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 1 - 页 共 28 页 - 1 - 2019201920202020 学年苏州市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学年苏州市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 语语 文文 2019. 92019. 9 注意:本试卷满分注意:本试卷满分 16016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 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12(12 分分) )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歌德的字斜得厉害,但
2、整齐 ,像一片被大风吹伏了的柳枝。席勒的字正常而略显 自由,我想应该是多数西方有才华作家的习惯写法。最怪异的莫过于尼采,那么 的思 想,手稿却板正、 ,像是一个木讷的抄写者的笔触。 A. 洒脱 特立独行 拘谨 B. 潇洒 狂放不羁 拘谨 C. 洒脱 特立独行 谨慎 D. 潇洒 狂放不羁 谨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与运用的能力。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 异。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第一空:洒脱用于较为抽象的评价,潇洒可以用于评价具体的人和事。语境中用来评价歌德 的字迹,应选“潇洒”。 第二空:狂放不羁强调不受约束,特立
3、独行强调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语境中指你 尼采的性格,与前文的“最怪异”相一致,应选“狂放不羁”。 第三空:拘谨:(言语、行动)过分谨慎;拘束。语境中与“板正”“木讷”相一致,应选“拘 谨”。 分析可知,B 项的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 B。 【点睛】辨析近义词要坚持“同中求异”的基本原则,可以从以下 10 个方面分析: 一、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二、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三、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 四、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
4、及文、 第 - 2 - 页 共 28 页 - 2 - 白,雅、俗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五、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六、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七、语法功能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句法功能的不同上。 八、词义侧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侧重点不同。 九、主动和被动不同: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 十、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有些近义词适用整体概念与个体概念不同。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
5、,对笔墨的突出强 调。 。它不仅是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 神境界、气韵、兴味。这样,就把中国的线的艺术传统推上了它的最高阶段。 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 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的相对独立的美 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 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 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语句连贯的能力。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 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
6、 体审查。解答语句衔接题,要先将题目所给语段读懂,明白其语境;然后再仔细研究题中六 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弄清其先后顺序。 本段的中心意思是评论元画中强调笔墨的这一特点。句“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 的发展”中“这”紧承首句而来,是指前面的“对笔墨的突出强调”,故放在首位,排除 AD 两项; 第 - 3 - 页 共 28 页 - 3 - “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中“也因此”表明是由前面对元画特色分 析而得出的结果,故紧接句;由关联词“不仅而且”可以确定在一起,而中 “亦即所谓笔墨本身”与“笔墨可以”相连,同时句跟后文的形式美、结构美 联系紧密,故放在最后,这就排除 C 项。
7、 分析可知,正确的排序是。 故选 B。 【点睛】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 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 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 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 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 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3.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他三项不一致 的一项是 A.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
8、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C.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D.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传统节日与诗词结合的综合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求能理解诗句意思,并 且能够知道各个节日的习俗,就能很好的解答。 ABC 三项写的都是元宵节,如“月”“月色灯山”“火树银花”等都与元宵节有关;D 项,由 “守岁”可知写的是除夕。 故选 D。 4.对下面一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国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为的是保障个人的发展。但是当国家变成了主要的东西,当个 人沦为它的工具和意志方面的弱方,于是所有各种细微的价值就全丧失了。石头必须破碎开 以便让植物生
9、长,土壤必须先疏松开才能使植物果实累累,只有当社会疏松到足以使个人的 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时候,有价值的成就才会从人类社会中萌发。 第 - 4 - 页 共 28 页 - 4 - A. 国家和社会对个人造成束缚。 B. 要个人发展就不能接受社会和国家的管理。 C. 社会和国家给予个人自由的环境,个人才能创造出价值。 D. 在强大的国家和社会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容易被弱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筛选关键信息、概括整合内容要点的能力,即依据题干指向, 对现有的信息进行理解、分层、概括(提炼) 、表达的能力。考查形式一般为主观表达题,包 括提取关键词、筛选概括内容、下定义、新闻
10、语段内容概括(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 新闻导语) 。对于筛选概括类压缩,叙述类的语段压缩,可以根据记叙文要素进行概括筛选, 仅保留主要信息,做到“去粗取精”;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可以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 描写类的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舍弃那些修饰性、限 制性性或补充性的信息;而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可以运用“层次切分法” 划分层次,提炼要点。 本题,抓住关键句“只有当社会疏松到足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时候,有价值的成 就才会从人类社会中萌发。”分析可知,文段可概括为:社会和国家给予个人自由的环境, 个人才能创造出价值。 故选 C。 【点睛
11、】概括语段要点技巧点拨 1摘取连缀法。提取句子主干,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照题干要求进 行连缀,此法适用于封闭性语段,以及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材料。 2分层概括法。这是压缩语段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考生答题时要有整体意识,不可疏 漏或断章取义。考生在通读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语段的层次,概括层意,抓住重点;再将概 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保留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将提 炼、筛选的主要信息用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此步骤可简单概括为:划分层次概括 层意分清主次去次存主连缀语句。 3语意并取法。即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考生在
12、做题时可通过跳读 或浏览的方法阅读全文,迅速把握材料的思路和整体结构,找出内容的要点和重点。 第 - 5 - 页 共 28 页 - 5 - 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 (20(20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周云渊先生传 黄宗羲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渊,越之山阴人。好深湛之思,凡经济之学,必探原板委,尤邃 于易历。古之言历者以郭守敬为最。而守敬所作历经载于元史者,言理而不传其法。 自西域经纬历入中国,始闻经纬凌犯之说。然其立法度数与中历不合。毗陵唐顺之慨然 欲创纬法,以会通中西。卒 官不果。述学乃撰中经 ,用中国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 之志。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
13、,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莫不各有成书,发 前人所未发。盖博而能精,上下千余年,唯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间, 赵司马访之边事, 述学曰: “今岁主有边兵, 应在乾、 艮二州, 京师可无虞 也。 ” 已如其言。总督胡宗宪征倭,私述学于幕中,以密计,卒成海上之功。武林兵变,述学论以 国运安平,不可妄动,其魁亦信述学之言多验,谋遂寝 。述学在南北兵间,多所擘画,其功 归之主者,未尝引为己有,故人亦莫得而知也。 甲戌,余邂逅述学诸孙周仲,见其架上堆云渊神道大编数十册,其册皆方广二尺余, 仲言遗书多所散失,此不能十之一二也。余欲尽抄其所有,会仲游楚,不果。丙戌乱后,于 故书铺中得中经测图、地理数种,见其
14、历宗述学之通议 ,而掩之为己有也。余读嘉靖间诸 老先生文集,鲜有及述学者。唐顺之与之同学,其与人论历,皆得之于述学,而亦未尝言所 得之自,岂身任绝学,不欲使人参之耶?天下承平久矣,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 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虽然,学如述学,固千年若旦暮,奚藉乎 一日之知哉。 (选自黄梨洲文集 ,有删改) 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尤邃 于易历 邃:精通 B. 卒 官不果 卒:死亡 C. 京师可无虞 也 虞:忧患 D. 谋遂寝 寝:搁置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古代历法研究以郭守敬最有名,但
15、他写的历经只讲规律不说方法。 B. 西域传入中原的经纬历与中原不合,周述学撰写中经 ,用中原算法测量西域占象术。 C. 周述学在帮助胡宗宪完成征倭之功中多有谋划,但他都归功其主子,因此没有人知道。 第 - 6 - 页 共 28 页 - 6 - D. 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自己关于历法的观点来源于周述学这件事。 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之所未备。 (2)士人以科名禄位相高,多不说学,述学以布衣游公卿间,宜其卜祝戏弄,为所轻也。 8. 请简要概括周述学治学的特点。 【答案】5. B 6. D 7. (1)周述学修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
16、中繁多芜杂的内容,补充历代所没有具备的地方。 (2)读书人用科举、名利、俸禄、官位相互攀比,大多不再谈论学问,周述学凭借平民的身份 交游于公卿之间,本来就是被当作专管占卜祭祀之徒戏弄,被别人轻视的人。 8. 学问广博、学贯中西,研究精深,富有创见,著述丰厚。 【解析】 【5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 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 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B 项解释错误,“卒官不果”意思是:(但从他开始做官到)任期结束都没有成功。卒:终止, 结束。 故选 B。 【6 题
17、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 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 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 D 项,“唐顺之为了独占绝学,从来没有对人说过”说法与文意不符,原文中指出“莫非 他是想独占绝学”,“莫非”是一种推测,不是肯定的。 故选 D。 【7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 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
18、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 第 - 7 - 页 共 28 页 - 7 - (1)“正”,修正;“讹舛”,错误;“繁芜”,繁多芜杂的内容。 (2)“科名禄位”,科 举、名利、俸禄、官位;“高”,攀比。“为所轻也”是被动句式。 【8 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信息、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此类题首先要审读题干,明确筛选要求;再研读 选项语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最后按照要求准确筛选。文中,“述学乃撰中经 ,用中国 之算,测西域之占,以毕顺之之志。古来无所谓星道者,述学正其讹舛,删其繁芜,补历代 之所未备。” 周述学还编有神道大编数十册,后来很多学问家都借鉴了他的思想和学术 成果。由此可
19、见,周述学学问广博、学贯中西,研究精深,富有创见,著述丰厚。 【点睛】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 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 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 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 答题。 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 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周述学字继志,别号云
20、渊,是越州山阴人。他喜欢深入精细地思考,只要是经世济民的 学问,(他)一定要探究其中原委,尤其精通易历。古代那些谈论历法的人以郭守敬最有名。 但郭守敬所写记载在元史中的历经,只说规律却不传授方法。 自从西域的经纬历传入中原,才听说有经纬凌犯的说法。但这种说法确立的法度多与中 原历法不合。毗陵人唐顺之对此十分感慨,就想要创立纬法,来使中西之法融会贯通。(但从 他开始做官到)任期结束都没有成功。周述学于是撰写中经 ,采用中原的计算方法,测验 西域的占象术,来完成唐顺之的心愿。古代没有所谓星道,周述学修正其中的错误,删除其 中繁多芜杂的内容,补充历代所没有具备的地方。没有不各自成书,闻发前人所没有阐
21、发的。 而且内容广博精当,上下千余年,(能做到这样的)只有周述学一人而已。 嘉靖年间,司马赵锦咨询周述学一些边防之事,他说:“今年主要部署边防军队,应该在 乾、艮二州,京师就可以没有忧患了。”后来果然如他所言。总督胡宗宪征讨倭寇,私下里 第 - 8 - 页 共 28 页 - 8 - 将周述学安排在自己的幕僚中,向他咨询一些机密策略,最终成就在海上战胜倭寇的功绩。 杭州发生兵变,周述学认为应该确保国运安定和平,不可轻举妄动,兵变的首领也相信周述 学的话大多会应验,因此谋反的计划就搁置了。周述学在南北的军队中,多有所策划,他把 功劳都归结到主子身上,从未说成是自己所有的功劳,因此人们都不能了解。
22、甲戌年间,我偶然遇到周述学的孙辈周仲,看到他的书架上堆满了周述学编撰的神道 大编数十册,每册都长宽二尺多,周仲说遗留下来的书籍大多散失,这里的还不到(他所编 写书籍的)十分之一二。我想完全抄下来据为己有,不巧周仲远游楚地,没有实现。丙戌年动 乱之后,(我)在一个老书铺中搜得多种中经测图、地理书,看到其中的历法都继承周述学所 写的通议 ,可他们都窃取观点据为己有。我读嘉靖年间各位老先生的文集,很少有涉及周 述学的。唐顺之与周述学是同学,他和别人谈到历法,观点都是从周述学那里得到的,但他 从未说过自己的观点来自周述学,莫非他是想独占绝学,不愿意让别人参与其中吗?天下持续 太平已经很久了,读书人用科
23、举、名利、俸禄、官位相互攀比,大多不再谈论学问,周述学 凭借平民的身份交游于公卿之间,本来就是被当作专管占祭祀之徒戏弄,被别人轻视的人。 即使这样,做学问就该像周述学那样,本来千年如朝一样,哪里能够凭借一天就可以知道 的呢? 三、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 (11(11 分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即事 陈起 波光山色两盈盈,短策青鞋信意行。 葑草烟开遥认鹭,柳条春早未藏莺。 谁家艳饮歌初歇,有客孤舟笛再横。 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 9. 请赏析颔联与颈联的表达效果。 10. 请结合整首诗分析诗人形象。 【答案】9. 选取早春湖边的典型景物;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而
24、后又到远;视听结合,白鹭 水草、柳树黄莺,色彩鲜明,宴饮之歌与孤客笛鸣遥相呼应;呈现出早春特有的湖上风光; 作者寓情于景,在对湖光山色的描摹中表达自己醉心山水的愉悦之情。 第 - 9 - 页 共 28 页 - 9 - 10. 热爱自然、随性自由、任情洒脱的诗人形象。穿青鞋、携短杖,写出诗人的从容随性自 由;“吟莫尽”,”酩酊”“乐浮生”写出其任情纵性畅游自然的旷达洒脱。 【解析】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语言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步骤:准确地指出 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本题诗的颔联选取早春湖边的典型景物,
25、写景有层次,由远及近而后又到远。从视觉 角度描写了“草”、“鹭”、“柳条”、“莺”等动物和植物。颈联则从听觉角度写,描写 了作者在湖边听到的初歇的歌声和刚刚奏起的笛声。视听结合,白鹭水草、柳树黄莺,色彩 鲜明,宴饮之歌与孤客笛鸣遥相呼应。这两联主要采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使事物更加生动 形象,自然活泼,富有情趣。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形象和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找出诗中所写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和人物形象。结合诗歌的主旨,明确形象特点,体会诗歌塑造形象所使用的方法技巧。然后 考察每一选项,进行比对斟酌,找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来。“波光山色两盈盈”面对美丽的 春天景色,“短策青鞋信
26、意行”诗人穿青鞋、携短杖,随意行走,写出诗人的从容随性与自 由。“风景无穷吟莫尽,且将酩酊乐浮生。”面对无穷的美景,诗人尽情放歌,尽情饮酒, 享受余生。写出其任情纵性畅游自然的旷达洒脱。 【点睛】古诗词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 一联系作者的个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 1. 抓住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作者,这些诗人或词人绝大多数 都在课本当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是一般是接近主 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2. 抓住注解,把握诗词内容,了解背景 了解写作背景对把握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命 题者一般会在诗词的注释中交代或
27、暗示写作背景。如: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注释“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条注释就暗示此词是陆游晚年闲居三山是所作。 那么, 此时的陆游是否能独享这一份清闲? 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能不感慨万千,? 第 - 10 - 页 共 28 页 - 10 - 领会了注释的提示作用,人物形象也就不难把握了。 二联系诗词中意象、典故等,分析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大多有相对固定的意义, 如柳枝表分别、子规表思乡等,化用典
28、故更是能表达作者的情怀。如:杜甫的江汉 :“江 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诗中所写的意象有:“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典故有“老 马识途”。“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落日”、“秋风”,则比喻自己虽 已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自己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包含了对 朝廷的怨愤。总结: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然不忘报效国家 的儒士形象。 三抓住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其动作、 外貌、神态、心理、语言表现出来的,分析人物
29、形象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如:胡令能的小 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 有关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的词语有:“蓬头”、“侧坐”、“遥招手”、“怕鱼惊”。 “蓬头”的外貌、“侧坐”的动作,表现了小孩的天真、可爱、机灵,“ 遥招手”、“怕鱼 惊”的动作和心理体现出小孩的聪明。总结: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机灵、学钓鱼的山野孩 子的形象。 四分析形象,注意同一形象,不同作者,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情感 不同作者,不同时 代,即使是相同的形象,寄寓的情感也不相同。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运用了托物言 志、拟人、衬托等表现手法,借饱受摧残和打击的梅花形象,
30、为我们塑造了一位至死也不会 改变自己高贵品格和坚贞节操的词人形象。而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则借坚强不屈、斗志 昂扬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鲜明性格和高尚品格,在艰危之中奋不顾身,在成 功之后乐于奉献的先行者和公仆的形象。 掌握这四种方法,会有助于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准确分析诗词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诗歌赏析: 湖上即事的诗人陈起(生卒年未详),字宗之,宗子、彦才,号芸居,一号陈道人, 别称武林陈学士。宋临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宁宗时乡试第一名,后居杭城钱塘棚北大 街睦亲坊(今弼教坊),开书肆陈宅经籍铺,从事编著、出版、卖书和藏书诸业,书铺所刻图 书在当时负有盛名,流通古藉数万计。 陈起
31、以刻技精湛、字体俊丽、工料上乘,成为坊刻精品,为后世珍重。至今所传宋本书 第 - 11 - 页 共 28 页 - 11 - 籍,称临安陈道人家开雕者,均为其所刻。和福建建安余氏,称宋代刻书两大家。 湖上即事的创作背景:理宗宝庆初,史弥远当政,视集中诗有谤讪,被史弥远指责 为诽谤朝臣,因起大狱,劈江湖集版,起亦获罪流配,下落不明,且诏禁士大夫作诗。 史死后方得赦,重操旧业,创作了湖上即事 。 水很清澈,诗人穿着草鞋沿河行走。柳条看到远处草地上有白鹭的身影,开始发芽,无 法掩饰莺的身影。我不知道是谁在喝酒、唱歌和音乐,是一艘孤单的船,远处有客人,还有 笛声。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最好喝点酒,好好享受
32、你的余生。 诗的第二、三联主要采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拟人手法的好处:“拟人化”,以物拟人, 或以人拟物,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自然活泼,富有情趣。 诗的二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草”、“鹭”、“柳条”、“莺”等动物和植物;三联则 从听觉角度写,描写了作者在湖边听到的初歇的歌声和刚刚奏起的笛声。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孤寂之心及不流于世俗的高洁情趣。 这种情趣在尾联用“吟莫尽、 乐浮生” 两个词生动的突显出来。 四、名句名篇默写四、名句名篇默写 (8(8 分分) ) 11.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 (2)_,恐年岁之不吾与。 (屈原离骚) (3)长风破
33、浪会有时,_。 (李白行路难) (4)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5)此情可待成追忆,_。 (李商隐锦瑟) (6)纵一苇之所如,_。 (苏轼赤壁赋) (7)好学近乎知,_,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8)牢骚太盛防肠断,_。 (毛泽东和柳亚子) 【答案】 (1). 蟪蛄不知春秋 (2). 汩余若将不及兮 (3). 直挂云帆济沧海 (4). 苔痕上阶绿 (5). 只是当时已惘然 (6). 凌万顷之茫然 (7). 力行近乎仁 (8). 风物长宜放眼量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上下句默写,要求学生 第 - 12 - 页 共 28 页 - 12
34、- 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蟪、蛄、惘、汩。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 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 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 考所考的名句, 字不一定有多复杂, 但一定很有迷惑性, 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 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
35、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五、现代文阅读( (一一) (15) (15 分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南 方 豪路博尔赫斯 胡安达尔曼,是科尔多瓦街市立图书馆的秘书,自认为是土生土长的阿根廷人。他 的祖父是福音会的牧师,他的外祖父是被长矛刺死的作战步兵,在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之间, 达尔曼选择了浪漫主义死亡的家世。达尔曼省吃俭用,勉强保住南方的一个庄园,那处产业 原是外祖父家族的,他经常回忆的是那些香桉树和那幢已经泛白的红色房子。也许是琐碎的 事务,也许是懒散,将他一直羁留在城市。年复一年,他满足于以抽象的观念占有这个庄园, 确信他在平
36、原的家在等他归去。 一天下午,达尔曼买到威尔版的一千零一夜 ,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便匆匆走上楼 梯,却不想谁油漆了窗子,忘了关上,害他划破了头。高烧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 一千零一 夜里的插图在他恶梦中频频出现。大夫把他送到厄瓜多尔街的一家疗养院拍 X 光片,他坚 强地忍受了那些极其痛苦的治疗,但是当大夫告诉他,败血症几乎让他送命时,达尔曼为自 己的命运感到悲哀,失声哭了。过了不久,他开始好转,医生说很快就可以去庄园休养。难 以置信的是,那天居然来到。 达尔曼踏上了去南方的火车。列车启动后,他取出一千零一夜的第一册,这部书 同他不幸的遭遇密切相连,他带这部书出门就是要表明不幸已经勾销,是对被挫败
37、的邪恶力 量一次暗自得意的挑战。明天早晨我就在庄园里醒来了,他想道,他有一身而为二人的感觉: 第 - 13 - 页 共 28 页 - 13 - 一个人是秋日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进,另一个给关在疗养院里,忍受着有条不紊的摆布。 列车吃力地停住了,没有停在惯常的车站,而是停在达尔曼几乎不认识的稍前面的一 个车站,周围几乎是一片荒野,站长告诉他远处的一家铺子里也许能找到一辆车。 达尔曼步行前去杂货铺,太阳的余辉把深切阒静的平原映照得更辉煌。店主说可以送 他,为了消磨等车的时光,达尔曼决定在这里吃晚饭。 一张桌子旁有几个雇工又吃又喝,闹 闹嚷嚷;一个非常老的男人背靠柜台蹲在地下,达尔曼兴致勃勃地打量着他,
38、心想像这样的 高乔人除了南方之外,别的地方很难见到了。 达尔曼在靠窗的一张桌子旁坐下,就着菜喝了几杯红葡萄酒,突然觉得脸上有什么东 西擦过,是一个用面包心搓成的小球,显然是有人故意朝他扔的。另一张桌子旁的人仿佛并 没有注意他。达尔曼有点纳闷,当它什么也没有发生,打开一千零一夜 ,似乎要掩盖现实。 几分钟后,另一个小球打中了他,这次那几个雇工笑了。达尔曼对自己说,不值得大惊小怪, 不过他大病初愈,被几个陌生人卷进一场斗殴未免荒唐。他决定离开,刚站起身,店主便过 来,声调惊慌地央求他: “达尔曼先生,那些小伙子醉了,别理他们。” 达尔曼觉得这些排解的话反而把事情搞得更糟。起初,雇工的寻衅只针对一个
39、陌生人, 也可以说谁也不是;现在却针对他,针对他的姓氏,闹得无人不知。 那个长相粗鲁的人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满口脏话,掏出长匕首胁迫达尔曼同他打斗。 店主声音颤抖反对说,达尔曼没有武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始料不及的事。 蹲在角落里出神的那个老高乔人,朝他扔出一把亮晃晃的匕首,正好落在他脚下。仿 佛南方的风气决定达尔曼应当接受挑战。达尔曼弯腰捡起匕首,这一几乎出于本能的举动使 他有进无退,非打斗不可。然而,这件武器在他手里非但起不了防护作用,反而给人杀死他 的理由。像所有的男人一样,他生平也玩过刀子,但他只知道刺杀时刀刃应该冲里面,刀子 应该从下往上挑。疗养院里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落到我头上,他想道
40、。 “咱们到外面去。”对方说。 他们出了店门,如果说达尔曼没有希望,他至少也没有恐惧。他跨过门槛时心想,在 疗养院的第一晚,当他们把注射针头扎进他胳臂时,如果他能在旷野上持刀拼杀,死于械斗, 对他倒是解脱,是幸福,是欢乐。他还想,如果当时他能选择或向往他死的方式,这样的死 亡正是他要选择或向往的。 一千零一夜孤独地平摊在酒桌上,庄园在稍前面一站远等他归去。达尔曼手里紧 第 - 14 - 页 共 28 页 - 14 - 紧地握着匕首,也许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使用它,就出了门,向草原走去。 (王永年译,有删改) 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胡安达
41、尔曼在两个家世之间的选择,为其最终选择赴死的决斗作了铺垫。 B. 一千零一夜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是人物命运转折的关键,也衬托了胡安达尔曼性格 天性中的浪漫情怀。 C. 患败血症几乎送命时,达尔曼的失声痛苦哭显示了他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死亡的恐惧。然而 在南方的酒店里他却因为琐事拿起匕首去迎接挑战,这实在是外在境遇的逼迫。 D. 本文集中体现作者幻想小说创作风格:一边用详尽的笔墨描写现实细节,一边用梦幻手 法构建文字迷宫,让人在真实和现实之间犹疑不定。 1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达尔曼这一人物形象。 14. 请结合全文探究“南方”的深刻意蕴。 【答案】12. C 13. 现实中是庸碌的小职员,勉强保
42、住外祖父的产业;性格温和、理性, 本无意与人斗殴;但内心顽强,挺过败血症的痛苦;悲剧英雄,天性中隐含反抗现实的浪漫 主义情结,向往外祖父一脉的家世,为姓氏而甘愿以生命为代价一战,以生命为代价追寻自 我理想中的人生。 14. “南方”可以具体指代外祖父家族在南方的那处庄园,是达尔曼对于浪漫主义家世的选 择与追寻;抽象意义上,“南方”是古老传统的象征,是不容侵犯的尊严,是不畏生死的血 性,是达尔曼对庸常人生的反叛,对浪漫英雄的理想人生的向往,是人渴望追求与到达的理 想之境;“南方”代表人对自我命运选择与把控的渴望,对浪漫野性的英雄人生的呼唤。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
43、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 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C 项,“这实在是外在境遇的逼迫”分析不全面,他之所以这样做也有他性格的因素。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 第 - 15 - 页 共 28 页 - 15 - 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 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 可。本题,小说一开篇,
44、就描述了达尔曼拥有“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一个是作为福音派 教会牧师的祖父,一个是作为作战步兵二团英雄的外祖父。在两个格格不入的家世之间,达 尔曼选择了浪漫主义的先辈,或者浪漫主义的死亡的家世。这样看来,小店铺事件,激活了 沉睡在达尔曼日耳曼血液里的先辈的英雄精神。达尔曼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立图书馆的秘 书,一次小小的事故让他患上了败血症。在经历了一段生不如死的医院生活后,他幸运地活 了下来,然后选择去从祖辈继承下来的南方庄园休养。南方的气息唤醒了达尔曼的生活欲望。 在接近故园的一家小店铺里,他却意外地受到了一个恶棍的再三挑逗。他也曾想“忍”一下 算了,但当店主莫名其妙地叫出他的姓氏后,面对死
45、亡的再次威胁,他再次做出了生活的选 择:毫无畏惧地捡起了一个高乔老头扔给他的一把亮晃晃的匕首。这是一个平日里忧郁孤寂 的卑微的人,对死亡的向往式的选择,以及那种决然的赴死心境和勇气!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 的发展;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形式新颖,吸引读者;反映人物情感的变 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 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 节、主题等角度作答。达尔曼拥有一注从浪漫主义先辈继承的产业的“南方的庄
46、园”,在 抵达之前对于达尔曼而言,这只是一个符征,一个抽象概念,一个等待他归去的梦(家,故 乡) 。“南方”是达尔曼对于浪漫主义家世的选择与追寻。现实的生存状态让他感到厌倦, 命运的毫不容情(败血症)使他恨透了一切。他为自己的命运感到悲哀,甚至失声哭泣。死 里求生,灵魂深处,他听见了“比较古老塌实的南方”的召唤。于是,在“早晨的黄色光线 下”的梦幻般的时光里,他幸福的动身前往南方。达尔曼看见了南方的象征,一个老高乔人: 黧黑、瘦小、干瘪,像件一动不动的东西,像块流水磨光的石头,像句几代人锤炼的谚语, 超越时间之外,处于永恒。抽象意义上,“南方”是古老传统的象征,是不容侵犯的尊严, 是不畏生死的
47、血性,是达尔曼对庸常人生的反叛,对浪漫英雄的理想人生的向往,是人渴望 追求与到达的理想之境。达尔曼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所属的南方的集中体现。于是,当小庄 园的雇工恶棍一再向他挑衅、店主喊出他的姓氏后,他无畏地捡起了老高乔人扔给他的匕首, 紧握着,向平原走去。达尔曼别无选择的选择了“直面死亡”。他内心充满了人生解脱后的 第 - 16 - 页 共 28 页 - 16 - “幸福”与“欢乐”。达尔曼向往的“南方”,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是尊严的神圣不容侵 犯,是浪漫的英雄主义人生。 【点睛】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
48、 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 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 者情感的触发点) 、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 是文章的写作对象。 (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 (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 兴趣。 六、现代文阅读六、现代文阅读( (二二) (12) (12 分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解“执” 余英时 一谈到执,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固执”、“执迷不悟”等概念,于是我们对“执” 字便有了恶感,以为“执”总是要不得的。尽管破“执”者如此之多,“执”在各方面之存 在却依然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世间万事万物之存在都有其存在之理由,“执”自然也不能例 外。婴儿初出世时即有“猿握”的本能,而此种“猿握”也就是“执”的表现。如此说来, “执”倒是与生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