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010752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年8月月 一、危险化学品分类 二、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四、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及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五、火灾逃生知识 六、灭火的基本方法及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振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划分依据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

2、2)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86)两个国家标准,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2、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征 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特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特别防护 一般认为只要同时具备了以上三个特征,即为危险化学品 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

3、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22时51分46秒,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吉运二道95号的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最先起火,23时34分06秒发生第一次爆炸,23时34分37秒发生第二次更剧烈的爆炸。事故现场形成6处大火点及数十个小火点,8月14日16时40分,现场明火被扑灭。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参与救援处置的公安现役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公安民警11人,事故企业、周边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55人),8人失踪(天津港消防人员5人,周边企业员工、天津港消防人员家属3人),798人受伤住院治疗(伤情重及较重的伤员58人、轻伤员740人);304幢建筑物(其中办公楼宇、厂房及仓库等单位建筑73幢,

4、居民1类住宅91幢、2类住宅129幢、居民公寓11幢)、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截至2015年12月10日,事故调查组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等标准和规定统计,已核定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人民币,其他损失尚需最终核定。通过分析事发时瑞海公司储存的111种危险货物的化学组分,确定至少有129种化学物质发生爆炸燃烧或泄漏扩散,本次事故残留的化学品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逾百种,对局部区域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专家组通过事故调查认定,最初着火物质为硝化棉,硝化棉燃烧过程中伴有固体颗粒燃烧物飘落,同时产生大量气体.硝化

5、棉(C12H16N4O18)为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物,易燃且具有爆炸性,化学稳定性较差,常温下能缓慢分解并放热,超过40时会加速分解,放出的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造成硝化棉温升加剧,达到180时能发生自燃。硝化棉通常加乙醇或水作湿润剂,一旦湿润剂散失,极易引发火灾。随着温度持续升高,硝酸铵分解速度不断加快,达到其爆炸温度(实验证明,硝化棉燃烧半小时后达到1000以上,大大超过硝酸铵的分解温度)。23时34分06秒,发生了第一次爆炸。距第一次爆炸点西北方向约20米处,有多个装有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钙、甲醇钠、金属镁、金属钙、硅钙、硫化钠等氧化剂、易燃固体和腐蚀品的集装箱。受到南侧集装箱火焰蔓延作用

6、以及第一次爆炸冲击波影响,23时34分37秒发生了第二次更剧烈的爆炸。据爆炸和地震专家分析,在大火持续燃烧和两次剧烈爆炸的作用下,现场危险化学品爆炸的次数可能是多次,但造成现实危害后果的主要是两次大的爆炸。经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计算得出,第一次爆炸的能量约为15吨TNT当量,第二次爆炸的能量约为430吨TNT当量。1、爆炸品定义 一般指发生化学性爆炸的物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如雷管、炸药、等)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

7、物品。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如烟花、爆竹等)2、爆炸品分类国际危险货物规则(International Maritime Dangerous Goods,IMDG Code)中对于爆炸品分为如下九类:1.1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起爆药、爆破雷管、黑火药、导弹等。1.2类: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无引信炮弹、照明弹、枪弹、火箭发动机等。1.3类: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两者之一,或者两者兼有但无同时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导火索、燃烧弹药、烟幕弹药、C型烟火等。1.4类:无重大危险的物质或物品,如演习手榴弹、安全导

8、火索、礼花弹、烟火、爆竹、手操信号装置等。1.5类:具有整体爆炸危险但极不敏感的物质或物品,如E型或B型引爆器、铵油、铵沥蜡炸药等。1.6类:不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极不敏感的物质或物品。本类化学品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3、爆炸品危险特性(1)爆炸性 爆炸品的爆炸性是由本身的组成和性质决定的。而爆炸的难易程度则取决物质本身的敏感度。一般来讲,敏感度越高的物质越易爆炸。在外界条件作用下,炸药受热、撞击、摩擦、遇明火或酸碱等因素的影响都易发生爆炸。a 爆炸性是一起爆炸品的主要特征。b 爆炸品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c 有的爆炸品还有毒性。d 有的爆炸品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2)殉

9、爆 当炸药爆炸时,能引起位于一定距离之外的炸药也发生爆炸,这种现象称为殉爆,这是炸药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殉爆的发生是冲击波的传播作用,距离越近冲击波强度越大。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定义、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定义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 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为了便于储运和使用,常将气体用降温加压法压缩或液化后储

10、存于钢瓶内。由于各种气体的性质不同,有的气体在室温下,无论对它加多大的压力也不会变为液体,而必须在加压的同时使温度降低至一定数值才能使它液化(该温度叫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下,使气体液化所必需的最低压力叫临界压力。有的气体较易液化,在室温下,单纯加压就能使它呈液态,例如氯气、氨气、二氧化碳。有的气体较难液化,如氦气、氢气、氮气、氧气。因此,有的气体容易加压成液态,有的仍为气态,在钢瓶中处于气体状态的称为压缩气体,处于液体状态的称为液化气体。此外,本类还包括加压溶解的气体,例如乙炔。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危险特性、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危险特性 1、储于钢瓶内的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受热

11、膨胀,压力升高,或者容器、管道、钢瓶承载能力下降能使设备爆裂或爆炸。特别是液化气体装得太满时尤其危险,应严禁超量灌装,并防止钢瓶受热。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不允许泄漏。其原因除有些气体有毒、易燃外,还因有些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例如氢和氯、氢和氧、乙炔和氯、乙炔和氧均能发生爆炸。因此,凡内容物为禁忌物的钢瓶应分别存放。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有的还具有易燃性(如氢气、甲烷、液化石油气等)、助燃性(如氧气、压缩空气等)、毒害性(如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窒息性(如二氧化碳、氮等,虽无毒,不燃,不助燃,但在高浓度时亦会导致人畜窒息死亡)等性质。1、易燃液体的定

12、义本类化学品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其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易燃液体按照闪点大小可分3类:1低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18的液体。2中闪点液体,指-18闭杯试验闪点23的液体。3高闪点液体,指23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所谓闪点,即在规定条件下,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它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燃爆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燃爆危险性越大。如二硫化碳、汽油。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柴油、二硫化碳、甲醇、乙醇、二甲苯等。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

13、。2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1)高度易燃性易燃液体的主要特性是具有高度易燃性,其原因主要是:第一,易燃液体几乎全部是有机化合物,分子组成中主要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易和氧反应而燃烧。第二,由于易燃液体的闪点低,其燃点也低(燃点一般约高于闪点15),因此易燃液体接触火源极易着火而持续燃烧。(2)易爆性易燃液体挥发性大,当盛放易燃液体的容器有某种破损或不密封时,挥发出来的易燃蒸气扩散到存放该物品的库房的整个空间,与空气混合,当浓度达到一定范围,即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火花即能引起爆炸。易燃和可燃的气体、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能够引起燃烧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

14、炸下限。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当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小于爆炸下限时,由于可燃物量不足,并因含有较多的空气,燃烧不会发生也就不会爆炸;当浓度大于爆炸上限时,则因空气量不足,燃烧不能发生,也不会爆炸。只有在上限与下限浓度范围内,遇到火种才会爆炸。因此,凡是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的物质,它的危险性就越大。(3)高度流动扩散性 易燃液体的分子多为非极性分子,粘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还因渗透、浸润及毛细现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扩大其表面积,并源源不断地挥发,使空气中的易燃液体蒸气浓度增高,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15、。(4)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同时其蒸气压亦随之升高,从而使密封容器中内部压力增大,造成“鼓桶”,甚至爆裂,在容器爆裂时会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因此,易燃液体应避热存放。(5)忌氧化剂和酸 易燃液体与氧化剂或有氧化性的酸类(特别是硝酸)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燃烧爆炸。这是因为易燃液体都是有机化合物,能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到燃点引起燃烧爆炸。例如:乙醇与氧化剂高锰酸钾接触会发生燃烧,与氧化性酸(硝酸)接触也会发生燃烧,松节油遇硝酸立即燃烧。因此,易燃液体不得与氧化剂及有氧化性的酸类接触。(6)毒性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均有不同程

16、度的毒性,例如:甲醇、甲苯、二甲苯等。不但吸入其蒸气会中毒,有的经皮肤吸收也会造成中毒事故。应注意劳动防护。3、易燃液体的毒害性进入机体的途径(一)呼吸道:气体,蒸气及气溶胶形式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由于人体肺泡总面积大(70m2),空气在肺泡内流速慢(接触时间长),血流丰富而肺泡壁薄,这些都极有利于吸收.而且肺泡上皮与身体其它生物膜不同,它对脂溶性分子,非脂溶性分子及离子都具有高度通透性.所以,呼吸道是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进入呼吸道的毒物,如气体,蒸气,气溶胶等,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大循环,其毒作用发生得快.不经肝脏解毒.大部分职业中毒系毒物由此途径进入体内而引起的.(二)皮

17、肤某些毒物可透过完整皮肤而进入体内.经皮肤吸收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表皮屏障到达真皮,进入血循环;另一种通过汗腺导管,或通过毛囊与皮脂腺,绕过表皮屏障而到达真皮.汗腺与毛囊分布广泛,但总截面积仅占表皮面积的0.1%1.0%左右,实际意义不大.毒物经皮肤吸收后也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三)消化道生产性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而致职业中毒的事例甚少.个人卫生习惯不好和发生意外时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进入消化道的毒物主要在小肠吸收,经门脉肝脏再入大循环,有的毒物如氰化物,在口腔内即可经粘膜吸收.4、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毒物对人体的危害(1)刺激皮肤 当某些化学品和皮肤接触时,化学品可使皮肤保护层脱落,而引

18、起皮肤干燥、粗糙、疼痛,这种情况称作皮炎,许多化学品能引起皮炎。眼睛 化学品和眼部接触导致的伤害轻至轻微的、暂时性的不适,重至永久性的伤残,伤害严重程度取决于中毒的剂量,采取急救措施的快慢。呼吸系统 雾状、气态、蒸气化学刺激物和上呼吸系统(鼻和咽喉)接触时,会导致火辣辣的感觉,这一般是由可溶物引起的,如氨水、甲醛、二氧化硫、酸、碱,它们易被鼻咽部湿润的表面所吸收。一些刺激物对气管的刺激可引起气管炎,甚至严重损害气管和肺组织,如二氧化硫、氯气、煤尘。一些化学物质将会渗透到肺泡区,引起强烈的刺激或导致肺水肿。表现有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缺氧以及痰多。例如二氧化氮、臭氧以及光气等。(2)过敏 皮肤

19、 皮肤过敏是指接触后在身体接触部位或其它部位产生的皮炎(皮疹或水疱)。如:环氧树脂、胺类硬化剂、偶氮染料、煤焦油和铬酸等。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对化学物质的过敏引起职业性哮喘,这种症状的反应常包括咳嗽,特别是夜间,以及呼吸困难,如气喘和呼吸短促,引起这种反应的化学品有甲苯、聚氨脂、福尔马林。化学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一化学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二化学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三5 事故特点及后果 由于易燃液体一般均具有易燃易爆且有毒等危险特性,因此,在使用、处置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很多,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数量、品种以及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所以发生危险化

20、学品事故的后果也大不相同,可引起爆炸或燃烧,或中毒,常常危及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1、易燃固体的定义及危险特性(1)易燃固体 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例如,红磷、三硫化磷、五硫化磷、二硝基苯、硝化棉、闪光粉(镁粉与氧酸钾的混合物)、铝粉、镁粉、硫碘等。易燃固体主要特性如下:易燃性:易燃固体在常温下是固态,当受热后可熔融、蒸发、气化、再分解氧化直至出现火焰燃烧,因此,易燃固体随温度的升高危险性增大。大部分易燃固体的燃点、熔点、自燃点都较低。熔点低的固体易蒸发或气化,较易

21、燃烧,而且燃烧速度快,许多低熔点的易燃固体有闪燃现象,如聚甲醛、樟脑等。燃点越低的固体越易着火,因为它们在较小的热源或撞击摩擦作用下会很快受热到燃点而起火。多数易燃固体的自燃点都较低,易燃的危险性较大,其原因是分子间密度大,散热性差,易于积聚热量,当温度达到自燃点,没有火源也会引起燃烧。可分散性与氧化性:固体具有可分解性。一般来讲,物质的颗料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分散性就越强。当固体粒度小于0.01mm时,可悬浮于空气中,这样能充分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氧化作用。固体的可分散性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但主要还是受物质的比表面影响,比表面积越大和空气中氧的接触机会越多,氧化作用越容易,燃烧也就越快,则具

22、有爆炸的危险性。如粉尘爆炸。热分解性;某些易燃固体受热后不熔融,而发生分解现象。有的受热后边熔融边分解,如硝酸铵(NH4NO3)在分解过程中,往往放出NH3或NO2、NO等有毒气体。一般来说,热分解的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危险性的大小,受热分解温度越低的物质,其火灾爆炸性危险就越大。(2)自燃物品 是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自燃物品的主要特性如下:极易氧化:自燃的发生是由于物质的自行发热和散热速度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使热量积蓄的结果。如果散热受到阻碍,易促进自燃,其原因是自然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很强的还原性,与空气中的氧能迅速作用产生大量的热。如黄

23、磷的自燃点很低(34),若暴露于空气中,因氧化发热易引起自燃,因此黄磷需要放在水中保存。另外,还有一些自燃点很低的物质,为了防止自燃,贮存时都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易分解:某些自燃物质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在空气中会自行分解,积蓄的分解热也会引起自燃,如硝化纤维素,赛璐璐、硝化甘油等。(3)遇湿易燃物品 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要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这类物质的共性是遇水分解,遇酸或氧化剂反应更加剧烈。分解产生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如果存在于容器或室内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危险,如活泼金属、金属氢化物、硫氢化物、硫的金属化物、碳化物、磷化物等。(一

24、)氧化剂中的无机过氧化物均含有过氧基(-O-O),很不稳定,易分解放出原子氧,其余的氧化剂则分别含有高价态的氯、溴、碘、氮、硫、锰、铬等元素,这些高价态的元素都有较强的获得电子能力。因此氧化剂最突出的性质是遇易燃物品、可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二)氧化剂遇高温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极易引起燃烧爆炸。特别是有机过氧化物分子组成中的过氧基(一OO一)很不稳定,易分解放出原子氧,而且有机过氧化物本身就是可燃物,易着火燃烧,受热分解的生成物又均为气体,更易引起爆炸。所以,有机过氧化物比无机氧化剂有更大的火灾爆炸危险。(三)许多氧化剂如氯酸盐类、硝酸盐类、有机过氧化物等对

25、摩擦、撞击、震动极为敏感。储运中要轻装轻卸,以免增加其爆炸性。(四)大多数氧化剂,特别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反应剧烈,甚至发生爆炸。例如过氧化钠(钾)、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等,遇硫酸立即发生爆炸。这些氧化剂不得与酸类接触,也不可用酸碱灭火剂灭火。(五)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钾)等,遇水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有助燃作用,使可燃物燃烧,甚至爆炸。这些氧化剂应防止受潮,灭火时严禁用水、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六)有些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例如铬酸酐、重铬酸盐等既有毒性,又会灼伤皮肤;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有较强的腐蚀性。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七)有些

26、氧化剂与其他氧化剂接触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大量热而引起燃烧爆炸。如亚硝酸盐、次亚氯酸盐等遇到比它强的氧化剂时显还原性,发生剧烈反应而导致危险。所以各种氧化剂亦不可任意混储混运。(1)火种控制不严。主要有违章动火、玩火、纵火、吸烟、装卸作业中引发的火种。毒害品毒害品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

27、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以及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农药。【如:苯酚、甲醇】感染性物品 感染性物品系指含有致病的微生物,能引起病态,甚至死亡的物质。放射性物品的定义及危害性放射性物品的定义及危害性通俗地讲,放射性物品就是含有放射性核素,并且物品中的总放射性含量和单位质量的放射性含量均超过免于监管的限值的物品。目前国家规定的豁免值是指不超过国家标准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中表1放射性核素的基本限值。(一)放射性:危害主要表现在对造血系统的破坏,最初表现为白细胞减少、骨髓异质等,有时呈现出类似感冒的症状。统计资料表明,氡己成为人们患肺癌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因此死亡的达

28、5000-20000人,我国每年也约有50000人因氡致肺癌而死亡。(二)毒害性:如钋-210,它的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亿倍,也就是说,0.1克钋可以杀死100亿人,属于极毒性核素。它容易通过核 反冲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和空气,甚至能透过皮肤进入人体,能长期滞留于骨、肺、肾和肝中,其辐射效应会引起肿瘤。(三)不可抑制性:不能用化学方法中和、物理或其它方法使其不放出射线,只有通过放射性核索的自身衰变才能使放射性衰减到一定的水平。而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十分长,并且衰变的产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而只能设法(如稀释排放法、放置衰变法、沥青固化法、水泥固化法等)把放射性物品清除或者使用适

29、当的材料予以屏蔽。腐蚀品的定义腐蚀品的定义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腐蚀品对人体有一定危害。腐蚀品是通过皮肤接触使人体形成化学灼伤。腐蚀品有些本身能着火,有的本身并不着火,但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后能着火腐蚀品的化学特性腐蚀品的化学特性 强烈的腐蚀性:在化学危险物品中,腐蚀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很多金属、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机体等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这类物质能灼伤人体组织,对金属、动植物机体、纤维制品等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强烈的腐蚀性:多数腐蚀品有

30、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品。易燃性:许多有机腐蚀物品都具有易燃性。如甲酸、冰醋酸、苯甲酰氯、丙烯酸等。氧化性:如硝酸、硫酸、高氯酸、溴素等,当这些物品接触木屑、食糖、纱布等可燃物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引起燃烧。(1)火种控制不严。主要有违章动火、玩火、纵火、吸烟、装卸作业中引发的火种。(2)储存设施管理不善。主要有仓库照明灯具选用不当、堆垛超高未保持灯距、照明施工质量差导致灯脱落、临时照明设置不当等;使用高温照明、灯位设置不当、用后未切断电源,辐射热积聚而引发堆垛火灾;临时照明设置不妥,受风或电线拉动而倾倒,无人看管而引起火灾。(3)化学品通风散热条件不良,防潮防火、防暑降温措施不力,堆放不

31、规范,缺乏专业知识致使库存物品发生生物、物理或化学反应引起自燃、燃烧或爆炸。(4)防雷设计有盲区或防雷设施保养不善。设计有盲区、避雷设施保养不善、对球雷、感应雷、带状雷应研究与防护不够。(5)涂料仓库没有分类、分项存放、装卸作业无有效防静电措施、擅自改变仓库储存物质性质。(6)乱搭乱建、乱堆;人员和物资进出极度混乱;擅自改变防火分区、防火间距,消防设施不能完整好用等。(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不善,日常巡检不到位、维护保养不善、未定期检验、安全附件失灵等。(8)工艺操作不当,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超温、超压、超负荷、超指标现象。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可燃物 凡是

32、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否则叫不燃物。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可燃物按其状态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及可燃气体三大类。一般来讲气体比较容易燃烧,其次是液体,最次是固体。同一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也会因条件改变而改变,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不燃物,而在特定的条件下成为可燃物。如铁、铝等在空气是难燃物质,而在纯氧中则能发生剧烈的燃烧。2.助燃物(氧化剂)凡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如空气、氧、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等。发生火灾时,空气是主要的助燃物。空气中含氧量约占21%,如果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到14%以下,很多燃烧就会停

33、止,利用蒸气、二氧化碳、泡沫等进行灭火,就是通过这些物质冲淡或隔绝空气,使燃烧得不到足够氧气而熄灭。3.点火源(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源均称为点火源(也称着火源)。点火源可以是明火,也可以是高温物体,它们可以由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换而来。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在燃烧过程中缺一不可,统称燃烧三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燃烧便不能发生。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常见的助燃物是空气和氧气以及燃物。常见的助燃物是空气和氧气以及氯酸钾等氧化剂。氯酸钾等氧化剂。凡能与空气中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氧化的氧气或氧化剂起剧烈反应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

34、可燃的物质。可燃物包括:可燃物包括:可燃固体、可燃液固体、可燃液体、可燃固体体、可燃固体。凡能引起可燃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物质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源,统称为着火源。包括:火源。包括:明火、电火花明火、电火花、摩檫与撞击、摩檫与撞击、高温体、雷、高温体、雷电等。电等。助燃物助燃物可燃物可燃物点火源点火源物质燃烧的三要素 爆炸爆炸 燃烧和爆炸本质上都是可燃物质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是发生燃烧和爆炸的三个基本条件。燃烧和爆炸的区别在于氧化速度不同。同一物质,在一种条件下可以燃烧,在另一种条件下可以发生爆炸。1.爆炸的概念。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时以声、光、热

35、机械功等形式放出大量的能量的现象叫作爆炸。实质上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2.爆炸的分类(1)按爆炸的起因可以将爆炸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爆炸两类。(2)按其燃烧速度的快慢分为爆燃和爆轰。爆炸事故的危害爆炸事故的危害 爆炸过程通常伴随着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它与爆炸物的数量、性质、爆炸时的条件、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爆炸的破坏形式(1)直接的破坏作用。(爆炸碎片、建筑物倒塌等)(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3)造成的火灾。(4)因危险化学品泄露而的中毒和环境污染防火防爆措施防火防爆措施 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形成为了使火灾和爆炸

36、事故的可能性不致转化成现实,把事故消灭在产生之前,为了使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可能性不致转化成现实,把事故消灭在产生之前,除在思想上根除事故难免论的消极情绪外,从技术上来说应该把握住每除在思想上根除事故难免论的消极情绪外,从技术上来说应该把握住每一个环节,从设计工作开始,就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可能造成火灾事故一个环节,从设计工作开始,就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可能造成火灾事故的根源。的根源。1.1.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1 1)过程中控制用量。)过程中控制用量。(2 2)加强密闭)加强密闭(3 3)搞好通风除尘)搞好通风除尘(4 4)惰性化:惰性气体保护。)惰性化:惰性气体保护。(5 5)工

37、艺参数的安全控制)工艺参数的安全控制2.2.着火源及其控制着火源及其控制(1 1)明火及高温表面)明火及高温表面(2 2)摩檫与撞击)摩檫与撞击(3 3)绝热压缩)绝热压缩(4 4)防止电气火花)防止电气火花(5 5)消除静电)消除静电(6 6)防止雷电火花)防止雷电火花 大多数化学品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特点,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意外或人为破坏等原因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极易造成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的事故。制订完备的应急预案,了解化学品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可有效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本节主要探讨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时现场应急抢险和救

38、援。一、隔离、疏散 1.建立警戒区域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扩散的情况或火焰热辐射所 涉及 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2)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3)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2.紧急疏散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1)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2)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

39、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3)不要在低洼处滞留;(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注意: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二、防护根据事故物质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并根据防护等级按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防毒面具、防化服、防辐射服、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三、询情和侦检 1.询问遇险人员现场情况,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范围,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2.使用检测仪器测定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3.确

40、认设设备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认消防设施运行情况。四、现场急救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打击伤害、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1.现场急救注意事项(1)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2)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3)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事故发生;(4)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2.现场处理 (1)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2)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3)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

41、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4)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5)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3使用特效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 注意: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五、泄漏处理危险

42、化学品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1.泄漏源控制 (1)可能时,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2)在工厂调度室的指令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装置停车转移物料等方法进行泄漏源控制。(3)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

43、、泄漏物质的特性。2.泄漏物处理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漏物处置主要有4种方法:(1)围堤堵截。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2)稀释与覆盖。为减少大气污染,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

44、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3)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理。3.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2)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3)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注意:化学品泄漏时,除受过特别训练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得试图清除泄漏物。六、火灾控制危险化学品容

45、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因此,扑救化学危险品火灾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非常危险的工作。从事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人员和消防救护人员平时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措施,并定期进行防火演习,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一旦发生火灾,每个职工都应清楚地知道他们的作用和职责,掌握有关消防设施、人员的疏散程序和危险化学品灭火的特殊要求等内容。1.灭火对策 (1)扑救初期火灾。在火灾

46、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应使用适当移动式灭火器来控制火灾。迅速关闭火灾部位的上下游阀门,切断进入火灾事故地点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启用现有各种消防设备、器材扑灭初期火灾和控制火源。(2)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为防止火灾危及相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有的火灾可能造成易燃液体外流,这时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必要时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3)火灾扑救。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因熟知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防护措施、灭火方法)必要

47、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2.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2)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3)对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应使用干粉灭火器。(4)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灭火比较复杂,应针对具体

48、物质具体分析,原则是清除或消除可燃物,防止聚合或裂解反应发生。(5)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6)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一般都可用水和泡沫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但有少数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的扑救方法比较特殊。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是易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放出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尤其在室内,易发生爆燃,在扑救过程中应不时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消除周围一切火源,电石发生火灾事故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应使用干粉灭火器,

49、否则电石遇水会迅速产生大量的乙炔气体,造成火势更加剧烈甚至引起空间爆炸。(7)及时了解和辨识火灾现场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数量和安全状况、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状况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状况,根据现场实际及时调整对应的救援方案。(8)要求相关事故单位紧急切断危险化学品的来源,采取有效办法,迅速移除、转移或减少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并及时降低直至放空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内的压力,让危险区域甚至整个装置区域内的特种设备处于常压安全状态。(9)要求现场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注意:发生化学品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化学

50、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种类、数量特性,并配合扑救。应急处理过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同时进行,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应在报警的同时尽可能切断或者控制泄漏源等等。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一旦发生化学品事故,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慌乱,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灾害、火势迅速扩大甚至连环爆炸。因此,各企业应制订和完善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计划,让每一个职工都知道应急救援方案,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广大职工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增强人员自我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危险化学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