价题提问方式:提问方式:(1)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2)这两首诗都写到了“XXXX”,它们表达的意思相同吗?(3)两首诗题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试题分析:这种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我们首先要理解比较评价的角度是什么,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最后用准确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答题思路:答题思路:(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7、。(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知识归纳典型例题:(2017浙江省嘉兴市送人之荆门 明浦源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选自明清诗赏析【注释】郢(yn):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赓(n):继续。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

38、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答案】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强化训练1(2017徐州)古诗词鉴赏。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

39、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强化训练【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我们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表现手法进行分析。B项错误,因为“芳草萋萋鹦鹉洲”并不是“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而是长势茂盛。【答案】B强化训练2.(2018湖州四中教育集团模拟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天净沙春【元】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注释】帘栊:带帘子的窗户。飞红:花瓣飞舞,像落花。(1)画线句展示了一幅_、_的美丽画面。(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

40、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强化训练【解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诗文的理解能力。这支天净沙春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对比的方法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强化训练【答案】(1)风和日丽;和煦明媚、春意盎然(2)

4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借“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画面,衬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内心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而这首小令中,则通过“小桥流水飞红”之景,抒发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悦、惬意之情。强化训练3(2017湖北鄂州)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过 零 丁 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强化训练【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题

42、干要求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先找出此句运用的修辞,诗人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自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浮萍本就是孤苦无依的象征,而诗人又在“萍”字上加入“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风飘絮”和“雨打萍”这两者在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比喻祖国大好山河的破碎和自己一生像浮萍漂浮不定。(2)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浓厚的感情,喷然勃发,荡气回肠,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强化训练【答案】(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

43、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强化训练4(2018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示长安君【宋】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张奎之妻,被封为长安县君。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出使辽国临行时写的。期:约定重逢的日期。(1)这首诗用词凝练,颈联用“_”和“_”二词

44、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使离别悲情更为浓烈。(2)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云“当时只道是寻常”,王安石在此诗中通过日常生活表现情感恰好印证了这句话。请结合颔联赏析。强化训练【解析】(1)此题比较好答,抓住三个要点即可找到答案。其一是颈联;其二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其三是这两个词语使离别悲情更为浓烈。(2)结合颔联,赏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来表现情感的。什么样的日常生活?这就要在诗句的字里行间里找了。“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在这种情形下“供笑语”、“话平生”。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答案】(1)三年;万里(2)通过描写兄妹俩用不着世俗的客套,随意准备些酒菜边吃边聊,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两人把别后

45、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表达了兄妹间久别重逢的快乐亲切之情。强化训练5(2018宁波市董玉娣中学月考)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午枕 夏意(宋)王安石 (宋)苏舜钦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释】午枕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一日午睡醒来觉得光景动人便作此诗。夏意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簟:竹席。供(gng):引起。两首诗都格外美丽,但我

46、们能感受得到两首诗歌是有些不同的。请你分析一下两首诗歌的异同之处。强化训练【解析】此题是个比较阅读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在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诗歌主旨,从内容、写法、情感等方面分析其异同。【答案】同:都是写午后梦觉之景;都写到了清凉的簟席、门帘上晃动的花影和那清脆的鸟鸣声;都写出了环境的静谧。不同:王安石的午枕,在午后的安静气氛中,有一种不可知不可说的清愁,诗的末句“隔水山供宛转愁”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读到一种温柔的愁绪萦绕作者心间。而苏舜钦的夏意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了一种清幽宁谧之境,表现的是惬意自得、轻松舒畅的心境。强化训练6(2017四川广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破

47、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强化训练【答案】(1)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2)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写作手法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醉里挑灯看剑”是写现实的;“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

48、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是写梦境。即:虚实结合,实写词人醉后灯下“看剑”。虚写“梦回”军营生活及点兵出征的场景。(2)本题考查学生对感情的领悟作答本题,一定要反复诵读全词,找到关键语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写梦境,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可怜白发生”一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虽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体现作者壮志难酬、心中愤懑不平的感情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难酬的悲愤。强化训练

49、7(2017山东济南)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入 直周必大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注释】入直:入宫值班。诗人时任右丞相。敕使传宣:皇帝派使者传令,召诗人询问国事。玉堂:指翰林院。(1)本诗写得简约、真挚。“敕使传宣”“”“归到玉堂”是直叙其事,“”是点睛之笔,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 的心情。(2)请描述“月钩初上紫薇花”一句展现的画面。强化训练【解析】(1)本题考查描述画面。解答本题,应具体描写诗句中所写的事物、景象,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末句写深夜退回玉堂后所见,并暗用紫薇省典故,写得含蓄而有味。(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本题,要从诗歌

50、中所写的事物、景象或直抒胸臆的慨叹出发,通过分析事物、景象的特征,或找出直抒胸臆的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诗中第二、三句“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都是直叙其事,“清不寐”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受到皇帝召见后心绪起伏,难以入眠的激动心情。【答案】(1)(诗人心潮起伏难以入眠)透过纱窗,看到弯弯的新月爬上半空,正照在庭院那丛紫薇花上,给紫薇花披上一层如梦般的轻纱。(2)坐赐茶 清不寐 心绪起伏,难以入眠强化训练8(2017深圳)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中考其它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考语文复习课件:第12讲-诗歌鉴赏.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