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文化常识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教育与礼仪主讲人主讲人考点解读 科举、官员选拔制度与教育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历史上很多著名文人也都身居官职,官场的制度、气候与政治民生也息息相关。科举制度虽然一直是被后世批判的对象,但也是离我们最近的古代考试制度,常会作为文学常识积累考查,如连登三甲、秋闱等,会出现在判断、选择题中。教育一直是热点问题,古今教育对比,考试与课程安排的变化,经常会以材料分析、观点讨论的形式出现,这部分内容建议大家开拓思维、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另外,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礼仪之邦,无论是婚丧嫁娶或者日常交往,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这方面最突出的考查点就是语言得体性、谦称与尊称的使用。考查具体内容
2、包括:第一,文化常识的识记,如科举考试、特色书院,以及“三百千千”“四书五经”等读本;第二,历史名臣的典故、主要事迹、人物生平、特点等,可作为常识记忆,也会出现在文言文阅读理解、小作文中;第三,古今结合的热点问题,如官员的廉洁与无私奉献、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等,都会出现在材料分析和观点讨论中;第四,礼仪文化这方面主要要求考生对古代礼仪进行探究,考查考生对这些古代礼仪的了解和运用,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先给出阅读文本,然后让考生解答相关题目。01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是保证封建制度的重要举措,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关注,选拔标准由家世、财产逐渐发展到才学,形式日益严密,选拔标准逐步趋向公平
3、、客观。世官制 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世代担任某一固定官职,就其主体而言,世族是世官的基础,只要一个世家大族不倒,其成员就随时可能出任重要官职。世官制是西周时人们仍保持着牢固的族的血缘联系、人群基本以族区分的产物,并得到宗法封建制的制度上的保证,从而自然形成了各级宗族长同时也是各级官长,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统治模式和格局。察举征辟制 察举又称“荐举”,汉代实行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通过考察,将无官职的士人及下级官吏推荐给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授予官职或予以提升
4、。其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明经、童科等。“贤良方正”是人才的基本标准,多由中央在国都附近的地区直接挑选人才。“孝廉”“秀才”则由郡国长官奉天子之命,征求地方有名望的人士或于本署官吏中选其优者,举送朝廷。士人选送中央后,通过策问或考试的方式,决定被授予官职或进行调补。考试方法有对策、射策两种,所试内容一般为诸生试经学,文吏试章奏。但东汉末年,渐为豪门所把持,流弊百出,所选之人大多无真才实学,以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很普遍。魏晋之后被“九品中正制”所代替。与察举制度相补充的是征辟制度,也是始于汉武帝时。“征”即“征召”,是不经举荐,由皇
5、帝直接招纳隐于民间的高士;“辟”为“辟除”,是长官自行征聘布衣入仕为幕僚。所征之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职位,而所辟之士多称掾史。二者合称“征辟”。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在地方设置中正官,负责选拔人才。同时把推举人才的权力赋予地方豪绅集团,让他们推举一些优秀的人才上来进行考察。他们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通过推举以后,再进行进一步考察,然后授予不同的官级。这一制度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是家世、品德、才能并重,所谓“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同时也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
6、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科举制 又称科举、科举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作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
7、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科举制是我国古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从隋代开始实行,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的时间。名臣典故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周公吐哺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唯恐失去天
8、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所谓“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管鲍之交 “管鲍”是指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又名夷吾,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占用鲍叔牙的一部分财产,鲍叔牙却不因此心生怨言。后来鲍叔牙服侍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侍公子纠。后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牙就向桓公保荐管仲。
9、鲍叔牙荐举了管仲之后,甘心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牙能够识别人才。后常用“管鲍之交”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鞠躬尽瘁 出自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在表中表示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定意志,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隐居,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为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丞相、武乡侯。他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却因过于操劳而病重,最后病
10、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后“鞠躬尽瘁”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半用于形容人的伟大。房谋杜断 出自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唐初“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尚书右仆射”杜如晦,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订的。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做
11、决定。而杜如晦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做决断,所以叫作“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桃李满天下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唯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所谓“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后用为在位者礼
12、贤下士之典实。铁面无私 铁面无私是对包拯的形容。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办案以铁面无私著称,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一律秉公处理,就连自己的亲属也不会徇私。为人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是对岳飞的评价。岳飞出任之前,其母在其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后被演绎为“精忠报国”),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常用以教育,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岳飞(1103-1
13、142),字鹏举,南宋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一直坚持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颖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朝廷杀害,
14、当时岳飞年仅39岁。临刑前,他奋笔疾书,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后又追谥武穆、忠武,追封鄂王。岳飞虽然惨遭杀害,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深深地铭刻在世代中国人民的心中。两袖清风 典出明人都穆都公谭纂。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于谦,曾先后担任过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于谦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
15、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于谦曾作过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以“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廉。02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常识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院试 科举的第一关是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预先设
16、定的一种考试。各地考生在县或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学政主持,因学政称“提督学院”,故此考试称为院试。在明清之前还要通过县试、府试两关,被录取的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院试。正试一场,复试一场,名次揭晓称“出案”。录取者为生员,俗称“秀才”或“相公”。然后送入府、县学宫,称“入学”,受教官的月课与考校。乡试 科举的第二关是乡试,又称“乡闱”。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由皇帝钦命的正副主考官主持。凡本省生员和监生、贡生等,经科考、录科、录遗考试合格者,均可应考。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朝廷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在八月,因此也称“秋闱”。考试分三场进行,中试者称“举人”,第一名
17、称“解元”。会试 科举的第三关是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有会试恩科。考期在二、三月间,因此也称“春闱”。会试中试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 科举的第四关是殿试,由皇帝在殿廷上亲发策问,亦称“廷试”。明清时,殿试分三甲发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传胪”;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所有殿试中试的进士,都用黄纸按照名次书写姓名,张榜公告。这张黄纸就是所谓的“金榜”,如果考中进士,名字就会出现在黄纸上,也就
18、是所说的“金榜题名”了。学府门类 中国古代教育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构、教育家等。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所以,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官学 中国古代由官府兴建管辖的学校,由朝廷直接管辖的为中央官学,如西周的国学,汉代的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国子监等。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划在地方设置的学校为
19、地方官学,如西周的乡学,汉代的郡国学,唐代的府州县学,宋代的府州军监县学,元代的路府州县学及社学,明清府州县学及卫学、社学等。私学 私人创办的学校。始于春秋时期。孔子设学于鲁国都城曲阜,外出游历时,弟子相从,为春秋末期最大的私人讲学团体。墨子创办的私学规模也较大,与孔子创办的学校齐名,并称“显学”。孟子“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许行倡躬耕自食,亦有“徒数十人”。秦代禁私学,然禁而未绝。汉代私学昌盛,有的相当于太学程度,由经师自立“经馆”“精舍”“精庐”等开门授徒,专习一经或数经。由于汉代官学中缺乏蒙学一类机构,所以,启蒙教育主要由私学中的“书馆”等负责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
20、动荡不安,官学兴废无常,私学相对地得到发展,不仅经学家设学授徒,而且玄学家、阴阳学家等也都教授门徒。隋唐以后,名称益繁,有家塾经馆、义学、村塾、冬学等。宋代兴书院,多由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设于山林僻静处,收徒讲学。元代以后,书院逐渐官学化。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形式。乡学 西周设于乡(都城外百里以内的地方)遂(都城外百里以外的地方)的学校,其制度和名称古籍记载不一。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而孟子滕文公却只说“周曰庠”。事实上,西周不可能有这样普遍的学校网,但地方组织有塾、庠、序、校之类的教育机构当是可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奴隶主子弟,塾中的优异者可升入乡之庠序,
21、庠序中的优异者可升入国之大学。教官由地方各级行政首长兼任,大司徒总其成,并有退职的大夫和士任教师。教育内容主要是人伦道德。辟雍泮宫 据礼记王制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辟雍,亦作“璧雍”,西周大学设于王城。韩诗说:“辟雍圆如璧,雍之以水,立明堂于中”。辟雍既是王子与其近侍学射的地方,也是“定兵谋”、“献俘”、举行乡饮之礼的场所。西周鼎盛之时,随着“六艺”教育的形成,辟雍的建筑也有变化,发展为整齐对称的四合院式课堂。按方位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各有专名。东面称东序,又名东学;西面称瞽宗,又名西学;南面称成均,又叫南学;北面称上庠,又叫北学,中间称太学,又叫中学,总名辟雍。学生按季节
22、轮流到瞽宗学礼,到上庠读书,到成均、东序学习乐舞和射艺。“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东汉以后,历代皆设辟雍以存古制,但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外学)外,仅为祭祀之所。泮宫,西周诸侯国都所设的大学。礼记明堂位:“泮宫,周学也。”泮宫,以其半面环水而得名,既为贵族子弟学习射御礼乐的地方,也是诸侯国君饮酒献俘的场所,是行政机构与教育场所的合一,反映了西周“学在宫府”的教育特征。后世文庙和某些学校有一半月形水池,称为“泮池”,从中我们可以窥视泮宫的历史影子。太学 太学,古代设于京师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之名西周已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前124)下诏在长安设太学,为五经
23、博士置博士弟子员五十人。博士为教官,博士弟子为太学生。王莽秉政时,广筑学舍,学生达万余人。东汉建武五年(29)在洛阳开阳门外兴建太学,顺帝永建元年(126)重修,建成240房、1850室。质帝时学生逾三万人。西汉博士多由名流充当,采用征拜或荐举的方式选拔;东汉博士须经考试,还要写“保举状”。太学以儒家五经为教学内容,科目逐渐增多,设立五经、尔雅等课程。考试方法是“设科射策”,分甲、乙两科。西汉时每年一考,东汉为两年一试。通过者授予官职,未通过者允许继续学习。因考试甚严,又无学习年限规定,故有“结童入学,白首空归”者。魏晋以后,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并设。唐代太学隶属国子监,凡文武五品以上
24、子孙皆可入学。宋代品第限制有所放宽,学生资格限于八品官员以下的子弟和庶民的俊秀者。元代分设国子监、蒙古国子监、回回国子监,分辖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明代国子监兼具教育管理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性质,内设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为讲习之所。水乐年间迁都北京后,遂有南北二监(即京师国子监与南京国子监)。清沿明制,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国子监撤销。北宋四大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最早出现在唐代,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原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
25、调拨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四大书院是指北宋时的嵩阳、石鼓、岳麓、白鹿洞等四所著名的书院。嵩阳书院初名“太乙书院”“太室书院”,原址在河南登封县太室山南麓。五代后周时在嵩阳观设“太乙书院”,宋太宗时更名太室书院。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嵩阳书院遂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嵩阳书院院地原有汉武帝所封之将军柏三棵,故有“后人就柏而置嵩阳书院”之说。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县北石鼓山回雁峰下。宋仁宗赐“石鼓书院”匾额及学田。以后历朝历代都曾对书院进行扩建或修葺,韩愈、周敦颐、朱熹、文天祥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览胜,其状蔚为壮观。白鹿洞书院是最早
26、成为学者鸿儒讲学之地的书院之一。亦称“白鹿洞书堂”“白鹿书院”“朱晦翁书院”。原址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初为唐李渤与兄李涉隐居读书之地。相传李渤曾养白鹿以自娱,人称白鹿先生,白鹿洞因此而得名。宋初改名为“白鹿洞书院”,宋仁宗时因战乱被毁。南宋由理学大家朱熹就遗址复建书院,自兼洞主,白鹿洞书院这才扬名国内,并成为南宋以后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岳麓书院原址在湖南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中国著名书院之一,享有“千年学府”美誉。唐末五代由僧人智璿等首建。北宋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等曾在此讲学,据说,鼎盛时期从学者有千人之众。学官生
27、员 学官又称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最早的学校叫庠、序、校,以教武艺为主。封建科举制时代,在太学等处学习的人统称生员,唐代指在太学学习的监生,明清时代指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俗称秀才。祭酒 官名。古时为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早在仪礼乡饮酒礼中就有“祭酒”的记载,战国荀子在齐为三老,被称为“祭酒”。东汉时称博士首席为博士祭酒,主管太学,祭酒遂演变成学官。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代光绪年间废国子监,设学郡,置尚书,“国子监祭酒”一职遂废除。博士 博士,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所说的“博学之士”的泛称,不是官名。博士作为官名,最早
28、出现在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命群臣订帝制议帝号,博士参与其事,说明秦代已有博士官。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为学官,以传习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始有五经博士之称。汉以后历代皆设经学博士,或沿用五经博士旧名,或分称国子博士、太学博士、四门博士等。博士的选用,西汉和东汉以前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而且有一定的标准。到了东汉,任博士还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方能当选博士。汉代被授为博士的,有人们熟识的贾谊、董仲舒等。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
29、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生徒 中国古代学生的泛称。包括汉代的博士弟子、太学生、郡学生,唐代的天文观生、梨园弟子,宋代的上舍生、内舍生、外舍生,元代的蒙古国子学生、陪堂生,明清的监生、增广生,以及书院学生等。东汉博士弟子、太学生通称“诸生”。明清时“诸生”作为府、州、县学生员的通称,有时也泛指儒生、众弟子。及门弟子 又称“受业弟子”。指直接从师受教的学生。从汉代始,人们习惯称受业弟子为及门弟子。大师讲学,学生往往有数百千人,经常采用高业弟子转相传授的教学方法,与及门弟子相对,指没有得到某人的亲身教授,而又敬仰他的学问并尊之为师的行为,称之为私淑。孟子就曾因为没有能受到孔子的教授而抱憾,称“予未得
30、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中医界,“私淑”这个词也经常被提到。如古时仕途失意儒生通过自学来掌握医学知识,读某人医书著作,则称为“私淑”某人,如张子和私淑刘河间、张景岳私淑李东垣。贡生 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和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塾学读本 私塾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它是旧时私人所办的学校,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夕,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政策,一些私塾的学童因
31、为土地被充公而丧失了聘请塾师的能力。同时,随着对塾师的思想改造工作的进一步深入,部分塾师感到不再适合设馆谋生,便另图他业。新中国成立后,私塾逐渐消失。五经四书 “五经”即诗经尚书礼经(包括仪礼周礼礼记)周易春秋,是汉武帝时确立下的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孔子删定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战国时期,乐经失传,所以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传授经典,五经地位从此确立。“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儒家经典。在宋代,孟子始定为经,统治者要求读书人把孟子论语与礼记中的中庸大学配合研读。南宋理学家朱熹撰写四书章句集注,对它们进行注释,于是始有“四书”之名。从此科举考试始从“四书”出题,至明清两代“四书”更是成为应举
32、者的标准读本。“四书五经”也就从此成为后世对儒家经典的代称。“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简称“三百千千”,被称为“国学启蒙小四书”,是中国古代儿童入学诵读的启蒙教材。列女传 亦称古列女传,古代女子家教读物,西汉刘向编。书中列举古代一百零五名妇女的事迹,每一事迹有四言赞语,附图解说明。后屡经传写,到宋代已非原本,其后续写本有列女后传十卷,高氏列女传八卷,皇甫谧列女传六卷等。它为研究古代妇女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龙文鞭影 古代蒙学课本,初名蒙养故事,明代萧良有撰,夏广文注,后杨臣诤补订,易名龙文鞭影,以古代良马,见鞭影而疾驰,代指读此书可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书分上、下两卷,内容包括
33、自然名物和历史典故,均为四言韵文,按韵部编排,流畅顺口,利于学童记诵。清中叶后广为流传。清代李晖吉、徐兰畦续编龙文鞭影二集两卷。幼学琼林 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原名幼学须知,清程允升著,后经邹圣脉增补,改名幼学琼林。全书四卷,涉及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本书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书中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传诵不绝。增广贤文 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
34、间。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流传至今。蒙求 古代蒙学课本。唐代李瀚著,宋代徐子光注。全书广集历史人物和传说人物的故事,编为四言对偶韵文。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掌故,如“匡衡凿壁,孙敬闭户”“孙康映雪,车胤聚萤”。弟子规 著名蒙学课本,清李毓秀撰,原名训蒙文,经贾木斋修订后定此名。分为“总叙”“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35、”“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五节,概述古代家庭教育各项内容。以三言韵文写成,语言浅近简练,易于蒙童记诵。在清代极为流行,其影响超过三字经。清代家教读物,亦称朱子家训,清人朱用纯(号柏庐)撰。内容为劝人勤俭持家,安分守己,恪守陈规,有相当一部分格言警句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在清至民国初期具有广泛影响。朱子治家格言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先秦儒家教育教学思想的总结,是教育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学理论的著作。其突出的贡献在于它所提出的有关课程安排、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思想。03 中国传统礼仪重要礼仪 礼仪是一种用来确定人与人或者人与事物关系的一种行为方式,往往传达一种情绪,如信任,尊重,臣服,祝贺等。礼仪是人
36、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这里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祀礼仪,它主要是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祭祀之礼 祭祀是华夏典礼的一部分,是一种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泛指天上的神仙;地祇指土地神、山神、河神等百物之神;人鬼,包括先祖、先师、功臣,以及其他历史
37、人物等。人类最初的祭祀活动相对简单,也比较粗犷。当时的人们在祭祀时,一般是用竹木或泥土塑造心中的神灵偶像,或者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图画,作为神灵的附体。祭祀时,大家会在这些神像面前陈列各种各样的食物和礼品,并由主持者进行祈祷,然后众人一起对着神灵唱歌、跳舞,表达心愿。进入文明社会后,生产力发展,物品日益丰富,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祭祀礼节也就随之变得复杂起来,祭礼用品更加讲究,并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如祭祖、祭天地等大型祭祀活动,祭品丰盛,仪式烦琐。冠礼 古代男子的成年礼,一般在二十岁举行,由父亲或兄长主持,地点在宗庙里。举行冠礼前,要先用蓍草进行占卜,以选定加冠的良辰吉日。在冠礼仪式上,主
38、持人要给受冠男子加三种形式的冠:先加用黑麻布做成的缁布冠,表示男子从此有了治人特权;其次加用白鹿皮制成的皮弁,表示男子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用葛布或丝帛做成的爵弁,表示男子从此有了生儿育女权。婚礼 一种结婚仪式,其意义在于获取社会的承认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角色和生活。在中国古代,婚礼被称之为“昏礼”。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就在黄昏举行娶妻礼仪。中国古代婚礼有“三书六礼”之说,“三书”是指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就是向女方求婚;问名就是请教女子的芳名,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讲究;纳吉就是去占卜未婚男女的生辰八字是否合适;纳征就是向女方家交纳
39、彩礼;请期就是约定迎娶新娘的日期;亲迎就是迎娶新娘入门。中国人的婚礼还有许多独特的讲究。比如婚礼上一般会准备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等食物,寓意“早生贵子”或者“连生贵子”。还会用牡丹、兰花、荷花和水仙等作为装饰,代表着富贵、美丽和爱情。拜堂无疑是中国婚礼最重要的环节,又被称为拜高堂、拜花堂。婚礼时,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再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就算成亲了。闹洞房也是很有意思的婚礼习俗。古时候新人婚前互不相识,两人突然生活在一起,心理上可能会感到不自在。为了消除他们的胆怯和羞涩,人们就会去闹洞房,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宾客之礼 古代把诸侯朝见天子以及诸侯之间相互拜访时的礼仪,称为宾礼,后来
40、也包括官员之间、平民百姓之间相见时的礼节。“朝”是宾礼中的重要内容,所谓“朝”,就是古代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来朝见天子的礼节。如果诸侯不按规定时间来朝见天子,那就是“大不敬”,将要受到讨伐。诸侯朝见天子时是不能空手的,要带上玉帛、兽皮、珍珠及本地的奇异特产等作为礼物,以示忠心,这种方式被称为“朝贡”。天子收到礼物后,也要以玉帛、珠宝等物象征性地进行回赠。诸侯朝见天子时,有一套严格的礼仪,不同爵位的诸侯要穿不同的服饰,拿着不同的礼器,站在不同的方位。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讲究待客之道。有人来访的时候,要起身出门迎接,请客人进屋,然后让座、倒茶,陪客人说话。客人走时,主人要起身相送,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41、军礼 古代把诸侯朝见天子以及诸侯之间相互拜访时的礼仪,称为宾礼,后来也包括官员之间、平民百姓之间相见时的礼节。“朝”是宾礼中的重要内容,所谓“朝”,就是古代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来朝见天子的礼节。如果诸侯不按规定时间来朝见天子,那就是“大不敬”,将要受到讨伐。诸侯朝见天子时是不能空手的,要带上玉帛、兽皮、珍珠及本地的奇异特产等作为礼物,以示忠心,这种方式被称为“朝贡”。天子收到礼物后,也要以玉帛、珠宝等物象征性地进行回赠。诸侯朝见天子时,有一套严格的礼仪,不同爵位的诸侯要穿不同的服饰,拿着不同的礼器,站在不同的方位。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讲究待客之道。有人来访的时候,要起身出门迎接,请客人进屋,然后
42、让座、倒茶,陪客人说话。客人走时,主人要起身相送,欢迎客人下次再来。丧葬之礼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和黄色,故称白事,与红事(喜事)相对。丧礼包括报丧、奔丧、停灵、出殡、下葬、烧七等过程。给死者穿寿衣要尽早,甚至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因为人死后几个小时肌肉细胞就会死亡,尸体就会僵硬,影响穿寿衣。寿衣不能用皮质,古人认为这样死者会转世成动物。之所以要停灵,一方面是为了等待前来奔丧的亲友,另一方面是为了确定死亡者不是昏迷假死。灵堂可设在家中,也可临时搭制。灵堂内摆设悼念条幅、死者遗像,以及供奉死者的食品、香、蜡烛、纸钱等。在整个葬礼期间,死者的晚辈必须披麻戴孝,穿不缝边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
43、腰系草绳或麻绳,脚穿草鞋。按照儒家的传统,孝子还应该在父母墓边守孝三年,这期间要避免娱乐活动,不饮酒食肉,称之为守孝。如果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去世,此人也必须放弃官职,回到自己的家乡守孝,这叫丁忧。礼仪用语 礼仪指礼节和仪式。如礼仪周到、外交礼仪。出自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礼仪称谓 礼仪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尊称也叫敬称,表示尊敬之意。针对不同的对象,尊称也不同。(1)称呼帝王:一般可用陛下、上、君、天子、万乘等。(2)称呼一般人:用公、君
44、、足下、子、先生、夫子、阁下、长者、大人、兄台等。令尊、尊公、尊大人用来指对方的父亲,令堂、太君用来指对方的母亲。对方的妻子可以称为令正,对方妻父可以称为泰山。对方兄弟可以称为昆仲、昆玉、令兄(弟)。对方的儿子可以称为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方的女儿可以称为千金、玉女、令爱等。(3)谦称: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用于自称的词有: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古代帝王的自谦词很丰富,有孤、
45、寡人等。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卑职等。读书人一般把自己称为小生、晚生、晚学等。如果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可以用不才、不佞、不肖等词。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的谦词是家、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等。礼仪用词 初次见面时多称“久仰”,以表达对对方仰慕已久。好久不见时多用“久违”表示客气。迎接客人时要说“欢迎”,没来得及迎接的话要说“失迎”。别人送别自己时,要说“留步”。中途离开时,要用“失陪”。请人原谅,要说“包涵”。请别人指点自己,要说“赐教”。希望人接受自己的礼物,要说“笑纳”。请求人帮忙,要说“劳驾”。赞赏别人的见解,要说“高见”。对方的书信称为“惠书”,赠给别人书画称“惠存”。老师尊称为“恩师”,别人的学生称为“高足”。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水平不高叫“涂鸦之作”,指自己的言论浅陋、不成熟叫“刍议”,称自己的作品缺乏深思熟虑为“急就章”,称纯属个人之见叫“窃闻”“窃思”“窃以为”。续写别人的著作为“续貂”,归还别人的东西叫“璧还”,形容别人的言论、教诲使自己获益匪浅叫“如聆梵音”,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或者照顾时称“垂青”,对某一事业或派别的首创者称“鼻祖”。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