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东省 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历史试题(二) 本试卷共 20 题,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 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 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 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2、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初年,一些封国地处边远,极度落后,如齐国封地营丘(今山东临淄), “少五谷而 人民寡” ;而到春秋初期则出现了“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的繁荣景象。齐国的变化说 明分封 A加强了地方割据倾向 B增强了国家认同感 C冲击了宗法等级观念 D有助于边地的开发 2下表所示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所列汉元帝时期中央政府的官员出身相关情况。 此表作为史料可直接用于研究汉代 A儒家学说的政治影响 B人才选拔的具体标准
3、C知识分子的参政热情 D官员队伍的优化程度 3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清政府实行广东“一口通商”后, “肩货往来于南风岭者,不 下十万人” ,出现了“商贾如云,货物如雨”的景象。这客观上反映出 A政府重视外贸发展 B国内外贸需求旺盛 C社会崇商之风盛行 D国内市场接近饱和 2 41894 年 9 月,清政府电告台湾巡抚: “遇有他国商船装运米粮接济倭人,经过台湾洋 面,即行截留,勿任偷渡。 ”由此可知,当时 A清政府拥有强大的制海权 B对外政策服从于战争需要 C清政府急于扭转战争局面 D列强支持日本对中国作战 5光绪年间,北京城中出现了专门裁剪西式服装的“洋裁缝” ,而“狭袖蜂腰”式的女
4、性服饰也日益风行。这反映出当地 A崇洋心态的盛行 B女性地位的提高 C社会风尚的变迁 D社会性质的改变 61918 年,李大钊在新的!旧的!一文中呼吁: “我狠(很)盼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 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创造一种新生活。 ”此呼吁意在 A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C揭露袁世凯复辟的阴谋 D倡导改造中国社会 71939 年,日本华北方面军承认: “从我军兵力及治安实情来看,实际上势力所及只限 于重要城市周围及狭窄的铁路沿线地区,仅仅是点和线 ,其他大部是匪占地区。 ” 这折射出 A日军正面战场进攻后继乏力 B中国抗战的反攻阶段到来 C百团大战
5、战略战术的成功 D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 81954 年宪法勾画了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形成了宪法制度上的 “中国思考”和“民族特色” 。这说明 1954 年宪法 A坚持了人民民主原则 B规定了人民基本权利 C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 D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 91964 年 10 月 17 日,日本共同社评论说,中国“向迄今由美、英、苏、法四国组成的 核垄断体制打进了一个楔子” 。据此可知 A中国高端科技已领先世界 B西方核垄断集团走向瓦解 C中国已进入太空竞争时代 D中国的国防力量得到增强 10右面是 1979 年 3 月文汇报刊登的瑞士雷达表广告, 这是上海广告公司承揽的首个外商
6、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A我国迫切需要引进外资 B民众消费水平大为提高 C改革开放实践逐步展开 D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瓦解 3 11在做过大量调查之后,苏格拉底指出, “真正的智慧是神的财产” , “人的智慧是很少 的或是没有价值的” 。在神看来, “最聪明的人是像苏格拉底一样明白自己的智慧实际上 毫无价值的人” 。为此,苏格拉底 A批判智者忽视道德 B维护城邦集体利益 C提出“认识你自己” D否定神的绝对权威 12 “13 世纪末, 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上千的人物各自以其特别的形态和 服装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种现象足以说明,当时意大利 A社会生活追求奢华 B人文精神逐步复兴 C宗教信仰走
7、向衰落 D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13右面是 1851 年英国全国 87000 名雇主中雇佣不同人数的比例 示意图。据此可知,此时期英国 A工场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企业投资环境较为宽松 C机器工业发展严重落后 D工业化发展的阻力重重 14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 19 条规定:无论何时,若联邦成员未能履行对联邦的宪法 义务,将依授权令阻止之,授权令由联邦议会颁布,由皇帝执行。此规定表明 A联邦成员丧失了自主权 B新宪法带有浓厚封建残余 C中央集权制在德国确立 D议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 151961 年 9 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的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指 出:与会各国全力支持为争取和维
8、护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各国人民,要求撤除一切设在别 国领土上的军事基地。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 A旨在反对美国的霸权政策 B保证了参与国家的民族独立 C表达了对美苏冷战的不满 D加速了美苏两极格局的解体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4 第卷(非选择题 共 55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题,共 55 分。 16(10 分)有唐一代奉行儒、佛、道三教并存的政策,但三教并存不等于三教并重。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世民曾明确表达过: “自有国已来, 何处别造道观?凡有功德, 并归寺家。 ” 贞观十一年(637 年),这位“皇帝菩萨戒弟
9、子”突然一反常态,宣布“自今以后,斋供行 立,至于称谓,其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 。 材料二 (唐)太宗之初,山东士族地主的力量相当强大,他们并不把以李氏为首的新 统治者放在眼里。唐太宗需要追宗论祖,自称李老君,以抬高李家的地位。他借尊崇道 教,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以此抵消山东士族势力的社会影响。而在寺院经济中,佛寺 的比重又远远超过道观,故佛教的经济力量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更为突出。他宣布“先道 后佛” ,稍抑佛教之势,是为了使佛教的发展不要超过一定的限度,而绝不是要抛弃他所 信仰的佛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世民宗教政策变化的背景。(4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
10、所学知识,指出李世民宗教政策的变化及其意图。(6 分) 5 17(10 分)在俾斯麦时代,欧洲大国关系日趋僵化、紧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一战前列强经济实力、占有殖民地与军费开支增长率的对比情况表。 材料二 在俾斯麦看来,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与保障德国安全是一回事。俾斯 麦面临的国际环境极其复杂:为了孤立法国就必须保持俄、奥、德三个君主大国的保守 联合,为此他还需要对俄奥关系的发展施加影响;俄奥关系过于密切以至于撇开德国, 或者为争夺巴尔干而发生冲突都会损害德国在欧洲的外交地位。18751878 年的近东危 机,反映了俾斯麦政策相对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俄奥矛盾的激化,使俾斯麦
11、难以长期 回避在俄奥间做出选择的问题。 摘编自马骏俾斯麦与普鲁士帝国:点燃铁与血,也埋招致毁灭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爆发的根源。(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政府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4 分) 6 18(12 分)古今中外都有过分权体制或理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的中央政府是“三权分立”的,行政、军政、财政分别由中书、枢密 院、三司三个机构管理。中书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宰相府。但是,跟传统宰相府包揽一切、 无所不统不同,宋朝的中书不管军政,也不管财政。枢密院的级别比中书略低,三司更 低,但是,这两个机构的长官都
12、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枢密院负责军队的调度等,三司 负责国库里究竟还有多少钱等。 摘编自赵冬梅北宋精致的分权制衡 材料二 分权制衡原则是美国宪法的核心,它不仅在于权力的分立,还在于权力的 相互制约按照分权制衡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属于国会、总统和法院 三个不同的部门。但是由于各部门有其各自的运行程序,且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机构, 三权在互相制约的同时,致使周转程序繁多,运作不灵,从而容易导致效率低下、职责 不清。尤其是国会与总统之间,常常由于党派政见和利益之争而出现僵持局面,出现混 乱拖延,处理事务不力的状况。 摘编自尤维丽论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3、宋代中央政府机构设计表现出的特点。(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建构分权制衡体制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影响。(6 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宋代分权与美国的不同之处。(4 分) 7 19(11 分)近代上海商业企业的制度创新是一个缓慢的演进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上海社会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商业企业的资本主义发展不仅在起步时 间上早于工业企业,而且商业资本的数量也超出工业资本近一倍。因此,在讨论近代上 海城市经济由传统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时,对商业企业的发展及其制度的演进情况 需尤为关注。近代上海资本主义新式商业首先从洋行开始,其后发展到
14、华商洋庄及洋布、 五金、西药等行业,至环球百货的兴起标志着上海新式商业发展到高峰。上海开埠后从 原来封闭式的内贸市场迅速转变成开放式的外贸市场,在外资的影响下,上海兴起了一 批近代新式商业企业。新兴的商业行业在发展中往往会改变传统的管理制度,许多旧式 的商业企业也开始走上股份制道路。由于受到洋货的冲击和上海市民追求时尚的消费习 惯的影响,新的商业行业不断产生,清洋布店、呢绒匹头号、针织品商店、钟表眼镜店 从无到有,百货行业从广货店到京广杂货店再到华洋百货店、环球百货公司。 摘编自陆兴龙近代上海商业企业的发展和制度演进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
15、, 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20(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学术界爆发了一场关于“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的 争论。这场争论探讨了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体制与政策等有关的诸多问题。下表所示 为关于这两种经济模式的主要观点。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 表述清晰。) 9 山东省 2020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 历史试题(二)参考答案 1-5DABBC 6-10DDCDC 11-15CBBBC 16(1)背景:政治上,李氏政权建立不久,统治基础并不稳固,而士族势力强大;经济 上,深受
16、战争破坏且尚未恢复,而佛教经济力量异常突出;思想上,三教并行,儒学正 统地位受到挑战。(4 分) (2)变化:由尊佛变成了崇道。(2 分,言之有理即可) 意图: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异己力量,尤其是山东士族集团;削弱佛教经济力量,恢复 和发展封建国家经济。(4 分) 17(1)发展状况: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而位于欧 洲第一;殖民地占有份额远远少于英法等国;增加军事投入;等等。(4 分) 总体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 分) (2)措施:大力扩充军队和提高军费开支;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发动战争; 组织三国同盟;优先发展军事科技;等等
17、。(4 分,任答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18(1)特点:中书、枢密院、三司职责专门化;部门层级有别,但权力平行;各部分权 实为原宰相权力的分化;各部都直接对皇帝负责。(2 分,答出两点即可) (2)理论依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2 分,答“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分权制衡思 想”亦可) 影响:有效地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为其他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借鉴;但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决策效率和行政效率的低下。(4 分,答出两点即可) (3)不同之处:宋代分权是基于前代分化宰相权力的历史传统,而美国分权则是基于建国 前已存在的民主传统;宋代分权是为了加强皇权专制统治,而美国分权则是为了防
18、止专 制和暴政;宋代分权是行政权、军政权、财政权三权平行分立,而美国分权则是立法、 行政、司法三权交叉分立。(4 分) 19示例 观点:近代上海资本主义新式商业受外资影响而开始。(2 分) 评析:列强侵华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使中国出现近代工商业,从 而使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生活等得到发展,因此,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成 为中国社会进步的“工具” 。但就其主观动机而言,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 化国家, 千方百计地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7 分) 结论:列强侵华具有两面性,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2 分) 【评分参考
19、】 观点: 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2 分)。 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 分)。 评析: 10 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2 分); 外商企业在华创办及其对上海的影响(2 分); 近代上海民族工业 创办概况(2 分);照应观点(2 分)。 (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 5 分) 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 分)。 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 分)。 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 分)。 20 【评分参考】 水平三:能够准确概括材料信息,独立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论述; 所拟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
20、晰。(812 分) 示例 论题:20 世纪 30 年代,统制经济模式已显示出其对经济发展的优势。(3 分) 论述: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开创斯大林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 和财力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 了工业化。而同时期,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使美国经 济逐渐走出低谷,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因此,在中国学术界爆发的关于“统 制经济”与“自由经济”的争论,正反映出统制经济模式对经济发展的优势作用逐步被 认可。(9 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水平二:能够较准确地概括材料信息,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论述; 所拟论题较明确,持论证据较充分,表述较清晰。(47 分) 水平一:能够较准确地概括材料信息,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论述; 所拟论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持论证据较充分,表述较为清晰。(0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