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10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 初步体验数据的 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 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 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 法, 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 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进而养成尊重事实、 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 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
2、生学会收集信息,整 理数据, 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 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 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 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 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 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 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 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2 / 106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使
3、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数学思考: 了解统计的意义, 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 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 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据收集整理 第 1 课时 数
4、据收集整理(一)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 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 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 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 / 106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 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
5、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 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 35 个学生说一说) 。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 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 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 样?你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 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 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 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
6、调 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 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 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 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 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4 / 106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 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 回答。 )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可以
7、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 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 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 ;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 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 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说出自己的发现。
8、) (1) 师: 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 (把 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 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 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 意义。 5 / 106 三、巩固拓展 1、 完成教材第 3 页 “做一做” ,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 举手报名, 汇报填写等) 并
9、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 你最喜欢去( )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1 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 1 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10、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 6 / 106 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 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 黄 蓝 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第 2 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二) 教学目标: 1、
1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 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 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 7 / 106 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 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 正逐渐步
12、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 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 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 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 你有没有合 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
13、?为什 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 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 正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 )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8 / 106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 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 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 完。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
14、生: 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 、画“” 、画“正” 等。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 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 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 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 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 明明和陈小
15、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 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9 / 106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 、画“正” 、 画“” )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 怎样?(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 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
16、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 自由说。 )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 上这种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3 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 10 / 106 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 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 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
17、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 计。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第 3 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 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1 / 106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6 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
18、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 6 题表格 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 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 。 (强调数 据的准确性。 )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4 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 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 这么多同学
19、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 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 10 分钟内所通过的各 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 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12 / 106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 10 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 最多,面包车最少。 ) 如果再观察 10 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 生讨论,说出理由。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5 题。 出示统计表,要
20、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 7 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 1 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 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 4、如果每格表示 2 份电视报 ,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 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
21、结 13 / 106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 识,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 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 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 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 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 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 验。为此,教学时要
22、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 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 14 / 106 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 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 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 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 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 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 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
23、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 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 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5 / 106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
24、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 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 12 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 件;按例 1 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 10 张正方形卡片、15 个卡片、20 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 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 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http:/w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 1,引入“平均分” 。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 为二(1)班
25、的 5 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 (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 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 (1) 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 发现: 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 (1)出示教科书第 13 页“做一做” 。 16 / 106 请学生看题, 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 “平均分成 5 份, 是什么意思。 ” (2)让学生用 10 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 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 5 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 结果填空。 3尝试平均分物品
26、。 (1)按教科书第 14 页例 2 提出: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 5 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 5 份,可以 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 12 瓶矿泉水平均分 成 3 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 1 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 3 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
27、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 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17 / 106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 3 个花瓶里。 此题的“插花活动”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开始可以让 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以显示题目的开放性。教学时,还可让学 生用画一画的方法,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让学生体会 平均分的含义。 2练习三的第 2 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 。练习时,先让学 生弄明白题目要求, 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 让学生在运用 “平均分” 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
28、认识。 3练习三的第 3 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 ,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 4 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 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 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教学反思: 18 / 106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 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
29、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 能力。 教具准备:筷子、苹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把 12 个苹果平均放在 4 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 12 个苹果放在 4 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 15 页的例题 3。计算机课件演示教科书第 15 页的例题 3 的画面。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每条船限乘 4 人, 24 人要租几条船?) 教师:每 4 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应该租几条船? 学生汇报:每条船限乘 4 人,
30、就是每条船只能坐 4 个人,所以每 份是 4 人;那 24 人里包含有 6 个 4 人,所以应该租 6 条船。 教师:如果每条船限乘 6 人,那 24 人要租几条船?(让学生自己 动手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19 / 106 2练习:科教科书第 15 页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 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每位一双,一双是几根?小熊有 12 根 筷子,每份是 2 根,可以分几份?够分吗? 教师:这一道题就是问 12 里面有几个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 17 页练习三的第 4 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萝卜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 画面提供的信息
31、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萝卜平均分给小兔” “按每 只小兔几个萝卜来分” ,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学生明白把 16 个 萝卜,按每只小兔 4 个萝卜分之后,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完成分萝 卜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没 4 个萝 卜圈在一起”通过圈和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 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2完成教科书第 17 页练习三的第 5 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有 18 个香蕉,平均分 给 6 只小猴, 每只小猴可以分几个?就是把 18 平均分成 6 份每一份是 多少?) 提问:香蕉的数量都是 18 个,为什么两次每只猴子分的数量不 一样呢?(
32、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一份也就不同。总数相同平 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就越多。)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 20 / 106 均分的表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第三课时: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 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 18 页的例题 4 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出示 12 个竹笋和 4 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 个? 提问:
33、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 1 个,每 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 的结果是每盘放 3 个。 小结:把 12 个竹笋,放在 4 个盘子里,就是把 12 个竹笋平均分 成 4 份,每份是 3 个。 教师:像这样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或把 15 个橘子 21 / 106 平均分成 5 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 的问题, 都是平均分, 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
34、那今天我们学习除 法,除法的符号是“” 。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 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 18 页的例题 4。 教师: “把 12 个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 题应该怎样列式? 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 个)把 12 写在除号的前面。 把 12 平均分成几份?(4 份)把 4 写在除号的后面。 每份是几?(是 3)把 3 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 互相说一说。 教师:1243 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 12 平均分成 4 份,每 一份是 3。 ”这个算式
35、读作:12 除以 4 等于 3。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 互相说一说。 3出示:1535 22 / 106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 除以 3 等于 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 15 平均分成 3 份,每一份是 5) 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 18 页的做一做。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 除法算式?(要分的饼干是 18 块,除号前面写 18;平均分给 3 个人, 除号后面写 3;每人分 6 块,等号后面写 6)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 法算式。(18 除以 3
36、等于 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 18 平均分成 3 份,每一份是 6)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 式的写法和读法。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完成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四的第 1 题。 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 同时,注意采用“开火车” “接力赛” “抽卡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 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3完成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四的第 2 题。 先让学生依据题意用学具卡片分一分,并交流分的结果。之后, 让学生填写除法算式,并对照分苹果活动说出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 促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23 /
37、106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 2 份)谁会列 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是把 6 粒苹果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3, 所以把要分的苹果的个数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给 2 只小熊,把平 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份是 3,3 写在等号的后面。) 4完成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四的第 3 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 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因为它是把 10 个西瓜平均分成 2 份,每一份事。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 10 个 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 2 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 2 写在除号 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 5 个,5 写在等号的后面。让学生在练习中 进
38、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第四课时: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 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 19 页的例题 5 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24 / 106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 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 8 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 2 个,可以分给几 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 教师把小圆片先拿 2 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
39、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 2 个 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 2 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 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 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 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 个小圆片,每个同 学 2 个小圆片,可以分给 4 个同学。 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 19 页的例题 5。 (1)教师:每 4 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 4 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 20 个竹笋,按每 4 个放一盘,可以 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 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 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
40、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 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 4 个放一盘,也就是每 4 个为一份) (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 分的结果是怎样?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 4 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 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 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25 / 106 (4)指导算式的写法。 竹笋的数量是 20 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 4 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 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 5 盘,5 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 让学生说一说除法 2045 表示什么意思?(表
41、示有 20 个, 每 4 个分一份,分成了 5 份)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20 4 5 被除数 除数 商 (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 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 的名称。 2练习;教科书第 19 页的做一做的第 1 题。 提问: 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 12 个,除号前面写 12;每堆 6 个,除号后面写 6;可以分成 2 堆,等号后面写 2。)请一个同学读 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12 除以 6 等于 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 的名称
42、。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 12 按照每 6 个一份可以分成 2 份)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3练习。教科书第 19 页的做一做的第 2 题。 26 / 106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 20 页练习四的第 4 题。 要分的糖葫芦有几串?那被除数应该写几?每个小朋友 2 串糖葫 芦,表示什么?(做的时候让学生把每 2 个用铅笔圈一圈)除数应该写 几?可以分几个小朋友?商应该写几? 完成后要学生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 2完成教科书第 21 页练习四的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 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 21 页练习四的第 6 题。
43、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然后再列式。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第五课时: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 26 的 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完成教科书第 21 页练习四第 7 题。 27 / 106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 除以 3 等于 2。 632 (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 15,除数是 3,商是 5。 1535 (复习除法 的各部分名称) (3)把 20 平均分成 5 份,每份是 4。2054 (复习把一个 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
44、法计算) (4)9 个苹果,每 3 个一份,分成了 3 份。 93=3 (复习把 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 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 21 页练习四第 8 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 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 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 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 22 页练习四第 9 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 式的同学读算式, 然后问 “我的朋友在哪里” ,
45、拿口诀的同学就说 “你 的朋友在这里” 。也可交换着玩。 四、完成教科书第 22 页练习四第 10 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 列式? 教学反思: 28 / 106 用用 2 26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一课时:用第一课时:用 2 26 6 的乘法口诀求商(一)的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例 1 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 3 题制作 “信箱”和“信” (算式卡片) ;每个学生准备 12 个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
46、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 12 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 123。 呈现例 1 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 个桃,每只小猴分 3 个,可以分给几只 小猴? 请学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9 / 106 2探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 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
47、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探讨 计算方法。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探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 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 1 的第(2)个问题,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2)请学生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重述:求 124 的商,想 4 和几相乘得 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 3。 三、练习 1练习五的第 1 题。 依据画面请学生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学生说 一说题意,再计算。 2练习五的第 2 题。 (1)让学
48、生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学生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 30 / 106 句口诀想商。 3练习五的第 3 题。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 号信箱。请每个学生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学生,让学生完成 送信任务。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最 后,特别请学生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 1 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 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 1。 四、总结 1请学生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 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
49、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 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 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 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 学习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 能用 26 的乘法口诀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除法计算(被除数不超过 36) 。 31 / 106 学习过程: 1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 36 的 26 的乘法口诀。 2二( )得八 二( )一十 ( )六十二 三( ) 得九 ( )三得六 三( )十二 3读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以及每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933 842 1234 l262 4、让学生观察练习五的第 1 题,并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