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高考地理独家试题答题技巧(二)(1)区域农业区位条件分析思路(2)区域农业发展的解题思路 2.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类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类工业区位和工业布局及其影响是今年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在考查过程中工业生产与产业转移往往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具体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1)区域工业生产的分析思路(2)产业转移的解题思路某食糖企业早期从广东购进白砂糖在上海进行分装、加工。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以及广东制糖工业向广西大规模“西进”转移,该企业分别在广西新建生产糖厂,在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该企业在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是()A.为了接近消费人群,拓展市场B.因当地
2、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先进C.为了接近原料产区,节省运费D.因当地内河航运发达,物流便利答案 A上海工业基础更好,科技更先进,B错误;该食糖企业的白砂糖原料为甘蔗,产地主要是广西,为节省运费,应在广西建加工厂,C错误;山东内河航运不发达,海运较为发达,D错误;北方糖产量较低,需求不断上涨,上海的内部交易成本、地价、工人工资上涨,在山东新建分装、加工糖厂在拓展市场、接近消费人群的同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A正确。2.广东制糖工业向广西大规模“西进”转移产生的影响有()A.导致广东食品加工产业衰落 B.带动人口由广东向广西迁移C.导致广西的种植业结构变化 D.全面实现两省区的经济合作答案 C广东经济发达
3、,城市化水平、耕地面积和农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甘蔗种植面积缩小,故制糖工业向广西大规模转移,但制糖厂的转移不会导致广东食品加工产业衰落,生产要素会集中起来发展高端食品加工业,A错误。制糖厂只会影响少量从事制糖工作的人口向广西迁移,但人口迁移趋势仍是从广西迁往广东,B错误。制糖厂大量“西进”,在利益驱动下,必然使得部分其他耕地改种甘蔗,故广西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制糖工业的“西进”使得两省区在制糖产业方面合作加强,但并不能说明“全面”实现两省区的经济合作。3.(2019江苏单科,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总人口2 750人,其中70%外出就业生活。留
4、村人口绝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中60岁以上占36%。近年来,该村农业的总产值与收入有下滑趋势,家庭年均收入约5万元,主要源自外出务工。材料二 图为“某村等高线地形及立体农业示意图”,图为“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图 图(1)该村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特征有 。(2分)(2)分析该村立体农业空间布局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3)指出该村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4分)(4)依据当地资源利用状况,为振兴该村经济可积极拓展的产业有 。(3分)答案(1)类型多样;以园地和林地为主,耕地较少(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3)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
5、;产业结构单一;农业衰退。(4)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农村电商解析本题以我国东南沿海某行政村的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答本题需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从土地利用结构、农业空间布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产业发展方向四个角度探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以我国具体的农村现状为切入点提出问题,体现了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和人地协调的观念。(1)从图可知,该村土地利用有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多种类型,因此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其中林地和园
6、地约占该村土地总面积的60%,耕地占总面积的比例不足30%,因此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园地为主,可用于发展种植业的耕地面积较小。(2)从图的立体农业分布图可知,该村从平原至山顶依次分布稻田、茶园、竹林和松林,其空间布局形成的自然原因是气候、水源等随地形发生变化。根据文字资料和等高线图可知,该村位于东南沿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该村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河谷平原水系众多,灌溉便利。因此,起伏的地形、雨热同期的气候和充足的水源是形成立体农业的主要自然条件。(3)根据材料一可知,该村70%人口迁出就业,且留村从事农业生产的60岁以上人口比例高达36%,说明目前该村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人口老龄
7、化问题突出,阻碍该村社会经济发展;该村农业总产值与收入下滑,家庭收入主要源自外出务工,说明该村农业衰退,缺乏农产品加工等附加值高的产业,产业结构单一。(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但要立足于本村的优势资源,明确经济发展方向。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村土地类型多样,农、林、渔业发展的资源优势突出,因此可以发展生态农业;可对稻米、茶叶、水产品等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可以利用山水资源、农业景观和乡村聚落等发展旅游业,走发展观光农业道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信设施建设,利用网络平台推销当地农产品。二、区域特征分析类试题的答题技巧综合分析近几年高考命题,对该题型的考查主要以区域图为背
8、景,考查图示区域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不同区域的特征差异及成因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分析地理要素分布特征及成因。其答题思路为:(2)分析两区域或一区域内两地区特征的异同。其答题思路为:(3)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其答题思路为:读下图,回答下面三题。图甲 图乙1.(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图甲中a点与图乙中b点相比较,一年中开始结冰时间的早晚和造成差异的原因最主要的是()A.a晚于b最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B.a晚于b最主要原因是洋流C.a早于b最主要原因是洋流D.a早于b最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答案 A同纬度地区,海陆差异和大气环流对气温影响最大。读图可知,b点位于哈得孙湾,由
9、于周围都是陆地,受陆地影响较大,而a点在海洋里面,故b点结冰时间比a点早。2.(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对图乙中附近海区海底地形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广阔,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小B.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广阔,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C.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广阔D.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答案 C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有海沟,大陆架比较小。处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大陆架宽广。3.(2019湘赣十四校联考)影响所在国家种植业主要布局在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市场B.降水 C.土壤D.热量答案 D所在国家为加拿
10、大,其种植业主要布局在南部河谷地带(处),主要是因为该国纬度较高,热量不足,而南部河谷地带相对于国土其他部分,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4.2016北京文综,36(1)(2)(3),28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8分)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10分)(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
11、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答案(1)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抗旱,蓄洪,排涝。(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差异,区域经济发展,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工业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根据材料可知,南侧气温较高,鲜花盛开;北侧气温低,冬季积雪还没有融化,可以推断为春季。根据图示可知,大别山位于亚热带北部、淮河南侧;主峰海拔较高,有季节性积雪;
12、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南北坡气温有差异。(2)该灌区面积广大,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气候是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也大,使该灌区储水量大,引排方便,蓄排能力强。灌区水利工程的功能可以根据其特色分析得出。(3)由图中信息可知,甲高速公路沿线地势起伏大,多次穿过河流,故其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公路的建设,加强了对外联系;提高运输效率,节约运输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类试题的答题技巧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区域资源开发和环境问题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与区域图相结合,以地理统计图表为载体切入,分析某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其答
13、题思路如下:(2)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区域特征与发展状况为背景材料,分析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答题思路如下:(3)多以区域环境问题分布图为载体,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及成因。其答题思路如下:(4)多以区域图为载体,以区域发展为背景,分析区域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其答题思路如下: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道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是:在沟壑底部直立种植2棵以上树种,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1棵以上树种,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如图乙。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9陕西联考)
14、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人造景观,发展乡村旅游B.植树造林,获取木材效益C.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D.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答案 D按照此法种植树木,当洪水顺着沟壑流动时,泥沙被树网层层拦截,进入河流的泥土大大减少,久而久之,树木成材,沟壑填平,会获取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发展乡村旅游、获取木材效益和增产粮食都不是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2.(2019陕西联考)下列地形区,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是()A.东南丘陵 B.青藏高原C.撒哈拉地区 D.东西伯利亚山地答案 A该植树造林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防治水土流失,因此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地形区应是植
15、被破坏、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故选A。3.(2019陕西联考)在陡坡、雨量大的大型沟壑建设树网时,应使()A.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甲模式B.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甲模式C.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乙模式D.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乙模式答案 C坡度越大的地区降水后流速越快,从而需要修建更多的树网,即缩小间距;图乙模式是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更能减弱水土流失,且大型沟壑在沟底需要种植更多的植被,故选择图乙模式。4.2019江苏单科,27(1)(3)(4),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
16、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材料二 图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图 图(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 。(3分)(2)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3分)(3)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4分)答案(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2)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不利:引发洪涝灾害。(3)兴修
17、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解析本题组以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为情境,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河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水文特征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等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对该水系的深入分析,体现了地理学科科学探究的观念。(1)该水系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可获得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大部分流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丰富,雨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在气温较低的旱季,河流主要靠地下水补给。(2)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产生的影响,要从有利与不利两个方面分析。由材料一可知,该水系年输沙量大,可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该水系年径流总量大,可为三角洲地区提供水源;但两河的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丰水期易引发洪涝灾害。(3)该水系径流量的突出特点是季节分配极不均匀。故通过兴修水库来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加强区域合作,分配好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在枯水期时,通过节约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等途径,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