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穴位医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395576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穴位医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针灸穴位医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针灸穴位医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针灸穴位医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针灸穴位医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毫针刺法n(一)进针法(一)进针法n 1、单手进针法:、单手进针法:n 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迅速刺入皮肤。曲,针尖迅速刺入皮肤。n 拇、食指挟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少许,进针时针尖拇、食指挟持针身下端,针尖露出少许,进针时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然后拇、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然后拇、食指再挟持针身上端或针食指再挟持针身上端或针柄,将针刺入深层柄,将针刺入深层n 拇、食指挟持针

2、柄下端,中指指腹紧贴在针身旁,依拇、食指挟持针柄下端,中指指腹紧贴在针身旁,依靠拇、食指关节的的屈伸运动,将针刺入。靠拇、食指关节的的屈伸运动,将针刺入。n2、针管进针法、针管进针法18193、双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挟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两指挟持消毒干:以左手拇、食两指挟持消毒干棉球,再挟持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棉球,再挟持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2021

3、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22舒张进针法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所刺:用左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两指中间刺入。从左手拇、食两指中间刺入。23指切进针法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爪甲切按在穴位旁指的爪甲切按在穴位旁 右手持针,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24n(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n 1、针刺的角度、针刺的角度:n 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面形成的夹角。指进针时针身与所刺部位皮肤表

4、面形成的夹角。n 直刺(直刺(90度)度)n 斜刺(斜刺(45度)度)n 平刺(平刺(15度)度)n 2、针刺的深浅、针刺的深浅度度:n 察形气、观年龄、辨病情、部位酌定其深浅度。察形气、观年龄、辨病情、部位酌定其深浅度。25行针手法行针手法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之得气、调节针感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n(一)、基本手法(一)、基本手法n 1、提插法提插法:先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先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方法。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

5、方法。“提提”就是将就是将针由深而浅的向上的操作过程;针由深而浅的向上的操作过程;“插插”就就是将针由浅而深的向下的操作过程,提插是将针由浅而深的向下的操作过程,提插法就是提针和插针的结合应用。法就是提针和插针的结合应用。26272、捻转法、捻转法: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拇指与食、中指挟持针柄,施以前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中指挟持针柄,施以前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旋转的动作。反复前后旋转的动作。28(二)辅助手法(二)辅助手法循法循法:针刺后如无针感,或得气不显著时,针刺后如无针感,或得气不显著时,用手指沿针刺穴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用手指沿针刺穴

6、位所属经脉循行路线的上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的方法,称为循下左右轻轻地按揉或叩打的方法,称为循法。法。29七、得气七、得气 n一、定义一、定义n 即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或提即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用捻转或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的特殊感觉的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的特殊感觉的反应,谓之得气,亦称为针感。反应,谓之得气,亦称为针感。患者患者会感会感到针下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或沿到针下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或沿一定部位、方向扩散传导;一定部位、方向扩散传导;医者医者会感到针会感到针下有徐和或沉紧、涩滞的感觉。得气与否下有徐和或沉紧、涩滞的感觉。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可以说

7、是针刺取效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可以说是针刺取效的关键。的关键。30n二、影响得气的因素二、影响得气的因素n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取决于患者患者体质的强弱、病情的变化以及体质的强弱、病情的变化以及医者医者取穴准取穴准否和操作手法。若针刺不得气则应采用行否和操作手法。若针刺不得气则应采用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或温针,或加灸等针催气,或留针候气,或温针,或加灸等法促其得气。法促其得气。31八、毫针的补泻方法八、毫针的补泻方法 (一)单式补泻(一)单式补泻3233十、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十、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n一)晕针一)晕针n 现象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

8、神疲倦,头晕目眩,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 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原因原因 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患者,其他可因精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大泻、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大泻、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者手

9、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34处理处理 停止针刺停止针刺 出针出针 扶持患者平卧床上:头部放低,扶持患者平卧床上: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温开水或糖水,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温开水或糖水,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预防预防 初次接受针治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选初次接受针

10、治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对劳累、饥饿、大渴时,进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对劳累、饥饿、大渴时,进 食、饮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变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35n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n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预防 对精

11、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二)、滞针二)、滞针 现象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36n三、弯针三、弯针 n 现象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者感到针处疼痛。原因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

12、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碰压等。37n处理处理 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退针。预防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医者进针手法要熟

13、练,指力要轻巧。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38n四、断针四、断针n 现象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内。n 原因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正确处理等所致。39n处理处理 嘱患者不

14、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预防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力猛刺。针刺入穴位

15、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40针刺的注意事项针刺的注意事项 n人体生理功能状态人体生理功能状态n 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立即进行针刺;n 2、身体虚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时手法、身体虚弱、气虚血亏的患者,针刺时手法不宜过重,并应尽量选用卧位;不宜过重,并应尽量选用卧位;n 3、妇女行经期,除非为了调经,一般不宜针、妇女行经期,除非为了调经,一般不宜针刺;刺;n 4、妊娠期小腹部、腹部、腰骰部,以

16、及一些、妊娠期小腹部、腹部、腰骰部,以及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也不宜针刺通经活血的腧穴,也不宜针刺n 5、小儿的囱门部。即头顶部的腧穴亦不宜针、小儿的囱门部。即头顶部的腧穴亦不宜针刺。刺。41n人体病理状态人体病理状态n 1、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不宜针刺;刺;n 2、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不宜针刺。n 3、小腹部的腧穴治疗前要先排尿、小腹部的腧穴治疗前要先排尿n 重要脏腑组织器官所处的腧穴,针刺不宜太深重要脏腑组织器官所处的腧穴,针刺不宜太深n 针刺胸、背、腋、胁、缺盆部腧穴,不宜直刺针刺胸、背、腋、胁、缺盆部腧穴,不宜直刺过深过深4243444546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针灸穴位医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