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人大附中北京市人大附中 20192019- -20202020 学年高三学年高三 1212 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有机物 B. 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 C. 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相同的 D. 激素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 能从产生部位送到作用部位,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微量元素;植物激素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等,它们对植物各 种生命活动起着不
2、同的调节作用。 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促进果实发育、 促进插枝生根、 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有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 理作用;脱落酸能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花、果实、叶的脱落;乙烯能增 强细胞膜的透性和酶的活性,加强果实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果实中有机物的转化,从而促 进果实的成熟,还能刺激叶子脱落、抑制茎的伸长。 【详解】 植物激素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并非都是促进生长发 育,如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A 错误;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进而促 进植物的生长发育,B 正确;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
3、不相同的,根对生长素 反应比较敏感,茎对生长素反应比较迟钝,C 正确;激素能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 的代谢活动,而是起调节代谢的作用,D 正确。 故选 A。 【点睛】 本题综合考查植物激素的知识, 要求学生理解并分析某些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和实 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属于理解层次。 2.南瓜的矮生型突变体可分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类型, 研究人员以某一种 矮生南瓜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计算茎伸长量需要测量激素处理前后南瓜茎的长度 B. 1. 5mmol/L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促进作用约为 5mol/L生长素的两倍 C. 赤霉素和生
4、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均具有两重性 D. 实验结果表明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不敏感类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两图可推知, 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正常南瓜茎的生长, 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具有 两重性,体现正常南瓜茎对其敏感性更高。如果激素对南瓜茎作用后,南瓜茎有所改变,说 明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如果南瓜茎没有任何改变,说明不是。 【详解】 A. 计算茎伸长量需要测量激素处理前后南瓜茎的长度,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A 正确; B. 激素的促进作用效果要比较茎伸长量和对照组数据的差值,1. 5mmol/L 赤霉素促进作用 约为 16(31-15)mm,5mol/L 生长素的促进作
5、用约为 8(22-14)mm,故 1. 5mmol/L 赤霉 素对正常南瓜的促进作用约为 5mol/L 生长素的两倍,B 正确; C. 据表分析可知,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不具有两重性,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 作用均具有两重性,C 错误; D. 矮生南瓜突变体用赤霉素及生长素处理前后茎伸长量基本不变,表明该矮生南瓜突变体 是激素不敏感类型,D 正确。 故选 C。 3.为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 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 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促进乙烯
6、的合成 C. 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两者对茎段生长有协同作用 D. 图中 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当植物茎中生长素的含量达到 M 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当茎中乙烯的含量达到 一定浓度时,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详解】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是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起作用的,茎的伸长与 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有关,A 错误; B.据图分析,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即 M 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B 正确; C.据图分析,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两者对茎段生长有拮抗作用,C 错误; D.图中 a、b 两个时刻,该植物生长
7、素的含量相同,但 a 点能促进植物生长,b 点植物基本 不生长,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植物激素的作 用的理解与运用。 4.进行肌肉注射药物时,药液进入人体后作用于靶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 血液组织液淋巴组织液靶细胞 B. 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 细胞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也可以穿 过毛细血管壁形成血浆, 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 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 血浆。 【详解】肌肉注射时,药液首先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穿
8、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和穿过毛细 淋巴管壁进入淋巴,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中的药液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组织,进入 组织液进而进入靶细胞发挥作用。 故选:C。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 对应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内液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 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的能力。 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激素弥散在内环境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B. 大面积烧伤易引起感染的原因是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C. 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 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
9、胞和浆细胞都有识别功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1、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他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 但有此激素只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这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被激素选择作用的 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激素与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 结合,经过细胞内复杂的反应,从而激发出一定的生理效应。 2、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 细胞、记忆 B 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 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 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 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 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详解】A.激素弥散在全
10、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A 正确; B.大面积烧伤,主要是皮肤烧伤,皮肤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故大面积烧伤易引起感 染的原因是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 错误;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在大脑皮层,C 错误; 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有识别功能,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 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 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6.采指血时,人会感觉疼
11、痛但不缩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B. 突触后膜受体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C. 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 D. 接受信号的神经元均产生了兴奋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 兴奋在突触处产生电信号到化学 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变。 【详解】A.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A 正 确; 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需要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突 触后膜受体将化
12、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B 正确; C.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C 正确; D.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而不缩手, 所以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受到抑制, 不会产生兴 奋,D 错误。 故选:D。 7.很多学校已经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冰雪运动项目,许多学生已亲身体验了冰雪课程的魅力。 下列对同学们在滑雪期间经历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中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随之增加 B. 冷觉感受器将兴奋传递到下丘脑形成冷觉 C. 寒冷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D. 代谢使滑雪过程中同学的血糖持续下降 【答案】A 【解析】 【分析】 1、人体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产热过
13、程和散热过程维持相对平衡的缘故,因 此,无论是体温低于或高于正常值,都同时具有产热和散热过程,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 调节的都有神经和激素参与调节。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 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 定。 【详解】A.运动中肌肉收缩,机体产热量增加,人是恒温动物,产热=散热,散热量随之增 加,A 正确; B.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 错误; C.寒冷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C 错误; D.滑雪过程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同学们的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D
14、 错误。 故选 A。 8.已知如图中神经元 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 c 能释放神经递质脑啡肽(有镇痛作用) 。 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 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 a 释放乙酰胆碱 B. 神经元 c 兴奋会释放脑啡肽从而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 C. a与结合的受体和 b 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不同 D. 脑啡肽和乙酸胆碱均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 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 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
15、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 a 释放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A 正确; B.脑啡肽有镇痛作用, 所以 c 细胞分泌的脑啡肽会引起 a 细胞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从而阻 碍痛觉信息传递,B 错误; C.a 上与脑啡肽结合的受体和 b 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受体具有特异 性,与其结构不同有关,C 正确; D.无论递质传递的是兴奋或是抑制信号, 都是通过膜电位变化实现的, 乙酰胆碱能使 b 膜电 位发生改变,而脑啡肽起抑制作用,会使 a 膜静息电位加强,都会改变膜电位,D 正确。 故选:B。 9.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
16、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 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 B. 结合 ADH的受体促进处 ATP 水解为 M蛋白供能 C. M蛋白促进处融合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D. H2O 通过自由扩散进入 B 侧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 【答案】C 【解析】 【分析】 水平衡的调节: 1、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2、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
17、减弱,致使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详解】A.ADH 由下丘脑合成和分泌最后由垂体释放到血液,运输至靶细胞,A 错误; B.由题图分析可知,处 ATP 水解并环化成 cAMP,是给 M 蛋白传递信号的,B 错误; C.由题图分析可知,M 蛋白促进胞吐过程,通过膜融合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C 正 确; D.H2O 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 侧) ,D 错误。 故选 C。 10.下列关于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 A. 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 C. 产生大量乳酸
18、,血浆 pH 明显降低 D.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 【答案】C 【解析】 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由于机体 通过排汗丢失大量的水分, 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尿液生成减少, 故 A、B项不符合题意;有氧运动时,机体以有氧呼吸为主,避免了机体因剧烈运动导致氧 的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另外,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即使有乳酸进入血液, 血浆 pH也不会明显降低,故 C 项符合题意;快走、慢跑等运动机体耗能增加,能量主要来 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致使血糖浓度降低,进而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 D项不
19、符合题意。 11.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激素 效应。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错误的是 A. 可缓解雌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 B. 能与人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C. 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D. 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性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则可 以促进性腺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 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性激素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详解】A.由于大豆异黄酮,其
20、分子结构与人雌性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 激素效应,故可缓解雌性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A 正确; B.由于大豆异黄酮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能与人雌性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B 正确; C.大豆异黄酮分子结构与人雌激素相似,雌激素的成分是固醇,是小分子脂质,可以自由扩 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C 正确; D.大豆异黄酮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性激素效应, 故通过反馈调节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 泌量减少,D 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性激素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 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分级调节的 过程;识记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明确当性激素分泌过多时就会进行负反馈调节。 12
21、.若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不会 发生的是 A. 流感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 B. B 细胞和 T 细胞的增殖分化 C. 效应 T 细胞识别靶细胞 D. 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 【答案】A 【解析】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A 项错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可以引起特异性免疫,引起 B 细胞和 T 细胞的增殖分化,B项正确;效应 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靶细胞,并使之裂解,C项 正确;特异性免疫可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D项正确。 13.如图为某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淋巴 B. 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C. 丙表面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 D. 丙在
22、二次免疫中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 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有 B 细胞和 T 细胞,淋巴细胞起 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 细胞在骨髓成熟,T 细胞转移到胸腺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 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 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 胞,其中浆细胞的作用是产生相应的抗体。 由图分析可知,丙细胞产生抗体,判断出丙是效应 B 细胞(浆细胞) ,甲是骨髓造血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乙是 B 细胞。 【详解】A.甲发育为乙(B 细胞
23、)的场所在骨髓,A 错误; B.乙 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丙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 正确; C.丙(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细胞表面没有特异性抗原受体,C 错误; D.丙浆细胞表面没有抗原受体,也丧失了分裂能力,D 错误。 故选 B。 14.用含不同剂量制剂的饲料饲喂健康小鼠,一段时间后给小鼠注射绵羊红细胞,测定小鼠 血清中溶血素(针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能导致其溶解)的含量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相当于抗原 B. 浆细胞分泌溶血素有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 溶血素导致红细胞溶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 中剂量的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最大
24、【答案】C 【解析】 【分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详解】A.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为异体物质,相当于抗原,A 正确; B.溶血素即为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其分泌过程通过胞吐,有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 正确; C 溶血素能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这个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 错误; D.据柱形图可知,中剂量的该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最大,D 正确。 故选:C。 15.利用“双抗夹心法”检测患者血液里促卵泡激素的含量, 原理如下图所示。 检测之前, 将“抗 体 1”固定在支持物上, 加入待测样本待其充分结合后冲洗掉未结合的蛋白, 再加入“抗体 2”, 抗体 2
25、上标记的酶可催化底物发生颜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抗体 1 和抗体 2 的氨基酸序列一定相同 B. 加入抗体 2 以后需要再次进行冲洗 C. 需设置不同浓度的促卵泡激素检测结果的标准曲线 D. 反应体系中颜色越深说明待测样品中激素水平越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 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有 B 细胞和 T 细胞,淋巴细胞起 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 细胞在骨髓成熟,T 细胞转移到胸腺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 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
26、。 【详解】A. 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只能针对特定抗原,具有特异性,抗体 1 和抗体 2 的氨 基酸序列不一定相同,A 错误; B. 加入抗体 2 以后需要再次进行冲洗, 显示抗体 2 上标记的酶可催化底物发生颜色反应, B 正确; C. 本实验需设置不同浓度的促卵泡激素检测结果的标准曲线做对照,C 正确; D.待测样品反应体系中激素水平越高,抗体 2 上标记的酶可催化底物发生颜色反应越深,D 正确。 故选 A。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 2019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 1. 07:1 B. 北京市 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C. 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
27、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 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榕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种群的年龄组成 ;4、 性别比例;5、迁入率和迁出率。 种群的空间特征:1、均匀分布;2、随机分布;3、集群分布。 【详解】A.2013 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 1.07:1 是对种群性别比例的描述,属于 种群数量特征,A 正确; B.近年来,北京市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是对种群年龄组成的描述,属于种群数量 特征,B 正确;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种群数 量特征,C
28、 错误; 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描述的是种群的死亡率,属于种群数量特征,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特征,试题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应理解加记忆并举,主要区 分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17.新挖的池塘里放养了一群鱼苗,调查发现其种群密度增长的情况近于 S型曲线的增长模 型。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群刚迁入时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 B. 种群数量为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C. 种群数量达到 K值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 D. 种群数量在达到 K值之前和“J”型增长一致 【答案】D 【解析】 【分析】 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
29、,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 限增长的情况。 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 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 【详解】A. 种群刚迁入时有一个适应过程,会有一个缓慢增长期,A 正确; B. 近于 S 型曲线的增长的种群,数量为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B 正确; C. 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时,年龄组成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维持相对稳定,C 正确; D.刚刚迁入的种群由于环境资源状况比较理想,在最初时期有可能出现类似“J”型曲线的 增长,但绝对不可能持续到 K 值时期,D 错误。 故选 D。 18.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
30、定的能量, 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下图显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 据下图分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 B. 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 C.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 D. 为保持原有演替方向,应将每年的釆伐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先增加后基本不变。 【详解】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的总量,A 错误; B.据图分析,群落演替至成熟
31、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B 正确;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C 正确; D.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可保持原有演替方向,D 正确。 故选 A。 19.由于农田存在,棠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数量逐年下降。人工生态通道可 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农田没有垂直结构,缺乏松鼠适宜的栖息地 B. 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基因交流困难 C. 生态通道的建立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D. 可用标志重捕法检查生态通道建立后对松鼠的保护效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结构
32、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 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 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 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农田也有垂直结构,但比森林简单,农田确实缺乏松鼠的栖息地,A 错误; B.松鼠的活动区域已经被分隔,说明产生了地理隔离,属于不同的种群,地理隔离导致基因 交流困难,B 正确; C.生态通
33、道有利于松鼠的迁移,有利于基因交流,因此有利于保护基因多样性,C 正确; D.种群密度是检查保护效果的基础, 松鼠的种群密度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统计, D 正确。 故选 A。 20.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 林窗下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A. 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 光照同时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C. 林窗下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 林窗下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柱形图:随着枯落物层的深度的增加,土
34、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但林窗和林下不同层 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相同,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详解】A.由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种类数)均高于林下,A 正确; B.林窗和林下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距离地表的深度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随着枯落物层的 深度的增加, 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 由此可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和垂直结构,B 正确; C.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 正确; D.由图可知,图中只统计了土壤动物的种类数(物种丰富度) ,没有关于种群密度的数据, 不能得出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不相
35、同的结论,D 错误; 故选 D。 21.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 GR24 和生长素 类似物 NAA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结果如下。 (1)生长素是由植物体_(填写产生部位)产生的,合成它的前体物是_。 (2)科研人员切下带有侧枝的主茎后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 ,如图 1 所示, 对主茎(非成熟组织)处理时,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_(填“A”或“B”) 。 (3)利用图 1 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 2. 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 GR24对侧 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 单独使用 NAA对侧枝生长起着_作用。 综合图 2的
36、结果, GR24 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制是_。 (4)依据图 2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一个假设: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 生长素向外(主茎)运输。为验证该假设,仍采用图 1的切段进行实验。请在下表的中 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组别 处理 检测 实验组 在主茎上端 施加 NAA 在侧芽处 施加 在固体培养基中 施加 主茎下端 放射性的含量 对照组 同上 同上 在固体培养基中 不加 _; _。若检测结果为_,则支持 科研人员提出的假设。 【答案】 (1). 顶芽、幼叶、胚(发育中的种子) (2). 色氨酸 (3). 切段中内源激 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A (5).
37、(3)抑制; (6). 通过促进 NAA 的作用进而抑 制侧枝生长 (7). 适量放射性的 NAA (生长素) (8). 加入适量的 GR24 (9). 实 验组下端放射性标记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2:结果表明:单独使用 GR24 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 NAA 对侧枝生长 起着抑制作用,据此推测 GR24 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 NAA 的作用进而抑制 侧枝生长。 分析表格:本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 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素向外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 GR24,放射性标记的 NAA(或生长素)可以跟踪激素的 运
38、输情况,因此: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 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 NAA(或生长 素) ,在固体培养基中加入 GR24;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 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 的 NAA(或生长素) ,在固体培养基中不加入 GR24。 【详解】 (1)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是由 植物体顶芽、幼叶、胚(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的;合成它的前体物是色氨酸。 (2)科研人员切下带有侧枝的主茎后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切段中内源激素对实验 结果的影响; 如图 1 所示,由于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 态学下端,故对主茎(非成熟组织)处
39、理时,NAA 应加入图 1 中固体培养基 A。 (3)利用图 1 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 2,结果表明:单独使用 GR24 对侧枝生 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 NAA 对侧枝生长起着抑制作用;据此推测 GR24 影响侧枝生长的 作用机理是:通过促进 NAA 的作用进而抑制侧枝生长。 (4)本实验是验证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沿主茎极性运输时,GR24 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 运输的假设,自变量为是否加 GR24,放射性标记的 NAA(或生长素)可以跟踪激素的运输情 况。 实验组:在主茎上端施加 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 NAA(或生长素) ,在固体培养 基中加入适量的 GR24;
40、对照组:在主茎上端施加 NAA,在侧芽处施加放射性标记的 NAA(或生长素) ,在固体培养基 中不加入适量的 GR24;检测主茎下端的放射性强弱。若检测结果为实验组下端放射性标记 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则支持科研人员提出的假设。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22.药物成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医学和社会问题。科研人员针对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药 物成瘾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下图是谷氨酸突触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突触前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谷氨酸到
41、 _,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这种受体是_,开放后导致钠离子内流, 使突触后与药物成瘾相关的神经元产生兴奋。同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 NMDA 受体结 合,可以将 Mg2+ 从通道移出,Ca2+ 内流后_催化生成 NO,通过_(填写跨膜 运输方式)到突触前神经元,增强药物成瘾的效应。这一过程属于_(正/负)反馈调 节。 (2)为研究吗啡和人工合成大麻素(HU210)联合使用对谷氨酸传递效率的影响,科研人 员利用两种成瘾药物在大鼠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由甲组实验结果可知,注射吗啡能_。1 小时后再注射 HU210,突触后神经元 _。 与甲组相比,乙组实验结果显示:注射 HU210之后再
42、注射吗啡引起的_均有所降 低,说明先注射 HU210再注射吗啡可以减少吗啡作用的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_对突触传递的影响明显不同。 【答案】 (1). 突触间隙 (2). AMPA (3). 钠离子通道 (4). 促进钙调蛋白作用进 而促进nNOS酶 (5). 自由扩散 (6). 正 (7). 加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并长时间 保持 (8). 兴奋提高 (并持续) (9). 兴奋强度及持续时间 (10). 吗啡和 HU210 联合使用时注射的先后顺序不同 【解析】 【分析】 1.题图分析: 图中 AMPA 和 NMDA 是突触后膜的两种识别谷氨酸的受体, 钙调蛋白能调节精氨 酸转变为瓜氨酸和 N
43、O,而 NO 又不断作用于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 2.图中甲组表示先加吗啡+溶剂 M,后加 HU210+溶剂 N,而乙组表示添加的顺序相反,观察 结果可知,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效果明是不同的。 【详解】 (1)如图所示,突触前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谷氨酸 到突触间隙;释放的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 AMPA 受体结合;这种受体是钠离子通道,开放 后导致钠离子内流,使突触后与药物成瘾相关的神经元产生兴奋。同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 上的 NMDA 受体结合,导致 Mg 2+从 Ca2+通道移出,Ca2+能够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随着 Ca 2+内流胞内 Ca2+浓度升高,
44、会促进钙调蛋白作用进而促进 nNOS 酶活性,生成大量 NO; 进一步自由扩散至突触前膜内;促进谷氨酸的释放,进而增强药物成瘾的效应,该过程属于 正反馈调节。 (2)由甲组实验结果可知,注射吗啡数分钟后,能迅速增加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电位,加 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并长时间保持;1 小时后再注射 HU210,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电位的幅 值在短期内仍有持续上升趋势,兴奋性提高(并持续) 。 与甲组相比,乙组实验结果表明:先注射 HU210 后再注射吗啡,吗啡引起的兴奋强度及持 续时间均有所降低, 说明HU210对吗啡的作用程度及持续时间起抑制作用, 说明先注射HU210 再注射吗啡可以减少吗啡作用的效果
45、。 对照甲乙两图的结果可知, 吗啡和 HU210 联合使用时注射顺序不同对突触传递效率的影响 效果明是不同。 【点睛】本题主要通过实验考查神经兴奋的传递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学会 对实验的分析能力。 23.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血糖超标,为弄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 规范又进行了进一步检测。图 1、图 2 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胰岛素浓度(糖尿病 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7. 0mmol/L,餐后 2h11. lmmol/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进食后需糖浓度上升,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可促进_,可抑制 _。 (2)一次性摄入糖过多也会导致血糖超
46、标,但是一段时间后血糖会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简述这种稳态得以维持的内分泌调节原理是_。 (3)据图 1初步判断_是糖尿病患者,判断依据是_。糖尿病患者常因血糖 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位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最终在_产生渴 感,表现为多饮。 (4)进一步检查发现,乙体内存在某种异常抗体。结合图 1和图 2分析,推测乙产生糖尿 病症状的原因是_。 (5)目前我国有近 1亿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像患者甲的症状,请为这些患者列举具体的应对 糖尿病的措施:_。 【答案】 (1). 细胞摄取、贮存、利用葡萄糖 (2). 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 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使胰岛 细胞释放的
47、胰岛素增加,胰岛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 少,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当血糖浓度下降后,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因素减少,胰岛素分泌也随 之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随之增加。 (至少应回答出降低、维持两方面机制;多答肾上腺 素、下丘脑调节等调节机制,表述正确的给分) (4). 甲和乙 (5). 餐后 2h 甲和乙血 糖浓度11.1mmol/L(甲和乙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 (6). 下丘脑 (7). 大脑皮 层 (8). 异常抗体阻止了胰岛素和受体的结合。 (异常抗体与胰岛素结合或竞争性结合 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9).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口服降糖药;生活方 式和药物干预后仍难以维持血
48、糖浓度,则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 【解析】 【分析】 由图 1 可知,空腹时甲和乙血糖浓度偏高,丙的血糖浓度正常;餐后,甲、乙、丙的血糖浓 度均有所上升,餐后 12h,甲、乙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 由图 2 可知,甲餐后胰岛素含量稍微有所升高,幅度较小;乙和丙的胰岛素含量先升高后下 降,乙的胰岛素含量高于甲和丙。 【详解】 (1)正常人进食后需糖浓度上升,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胰岛素可促进细胞摄取、 贮存、利用葡萄糖;可抑制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而降低血糖。 (2)一次性摄入糖过多也会导致血糖超标,正常人在一段时间后血糖会维持在正常的范围 内,这种稳态得以维持的内分泌调节原理是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使胰岛 细胞释放的胰 岛素增加,胰岛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当血糖浓度下降后,刺 激胰岛素分泌的因素减少,胰岛素分泌也随之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随之增加。 (3)据图 1 分析可知,空腹时甲和乙血糖浓度偏高,丙的血糖浓度正常,餐后 2h 甲和乙血 糖浓度11.1mmol/L(甲和乙空腹血糖浓度7. 0mmol/L) ,初步判断甲和乙是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刺激位于下丘脑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 受器;下丘脑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