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 目的为深入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以下简称“双控”机制建设)工作,从源头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科学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工作。3 定义3.1 风险:伴随生产经营活动固有的潜在危险,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组合来表达。可能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等后果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3.2 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
2、、区域和系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和系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3.3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3.4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3.5 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价,对现有管控措施的充分性、有效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3.6 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3.7 风险分级管控:根据风险等级,综合考虑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风险控制因素,确定不同管控层级。3.
3、8 风险管控措施: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4 程序内容4.1 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基本工作流程4.1.1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体系及工作职责4.1.1.1 责任体系成立公司安全风险分组管控领导小组。组长:徐广平副组长:王树山成员:张向春、周丽蕊、刘文胜、杨秀东、牛铁领导小组职责:审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风险管理有关问题,定期检查各区域、各活动场所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整改意见,制定管控措施,总结经验,确保
4、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有序推进。4.1.1.2 工作职责a)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科室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火灾、触电、其他爆炸、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其他伤害等危害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编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安排布置安全风险管控重点,督促各部室履行职责。b)各生产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经常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督促整改,消除事故隐患。c)安全管理部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防火灭火知识培训,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消防安全活动。开展消防安全检
5、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制止违章行为,消除不安全隐患。落实消防器材、设施的管理措施、及时上报消防器材损失,保证消防通道畅通。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做好公司危险源的收集、评估,消防应变管理等工作。并对新发生的危险源进行汇总整理,进行危险源风险评价d)财务人员负责安措费用的落实和专款专用。4.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的步骤和方法组织全体员工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别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四个方面综合考虑,进行风险识别、评价、分级,并提出管控措施。确定风险点识别方法明确识制范围(设备、区域)划定风险识别范围参考相关资料识别安全风险强化过程实施风险
6、识别定期更新确定风险评价方法(LEC 法)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分类统计信息表进行风险分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明确风险管控措施及原则全面实施,跟踪验收4.2.1危险源辨识方法包括:危险源的种类和危害性质、危险源的数量、危险源的分布和可能发生的位置等。危险源辨识应覆盖风险点内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4.2.1.1全面辨识内容a)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b)普通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能源隔离、机械防护等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及其检验检测情况;c)建筑物、构筑物、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生产经营环境,以及与生产经营相关相邻的环境、场所和气象条件;d)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安全防护和安全
7、作业行为;e)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教育培训、现场作业、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f)其他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4.2.1.2 专项辨识内容a)生产经营环节或者生产经营要素发生重大变化;b)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者推广应用前;c)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4.2.2 辨识方法采用D=LEC公式计算安全风险值,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分值事故、事件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偏差3可能
8、,但不经常;或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在预期情况下发生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能定期进行监测0.2极不可能;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0.1实际不可能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定准则分值频繁程
9、度分值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 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定准则分值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100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5000以上公司停产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0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1000以上装置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15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100以上部分装置停工地区影响7不符合上级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丧失劳动力、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万
10、以上部分设备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万以上1套设备停工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1完全符合无伤亡1万以下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4.2.3 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小组对排查辨识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确定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风险等级判定准则(D)风险值风险等级3201级极其危险1603202级高度危险701603级显著危险704级轻度危险4.2.4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4级:1级红色极其危险,属于
11、重大风险。由公司、车间(部门)、班组、岗位管控,应增加补充建议措施并落实,将风险降至可接受,保留在重大风险清单内,并建立过程记录文件,如不能立即增加(调整)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必须立即停止相关生产作业活动。2级橙色高度危险,属于较大风险。必须建立管控方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由公司、车间(部门)、班组、岗位管控,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3级黄色显著危险,属于一般风险,车间(部门)、班组、岗位管控,需要控制整改。4级蓝色轻度危险,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根据风险的分级,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管控。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12、、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4.2.5 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时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这五类中进行选择。措施的选择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管控,确保各类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对较大及以上等级的风险,还应当制定专门管控方案。管控方案主要包括管控目标或任务、管控组织及职责、较大及以上风险基本信息、控制措施、资金保障等内容。4.2.4.1 工程技术措施如下:a)消除或减弱危害: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危险源,如
13、采用机械提升装置以清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b)替代:能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等;c)封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d)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采用隔声罩以降低噪声等;e)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4.2.4.2 管理措施如下:a)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b)减少暴露时间;c)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d)警报和警示信号;e)安全互助体系;f)风险转移(共担)4.2.4.3 培训教育措施包括:a)员工入厂三级培训;b)每年再培训;c)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继续
14、教育;d)其他方面的专业培训。4.2.4.4 个体防护措施包括:a)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帽、工作服、工作鞋、耳塞、反光背心、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4.2.4.5 应急措施包括:a)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b)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安全不良后果。4.2.6 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重大风险由公司级管控;较大风险由厂级、车间、班组组级管控;一般风险由车间、班组级管控;低风险由班组、岗位级管控。
15、4.2.7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全部风险点和风险信息,并按规定及时更新。4.2.8 绘制风险分布图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以直观反映各级别风险点分布情况,并根据现场风险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更新。4.2.9 风险公示4.2.9.1 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4.2.9.2 对存在较大以上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设置明显警示标志
16、。4.2.10 安全风险信息管理4.2.10.1 公司领导要严格执行带班制度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全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督促整改。4.2.10.2 各单位负责人要实现对安全风险的记录、跟踪、统计、监测和预警等全过程的管理。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使全体职工能了解各个区域的风险。4.2.10.3 由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各生产单位的安全风险登记、汇总、更新、公示、上报。4.2.11 安全风险教育培训4.2.11.1 由安全管理部牵头负责安全风险培训,组织各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强化培训,使其了解、掌握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定级工作。4.2.11.2 安全管理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人员进行辨识评估专项培训;每年对全公司所有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