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 年高考名师仿真模拟联考试题 历 史 本试卷共 17 题,共 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分,共共 48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一项是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文字结构来看,商朝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等六 种造字方法,即所谓的“六书”。这主要说明商朝甲骨文 A与古代书写材质相辅相成 B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 C体现了古汉字写意性的特点 D是古代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2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指出,与统治阶级内部成分的变动相对应,中国历
2、代 被统治阶级的成分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其中的一小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上升为地主 官僚,挤进统治阶级行列。这种变化 A说明中国古代社会已经固化 B是由古代科举制的发展决定的 C是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导致的 D反映了古代社会阶级的逆向对流 3唐初,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其后,因太宗 曾为尚书令,臣下不敢担任这个职务,因而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 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 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 类,其名非一”。材料所述现象有利于 A重用人才,推行科
3、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4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线性布局与商业交通的关系,宋代大小都市基本呈线性街道布局, 不再是唐代城市那样区隔为坊里的棋盘式布局。由此可见宋代经济的发展得益于 A都市经济的发达 B城乡经济的繁荣 C资源流动的通畅 D坊市制的瓦解 5一个稳定的中国对于不断增长的对外贸易极为有利,因此英国决定维持清廷的存在并帮 助它实现现代化, 原先的中立姿态发生了变化积极支持中国。 随着这种政策的转向, 英国 A支持三国干涉还辽 B支持清政府镇压义和团 C支持清政府清末“新政” D支持清廷镇压太平天国 6清末,北京经营自行车买卖及租赁
4、者有三四家,主要供外国人、买办商贾、纨绔子弟骑 用。民国以后,因骑自行车可日行三四百里,自行车成为学生入城上学、商贾游走乡间 及公务人员串走城乡的首选交通工具。这说明 A自行车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 B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C近代交通工具演进显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D自行车成为沟通城乡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7据香港工商日报1939 年 6 月 10 日记载:统计目下已迁至川、滇、湘等省之工厂, 已有三百余家,涉及采矿、电机、无线电、化学、罐头、陶瓷、印刷文具、五金、纺织、 皮革等行业, 其分布之比较, 约为四川占 44%, 湖南占 39%, 广西占 6.9%, 陕西占 6.5%, 云南、贵州等地占
5、 3.6%。这一举措 A促进了国民经济向战时转移 B导致近代工业中心的东移 C为国民党内战做了经济准备 D推动文化重心的根本转移 8有学者指出,不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看成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的结果事实上,旧中国留下的民族工商业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 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已近奄奄一息。 由此推断, 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依赖于 A对官僚资本的没收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对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9针对罗马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释放奴隶的普遍现象,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 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
6、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由 此可见 A罗马法蕴含自然法思想 B罗马的奴隶制废除 C罗马法体现了民主平等 D共和国过渡到帝国 10下表为 17001750 年英格兰与威尔士的人口及谷物情况表。据此可知 年份 人口(万人) 谷物消耗量 (万夸特) 谷物产量 (万夸特) 谷物出口量 (万夸特) 1700 582.6 1310.9 1329.3 18.4 1710 598.1 1345.7 1382.0 36.2 1720 600.1 1350.2 1399.3 49.1 1740 592.6 1333.4 1385.5 52.2 1750 614.0 1381.5 1482.1 100.6 A
7、谷物出口给工业化带来资本积累 B工业革命在英国全面开展 C工业革命为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D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1通常认为,二月革命后政治局面的基本特点是两个政权并存。学者姚海则认为,实际上 这只是表面现象, 更本质的特点是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与其说是出现两个政权或两个政 权并存的局面, 还不如说是空前的无政府主义情况下存在着两个政治中心。 对上述史料 理解准确的是,二月革命后 A权力机构增多了 B权力中心不够明确 C未形成有效政权 D没有取得革命成果 12 针对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主张向中下层人群倾斜的政策被媒 体冠以“奥巴 马克思”之名。这种说法从侧面反映出 A美国
8、民主政治弊端日益显现 B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影响 C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可调和 D美国政府的社会主义化 二、二、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分。第 1314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5 17 题为题为 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一)必考题:共 37 分。分。 13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 租佃制产生于战国时期, 长期以来, 佃农对地主大多表现为直接的人身隶 属关系。宋代“田制不立”,土地交易空前频繁,土地所有者与租佃者间的关系逐步演变 为土地所有者、二地主(即租
9、地转包者)和租佃者间的关系。尽管存在主仆名分,但政府 承认主户和客户(有的是佃户)“皆齐民”。当时法律规定主佃双方要履行官版契约,佃户 不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如期限满则可离开。明代,租佃契约通常都写明不许将田 地“转佃他人”“私相授受”。清代永佃制盛行,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分割成田底与田面,并 将土地经营权以田面权形式转让与佃农。从此,地主对于田底,佃农对于田面,分别享 有占有、收益和处置转让的权利。 据赵冈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等整理 材料二材料二 中共中央 1982 年 1 号文件明确指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合 作经济的新形式”。说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是因为从整体来
10、看,土地和主要生产 资料仍然归集体所有,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的关系说它是“新形式”,是因 为它冲破了旧的模式。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凡是能一家一 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 的社会化生产中, 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 例如水利设施的 兴修、 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 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 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 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 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 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11、。 摘编自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租佃制的新变化并说明该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永佃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 异同,并分析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14 (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材料 利玛窦十九岁加入耶稣会, 曾接受赴东方传教的培训, 对中国儒学有所了解, 他把传教与儒学相结合,谓之合儒、补儒、趋儒,一言以蔽之,尽量中国化。他一度剃 去头发,穿上僧服换上儒装。他不惜修改教规,默认中国人对先祖的崇拜,以西方 学说附会“四书”“五经”,颇受士大夫信仰。 摘编自
12、樊树志国史概要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 论结合,史实准确) (二)选考题:共(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分。请考生从 3 道道历史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题计分。一题计分。 15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分) 材料材料 宋朝的京师与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负责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京师的 左右厢店宅务,设“勾当店宅务”各一员;“勾押官”各三四员;“掠房钱亲事官”各四五十 名,负责招租、收租;“修造指挥”各五百人。店宅务的账目管理非
13、常周密、严格。店宅 务每日需要登记的账簿多达二十八种,包括旧管入库簿、赁簿、欠钱簿、新旧界倒塌屋 簿等。 由于店宅务公屋具有廉租房性质, 政府对租赁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 程序。“应监官典押公文人员作匠之类,若在京应管辖两务去处人吏,并不得承赁官宅 舍屋地段,违者各杖一百”,在京城拥有房产的市民,也不得承租汴京店宅务的公屋。 摘编自宋朝的廉租房制度堪称完备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廉租房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推行廉租房制度的背景。 16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3:20 世纪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战争与和平(15 分)分) 材料一材料一 据说,法国总理达拉第在签字出卖法
14、国的盟友后惭愧地低声说:“疯狂至 极!”他以为回到巴黎后自己将面对一片嘘声,但实际上迎接他的除了欢呼并无其他。与 西方犹豫不决判然不同,苏联一贯反对纳粹德国,因而深孚众望,没有人愿意批评其国 内发生的事情。1939 年 8 月,苏联与德国签订条约给人们带来更大的震惊。 摘编自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材料二材料二 到 1942 年 1 月,包括英、美、苏三个强国在内的 26 个国家,代表各个大 陆,结成联盟,一致反对轴心国,罗斯福总统把这种联盟称为联合国家。每个国家都保 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战胜轴心国, 并且绝对不单独媾和。 这个反对轴心国侵略者的伟 大联盟在 30 年代是不可能建立的,如
15、今终于圆满实现了。 摘编自现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苏联与德国达成妥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事件,并分析反法 西斯联盟建立的影响。 17历史历史选修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分) 材料一材料一 朱熹曾经托名“空同道士邹”为参同契作注,常自谓“清夜眠斋宇, 终朝观道书”,足见他对道教的重视。正是在“集诸儒之大成”并充分吸收释道哲理的基 础上, 朱熹对理学展开了一次系统的、 创造性的总结, 从而成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材料二 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
16、“整齐严肃”,“严威俨格”,“动容貌,整思 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工焉。朱熹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 中 庸 论语 孟子 ,使理学思想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 ,教育少年 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 童蒙须知 ,对儿童的衣着、语言、 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做了道德规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理学思想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思想的特点。 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甲骨文,意在考查考生辨别历史结论、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试题 考查甲骨文,意在引导考生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涉及家国情怀素养。A
17、 项由材料信息 无法得出,故排除。有人认为比甲骨文更早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故 排除 B 项。C 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C 项。甲骨文是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 文字体系,故 D 项正确。 2D【解析】高考历年都会对古代政治制度或者社会制度进行考查,本题从政治角度入手 考查社会变动,体现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分析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古代统治阶级 内部成分有变动,被统治阶级成分也有变动,有些人还进入统治阶级行列,这体现了古 代社会阶级的逆向对流,所以选 D 项。 【备注】 做材料信息提取型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提取材料关键信息, 并结合选项进行分 析,选出正确的答案。 3B【解析】
18、近几年高考经常对古代中央官制进行考查,特别是对唐宋明清官制的考查。 本题以新材料为依托,考查唐代宰相制度的变化。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不欲轻以 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可据此得出唐代以其他官职掌宰相职权, 这有利于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所以选 B。材料说的是官制变化,所以排除 A;材料与 提高行政效率关系不大,排除 C;材料里根本没有提到朋党之争,所以排除 D。 【备注】中国古代加强皇权、限制相权的措施:一是建立新的机构取代相权,例如设立 内阁、军机处。二是对相权进行分割,比如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 4C【解析】近几年高考经常以熟悉的知识为依托,考查新的角度,注重对考生思维能
19、力 的考查。材料表达了宋代城市布局变为线性布局,同时提到商业交通,据此并结合所学 可以得出这种线性布局和交通更有利于资源流动,所以选 C。 5D【解析】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高考考查的方向也逐渐受到新课标的影响, 特别是在核心素养的考查上。 材料说的是英国为了贸易改变原来的中立政策, 转而支持 清政府, 联系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知, 太平天国运动时英国为了维护其在长江流域 的贸易权,积极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所以选 D。 【备注】做推断类材料题,一定要善于发现材料中隐含的关键信息,善于用排除法根据 题干信息排除错误选项,利用逻辑思维推断出正确答 6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交通,意在考查
20、考生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清末,自行车多供外国人、买办商贾、 纨绔子弟骑用, 民国以后成为学生入城上学、 商贾游走乡间及公务人员串走城乡的首选 交通工具,这说明自行车的使用日益大众化,故选 C。自行车仍旧是代步工具,故排除 A。材料并没有反映价值观念变化,故排除 B。D 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7A【解析】近几年高考考查近代经济发展的内容较多,特别是抗战时期的经济,如工业 内迁等。本题以文字材料呈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考查考生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素养。根据材料信息“1939 年”“迁至川、滇、湘等省”可知,这反映的是抗日战
21、争时期民族工业内迁的情况。 这次民族工业的大迁移不仅对国民经济向战时转移、 支持 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改变中国工业布局的严重不合理状况产生了深远影 响,A 项正确。B 项错在“东移”。根据时间可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 矛盾是民族矛盾,国共合作抗日,排除 C 项;D 项说法错误。 8D【解析】近几年高考经常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方面出题。材料中说旧中国经济 力量十分薄弱,资本主义工商业力量也很弱小,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已近奄奄一息, 再结合所学可以推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依赖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所以选择 D 项。 【备注】过渡时期总路线,通常称为“一化三改”,也
22、可以叫“一体两翼”,其中“一体”是 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是指三大改造。 9A【解析】近几年高考世界古代史方面年年都会出题,题目不外乎雅典的民主、罗马的 法律。该题主要是从自然法角度考查罗马法,有助于增进考生对罗马法的理解。根据材 料信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并结合所学可 知这里的“本性”就是人类的自然本性,而自然法主张人人平等、公正至上。这种释放奴 隶的做法与自然法精神一致,所以选择 A 项。B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释放奴隶并不 代表民主平等,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10A【解析】近代工业化进程一直是高考常考点,本题从 17001750
23、年英格兰与威尔士 的人口及谷物情况的变化切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分析表格可知,整体来看 1700 年 到 1750 年英格兰与威尔士的谷物产量有所增加,但是谷物消耗量相对变化较小,出口 量相对增加较多。 此时正好是工业革命前夕, 那么出口的谷物对工业革命的帮助就是积 累资本,所以选 A 项,排除 B、C 项。D 项说的是政治问题,材料没有涉及。 【备注】高考的考点一般依托教材,但是史料和考查角度来源于课外,所以在做高考题 时一定要细心阅读材料,理性思考。 11C【解析】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对唯物史观的考查会进一步加大,共产主义运动史考查 的力度也会加大。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两个政权并存”“无政府主
24、义的泛滥”“空前的无政 府主义情况下存在着两个政治中心”,可推出二月革命后没有形成有效的政权,C 选项 正确。A、B 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 选项本身说法错误。 12B【解析】近几年高考题一般都会考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本题的考查视角比较新 颖。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题, 本题说的是奥巴马因主张向中下层人群倾斜的政策而被 媒体冠以“奥巴 马克思”之名,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有一定的现实影响,选 B。 A 虽然说法正确, 但是与题意无关。 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矛盾不可调和, 所以排除 C。 D 本身说法就是错误的。 13 【答案】(1)新变化:租佃关系复杂化(出现二地主现象);租佃者人身依
25、附关系减弱(佃农 法律地位提高);租佃契约关系发展;法律保障规范化。积极作用:有利于土地资源合 理配置;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适应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进一步 减弱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2)异:永佃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下的产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下 的产物;永佃制下农民可以转让、馈赠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享有土地使 用权而无自由处置权。同:都是土地所有者将使用权让渡给土地使用者;都为土地资源 的合理配置创造了条件。影响:改变了我国农村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提高了农民积极性;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
26、,保证了农村经营管理的可持续性 发展;分散性经营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业管理成本上升,农业缺乏创新发展,不 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解析】本题通过古代租佃制和现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比较,考查考生解读材料、 提取信息并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提出新的历史解释。第(1)问,第一小 问根据材料“土地所有者与租佃者间的关系逐步演变为土地所有者、 二地主(即租地转包 者)和租佃者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租佃关系复杂化。根据“尽管存在主仆名分,但政府承 认主户和客户(有的是佃户)皆齐民。当时法律规定主佃双方要履行官版契约,佃户不 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 如期限满则可离开”等可以得出租佃者
27、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佃 农法律地位提高)、租佃契约关系发展、法律保障规范化。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 合所学从土地资源配置、农业经济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第 一小问根据材料“分别享有占有、收益和处置转让的权利”“从整体来看,土地和主要生 产资料仍然归集体所有,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的关系”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 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处置方式等角度分析“异”;从土地使用权的让渡、土地资源的合 理配置等角度分析“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 相结合,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 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
28、生产中, 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 了的”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提高农民积极性、保证农村经营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分散 性经营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等角度分析。 14 【答案】示例一 观点:西方文化只有与中国文化结合才能更好地在中国传播。阐述: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把西方基督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推动了太平天国的发展, 给清政府以强烈冲击;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 将学习西方器物与坚持中国本体相结 合,减少了阻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并在思想上逐渐瓦解夷夏之防;马列主义 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示例二 观点:文明的传播者只有长期坚持不懈才能推动
29、文明的传播。阐述:玄奘历经 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 并且译经成功, 推动佛学在中国的传播, 增强了中国文化活力; 近代魏源、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不惧艰难,推动西学 的传播,促进了中国的思想开化。人类文明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那些坚持不懈、不畏艰 难推动文明进步的人士。 【解析】 本题是一道根据材料提取观点并对观点进行阐述的试题。 首先要提取材料的核 心信息,然后提炼出一个自己善于阐述的观点,阐述时要注意史论结合。 15 【答案】(1)特点:设机构直接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账目管理周密;资格审查程 序严格。 (2)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科举制度及文官政治的
30、推动;人房矛盾突出; 市坊界限的打破;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影响。 【解析】第(1)问,由“宋朝的京师与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负责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 理”可以看出宋朝设立机构进行专门管理;由“京师的左右厢店宅务修造指挥各五 百人”可以看出管理廉租房的各级官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由“店宅务的账目管理非常 周密、严格”可以看出账目管理周密;由“政府对租赁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 程序”可以看出宋朝的廉租房资格审查程序严格。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经济 (如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坊界限的打破)、政治(如科举制度和文官政治的推动)、思 想(如儒家治国理政思想)和现实需求(如人房矛盾突出)等方
31、面来回答。 16 【答案】(1)原因:一战给民众带来的恐惧,民众不愿卷入战争;西方祸水东引;苏联为 了保证自身安全。 (2)历史事件:二战爆发,德国进攻英国、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影响:加速二战的 胜利进程。 【解析】第(1)问,根据“法国总理达拉第在签字出卖法国的盟友后迎接他的除了欢 呼并无其他”等并结合所学思考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中“1942 年 1 月”等并结 合所学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作答。 17 【答案】(1)原因: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危机;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 发展。 (2)特点:使儒学进一步哲学化、思辨化;使儒学社会化、世俗化。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清夜眠斋宇,终朝观道书”“集诸儒之大成”“充分吸收 释道哲理”等并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作答。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 出朱熹思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