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文化常识文化常识中国传统艺术(下)主讲人主讲人xxxxxx考点解读 中国传统艺术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代表性艺术有书法、绘画、音乐、戏曲和舞蹈等。中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01 音乐音乐种类 1840年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前的音乐,通称中国古代音乐。包括原始社会的音乐、奴隶社会的音乐和封建社会的音乐。分6段叙述,即:远古的音乐(即原始社会的音乐);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音乐(即奴隶社会的音乐);战国、秦、汉的音乐(以下皆为封建社会的音乐);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音
2、乐;宋、元的音乐;明、清的音乐。郑卫之音 主要是指春秋时期在各个诸侯国兴起的以郑国、卫国(今河南省新郑、滑县一带)代表的民间音乐,这一地区早期是商民族聚居区,它保留了商民族音乐传统的“前朝遗声”,表达感情的奔放、热烈和大胆,使独尊“雅乐”的周王室及其维护者常常加以排斥和否定。广义的郑卫之音是指一切非官方的民间音乐,既与正统雅乐相对应的民间俗乐。楚声 中国战国秦汉间楚地的音乐,也泛指长江中游、汉水一带以至徐、淮间的音乐,亦称“楚调”或“南音”。屈原在巫音基础上编写的九歌,标志着楚声的成熟。鼓吹乐 以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合奏形式为主的传统音乐,源出于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引入汉代宫廷之后,主要用于朝
3、会,道路及军中等,颇似今日的军乐队。其初常用鼓、角、箫(排箫)、笳等乐器,曲目中亦常有歌词,可供歌唱。鼓吹乐作为历史乐种,特指汉魏以来,宫廷、军府、官府中与仪仗、军旅、宴飨有关,并见于乐府或太常等机构编制的乐种。相和歌 汉代时期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乐形式。“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其特点是歌唱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因此而得名。相和歌所用的宫调,主要有瑟调、清调、平调三种,也叫相和三调。与后世所谓“清商三调”相同,简称“三调”。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
4、至传统民俗活动等场合。清商乐 又称清商曲,隋唐时简称清乐,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兴起并在当时音乐生活中占居主导地位的一种传统音乐。它是晋室南迁之后,旧有的相和歌和由南方民歌发展起来的“吴声”“西曲”(或称“吴歌”“荆楚西声”)相结合的产物,是相和歌的直接继续和发展。其中的“吴声”与“西曲”,一方面从相和歌中吸取了有益的成分,另一方面仍发挥其原有的音乐特色,形成了多样的、富于特色的音乐结构。它的作品绝大多数皆以爱情为题材,较少有触及社会矛盾的现实内容,其风格一般都较纤柔绮丽,但也有许多具有清新自然之美。主要用于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也用于宫廷元旦朝会、宴飨、祀神等活动。由于它与汉代相和旧曲都
5、是传统音乐,因此,在当时各种乐伎中,被称为“清商正声相和五调伎”,为宫廷所重视。燕乐 又称宴乐,中国隋唐至宋代宫廷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周代已有所谓“燕乐”,但都是雅乐的一部分,性质与唐、宋燕乐不同。隋唐燕乐继承了乐府音乐的成就,是汉族俗乐与境内其他民族以及外来俗乐相融合而成的宫廷新音乐。燕乐中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如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其中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作大曲,在唐代燕乐中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燕乐大曲直接继承了相和大曲和清乐大曲的传统,又有了重大的发展。大曲中含有散序、中序(排遍、歌头)、正、破(舞遍)、入破、虚催、衮遍、实催(促
6、拍)、歇拍、煞衮等不同的结构成分和段落。燕乐所使用的主要乐器有琵琶、箜篌、筚篥、笙、笛、羯鼓、方响等。音乐机构 中国历代音乐机构的建立,是为上层统治阶级、为帝王权贵服务的,都是以雅乐、燕乐、祭祀郊庙、仪仗鼓吹等音乐为其内容,也是我国古代实行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机构和场所。历代音乐机构在音乐管理、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方面,都建立了完备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法则,而且在音乐机构的构建上分设其它管理机构,形成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音乐教育组织和体系,有效地实施了音乐传播与教育活动。太常寺 封建社会中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秦时称奉常。汉景帝六年改称太常(汉书百官公卿表)。汉以后改称太常寺、太常礼乐官等。隋书百
7、官志:“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大体相同。太常的主管官员称太常卿。太常卿下属职官与音乐密切相关的为太常博士,协律都尉(校尉),太乐署的令、丞,以及汉以后建置的鼓吹署令、丞,清商署(部)的令或丞等。与礼乐仪制有关的官员为太常博士,或称太乐祭酒、太乐博士。兼及乐制和历算的官员。视地位高低称协律都尉(校尉)、协律中郎将、协律郎、雅乐部、钟律令、钟律郎等。其中的协律都尉、钟律令常常就是太乐令。太常所属个署、局、部的分并关系,因朝代和主管。乐府 乐府是汉代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在西汉哀帝之前,乐府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
8、声为主的流行曲调。在武帝时期,乐府得到扩充和发展,其职能进一步强化,它除了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的歌诗外,还广泛搜集各地微调。许多民间歌谣在乐府演唱,得以流传下来。教坊 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则天如意元年,改为云韶府,以重官为使。玄宗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此后凡祭祀朝会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俗乐、宋、金、元各代亦置教坊,明置教坊司,清废。梨园 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
9、亦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斯为梨园发轫之始。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后世遂将戏曲界习称为“梨园界”或“梨园行”,戏曲演员称为“梨园弟子”。基本音律 音律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庄子徐无鬼:“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汉书武帝纪赞:“协音律,作诗乐。”泛指乐曲,音乐。宋 苏轼 朱寿昌梁武忏赞偈叙:“一切众生,有不能了。乃以韵语,谐诸音律。使一切人,歌咏赞叹。”红楼梦 第二二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那音律不用说是好了。”文字声韵的规律。宫调 中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
10、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音乐实践中所用一定音阶(音)的各个音级(声),各相应于一定的律高标准(律),构成一定的调音体系;某一调音体系中的音阶,又都具体地体现为以某“声”为主的一定调式(调)。审察其间的诸种逻辑联系,包含律高、调高、调式间各种可变因素在内的综合关系的研究,即是宫调理论。五音 又称五声,是最古的音阶。周礼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在简谱的12356,即do,re,mi,sol,la。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十二律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各律从低到高
11、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古典乐器 中国音乐是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中叶之前,经历了远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以其多姿多彩的品种和内涵丰富的体系闻名于世。人们习惯上将他称为中国音乐的“古代期”或“传统期”,但每个历史上的时期都有“古”、“今”之分。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就是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古 琴 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代文人四技“琴、棋、书、画”中琴就是指古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
12、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古琴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诗经云“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孔子、嵇康、苏轼等都以善弹琴著称,司马相如琴艺精湛,以琴歌凤求凰追求卓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琵 琶 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位列弹拨乐器首座,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用丝线。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代出现,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挑。在唐代以前,琵琶也是
13、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中国琵琶更传到东亚其他地区,发展成现时的日本琵琶、朝鲜琵琶和越南琵琶。清代初叶,琵琶分南、北两派。后来,北方琵琶艺术发展较为迟缓,各派演奏家多云集江南一带,形成“北衰南盛”的趋势。清代中叶以后,南方逐渐形成以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及汪派。箜 篌 最初称“坎侯”或“空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风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箫 “箫”字本义是一种模拟风声漫天尖锐呼啸的竹制吹奏乐器。“八音”分类属“竹”,唐
14、代以前指多管“箫”,即“排箫”。今 之 单 管 洞 箫,唐 代 以 前 称“笛”,宋代称“箫管”。笛 子 最初称“坎侯”或“空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风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二 胡 二胡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代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的总称。唢 呐
15、俗称“喇叭”,魏晋时期已有,明代正德年间唢呐已在我国普遍使用。唢呐音量大,音色高昂、洪亮,富有穿透力,以擅长表演热烈欢快的风格著称。高音唢呐也称“海笛”。喷呐常用于合奏、独奏,也用于戏曲、歌舞的伴奏。民间婚、丧、节日喜庆的吹打乐队中常用它来渲染气氛。瑟和筝 均属于中国古代的拨弦乐器。瑟,形状似古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音阶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瑟最早的使用记载于诗经。古筝,在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形状类似瑟和古琴,隋唐以后,筝吸收了瑟的结构,以相似的属性,占据了瑟的地位。传统的筝乐被分成南北两派,风格各具特色。瑟筝笙和
16、竽 笙,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笙以簧、管配合振动发音,簧片能在簧框中自由振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竽,形似笙而较大,管数亦较多。春秋战国时期,笙已非常流行,它与竽并存。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竽、笙仍并存应用,但竽一般只用于雅乐,逐渐失去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而笙却在隋唐的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清乐、西凉乐、高丽乐、龟兹乐中均被采用。笙竽钟 最早的钟原本是指中国古代传统的打击乐器,形状扁圆而中空,起源于商代,多为青铜制,又叫“编钟”,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王公贵族在朝聘、祭祀等各种仪典、宴飨与日常燕乐中,广泛使用着钟乐。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一种宗教法器的
17、代称,又叫“梵钟”或“半钟”,原本叫“犍稚”,又叫“信鼓”,是寺院为报时、集众而敲击之用。埙 吹奏乐器,音色朴拙,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面产生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埙在古代是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音乐名家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古人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现代社会。伯 牙 一说姓俞,战国时期楚国
18、邱都人。著名的琴师、作曲家,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曾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的记载,被人尊为“琴仙”。最早见于列子汤问篇。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都是传说中伯牙的作品。被誉为“琴仙”师 旷 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人,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音乐家,被称为“乐圣”。“师”是春秋时乐官的称谓。师旷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并善用琴声表现自然界的音响,描绘飞鸟飞行的优美姿态和鸡叫。在明、清的琴谱中,阳春白雪玄默等曲皆为师旷所作,民间也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
19、事。被誉为“乐圣”嵇 康 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濉溪县)人。三国时曹魏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他主张声音的本质是“和”,合于天地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认为喜怒哀乐从本质上讲并不是音乐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竹林七贤”之一李延年 西汉音乐家,生年不详,汉武帝太初年间去世。中山人,是造诣很高的音乐家。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曾被封“协律都尉”,负责管理皇宫的乐器,代表作佳人曲对五言诗起着一个开端的作用。西汉音乐家李隆基 即唐玄宗,李隆基富有音乐才华,对唐代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他爱好亲自演奏琵琶、羯鼓,擅长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
20、光好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的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唐朝第七位皇帝李龟年 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被誉为“唐代乐圣”董庭兰 陇西人,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善吹西城龟兹古乐器筚篥和弹奏七弦琴。当时琴界盛行沈家声和祝家声,他向凤州参军陈怀古学得
21、了这两家的声调,并把其技长的胡笳曲整理为琴谱,几十年之后,姜宣演奏的琴曲小胡笳被称为“哀笳慢指董家本”(元稹小胡笳引)。这时董庭兰的名声和影响,已经超过并取代了沈、祝两家。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琴师十大名曲 中华古韵,向有中国十大名曲一说。分别为春秋时期晋国师旷的阳春白雪;先秦的琴师伯牙的高山流水;楚汉战争时期的十面埋伏;汉代的汉宫秋月;汉末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魏晋时期嵇康的广陵散;明朝的平沙落雁;古曲梅花三弄;古乐曲夕阳萧鼓,后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历代传谱的渔樵问答。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古琴曲
22、,反映的是世人对渔樵生活的赞叹。现有洞箫等多种演奏形式。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下降的曲调分别表示问与答,表现出他们悠然的神态、远离功名的洒脱,寄托了山林之思。乐曲开始呈现出飘逸之音,随着音调变化发展,渐渐形成高潮,刻画出无羁之乐,但潇洒之情贯穿于全曲。琴学初津云此曲:“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高山流水 相传高山流水这支古琴曲是春秋时期的音乐家伯牙所创。伯牙曾在汉阳江口,抚琴而弹。樵夫钟子期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伯牙为了验证对方是否真正“知音”,于是即兴而弹。列子汤问描写:“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23、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古琴名曲高山流水的由来。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与钟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相会。第二年伯牙如期而至,但钟子期已病逝,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重弹高山流水,曲终而叹:“知音不在,鼓琴为谁?”说毕,碎琴于坟前。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汉族传统琵琶曲之一,乐曲以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其谱最早见于华秋苹琵琶谱。古人描绘听此曲的感受:“当其两军决斗有金声、鼓声、金剑击声,人马群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
24、,有项王自刎声.”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表现的是古代宫女身在幽宫悲怨暗泣的情绪和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活状态。其原是琵琶曲,清怨抑郁。现又有多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古筝曲,纯朴古雅;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速度缓慢,似断又续,如泣如诉,能更充分地表现宫女哀怨、悲愁的情感,极具感染力。一为江南丝竹合奏曲,将哀怨抒发得委婉细腻、深远绵长。胡笳十八拍 古琴曲胡笳十八拍所反映的情感是“文姬归汉”的悲凉。汉末文学家、古琴家蔡邕的女儿蔡琰(蔡文姬)为匈奴所获,与左贤王为妃,生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派人把她赎回,她写了长诗胡笳十八拍及悲愤诗,叙述了自己悲苦的过往以及无尽的思乡之情和无奈的别子之痛,悲惨之气
25、催人泪下。广陵散 广陵散古琴曲的作者是魏晋名士嵇康。嵇康,字叔夜,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因曾做过曹魏的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反对司马氏家族专权,被司马昭处死,年仅三十九岁。嵇康“性烈而才俊”,弹此曲可谓“人曲为一”。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记载:“嵇中散(嵇康)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人名)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首古琴曲,不同流派有不同的演绎方式及风格。对于平沙落雁的曲意,古人曾有所述:“原操(原曲)盖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者也。通体节奏凡
26、三起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有人将其概括为七部分:万里微茫、江涵秋影、栖宿平沙、警尽不定、扑落江皋、余音娓娓、尾声。曲调悠扬流畅,描写了雁群盘旋顾盼之情状。既展示了回归家园之意,也表达了高洁远大之志,即儒家倡导的“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梅花三弄 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相传原本是晋代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此曲宁静而深情,让听众能感受出傲然悦然之味。乐曲通过描绘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傲然的特点,歌颂高洁之士、坚韧之心。全曲共有十个段落,因为曲中泛
27、音曲调在琴的不同“徽位”弹奏三次(上准、中准、下准三个部位演奏),故称“三弄”。此曲代表了中国人对高洁的向往与追求。夕阳萧鼓 夕阳箫鼓最早版本是1842年的夕阳箫歌,1895年被改编为浔阳琵琶(将原来的六段编成十段)。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将其改编成丝竹乐曲;至1932年改为民乐合奏,定名为春江花月夜春意盎然,清新优美。后来合奏曲分为十段,犹如十幅连续画面: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云深际、渔舟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籁、欸乃归舟、尾声。夕阳萧鼓 夕阳箫鼓最早版本是1842年的夕阳箫歌,1895年被改编为浔阳琵琶(将原来的六段编成十段)。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将其改编
28、成丝竹乐曲;至1932年改为民乐合奏,定名为春江花月夜春意盎然,清新优美。后来合奏曲分为十段,犹如十幅连续画面: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云深际、渔舟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籁、欸乃归舟、尾声。02 戏曲四功 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同时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通常被称为“四功”。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戏曲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唱念做打剧种 “戏曲剧种”这一概念确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9、是用来区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不同种类的特定称谓。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使传统戏曲艺术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百戏 又称“角抵戏”,是我国古代艺术表演、竞技、杂技等多种类型活动的总称。始于先秦的“讲武之礼”,称“角抵”,两汉时改称“百戏”。“百戏”按其内容可分为四类,即竞技类,杂技类,乐舞类,口技类。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和汉墓出土文物资料可知,“百戏”的项目主要有角力、武戏、叠案、履火、燕濯、寻橦、冲狭、七盘舞、鱼龙变幻等。至南北朝时,百戏亦称“散乐”。“散乐”与“百戏”合称为“散乐百戏”,涵盖面更加广泛。俳优(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民间舞和杂技都是当时“散乐百戏”中的主要项目。宋代习惯上沿用“百
30、戏”指所有汉族民间技艺但已呈现分化的趋势。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中把以唱为主的技艺归于“伎乐”中,包括当时流行的唱诸宫调、唱要令等。而对于散乐,则认为以杂剧为“正色”,“散乐”逐渐成为戏剧歌舞一类的专称。而百戏在宋代多专指杂技及竞技表演。元代以后,百戏节目有所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但元以后百戏这个词逐渐少用。歌舞戏 歌舞戏是南北朝、隋、唐以来,在前代歌舞、百戏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有故事情节,有少数角色扮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乐器伴奏的一种雏形戏曲。歌舞戏的名称最早见于唐杜佑通典,属于“散乐”。剧目和内容的记载,见于唐代数种著作。最重要的有大面踏摇娘拨头三种,尤以踏摇娘最为完整,但均无剧
31、词和曲谱传世。这类歌舞戏始于南北朝末,其渊源则可追溯到汉代。对后世来说,歌舞戏是宋杂剧、金院本和宋南戏的先声,是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基石,在戏曲史和音乐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参军戏 盛行于唐代,以滑稽问答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参军”一词始自汉末,曹操以丞相总览军权,其僚属往往用“参丞军事”的名义。至南北朝,诸王及将军开府皆置参军为主要幕僚。到了唐宋时代,参军成了滑稽戏的角色名称。参军戏起初主要表演嘲讽赃官的种种情状,后来情节逐渐发生变化,成为经常表演的戏剧形式,仍然称为参军戏。乐府杂录云:“弄参军-始自后汉馆陶令石耽,耽有赃犯,和帝惜其才,免罪。每宴乐,即令衣白夹衫,命优伶戏弄辱之,经年乃放。
32、后为参军。”宋杂剧 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的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又分为两段,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到了南宋,杂剧变为三个部分,即“艳段”“正杂剧”“杂扮”。“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又称“杂班”或“拔扣”。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金院本 两宋戏剧,均谓之“杂剧”,至金而始有“院本”之名。院本,是宋杂剧在宋、金南北分治之
33、后。保留在北方并得到发展的舞台艺术,其内容、形式、角色以及“务在滑稽”、唱念应对通“遍”的艺术特点,也与宋杂剧一脉相承。北宋末年,金兵侵入汴京,徽宗赵佶和他的儿子钦宗赵桓都做了俘虏。赵佶的第八个儿子康王赵构在临安(今杭州)登基,建立南宋,以淮河为界与金人讲和,开始了南宋和金国对峙的局面。宋杂剧在金国北方直接发展为一种供“行院”(指妓院或民间演出组织)演出的院本。诸宫调 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式,基本上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近代言体的部分,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曲调组成,故称为“诸宫调”,亦称“诸般宫调”。这一曲种形成
34、于北宋神宗年间,诸宫调相传为北宋人孔三传首创。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在艺术上超越了以往的各种说唱艺术,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包含有:单个曲牌的只曲;由一支曲牌反复或多次反复再加上尾声而构成的短套形式;用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接而成的套曲形式。诸宫调所用的伴奏乐器,宋时主要用鼓、板、笛;金、元时,有加用弦乐器和其他打击乐器,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后来的明、清人又称诸宫调为“弹唱词”。诸宫调的出现,为后世戏曲音乐开辟了道路。曲调对北方杂剧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的主要的艺术手段,都为元杂剧所吸收。元杂剧分为旦本、末本,一本由一个角色主唱到底,套曲的组织方式等,都直接受到诸宫
35、调的影响。元杂剧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维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特点是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一人主唱,唱与说白紧密相连;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漠视生活外部形态,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
36、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元杂剧分为前后两期,以大德年间为界。前期是高度繁盛的时期、活动的中心在大都,主要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后期活动的中心南移,主要作家有秦简夫、郑光祖、乔吉等。南戏 南戏也称“戏文”,是元代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形式,综合发展而形成的,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在南方民间广为流传。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是张协状元。在元代南北统一之后,南戏逐渐北上,出现了南北戏别艺术交流的局面。到了元末明初,南戏就更加成熟,在创作上出现了新的高峰,当时产生了“五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琵琶记,在戏曲史
37、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明成化、弘治以后,南戏进一步发展演变为“传奇”,对明、清两代的戏曲影响很大。明清传奇 传奇是指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明代初年,元末涌现南戏,通过改编在民间广泛流传。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较好的作品,如寻亲记金印记跃鲤记等。从艺术形式看,这些作品虽然保持着南戏的传统特征,但也通过某些改革逐步确立了传奇的剧本体制,到明代嘉靖年间已盛行。音乐上则插用北曲或南北合套,因而更加丰富。当时的声腔剧种,如昆腔、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等,都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所以也有传奇是南戏系统各剧种剧本的总称之说。清乾隆以后,传奇创作趋向衰落,地位逐渐被各种地方戏所取代。明清传奇作品有目可考的
38、达两千六百多种,现存浣纱记清忠谱牡丹亭等六百多种。昆曲 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早在元代末期即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昆曲是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
39、,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在语言上,该剧种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大都以韵白和京白为主。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昆曲的著名曲目有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说唱 明清时期的说唱,就其音乐结构而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曲牌体”的各种牌子曲;另一种是近似“板腔体”的各种鼓词、弹词等。此外,也有一些是介乎两者之
40、间的曲种。这种音乐有较强的适应性,故多随地区或演员的不同而形成各样曲种和流派。北方的鼓词,在长篇鼓词之外,较早就有所谓“段儿书”(“子弟书”),其后又有各种“大鼓”在各地产生;南方的弹词则早在乾隆、嘉庆年间,便已有陈派、俞派等流派的出现,许多地方逐渐也有了不同的弹词曲种。此外,具有悠久历史的说唱道情,明清时期也有显著的发展,并逐渐离开道教教义的束缚,引入了民间故事的题材,它的音乐构成多数与鼓词、弹词相近。各地也出现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道情(渔鼓)曲种。明清时期说唱音乐的发展,为后来说唱曲种的更大发展打下了基础。弹阔 也称“南词”,是清代主要流行于南方民间的兼有说唱的曲艺形式。弹词的演出至为简单
41、,二三人(甚至是单人)用琵琶、三弦伴奏即可。弹词的文字,包括说白和唱词两部分,前者为散体,后者以七言韵文为主,穿插以三言句。语言上则有“国音”(普通话)和“土音”(方言)之分,方言的弹词以吴语为最多。弹词的篇幅往往很大,在某种意义上,弹词可以说是一种韵文体的长篇小说,这种特点使之适宜成为家庭的日常娱乐,其文本也宜于作为一种消遣性的读物。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42、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形成特点 京剧是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全国各地,被誉为“国剧”,中国的国粹之一。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献艺,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随后,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陆续到京,史称“四大徽班”。“四大徽班”进京带来了与昆曲截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从此在京城扎下了根。徽班进京之后,湖北汉调艺人也于1828年前后进京与徽班艺人同台献艺,他们同徽调艺人一样唱皮黄腔,只是更具湖北风格。徽、汉皮黄在京城和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终于在1840年前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
43、的皮黄腔,即京剧。京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另外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吹腔等腔调。音乐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即每种腔调均有各自的一套板式,但在不同的剧目中又稍有变化。京剧的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以京胡为主,武场多为鼓锣等乐器。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行,各个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也各具特色。传统京剧中人物的行套、脸谱用以区分剧中人的身份、职位、年龄及忠奸善恶。京剧行当-“生”“生”是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京剧行当-“旦”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等。京剧行当-“净”俗
44、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如包拯)和以做工为主的架子花脸(如李逵)。京剧行当-“丑”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通常扮演喜剧角色,又分为文丑和武丑,如苏三起解中的崇公道为文丑,石迁为武丑。京剧脸谱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
45、的性格特征。脸谱颜色-“红”象征意义: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多为正面角色。脸谱颜色-“黑”象征意义: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脸谱颜色-“白”象征意义: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杀的人物形象。脸谱颜色-“紫”象征意义: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脸谱颜色-“黄”象征意义:代表骁勇、凶猛的人物。脸谱颜色-“金、银”象征意义:代表神、佛、鬼怪,如二郎神;或代表英勇无敌的将帅。脸谱颜色-“绿”象征意义:代表顽强、行侠仗义、暴躁的人物形象。脸谱颜色-“蓝”象征意义:表现刚强、骁勇、桀骜不驯、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中国京剧旦角行当中
46、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他们的优秀艺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其他地方戏 地方戏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地方戏”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一方面,地方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地方戏又具有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这是因为,地方戏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既传承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又期待着在时代精神的表现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换。豫剧 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诞生在七朝古都的东京汴梁城开封,起源于明代中
47、后期,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豫剧的声腔,有的高亢活泼,有的悲凉缠绵,能够表演各种风格的剧目,传统剧目有1000多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代表曲目有花木兰。越剧 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成熟于上海,流传于上海和浙江东部,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唱腔委婉,表演细腻抒情优美,代表曲目有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五女拜寿。黄梅戏 安徽省的地方戏之一,旧时称为黄梅调,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安庆市周边地区及江西、湖北的部分地区。黄梅戏
48、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歌,传入安徽省安庆地区后,又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发展形成了这个剧种。黄梅戏载歌载舞,唱腔委婉动听,表演朴实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欢迎。代表曲目有天仙配女驸马。评剧 发源于河北唐山,是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的地方戏。它最初是在河北民间说唱“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先后吸收了其他剧种和民间说唱的音乐和表演形式,于清代末年形成了评剧。评剧具有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代表作有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淮剧 又称江淮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淮剧语言是以今建湖县的方言为基调,经过戏曲化而形成的一种舞台语言。清代中叶,在江苏盐阜(盐城和阜宁)、清淮宝(淮安
49、和宝应)一带流行着一种由渔家号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仅以竹板击节。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称为江北小戏。之后,又受徽剧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淮剧。河北梆子 初名“直隶梆子”,后直隶省改称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渊源于陕西秦腔的梆子系统,大约在清代中叶以后,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极一时。北京的直隶梆子吸收皮黄精华之后,又称“京梆子”。代表作有蝴蝶杯夜宿花厅。花鼓戏 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湖南花鼓戏种类繁多,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
50、、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它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代表剧目刘海砍樵。秦腔 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川剧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