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如何在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感受:感受:1.国家对国家对“三科三科”教材的重视前所未有,教材的重视前所未有,我们我们“三科三科”教师面临的机遇、压力和挑战教师面临的机遇、压力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也是前所未有。2.最大的挑战:如何从教材转化为真正的教学?如何从教材转化为真正的教学?关 键:在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如何落实?如何落实?我的认知:我的认知:一、关于课程名称变化 法治教育的由来:法治教育的由来:1 1、在、在20142014年年1010月月23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
2、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中就提出“把法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的要求。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正式明确:依法治国,正式明确:依法治国,从青少年抓起,从青少年抓起,“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新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规定了各学段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使学生
3、初步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其中,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2.2.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在课标中也有明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在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规定。确的规定。关于课程名称变化两个层面的理解:1、把把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作为整个义务教育作为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
4、程统一的名称,是为了更好阶段德育课程统一的名称,是为了更好地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地使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一体化。2、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更体现出我们当前德更体现出我们当前德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它与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它与品德与品德与生活生活、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实际上是一体实际上是一体两面。两面。用好教材,是课程改革中具有实质意义的环节。用好教材,是课程改革中具有实质意义的环节。关关 键:键: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教师如何创造性使用。无论是编者编写教材,还是教师使用教材,都有无论是编者编写教材,还是教师使用教材,都有个根本的方向和任务:个根本的方向和任务:立德树人立德树人 二、
5、关于教材要用好三、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一,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是课程改革、整个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第二,立德树人首先是“树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推动并实现教育、教学的重大转向,我们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就是要关注人的发展要关注人的发展,转到人的发展上来。第三,立德树人首先要明确培养什么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必须努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也就是明确中国学生要发展成什么样的也就
6、是明确中国学生要发展成什么样的。第四,立德树人还要明确怎样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就是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中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程教学中得以落实得以落实。第五,确保立德这一根本方向和重要途径,要真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四、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材中道德和法教材中道德和法治的关系以及法律如何到达儿童治的关系以及法律如何到达儿童 1.1.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的的课程定位课程定位 道德与法治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法律是最道德与法治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制度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制度化的
7、道德,道德是生长于人的内心的。道德与化的道德,道德是生长于人的内心的。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法治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用道德滋养法律,用法律支撑道德。2.2.关系:关系:道德与法治教育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合理的结构。形成合理的结构。道德与法治教育要道德与法治教育要双向渗透双向渗透,道德教育中要渗,道德教育中要渗透法治教育透法治教育,法治教育中也要渗透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中也要渗透道德教育。这样的双向渗透,道德教育才会有力度,法治这样的双向渗透,道德教育才会有力度,法治教育也才会有境界,才会更有温度,让人们生教育也才会有境界,才会更有温度,让人们生活更美
8、好。活更美好。3、法治教育离不开基本知识的学习,但更为重要的是增强意识。课本上的“小绘本”“阅读角”“活动园”“知识链接”等栏目也很重要,不可忽视。教学过程中,一是要充分开发、利用好“阅读角”,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加深感悟。二是要充分开发、利用好“活动园”。五、关于五、关于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材及教学中几教材及教学中几 个重要内容的把握个重要内容的把握1.1.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总的要求:总的要求:(1)要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深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有魂、有根、有历史的纵深感和厚重感。(2)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安排与思路。
9、(3)要重视中华传统节日的教育,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节日感、仪式感。(4)注重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2.关于关于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中历史、地理内容的教学中历史、地理内容的教学 原来的品德与社会中有历史、地理教学的内容,在道德与法治中仍要保留,同时还是优化、加强。但要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质和独特任务出发,转变视角,转变重点,服从于并服务于道德与法治教育。一是一是从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讲历史知识。二是二是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讲地理知识。三是三是从文化的角度讲历史、地理,提倡文化的健康生态是多样性,尤其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内容的选用。四是四是从地理与人民生活的关系,一方水土一
10、方生活养一方人。总之,“道德与法治”中的地理内容教学,不是简单地教知识、背知识要点,而是天地合一的理念教育,是一种文化的集体记忆,一种立场的基本确立。关于历史内容的教学(尤其要注意):教材中的核心视角是:教材中的核心视角是:不是铺陈知识,而是确立历史观。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既让学生勿忘国耻,又不沉浸在苦难的回忆中。(2)推翻帝制、民族觉醒,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化以来最伟大的梦想。(3)中国有了共产党,古田会议、井岗山会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习、继承长征精神: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勇往直前。(4)抗战胜利、民族解放。勿忘国耻,众志成
11、城、中流砥柱的抗战精神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5)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新纪元、重返联合国。(6)共同走向新时代。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我的梦,一带一路的世界梦与中国梦。从历史和精神发展的脉络来讲其中的历史内容。3.关于少数民族问题的教学 少数民族问题十分敏感的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十分敏感的问题,必须慎之又慎。主必须慎之又慎。主要是贯彻、落实好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其核心思想与精要是贯彻、落实好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其核心思想与精神是:互相尊重、守望相助;谁也离不开谁,一个也不神是:互相尊重、守望相助;谁也离不开谁,一个也不能少;要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住在一起。在阐释汉族文
12、能少;要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住在一起。在阐释汉族文化、生活中,不能忘掉少数民族,比如节日、风俗、建化、生活中,不能忘掉少数民族,比如节日、风俗、建筑、艺术等。筑、艺术等。4.关于公共生活与规则教学 我公共意识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我公共意识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小学教材中,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意识从二年级上学期开始。教材中从三个方面设计:公物公共场地卫生公共秩序。然后又在五年级下学期较为集中地进行教育。认识公共生活,公共生活就在身边建设有序的生活,参与公共生活建设,服务社区。核心思想是公共生活的共建共享,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关于
13、规则教育关于规则教育:公共生活离不开生活的规则,有规则的公共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精神。教材中将小学生的规则初步结构化:从“约定”到规则,从小学生守则到班级规则;四年级又扩展到班规,在后续教材中拓展到网络世界中的规则,同时还从规则提升到提升到责任。这一教材思路是基于规则发展内在逻辑的。此外,增加了规则的思辨性:规则是否合理,班规可否改进。六、六、“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质上是儿童的道德学教学实质上是儿童的道德学习。要以儿童为主体,引导儿童进行道德实践。习。要以儿童为主体,引导儿童进行道德实践。1.1.教学的核心是学会学习。教学的核心是学会学习。2.2.“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教学
14、的实质是儿童的道德学习教学的实质是儿童的道德学习 3.3.儿童道德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在挑战性思维中儿童道德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在挑战性思维中得到发展。得到发展。4.4.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是教师要学会改变,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是教师要学会改变,改善师生关系。改善师生关系。陶行知的教师之歌: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发现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发现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发现了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了解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了解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你了解你的
15、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你了解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解放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解放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信仰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信仰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变成一个小孩。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变成一个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你不能教导小孩,除非是变成了一个小孩。5.关于生活教育的准确把握与呈现问题在教学中应进一步
16、把握好以下问题:(1 1)生活德育,不是生活)生活德育,不是生活+德育,而是在生活中展开德育,从儿童的生活德育,而是在生活中展开德育,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经验出发;(2 2)生活德育,不能只有生活而无德育,必须从生活中开发德育的元素。)生活德育,不能只有生活而无德育,必须从生活中开发德育的元素。找春天、小制作、小观察等,不能变成劳作课、科技课,本质上还是德育找春天、小制作、小观察等,不能变成劳作课、科技课,本质上还是德育课,是法治教育课。课,是法治教育课。(3 3)生活德育,在德育的呈现方式上隐性呈现与显性呈现相结合,隐性呈)生活德育,在德育的呈现方式上隐性呈现与显性呈现相结合,隐性呈现不能将德育元素现不能将德育元素“隐隐”掉,应适当加强显性呈现。掉,应适当加强显性呈现。(4 4)显性呈现是一种价值呈现,单元题、课文题不能中性化,不能只注重)显性呈现是一种价值呈现,单元题、课文题不能中性化,不能只注重儿童化,而忽略题目中的价值揭示与呈现。儿童化,而忽略题目中的价值揭示与呈现。(5 5)在注重价值揭示与呈现的同时,要进一步注重儿童文明行为习惯的养)在注重价值揭示与呈现的同时,要进一步注重儿童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做到落小、落细、落实。成,做到落小、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