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冲刺名师猜想卷 历史试题03(附答案+详解).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399968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冲刺名师猜想卷 历史试题03(附答案+详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冲刺名师猜想卷 历史试题03(附答案+详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冲刺名师猜想卷 历史试题03(附答案+详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 年高考名师仿真模拟联考试题 历 史 本试卷共 17 题,共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分,共共 48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一项是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战国时诸国的变法使基于血缘关系的贵族世袭制逐渐被基于君主意志的军功官僚制替代, 权力的天平偏向了君主一方。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礼乐秩序逐渐崩溃 B士族阶层迅速崛起 C官僚政治最终确立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时期地方王国经济发展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 记述 出处 “会孝惠、高后时

2、,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 自附循其民” 史记吴王濞列传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节欲”“省事”“足 用”“勿夺(农)时” 淮南子 “吴王亦有铜山铸钱,故有吴钱微重,文字肉 好与汉钱不异” 西京杂记 A汉代中央集权遭到威胁 B西汉王国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C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地方政府恢复发展的主动性 3唐代通过对官吏的考核来检验官吏任职期间的治民治政的实绩,与此同时,又进一步加 强了对官吏的监察力度,以监察百官在履行职责中的非法之举。考核与监察两者并举,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这反映出 A官僚政治呈理性化倾向 B中央集权制机器的强化 C监察制度逐渐趋向成熟 D君主专制摆脱人治

3、困扰 4下图是元代宫廷画家周朗所绘的拂郎国贡马图(局部),它是现存于世的唯一一幅元 代皇帝在上都从事外交活动接见欧洲使者的画卷。这表明元代 A保留了对外友好交往的传统 B秉承了传统朝贡贸易的理念 C冲破了传统厚往薄来的模式 D促进了中外物质文化的交流 5“同治二年(1863 年)七月,湘军集团已经占据了督抚总数的多数,为总督者除曾国藩、骆 秉章外,尚有刘长佑、左宗棠和毛鸿宾,共 5 人。(同治)三年(1864 年)五月,总督只有 一个旗人,巡抚一个也无。”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同治时期的满汉矛盾基本消除 B洋务运动分化了地方力量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客观需要 D地方督抚政治势力的加剧 6在巴

4、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冲破了此前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 “立起了一个敢于抗争的先例”。虽然中国山东问题悬而未决,但为华盛顿会议“边缘” 谈判山东问题创造了条件。材料意在 A斥责国际旧秩序的强权政策 B肯定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努力 C认同华盛顿会议的解决方式 D强调弱国无外交的国际惯例 71930 年 2 月,中共中央在向全党发出的通知中指出:“一切分散红军,逃避敌人进剿, 向偏僻地区发展的观念在现时局势下,便成为极端错误的取消观念。”这说明 A中共迫切需要统一军事领导权 B党内存在严重的逃避主义倾向 C国共两党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D革命道路中国化尚未达成共识 81961 年,

5、中共中央把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 ,发给各地区和各部门讨论、试行, 进一步指出“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管理上的厂长负责制,这是我 国企业管理的根本制度”。这一政策在当时 A纠正了“大跃进”时期“左”的错误 B摆脱了原有经济模式的束缚 C彻底改变了国民经济的落后面貌 D开始探索运用市场机制问题 9任何施行陶片放逐法的建议都必须提交公民大会,经公民大会讨论表决是否施行放逐, 至于谁会被放逐都没有定数; 提议在公民大会上获得通过后也不立即进行投票, 等到两 三个月后才进行;投票时还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作弊,并且票数总数要达到发动数目。 这样做的目的是 A利用制度调适以维护公平正义

6、 B凸显直接民主政治的公正性 C遵循选举过程中的契约精神 D彰显公民大会的司法决策权 10下表是 19 世纪上半叶英国棉纱产值及棉纱和棉布出口总值等的情况表。据此可知 18191821 年 18291831 年 18441846 年 棉纱产值 1.065 2.165 5.233 棉纱和棉布出口总值 0.709 1.459 3.737 出口总值占产值百分比 66.6% 67.4% 71.4% 注:棉纱产值及棉纱和棉布出口总值的单位是亿英镑(年平均数)。 A世界贸易主导权被英国掌控 B机器生产推动棉纺织工业的发展 C世界市场形成加速贸易增长 D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贸易结构 11下表反映了 20 世

7、纪 60 年代以来发展权在不同时期的表述。这反映出 时间 表述 1966 年 联合国大会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指出,所有人民都有 自决权,他们凭这种权利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 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1970 年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委员卡巴穆巴耶在一篇题为作为一项人权的发 展权的演讲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权”的概念。 1979 年 第 34 届联合国大会在第 34/46 号决议中指出,发展权是一项人权,平 等发展的机会是各个国家的天赋权利,也是个人的天赋权利。 1986 年 联合国大会第 41/128 号决议通过了发展权利宣言 ,对发展权的主 体、内涵、地位、保护方式和实

8、现途径等基本内容作了全面的阐释。 1993 年 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再次重申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 从而使发展权的概念更加全面、系统。 A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逐渐提升 B构建合理经济秩序是共同的选择 C第三世界对不合理国际秩序的挑战 D全球治理体系力求实现利益均衡 1219 世纪后半叶到 20 世纪初,艺术家们走出画室,深入原野和乡村、街头,把对自然清 新生动的感观放到首位, 认真观察沐浴在光中的自然景色, 把变幻莫测的光色效果记录 在画布上,留下瞬间的变化的图像,使之永恒。下列各项中属于此类艺术家作品的是 A B C D 二、二、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分。第 1314

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5 17 题为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37 分。分。 13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1819 世纪,茶馆不仅遍布城乡,而且种 类多样:有文人雅士居多的“清茶馆”;有设在郊外、设备简陋的“野茶馆”;有既卖茶又 兼经营点心、茶食或酒类的茶馆;有兼营说书和演唱的书茶馆;还有设在乡镇,名为茶 馆实为赌场的茶馆。这一时期,遍布城乡的茶馆不仅是平民饮茶之地,同时又是群众听 戏、赌徒赌博的重要场所,更是商

10、人、掮客、手艺人探听市价、谈生意、找生活的集散 地。 清代茶馆特别发达, 这和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茶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所起的作 用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闵宗殿茶馆历史杂谈 材料二材料二 咖啡馆在 18 世纪的英国达到鼎盛。咖啡馆作为文明而廉价的公共消费空 间,被称为“便士大学”。咖啡馆为招徕顾客而订购时下流行的报刊供人免费阅览,馆内 布局方便顾客畅谈。 咖啡馆作为信息交换和流通的理想场所, 逐渐成为商界人士的经常 光顾之地。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出现了不少“专业化”咖啡馆,促使专业领域信息更便捷流 通。一些无权无势却又对公共事务感兴趣,乐于在咖啡馆中议论时政的人,被喻为“咖 啡馆政治家”。无论是

11、新闻话题还是政治问题,任何人都可以在咖啡馆自由交流,而不 必太担心受到责难。 摘编自何习尧、冯蜀冀公共领域机制的英国咖啡馆和法国沙龙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茶馆和英国咖啡馆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8 世纪英国咖啡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公共空间发展的作用。 14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增强政治适应性和扩大权利是西方文明革命的成果。 民主革命因此成为工业 革命的孪生兄弟,而工业革命也增强了适应性,并且扩大了西方人的实权。工业革命和 民主革命的共同结果是西方式生活权利和财富的兴起, 以至于所

12、熟知的其他形式的文明 再也无法抵制西方的入侵。 摘编自威廉 麦克尼尔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 围绕“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自行拟订一个 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二)选考题:共(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分。请考生从 3 道道历史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一题计分。 15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分) 材料材料 随着宋代地方公务宴会的频繁开展, 宋廷在前代制度基础上做出了相应的改 革和规范。在参会人员

13、上,规定了州县官员不妨碍公务即可举办和参加公务宴会,对路 级监司等监察官员巡历州县参与公务宴会的要求较为严苛, 对地方迎送外使、 犒设武将 等的规定则略显宽松。朝廷也对主管犒设的地方官员及外使入宋的固定路线做出了限 定,超标准的活动务必节俭,不得骚扰百姓。宋朝地方政府用于公务宴会的资金来源可 分为两部分:合法资金和非法筹集资金。对使用公使钱和地方贮藏资金的需要报备,对 用非法手段来获得资金以满足其享乐需求的官员予以除名尽管已制定详尽的制度, 但仍然出现了“风俗侈靡,燕乐之间尤甚”的现象。 摘编自宋代地方公务宴会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地方公务宴会频繁的背景。 (2)根据

14、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地方公务宴会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16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分) 材料材料 纳粹德国的东方总计划也是泛日耳曼思潮的产物, 其核心就是将所有侨居海 外的日耳曼人回迁和安置在德国附近的土地上,这样一方面实现了日耳曼民族的统一, 另一方面德国也凭此获取了新的“生存空间”。 因此东方总计划本质上就是夺取周边国家 土地并用日耳曼侨民进行占领的扩张计划。 德国占领波兰后, 希特勒就和墨索里尼达成 协定,让一战后割让给意大利的南蒂罗尔境内的德意志人迁居波兰北部的但泽-西普鲁 士地区。整个迁移过程和对波兰人的驱逐皆由党卫军负责,数

15、个月完成。 1940 年,苏联吞并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波罗的海三国后,怀疑当地德意 志人的忠诚。纳粹德国出动船只将这些侨民接回并安置在波兰。随后,加利西亚、布科 维纳、 斯洛文尼亚、 比萨拉比亚、 黑海地区的德意志人先后被安置, 总计 100 万人左右。 摘编自东方总计划与战后难民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 世纪 40 年代希特勒东方总计划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 20 世纪 40 年代的希特勒东方总计划。 17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分) 材料材料 曾纪泽(18391890 年),是曾国藩的次子,自

16、幼接受严格的教育,通经史, 工诗文,并精算术。因受洋务运动的影响,自学英语,研究西方科技文化。认识其者每 以“学贯中西”誉之。1880 年清政府派曾纪泽兼任出使俄国大臣,与沙俄谈判修改崇厚 擅订的里瓦几亚条约 。曾纪泽抵达俄国后,与俄外交人员前后谈判数月,正式会谈 辩论有记录可稽者 51 次, 反复争辩达数十万言。 至 1881 年, 终于达成 中俄改订条约 。 与崇厚所签订条约比较, 虽然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地区仍为沙俄强行割去, 但乌宗 岛山及伊犁南境特克斯河一带均予收回;取消俄人可到天津、汉口、西安等地进行经济 活动诸条款;废除俄人在松花江行船、贸易,侵犯中国内河主权等规定。在任出使英

17、、 俄大臣期间,他订造了“致远”“靖远”舰。为了订购军舰时不受制于洋人,他深入学习过 近代海军知识, 在有关舰船技术的论述上极有见地。 他还亲自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 国歌普天乐 。 摘编自曾纪泽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纪泽能够同俄国达成中俄改订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曾纪泽所取得的成就。 答案 1D【解析】高考主要通过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考查周秦之变,尤其是 分权向集权的过渡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 主要从制度的传承与变革角度进行考查。 试题 以战国时期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切入, 考查中国古代社会变革, 意在引导考生加 强对历史发展的一般

18、规律的理解,涉及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素养。题干时间定位为战国 时期,其主旨为此时权力天平向君主一方倾斜,贵族血缘政治逐渐被替代,这体现了地 方分权体制逐渐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故本题选 D 项。A 项礼乐秩序与材料信息不符。 士阶层崛起的确是战国时期存在的现象,但是材料侧重的并非士阶层,B 项排除。C 项 错在“最终确立”。 2D【解析】本题考查西汉的郡国并行制,意在考查考生正确提取表格材料信息的能力。 据表格中对西汉地方经济的记述可知, 汉初地方王国对治下的老百姓采取优抚政策, 因 地制宜发展经济,使人民积极从事生产,由此可见地方政府恢复发展的主动性,故选 D 项。A 项说法与题干无关;材料反映

19、的是汉初的状况,王国问题还没有解决,排除 B 项;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 【备注】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了地方王国的自治权,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 干涉,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当时郡国并行制的推行对促进地方经济的恢复与发 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3A【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官僚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考核与监察 两者并举”“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等说明唐代在官员考核制度建设、监察力度上有了很大 强化,说明唐代官僚政治趋向理性化,A 项正确;B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不 仅是监察制度,还有关于官员考核的内容,并且从材料看不出监察制度逐渐趋向成熟, 排

20、除 C 项;“摆脱人治”说法错误,排除 D 项。 【备注】本题容易误选 B 项。经过分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并 未提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4B【解析】本题从古代绘画切入,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灵活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主要 考查古代中国的外交。试题以拂郎国贡马图切入,考查古代中国的外交,引导考生 重视史料,强化史料意识,涉及史料实证素养。由材料信息拂郎国贡马图中的“贡 马”和“从事外交活动”可知,元代外交活动固守传统朝贡外交模式,故 B 项正确。题干 图文材料只能反映元朝的外交礼仪, “保留了对外友好交往的传统”在图文材料中无法体 现,故 A 项错误;C 项材料无法体现;“促进了中

21、外物质文化的交流”缺乏材料依据,且 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 D 项错误。 5C【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推断历史结论的 能力。 试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内部官员构成的影响, 引导考生理解历史事件的 深层次影响, 涉及历史解释素养。 依据时间“1863 年”及“湘军”“曾国藩”“左宗棠”等可知,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政府不得不更多地依靠汉族地主的力量,故 C 项正确。 6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外交,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推断历史结论的能力。 试题考查巴黎和会的意义,引导考生增强对国家富强、民族自强的责任感,涉及家国情 怀素养。 由“中国代表团拒绝在

22、和约上签字”“冲破了此前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惯例”“立 起了一个敢于抗争的先例”可知, 材料肯定了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外交努力和抗争, 故 B 项正确;“斥责国际旧秩序的强权政策”有较大的迷惑性,因为巴黎和会和华盛顿 会议都被大国操纵,但其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故 A 项错误;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强 调弱国无外交的国际惯例”缺乏材料依据,故 D 项错误。 【备注】巴黎和会是胜利国举行的一次和会,也是一次大国操纵的和会,德国等战败国 和苏俄等被排斥在和会之外。美、英、法三国最高领导人主导了和会的进行。和会上签 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 ,同时还签订了其他一系列条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 系,确立了

23、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 7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革命的道路,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并调用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分析中共主张, 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 势。 材料中的“分散红军”“向偏僻地区发展”等明显针对的是游击战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 地,“极端错误”又说明对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反对,此时农村革命根据地已取得了巨 大成功, 而中央仍对此持批判态度, 说明中共内部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仍存在 争议,D 项正确。材料中“分散红军”不等于军事指挥权的分散,因而不能体现“需要统 一军事领导权”,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不是“逃避主义”,

24、排除 B 项;C 项由材料信息 不能得出。 【备注】中国革命道路自毛泽东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后, 长时期内在党内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城市中心论和农村中心论的争议长期存在。 8A【解析】本题考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意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的 能力。本题考查家国情怀素养,要求考生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 识中国的国情。 根据时间“1961 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管理上的厂长负责制”并结合 所学可知, 这一政策有利于发挥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纠正了“大跃进”时期的“左”的错误, 故 A 项正确。文件的主要精神是对原有经济模式的相对调整,B

25、 项观点错误。C 项错 在“彻底”。D 项材料不能体现,也不符合史实。 9A【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试题 考查陶片放逐法的有关知识,意在引导考生理解历史事物的本质,涉及历史解释素养。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通过对陶片放逐法的规范,避 免了直接民主的随意性和沦为少数人民主的可能性,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雅典民主政治的 公平与正义,故选 A 项。 10B【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将材料所述现象放在“19 世纪上半叶 英国”的时空框架下进行分析,体现了对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的考查。根据 表格的时间信息 18

26、191846 年,并结合数据变化可以判断,英国的棉纱和棉布出口总 值不断增加,说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因此选 B 项;仅由 表格信息不能得出 A 项结论,排除 A 项;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排除 C 项;材料不能说明英国贸易结构的变化,排除 D 项。 11C【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秩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通 过表格信息可知,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 广大发展中国家为打破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争取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权进行 了积极争取,为挑战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而努力,故选

27、 C 项。 12B【解析】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图片信息并调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考查近现代绘画的特点,意在培养考生的文化内涵,渗透历史解 释素养。材料讲述的是艺术家对光与色彩的追求与描绘,这符合印象派绘画的特征,选 项中属于印象派绘画的是 B 项;A 项属于浪漫主义绘画;C 项属于现实主义绘画;D 项 属于现代主义绘画。 13 【答案】(1)同: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是公共交流的场所;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消 遣功能。异:清代茶馆侧重于私人事务;英国咖啡馆侧重于公共事务。 (2)特点:讨论氛围自由宽松;交流专业性强;参与阶层广泛。成因:民主政治的发展; 个人

28、权利的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市民社会生活丰富;启蒙思想的发展。 (3)作用:促进信息交流与思想传播;推动公民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形成。 【解析】 试题以清代和近代欧洲公共空间的知识切入, 考查考生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 不同国家发展情况的认识, 意在引导考生理解历史事物发展的不同形态以及掌握历史阶 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涉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素养。第(1)问,“同” 根据材料信息“群众听戏、赌徒赌博的重要场所,更是商人、掮客、手艺人探听市价、 谈生意、 找生活的集散地”“这和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茶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所起的 作用是有密切关系的”“咖啡馆作为信息交换和流通的理想

29、场所, 逐渐成为商界人士的经 常光顾之地”等及所学知识从其产生背景、主要职能方面分析;“异”根据材料“有文人雅 士居多的清茶馆”“一些无权无势却又对公共事务感兴趣,乐于在咖啡馆中议论时政的 人”等可知清代茶馆侧重于私人事务,英国咖啡馆侧重于公共事务。第(2)问,根据材料 信息“出现了不少专业化咖啡馆”“无权无势却又对公共事务感兴趣”等概括出特点;结 合所学知识,从 18 世纪英国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等角度分析 成因。第(3)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公共空间发展有利于信息流动、培养公民意识、 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方面作答。 14 【答案】示例 论题: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互相促进、

30、互相影响。阐述:资产阶级代议 制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动力和可靠的政治保障。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 使用,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832 年议会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需要, 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进一步完善了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19 世纪英国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进化论、电磁 理论等。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工业革命对民主革命的 发生、发展起推动作用,而民主革命反过来又推动工业革命的新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论证和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需要考 生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进

31、行准确、合理的阐述。依据作者观点“民主革命因此成为 工业革命的孪生兄弟”等可知,材料强调民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相互影响。考生可从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工业革命与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兴起等角度拟订论 题并加以阐述。 【备注】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 大突破, 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 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 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 化的基础,也是

32、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 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促进了种种新学说的 产生与发展。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 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 义的诞生。 15 【答案】(1)背景: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社会经济的繁荣

33、;士大 夫阶层文化氛围浓厚。 (2)内容:规范参会人员;限定公务接待标准;防止滋扰百姓;约束资金使用。影响: 促进了官员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军队作战积极性;没有杜绝奢靡享乐、贪污腐败之 风。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对路级监司等监察官员巡历州县参与公务宴会的要求 较为严苛”“超标准的活动务必节俭, 不得骚扰百姓”“对用非法手段来获得资金以满足其 享乐需求的官员予以除名”等及所学知识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第 (2)问,改革内容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参会人员”“路线限定”“不得骚扰百姓”“资金来 源”等进行综合概括;改革的影响可从吏治、社会风气等方面进行概括。 16 【答案

34、】(1)原因:泛日耳曼思潮的影响;纳粹德国的法西斯主义扩张政策;换取新的“生 存空间”的需要。 (2)评述:是纳粹德国侵略计划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围绕波兰战役和苏德战争之后如 何处置占领地区。德国计划通过移民使得这些地区德国化,可以满足德国的侵略要求, 但是迫于现实几乎没有实施。 【解析】本题考查德国东方总计划。第(1)问,根据材料“泛日耳曼思潮的产物”“获取了 新的生存空间”等及所学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该计划的目的、 实质等作答即可。 17 【答案】(1)原因:自身素质高,学识渊博;国家主权意识强;外交经验丰富、斗争策略 灵活。 (2)评述:与俄国谈判修改崇厚擅订的里

35、瓦几亚条约 ,收回了国家的一些主权,一定 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订造了“致远”“靖远”舰,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创作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首国歌普天乐 ;促进了中国外交近代化。 【解析】本题以曾纪泽生平事迹和成就切入,考查考生对近代爱国人士的了解。第(1) 问,属于原因类设问,根据材料“自幼接受严格的教育,通经史,工诗文,并精算术”“自 学英语,研究西方科技文化”“反复争辩达数十万言”等和所学知识,从曾纪泽自身素质 与学识、国家主权意识、外交斗争策略与经验等角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中俄 改订条约”“乌宗岛山及伊犁南境特克斯河一带均予收回”“取消俄人可到天津、汉口、 西安等地进行经济活动诸条款”“废除俄人在松花江行船、贸易,侵犯中国内河主权等规 定”等并结合相关史实,从改订新约、订造军舰、推动近代外交等角度评述曾纪泽所取 得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I卷冲刺名师猜想卷 历史试题03(附答案+详解).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