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74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期我班有 39 名学生, 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 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 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 勤奋,成绩不理想。 二、教材内容简介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和加意义减法、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小数乘法、 观察物体、认识方程、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结合具 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
2、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 意义, 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可以用 字母表示数;通过直观教具,初步了解方程;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了 解等式性质,并能用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2 / 74 1.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通过对三角形分类,了解各类 三角形的特点;通过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 180 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
3、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了解梯形的特征;会运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能辨认从高低、远近不同观察点拍摄到的 图片及其先后顺序;通过实际观察,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 位置, 看到的画面不同;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掌握条形统计 图和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意义。同时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与方 法。 三、教学目的 (1)认识小数意义,会比较小数大小,会进行小数加减法运算。 (2)认识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3)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4、会计算小数乘法,会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 (4)认识方程,会解方程,能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学会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2)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3 / 74 (4)解方程及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结合“一帮一”结对子,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 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
5、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进度四、教学进度 周次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3 小数的意义与加减法 8 4-5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7 6-9 小数乘法 8 10 期中考试 11 观察物体 4 12-15 认识方程 16-17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6 18 总复习 2 19 期末考试 7 4 / 74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 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及“分数 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小数的意义(一)”、“小数 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 “比大小”、“买菜”、 “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
6、。“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 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 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扩展对小数意义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 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 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 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小数 的理解,学习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学会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 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 活中的一些事物。 2、 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
7、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 进行互化。 3、 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4、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 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 算。 5、 能运用小数加减预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 合运算。 难点: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5 / 74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8、: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教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 1 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 数表示是( )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 )份,
9、用小数( ) 表示。 2.把 1 元平均分成 100 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 )元, 其中的 37 份用分数( )表示,用小数( )表示。 3. 1.11 表示( )元( )角( )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 2 页第 2 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 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五、学习收获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_ 方面更加努力的。
10、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万分之几的数。 6 / 74 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际操作, 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理解小数的意义, 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2、 会用小数表示长度、质量等常见的量,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 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 数的意义。 教教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一、激趣导入入 二、黑板有多
11、长二、黑板有多长 1、教师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2、 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 课本上黑板长度为 2 米 36 厘米。 3、教师提出问题:黑板长多少米? 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5、教师公布答案。 三、精讲例题三、精讲例题 1、把一米平均分成 100 份,一份就是 1 厘米,36 厘米就是 100 分之 36 米,用小数表示就是 0.36 米。 2、黑板总长等于 2 米+0.36 米=2.36 米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4、教师叫学生回答。 四、当堂训练。四、当堂训练。 1、独立完成课本第 4 页三道练习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12、 2、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 1 题。 五、板书设计。五、板书设计。 56 厘米=0.56 米 1 米 56 厘米=1.56 米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7 / 74 小数的意义(三)小数的意义(三)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及其进 率关系。 2、理解掌握小数末尾添上 0 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 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 理解小数的意义, 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会用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 学学 法
13、: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 1、 检查预习检查预习 2.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 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或分数。 0.8 0.021 二、展示交流二、展示交流。 1、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2、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 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3、教师精讲。 三、探究新知三、探究新知 1、在计算器上拨出 22.222 并说一说课本上的每一个 2 分别表示什 么? 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 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
14、题目。 8 / 74 4、精讲例题。 5、试一试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 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当堂训练。五当堂训练。 六作业布置。六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比大小比大小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并在数线上表示它们的位置。 2、比较小数的大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3、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实
15、验操作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展示)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展示) 1.一位小数表示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分之几。 2.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0.307 的 3 在位上,表示;7 在位上,示。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1.谁跳的高。 在一次跳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 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 0.69 0.8 2.谁跳的远? (1)三位出场的选手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 吗?说说你的方法,小组合作。 ( 3.13 )(3.08 )( 2.97 )
16、(2)出示数线直观图,在图上标出他们跳的距离。 9 / 74 3.我们来总结。 (1) 、 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 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 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 (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部分的大小,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 如果部分相同, 就从部分的位比起, 位上大的数就大; 如果位也相同, 就从下一位比起。 三、当堂训练三、当堂训练。 根据要求,写出三个小数。 (1)在 0.6 和 1.0 之间:( ),( ),( )。 (2)在 0.25 和 0.5 之间:( ),( ),( )。 (3)在 0 和 0.1 之间:(
17、),( ),( )。 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买菜买菜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 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 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
18、便的方法进行 计算。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0 / 74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导航二、自学导航 1、完成课本估一估。 2、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 3、小组合作,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成果,同学认 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 4 4、在我们学过的整数加减法中,计算法则是什么? 1.252.41= 3.66-1.25= 5、概括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6、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它起什么作用? 三、当堂训练课本三、当堂训练课本 1 1、2 2 题题 四、作业布置:四、作业
19、布置: 1、练一练 4、5、6 题写作业本。 2、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比身高比身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计 算。 2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 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 力。 3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 学习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黑
20、板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11 / 74 1.口算。 0.30.4 0.20.6 1.41.5 2.列竖式计算。 4.892.64 3.61+1.37 回答: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 方法进行计算。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1、仔细阅读课本 13 页例题的图片。 2.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信息。 3.根据图片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鹿妈妈高多少米? 列式: ( ) 答: 在小组内交流这道题的计算方法,看看你们都一样吗? (2)小黑高多少米? 列式: ( ) 提示:“6 是
21、一个整数,如果想把它改写成一位小数,就要给它 补上“小数点”和“十分位”,那么在十分位上写,不会改变原来的 大小,所以 6 就等于。 竖式计算: 答: 4、方法总结。 (1)小数加减法要把对齐,从低位加起或减起; (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借 1,位数 不够的,在小数的添上 0,小数大小不变。 (3)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 5、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计算题,并交流。 三、当堂训练三、当堂训练 四、学习体会。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12 / 74 歌手大赛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
22、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 减法。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教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讲练结合法。 学学 法:法:主动探究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
23、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 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 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 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3、 列式计算算一算高出多少分? 8.65+0.40= (分) 9.43-9.05= (分) 综合算式:9.43-(8.65+0.40) 4、讨论算法。 三、当堂训练三、当堂训练 四、学习体会。四、学习体会。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五、作业布置:五、作业布置: 板书
24、设计: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13 / 74 练习一练习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 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 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练习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25、复习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小数的意义。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怎样进行小数加减的计算。 二、展示交流二、展示交流。 专题训练一:完成课本 18 页第一题、第二题。 专题训练二:完成课本 18 页第三题 专题训练三;完成课本 18 页第四题。 专题训练四:完成课本 18 页第五题 专题训练五:完成课本 18 页第六题。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布置:四、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14 / 74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 这节课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为以后学习这两种图形 的特征打基础。 虽
26、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一些有三角形面或平行四边 形面的物体,但不太多,所以教材没采用观察物体的面再抽象出图形 的方式引入。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教学三角形,通过拼两个一样的三 角形教学平行四边形。这样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己“制造”出要认 识的图形,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感知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在认识 一种图形后,介绍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更具体更全面地感知这些 图形的形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把正方形纸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 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种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两种图形,初步 知道这两种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在折、拼、剪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化,
27、发展 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总激发对数学的兴趣,积累对数学的学习 经验,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常见图形的直观认识, 巩固对图形特点的理解。 图形的分类图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5 / 74 1、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 2、认识这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 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 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 些特征在日常
28、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这 些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黑版、老师准备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一、预习检查 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目,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呈现目标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 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 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看, 这幅图上有些什么?说出图中有哪些平面图形。 产生质疑,引入
29、新课。 三、探究新知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 P20 的各项要求。 (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2)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 (二)合作学习:课本 20 页的这些图形每一步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看书 20 页实践活动第二题。回答下列问题。看一看,说一说。 (1)这些图片中的图形你见过吗? (2)第一个图中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3)第二个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你知道吗? 组内交流、 解 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4)三角形稳定,四边形不稳定. 四、点拨升华四、点拨升华 16 / 74 1、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特
30、征。(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 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六、当堂训练。 完成学案的练习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七、拓展提高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 请你也画一个圈来 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 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学 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
31、角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2、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 操作的能力。 3 3、在数学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分类活动,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 3 中的图 1。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一、预习检查 针对预习作业中的题目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特别是做错的题
32、目 组内交流订正。 17 / 74 二、情景导入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呈现目标 问题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角的分类,可以把角分为什么? 产 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完成课本 22 页的各项要求。 1、我们以前学过那些角? 2、从情境图入手。这是什么图形?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些三角形一 样吗? 3、你能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二)说一说、认一认 1、认识笑笑的分法。笑笑为什么这样分呢? 2、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 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一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直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 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
33、三角形。 4、观察第二类让学生发现其中有一个钝角,其他两个角时锐角,归 纳出有一个角是 钝角的三角形,是 钝角三角形。 四、当堂训练四、当堂训练 完成检测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进行找一找、填一填。进行 23 页练一练第 2 题。我们来做一个 猜一猜的数学游戏。猜一猜被信封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7、练一练的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集体订正。 8、学生独立练习做练一练的第 3、4 题。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 老师点拨。 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独立 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拓展提高六、拓展提高 如果把一个梯
34、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 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 先独立做,最后 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 18 / 74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运用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等于 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亲自动手实践、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体会运用“量一 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进行验证的数学思想方 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
35、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 归纳中,感受理性的美。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 180 。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小黑板、 学生、 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 量角器。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
36、问题,三角形的内角 和等于多少度?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呈现目标 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 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 ” 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 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三、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 1、活动一、比一比 2、活动二、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19 / 74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3)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 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 (4)填写小组活动记录表。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 个内角的度数和都接
37、近 度。 3、说一说,做一做。 (1)我们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2)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 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度。 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四、当堂训练(小黑板出示内容) 6、交流学案第三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五、点拨升华五、点拨升华 任意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等于 180 度。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 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六、课堂总结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 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拓展提高七、拓展提高 妈妈给淘气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顶角是 40,它 的一底
38、角是多少?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探索与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 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20 / 74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
39、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题 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 一、预习检查一、预习检查 说一说在预习课中操作的感受,应注意哪些问题? 组内交流 订正。 二、情景导入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三、探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根据学过的这个结论完成以下两题。 1、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么想的?(黑板绘制示 意
40、图) 清泉村 邮局 杏云村 同学们再生活中都喜欢走近路,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 云村所在的位置, 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 从图中和我们的经验中得知: 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二)合作学习,在小组内完成(附实验报告单): 第一边 长度 cm 第二边 长度 cm 第三边 长度 cm 能否围成 三 角形 比较三 边关 系 第 一边 长度 cm 第 二边 长度 cm 第 三边 长度 cm 能 否围成 三 角形 比较三 边关 系 21 / 74 3 5 6 345 453 354 3 3 4 4 6 6 3 3 3 3 6 6 3 3 2 2 6 6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当
41、堂训练四、当堂训练 1、在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小棒下面画“”。(A 档) (1)3 、4 、6 ( ) (2)1 、2 、3 ( ) (3)5 、7 、11 ( ) 重点让后进生来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从 5 根小棒中任选 3 根,试试哪 3 根小棒能摆成三角形。 3 、3 、3 、 4 、6 对知识的一个提升,让学生脱离摆一摆的操作,能直接进行计算得出 结果。 3、摆一摆,填一填。书第 31 页。 可让学生先进行假设,然后计算尝试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四、点拨升华四、点拨升华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长度。 独立思索小组交 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你有
42、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 最 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六、拓展提高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 5 厘米和 8 厘米,那么第三条 边的长可能几厘米?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布置:七、作业布置: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填一填: 结论: 22 / 74 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种类特征,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操 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43、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 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应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教 法:法:主动探究法。 学学 法: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一、预习检查 把“预习案”中的问题逐一解决。 组内交流订正。 二、情景导入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呈现目标 揭示课题,认定目标(用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 1.拿出不同的四边形教具模型 2.同学们把这些不同的四边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四边形分类)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三、探
44、究新知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一(分一分):看书 30 页上面分一分的 8 个图。回答下面问题。 1、给这 8 个四边形分类。并说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2、智慧老人跟你分的一样吗?不一样的话,你能说说智慧老人为什 么这样分 总结:有( )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 ) 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思考:正方形,长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 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四、点拨升华 23 / 74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独立思索小组交 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
45、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 最 后班上交流。 六、当堂训练。六、当堂训练。 完成学案第三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七、拓展提高 求出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四边形的分类四边形的分类 图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 梯形: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练习二练习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 2、总结做一些题的规律及方法,认识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及边各自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数图结合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 教
46、学准备:教学准备:小黑板 一、预习检查一、预习检查 针对本单元作业中的一些易做错的题目进行检查 组内交流 订正。 二、情景导入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呈现目标 为了更好让同学们掌握本单元的知识老师设计了一些具有代表 性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解决。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三、探究新知 四、点拨升华四、点拨升华 24 / 74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 5 厘米和 8 厘米, 那么第三条边 的长可能是几厘米?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图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边之间的关系 先 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六、拓展提高 1、一个
47、正方形的周长是 24cm,它的面积是多少? 2、画一个梯形,在画一条线段将这个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 行四边形。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布置:七、作业布置:完成练习二剩下的题目。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小数乘法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整数乘 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 法等知识跌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 的初步知识。 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 益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 对解决日常生
48、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地进行小数乘法计算;明确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经历小数乘法算理和算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性;能根据实际情况用 “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长江的壮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 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25 / 74 文具店文具店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结合进行实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