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作文解读.docx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402359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作文:“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作文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0高考作文:“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作文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0高考作文:“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作文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20202020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作文解读作文解读 盘点近几年高考所有作文试题,不难发现,除了深受命题者青睐的时政作文以外,还重 点考查了漫画类作文(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等作文)、感悟类作文(2019 年高考上海卷、 江苏卷等作文)、哲理类作文(2018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等作文)。 而相较于时政作文,漫画类作文、感悟类作文、哲理类作文这三类作文的题目有一定的审 题难度,很多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出现偏差,导致失分严重。可见,对于备考 2020 年高考作文 的考生来说,对这三类作文的审题立意进行专项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 漫画类作文漫画

2、类作文 漫画,是作者运用讽刺与幽默的艺术表达方式来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艺术 形式。漫画作者往往从时事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构成 幽默、诙谐的画面,产生讽刺或歌颂的艺术效果。高考作文命题者常常会以漫画材料来考查考 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漫画类作文题,一般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或几幅漫画,有的有标题并配以适当的说明或提示 性文字。它与纯粹的文字材料形异实同,只不过材料由文字变成了漫画而已。在审题立意方 面,除了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规律外,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看看标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漫画的标题就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

3、以洞察整幅画的 主题。因此,在审视漫画时,如果所提供的漫画有标题,首先就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 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进而得出观点。 如 2007 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道漫画作文题由漫画、文字和标题组成。从画面上看,画面正中是一个孩子踩着西瓜皮 摔倒了,旁边标着“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说:“出事了吧!”漫画的 标题是“摔了一跤”。显然正是因为小孩“摔

4、了一跤”而引出了许多问题,而这也正是这幅漫 画作文题的寓意旨在告诉我们当孩子摔了一跤(遭遇挫折等)之后,家长、学校和社会是 如何看待的。因此,透过标题,可以这样立意: (1)不要担心孩子摔跤,智慧是摔出来的,不摔跤的是永远趴着的人; (2)呼唤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不要因为过度保护而适得其反; (3)要兴家、强校、富国,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方面要达成共识; (4)社会、学校、家庭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2.观观画面 如果漫画没有标题或文字的,在审题时,就要仔细观察漫画画面。观察漫画画面,是由形 象到本质的思维过程。考生观察漫画画面的关键在于把握三个基本点,紧扣一个中心。三个基

5、本点,即画中人(物)的形象点、画中人(物)的关系点和画中人(物)的细节对比点;一个 中心,即画中人(物)所呈现的寓意。也就是要把握画面中的人、物、景、情,并从中分析其 关系,悟出其内涵,把握其实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 意。 如 2016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3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这是一道只有漫画画面的作文题,审题时就要仔细观察画面中的各种要素。 画中人(物)的形象点:甲学生得了 100 分获得亲吻,得了 9

6、8 分遭到掌掴;乙学生得了 55 分遭到掌掴,得了 61 分受到亲吻。 画中人(物)的关系点:“好”学生与“差”学生,“进步”的学生与“退步”的学生。 画中人(物)的细节对比点:亲吻为哪般?掌掴为哪般? 通过观察画面中的各种要素,就可悟出画中人(物)所呈现出的寓意:以分数论成败?高 分=人才? 由此,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立意: (1) 从“批判唯分数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不能只以分数的高低奖惩孩子”“莫让分 数左右了孩子的成长”等; (2) 从“批判教育评价单一”的角度,可以立意为“单一以分数来评价孩子不可取”“要 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等; (3) 從“批判教育目标功利

7、短视”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以分数的高低奖惩孩子,是一种 急功近利的教育手段,不可取”等。 3.悟悟关键句 对漫画类作文的审题而言,漫画本身当然重要,因为它是材料的主体;而漫画中的文字也 不可忽略,因为它往往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画题、旁白性文字等),或起着帮助读者全 4 面解读画面的作用(如漫画中物件上的提示性、解释性文字等)。大家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性 语句进行感悟,悟出其含义,并悟透画面上的人、事、景、物等等有什么联系,从而提炼出观 点。 如 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

8、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这道漫画类作文题由漫画和文字组成。漫画图中正面刻画的是戴着眼镜、略微秃顶的老师 形象,老师注视着学生,对学生说着话;男女两名学生在听老师讲话。漫画文字的第一句是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第二句是老师说的一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很显 然,老师说的這句话是关键句,考生需抓住这句关键句,悟透其中的“再”字:对过去而言, “再”字隐含着长期、经常、频繁等意思;而对现在而言,“再”字则包含着期待、眷念、不 舍等意味。可以说,这句话从老师的角度看充满了深情,有老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希望,还有老 师对学生的眷念和不舍;从学

9、生的角度看,有对师生情的深情回忆,还有对老师过去给予的关 爱的无限感激。 把图画和文字综合起来审视,可知这幅漫画的内容指向教育。漫画的寓意侧重表达了学生 对教师的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关爱之情的深情赞颂。因此,可以从下面的角度切入立意: (1) 老师的角度:社会呼唤有温度的教师;知识传播者,人生摆渡人;守望学生,期许学 生能够实现梦想,不负青春 (2) 学生的角度:在款款深情下扬鞭远行;铭记师恩,勿负韶华;亲其师而信其道,感恩 老师 (3) 老师和学生的综合角度:师恩难忘,师爱情长;款款爱心,助力学生成长;师生情, 一生相伴;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请阅读下面的一组漫画材料,然后完成审题训练。 5

10、下列各项中,切合题意的有 ( ) ,符合题意的有 ( ) ,偏离题意的有 ( ) ,并说明理由: A. 美,源自距离 B. 要理性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C. 努力得来的才是最好的 D. 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E. 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F. 把特定的人才放在不适当的位置,就可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了,他的才华就无法 显现 G. 必须保持特定的、适当的距离,否则就会影响和削弱审美主体的审美效果 H. 正确地看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参考答案】 切合题意:B、C、F、H(能把握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生活) 符合题意:A、D、G (只论述“美”的范畴,未能透过表象,扣

11、住材料核心由此及彼对接现 实)偏离题意:E(空泛,未能把握住漫画的寓意) 丰子恺说:“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漫画的本质是歌颂真善美或讽刺揭露 社会的假恶丑,但它比较“含蓄”,只提供给人们平面的、表层的、静态的、直观的视觉形 6 象,而那些立体的、深层的、动态的内容,是无法从画面上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此,写作漫画 类作文想要获得高分,就必须深入把握漫画的寓意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对接点。而要做到这一 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选定“触发点”,联想发散 即借助漫画类作文题中的关键信息或漫画的核心,以此为“触发点”,联想发散与之相关 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可以选个“定点”在一个面上进行平行

12、发散,也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立 体式的发散,也可以用追忆、畅想的形式打开行文思路。如: “你们再看看书”包含着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 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老师的殷殷叮咛,老师们铭记在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 立”,老师们深知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国家、民族的未来的重要性“活到 老,学到老”,为实现梦想而读书,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乃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 命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是老师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汶川大地 震时,谭千秋、袁文婷、张米亚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 遭车轮碾轧导致高位截瘫;李

13、芳,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乃 至生命,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高尚人格。“捧着一颗心 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先生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光辉人格的写照。老师啊,老 师,爱您到天涯,敬您到永远。 (摘自 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优秀作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在这两个选段中,考生用漫画中的关键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作为联想的 “触发点”。第一段由“你们再看看书” 联想到邓小平、梁启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名 言,并以此来论证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第二段由“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联 想到为学生奉献健康乃至生命的

14、众多老师的事例,并进一步指出这些是老师们以学生为念的高 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文章正是在选定“触发点”的基础上联想发散到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 素材,使漫画的寓意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接起来,再加上全文构思严谨,内容丰富,论证充 分,所以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2.聚焦“寓意处”,由此及彼 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写作主旨的前提。一般来说,漫画的寓意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写作 时要注意找到漫画寓意与社会现实的对接点,思考漫画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从而写出对自然、 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即揣摩漫画类作文题命题者命题的意图,聚焦漫画寓意的 7 核心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及彼由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与人生

15、,抒写深刻的感 受。如: 看到孩子脸上鲜红的唇印或掌印,我不禁想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饱受现实之苦的父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大有拔苗助 长、急于求成之意。北大一母亲望子成龙,用各类兴趣班、培优班将孩子的课余时间挤占得满 满当当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 然而,父母们,在你们心焦之时,是否想过,自己的判断标准是否合理呢教育需要的 不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或者父母的奖罚,而是孔夫子于数千年前便提出的“因材施教” 了解、理解、引导;不是暴风骤雨,而是清风徐来和煦地拂开孩子的心门,调动其积极 性,在快乐中汲取营养 进与退,或许是矛盾的,但爱与责,并不与其一一对应。责,但不打击

16、;爱,而不盲目。 遂成成功的教育。 (摘自 2016 年高考全國新课标卷优秀作文进与退,爱与责) 这篇文章的作者能够聚焦漫画的“寓意处”以分数论成败,然后由此及彼,结合古今 教育现象提出文章的观点:“责,但不打击;爱,而不盲目。遂成成功的教育。”文章运用丰 富而贴切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与漫画的寓意对接,再加上作者条分缕析,将论述逐步引向深 入,自然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3.感悟“言外意”,拓展延伸 从漫画中挖掘出核心概念,还只能算是“原地踏步”。为了使立意更深刻,还应抓住核心 概念进一步感悟其“言外之意”,并拓展延伸到与漫画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 即对接社会,站在时代的高度,及时提

17、出并回答当代人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表达对生活的认 识和看法。如: 或许,我就像那个摔了跤的小孩,此时正经历炉火的冶炼,家庭、学校、社会的期盼、呵 护让我手足失措。虽然摔了一跤,然而我能够再重新爬起,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这种能力。 是的,呵护可以给我力量,但是我还要拍打自己的翅膀去飞翔! 让我像洪战辉那样 让我像丁晓兵那样 重重呵护未必是件好事。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只有凌寒冒雪的梅花才开得最香。这个 道理人人都懂,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放不下心,丢不开手,总想把孩子握在手里,含在口里。 8 成长是一件急不得的事,它不因呵护的增多而加快;成长是一件自然的事,它不因呵护而更牢 固 (摘自 2007 年

18、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让我自己飞翔) 本文作者在审题时悟出了“摔了一跤”这幅漫画的“言外之意”。在写作时,由漫画的内 涵及“言外意”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切入,明确给出答案:“呵护可 以给我力量,但是我还要拍打自己的翅膀去飞翔。”而后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运用 社会生活中典型人物事例来论述年轻人对待挫折和失败应有的态度,很好地展示了新时代青年 良好的精神风貌,极具正能量,获得高分顺理成章。 感悟类作文感悟类作文 感悟类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种类型。这种作文题提供给考生的一般是自然、社会、生 活现象或名人名言等材料,要求考生在看了材料后,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或看法,主要考查考

19、生的感悟力、思考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对感悟类作文题来说,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 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感悟类作文的关键一步。 1.从关键词入手,进行“透视式”感悟 感悟类作文题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词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任务要求里,它 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语,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 向。审题立意时,首先就要善于捕捉材料中的关键词,而后进行由表及里的“透视式”感悟。 如 2019 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试题。 写作。(50 分)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 “韧”的精神。

20、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 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这道感悟类作文题的关键词是“韧性”“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作文的 审题立意就可以从这一关键词入手,由表及里,透视感悟出“韧的精神”就是百折不挠的 精神,就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坚忍不拔的精神,就是拼搏奋斗的精神。总之,这些精神是 9 从韧的性质而来的,其实就是中国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坚强不屈。再结合作文题目要求 “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

21、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 度,谈谈你的思考”,可以这样立意: (1)改革开放 40 年的辉煌成果,诠释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韧性; (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3)韧性,促使中华文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2.从重点句突破,进行“追问式”感悟 写作感悟类作文,快速归纳材料的文意并迅速捕捉材料中的重点句至关重要,因为材料中 的重点语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找准了重点句,就能找到思维的聚合点, 并进行由果溯因的追问,即在读懂、感悟透重点句的含义,准确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后,立足 于原材料所述事件的“果”,再去追溯、列举造成此“果”

22、的种种“因”,然后根据自己的实 际,如储存的论据材料和思想认识水平去择其一“因”进行立意。通过“追问式”感悟,从因 果链条切入,可以保证立意的万无一失。 如 2017 年高考江苏卷作文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70 分)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 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这道感悟类作文题的材料共有三句话,前两句指出“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繁 多”的“种类”、“各异”的“形态”,是“引题”;重要的是第三句话,抓住第三句话进行 “由果

23、溯因”多方追问,就可以提炼出以下立意角度: (1) 为什么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因为车的演变史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 进步; (2) 为什么车来车往承载了世间的真情?因为在车来车往中发生了很多故事,可以从 中感悟、体验车与社会、车与他人、车与自己的真情故事; (3)为什么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因为车来车往的生活现象,反映着人们思 想、理念的变化,以及生活观念的改变; 10 (4) 为什么车来车往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因为车来车往的生活现象,反映出生活、生 存及生命的某种哲理之思。 3.从契合点切入,进行“聚焦式”感悟 感悟类作文有时也会提供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让考生从材料的整体或某一个

24、角度出 发,或感悟,或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写作。而对于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又该如何概括归 纳,才不会顾此失彼呢?这就需要考生从契合点切入,进行“聚焦式”感悟,即对所提供的各 则材料,先逐则审读,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感悟,找准各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点,即契合 点,这个契合点就是“聚焦式”感悟后作文立意之所在。 如 2019 年高考天津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

25、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 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道感悟类作文题是一道多材料作文题。审题立意时,要先抓住各则名言的关键词,再综 合找到这三则材料的共同点,即契合点。方志敏话中的关键词是“相信”,强调对国家前途与 发展的信心;陶行知话中的关键词是“本分”,强调个体对国家的责任与义务;黄大年话中的 关键词是“献身”,强调为祖国而献身的奋斗精神。综合感悟三则材料,找到它们的契合点,

26、 那就是“爱国”。但“爱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要写出深意,就必须把“小我”融入 “大我”,将自我与新时代联系起来,将个人的奋斗熔铸到为国家奉献的大潮中去,更好地彰 显“家国情怀”: (1)爱国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2)坚定对国家发展与未来的信心;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小我”融入“大我”的使命与担当。 11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完成审题训练。 材料一: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对全国 643 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 5 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半数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始脱发。“熬夜失眠”“精神压力大”“饮食 不规律”成脱发主要原因。对大学生来说,脱发不是个大问题,但却

27、是个很好的提醒。它提醒 大学生,身体健康和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二: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形形色色的问题。 少有人走的路 说:“无 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诫,你仍需独自前 行。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牵着你的手前进” (1)材料一中的关键语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关键语是什么? (3)运用“聚焦式”感悟,两则材料的聚合点是什么? (4)下列各项中,切合题意的有( ),符合题意的有( ),偏离题意的有( ),并说 明理由:A. 只有很好掌握了生存法则的人,才能比较迅速地适应环境,学会自立 B. 时代青年应该自立、自强,做生活的主

28、宰者 C. 成功的路上无人相伴 D. 民族需要有一种精神 E. 身体健康和有效的自我管理密不可分 F. 人应该有独立的精神,要独自前行 G. 缺乏自立精神的人,不能独立生存 【参考答案】 (1)材料一中的关键句是:它提醒大学生,身体健康和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2) 材料二中的关键句是:无论是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 即便有先知的告诫,你仍需独自前行。没有任何一位心灵导师能够牵着你的手前进 (3)运用“聚焦式”感悟,两则材料的聚合点是:自立、独立。 (4)切合题意:A、B、E、F、G(均能扣紧材料的核心“自立、独立”加以阐释)符合题 意:C(从反面诠释“独立”,

29、但观点不够明了)偏离题意:D(空泛,没扣住材料的核心词) 12 对于感悟类作文题,通过“透视、追问、聚焦”确立最佳立意后,要想写出高分作文还要 在文章的开篇、主体、结尾这三个方面打造亮点。 1.开篇:亮明观点,统领下文 作文的开篇往往奠定了全文的走向,阅卷老师也能从中看到考生的思想才智,因此精心打 造好作文开头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考试作文时间紧,文章不求长,开头最好开门见山,尽快 切入题旨,尽快鲜明地亮出观点。一般来说,开头最好控制在 100200 字以内。可以先简要 概括复述材料内容,然后通过“由果溯因”提出自己的观点。如: 世界历史浩浩汤汤,只有中华文明流传五千年而依然充满活力,这实在是个

30、让人惊叹的奇 迹。為何中华文明具有如此韧性?我认为,这是因为中华文明中有一种“家国情怀”的宝贵基 因代代相传。 (摘自 2019 年高考北京卷优秀作文文明的韧性) 这个开篇入题快,直言中华文明的韧性让人惊叹,而后“由果溯因”亮明文章的观点:中 华文明具有韧性的原因在于“家国情怀”的宝贵基因代代相传。它又统领着下文主体部分围绕 着这一主旨来论证中华文明的韧性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现实的重大意义。这样就能让 阅卷老师瞬间把握住文章的精髓。 又如: 参加过无数次升国旗仪式,高唱过无数遍义勇军进行曲,但我很少深入思考:为什么 先辈们能义无反顾、前赴后继地献身于攸关国家前途命运的残酷战争?为什么英模

31、们能数年如 一日、永不疲倦地献身于国家发展、社会繁荣的建设事业?那是因为他们心中装着祖国。 (摘自 2019 年高考天津卷优秀作文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 文章开篇两个“为什么”的设问,一下子就吸引了阅卷老师,紧接着通过释疑“那是 因为他们心中装着祖国”,不仅明确告诉阅卷老师这是文章的观点,还为下文论述“方志敏的 信念”“陶行知的奉献”“黄大年的价值观”做了铺垫。这样的开篇让阅卷老师有了一种必欲 读之而后快的感觉,不打高分也难了。 2.主体:层次清晰,结构精美 感悟类作文基本上写的都是议论文。议论文是分析事实、论证道理的文章。在主体部分 里,作者要证明文章观点,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

32、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 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如果这一部分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那就可以采用 “因果分论点式”。所谓“因果分论点式”,是指确立文章的中心论点之后,在议论说理的过 程中,从“为什么”的角度来阐明理由,即对中心论点多问几个“为什么”。这里的“因”就 13 是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几个 原因作为分论点,并就此展开论述。这样,主体部分就显得层次清晰、结构精美,即使阅卷老 师一目十行,也能够把握住文章的要点。如: 这篇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因果分论点式”来安排论证思路。作者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追问, 从“为什么”的角度设立两个

33、分论点。这两个分论点从不同侧面阐明中华文明具有韧性的原 因,共同论证了中心论点,不仅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而且使议论气韵酣畅,有如重浪 排闼,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3.结尾:卒章显志,点明感悟 结尾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伸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好的结尾要能对论点进 行充分的显示和升华,使文章的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这里介绍一种“总结式结 尾”的方法,即在结尾时,对全文的内容做总结,也就是对主体内容进行总结概括,点明中 心、点明主题。如: 总之,我们见证了时光的流逝,却忘记了不变的真情,而真情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车,见证了时光的流逝。时光滚滚,将一辆

34、又一辆一代又一代的车淘汰,它们消失在岁月 的长河中,而不消散的,却是一代代传递下来的真情车不是虚荣的代名词,而是真情的载 体。车会老旧,但真情永远不会消失。 (摘自 2017 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车如流水情如月) 文章主体部分抓住材料中“车来车往,承载了世间真情”中的“真情”二字体物赋形,铺 采摛文,张力十足。结尾为了帮助阅卷老师把握和理解文章的思路和情感,做一个简洁、明了 的总结归纳“总之,我们见证了时光的流逝,却忘记了不变的真情,而真情才是最珍贵的 东西”。这样的结论准确无误,结构紧凑,文字简洁,突出了观点。同时考生还不忘点明感悟 之所在“车会老旧,但真情永远不会消失”,从而给阅卷老师留下

35、了清晰、明确的总体印 象。 哲理类作文哲理类作文 所谓哲理,即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智慧。命制哲理类作文,命题者的目的就是想通 过呈现一些典型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现象等,对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进行考查。 哲理类作文在高考中多以故事、寓言、哲理小诗等形式命题,意蕴深厚,哲理性强。考生 要想挖掘出切合题意的哲理,就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材料特点,确定相应的方法去审题。 1.由果溯因,选定最佳立意 14 哲理类作文中,有一类材料是通过一个故事对某一生活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叙述,其语言 虽平实,但其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针对此类题目,审题立意时要先弄清故事的主旨,可通过 “由果溯因”发问的形式来探究故事的本质。

36、可以这样发问:“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为什 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或“谁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或“谁说了什么?为什么这样 说?”“为什么”解决了,观点也就有了。每一个“为什么”都可能有几个答案,而每一个答 案就是一个立意点,最后通过比对筛选,选出最切合题意、最有心得的一个来写。唯其如此, 才能对生活事件或社會现象进行辩证分析,才能发掘出蕴含其中的哲理,从而写出深意。 如 2018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 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

37、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 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 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这道作文题提出了一个问题:战机防护应加强幸存飞机弹痕多的地方,还是弹痕少的部 位?审题时,可采取“由果溯因”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因果分析:为什么英美军方的做法是错 误的?为什么沃德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是因为人们习惯运用惯性思维,调查的是返航飞机,而 忽略了被击落的飞机。如此,调查就不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如果按照这种 思维模式,即使加固弹痕多的部位,仍会有许多

38、飞机被击落。惯性思维虽然直观,但不科学, 因而调查从一开始就出现偏差。由此,鲜明地提出全文的观点“惯性思维有时会误大事,很可 怕”“要全面、发展地看问题,要看到问题的核心本质”。这样具有哲理的立意,就是通过因 果逻辑思维分析得出的,它完全契合命题者命题的核心要求。 2.由浅入深,挖掘深刻内涵 如果哲理类作文的材料是“寓意型”材料材料内容有寓意,往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 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那么审题时切忌停留在材料的表层,因为其材料的“寓意”埋 藏的深度不一,必须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的解读过程,才能切入“本质区”。而要做到 这一点,就必须得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细细推敲,层层深入准确把握材

39、料的寓意,挖掘出深刻 内涵来。 如 2015 年高考湖南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15 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 讲它们旅行的見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 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 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这道哲理类作文题材料提供的是一则寓言。审题立意时,可抓住“大树”和“飞禽”“走 兽”等这

40、几个关键词,理解其象征义或引申义,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握这则寓言的寓 意。这则寓言说的是大树虽然没有翅膀、没有腿,不能像飞禽、走兽一样去旅行,但是它靠自 身的智慧和努力,让飞禽、鸟兽将它的种子带到了世界各地,从而实现了自己周游世界的理 想。那么,由物及人,就能挖掘出其深刻的内涵: (1) 从大树的角度:求人不如求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就梦想要运用智慧与策略;转 换思维天地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从飞禽和走兽的角度:帮助别人,温暖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由表及里,聚焦深邃哲理 一种现象产生了,要探明其产生的原因。探明了原因,就掌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掌 握了规律,才能认识事物

41、的本质。这就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深入事物的内部 去纵向思虑,透析生活的表象,挖掘深邃的人生哲理,开掘出平凡中的不平凡。 如 2015 年高考安徽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 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 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

42、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 出缤纷的色彩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6 这道哲理类作文题的材料中,“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 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一句是理解题意的关键所在,考生应该抓 住此关键句,由表及里地分析材料蕴含的深邃哲理。“特殊的微观结构”,强调了蝴蝶的内在 独特性。如果没有这种独特的微观结构,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缤纷的色彩”与“翅膀 本是无色”形成对

43、比,强调了结果,这结果是有原因的。“光线的照射”,是蝴蝶翅膀呈现色 彩的条件,是客观环境。“只是才”强调了条件的重要性。这样的条件有两个,一是 自身的特殊结构,一是外在的光线照射。可见,蝶翅借助阳光而多彩,光线的投射是蝴蝶翅膀 变色的外因,而内部特殊的微观结构是蝴蝶翅膀变色的内部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 变化的根据。材料反映了哲学中的外因与内因、现象与本质、主观能动与客观条件等关系。 由此,考生可以这样立意: (1) 主观认识与客观真实的关系主观认识需要借助适当的方式才能更符合客观实际; (2)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莫让表象遮蔽了我们的认知; (3)君子善假于物,善于借助外力取

44、得成功。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完成审题训练。 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弟子。 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 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水?” (1)材料的关键语句是什么? (2)下列各项中,切合题意的有( ),符合题意的有( ),偏离题意的有( ),并说 明理由: A. 要有比湖水更宽广的胸怀 B. 努力奋斗,才能开心快乐 C. 生命中痛苦的咸淡取决于自己 D. 分担忧愁,分享快乐 E. 胸怀广博以容纳,更需一颗清心以净化 17 F. 即便在苦

45、痛之中,仍要保持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G. 人人都可是点化自我与他人的禅师 【参考答案】 (1)材料的关键语句是: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2)切合题意:A、C、E(能扣住作文题材料的关键句立意) 符合题意:D、F、G(立意基本符合作文题材料内涵) 偏离题意:B(立意脱离作文题材料的关键句) 哲理类作文思辨性非常强,因此,要想获得高分就必须在思辨上下功夫。我们可以巧用 “辩证法”,让说理更加到位、透彻。 1.“两面兼顾”,用全面的观点进行分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就需要全面客观地看问题,避免片面性,避 免走极端。为了防止“一根筋”,可以运用“两面兼顾”的方

46、法,同时要注意事物的两面并非 平分秋色,而是有所侧重、有所突出。要善于转化,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如: 经过战斗的飞机,在战后分析时,弹痕多的地方,我们便理所应当地觉得应对其进行加 强,而那些弹痕少的地方,就会被我们忽视。于是我们就这样掉入了一个陷阱中。要知道,能 供研究的飞机都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安全返回的,恰恰是那些弹痕少的地方,保证了它们的安 全,而那些地方一旦中弹,飞机就可能会坠落,根本没机会返航。因此,弹痕少的地方才更有 加强的必要。这道理听来似乎与普通人逻辑不同,但的确有理,并最终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為什么我们会掉入这样的“陷阱”

47、?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研 究,我们只根据一部分的研究对象就轻易得出结论,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结论对于整体而言是 不成立的。 (摘自 2018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优秀作文以全面思维观事物本质) 考生认识到作文题材料中英美军方的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是“以偏概 全”。写作时,其先对“应对弹痕多的地方加强防护,还是对弹痕少的地方加强防护”进行分 析,得出“弹痕少的地方才更有加强的必要”。之后,又指出,英美军方之所以会掉入这个 “陷阱”,就是没能全面研究数据资料,只抓住一个方面,不及其余,进而提出文章的观点 18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研究”

48、。考生正是运用“两面兼顾” 的方法,巧用全面的观点进行分析说理,才使文章具有了极强的思辨性。 2.“左顾右盼”,用联系的观点进行诠释 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写作 时,要防止说“过头话”,就要注意分析事物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进而揭示其本质。为 此,首先考虑从事物反映的本质这一角度用联系的观点进行分析,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 论述,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如: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要先“舍”而后“得”,树的智慧在于舍得。如果大树吝啬自己 甜美的果实,不肯分给鸟兽,那么它永远不能到达远方去看这世界。就像壁虎,如果在危急关 头它不舍得自己

49、的尾巴,便无法得到自由与新生。而沙砾,因为懂得放弃自己的棱角、舍弃暂 时的光明,才得以于蚌壳中蜕变为珍珠。智慧的大树懂得舍弃,于是它的种子随飞禽、走兽们 来到了世界各地。智者若树,懂得舍弃。 “呼山不来,我去就山”,树的智慧在于变通。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知变通, 只知一条胡同走到底。就像许多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变优秀,不顾孩子自己的实际情况,盲 目地要求他们考好分数、读好大学智慧的树虽然没有翅膀飞翔,没有脚奔跑,但它知道变 通,同样到达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摘自 2015 年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智者若树) 这篇文章主要阐述的是“大树的智慧”。“大树的智慧”表现在哪里?在于“舍得”和 “变通”。如何“舍得”和“变通”?考生由此运用联系的观点“左顾右盼”树与鸟兽的 联系、壁虎与其尾巴的联系、砂砾与其棱角的联系、家长与孩子的联系进行分析说理,使文章 的观点得到有力的支撑。可以说,考生的思辨能力在这一文段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3.“瞻前顾后”,用发展的观点进行阐述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变化之中。写作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高考作文:“漫画类、感悟类、哲理类”作文解读.doc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