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阅读分类考点练习题一、母亲的“坏脾气我眼中的母亲算不上慈母,主要是她那“坏脾气”让我这个“80后”不堪忍受,我们常因一些琐事争得面红耳赤,但每次我都在母亲“坏脾气”的强悍攻势中败下阵来。女孩爱美丽,在变换发型上敢于革新,常常“赔了money又折发”,依旧屡试不爽。某日,我顶着“爆炸头”回家,后果便是被母亲的“坏脾气”整整“折磨”了一下午。其支撑理论此举“有毁形象、有害健康、有损经济”机关枪般的怒斥以我为载体,从房间扫射到客厅、从客厅扫射到走廊,从走廊扫射到厨房让我无处藏身。母亲脾气不好但记性颇佳。从小到大,我有几套衣服,几双鞋子,几打袜子乃至袜子图案花色她都能
2、如数道来。某学期末,我穿了一件时尚的新衣服回家,一进门母亲便发现了“异常情况”,起先还夸衣服买的漂亮,当我告诉她,这衣服花了200多元时,她的脸色立刻晴转多云,随后又是那“坏脾气”开始发作了。那次以后,每添置新装我都瞒着母亲,在校穿新衣,回家套旧裳,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母亲的“坏脾气”让人感觉不够温柔,但她却有诸多优秀品质:勤劳、俭朴、热爱生活家中的桌椅滴尘不染、衣被整洁干净、玻璃明亮照人,家中的一切被母亲收拾得井井有条,她还常说我衣服没洗干净,我则反驳她喝汤不用公勺不卫生,我们彼此认定对方“假干净”。母亲持家有道:不在开源,重在节流。虽没能让家产增值,却也最大程度地合理利用每一分
3、钱。用她的话说就是“小老百姓家的日子能省则省”,因此赠人钱财更是没门儿的事。汶川大地震时,我捐款100元,回到家我向母亲谎称:只捐了10元,母亲嗔怪道:“这次地震太悲惨了,你应该多捐点!”母亲的“大度”让我着实吃了一惊,从此推翻了对她“葛朗台”的评价。母亲既俭朴却也爱美,她每次从市场上淘得物美价廉的衣裳回来必定让我们参与评价,若得到赞美便开心的拍掌打转,像个孩子;若惨遭“攻击”则愤愤地试图反驳,之后明显减少穿那件衣服的次数。闲暇之余,母亲常在屋内一边扭秧歌、一边歌唱祖国,于是我从小便会唱“大海啊故乡”、“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之类的老歌。母亲的“坏脾气”常
4、常攻破我的忍耐底线,自然有不快发生,她说我“脾气大,说不得,”我说她“嘴太毒,话太多。”尽管如此,每当我收拾行装离开家赶赴工作地时,母亲的“坏脾气”却化成了几行眼泪和千叮咛万嘱咐的关切话语。“儿行千里母担忧”,此刻的她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的样子,丝毫没有发脾气时那股强悍的气势,我是她的“大小姐”,血浓于水,母女没有隔夜仇。如今,我已在异地参加工作。等下次再回到家时,母亲依旧会是那副“坏脾气”,但这“坏脾气”让我这个“80后”更加懂得了如何“勤劳、俭仆、热爱生活”训练一:概括文章内容。1. 本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2. 分别概括两段的内容。(每段10字以内) 训练二:分析人物性格(品质、情
5、感)。3. 母亲的坏脾气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4. 第至段写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其中第段主要写母亲的 ,第段主要写母亲的 ,第段主要写母亲的 。5. 第段画线句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 训练三:指代内容6. 第段中“异常情况”具体指什么? 7. 第段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具体指什么? 8. 第段加点的“假干净”具体指什么? 9. 第段中的“大度”具体指什么? 训练四:修辞手法及作用10.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写出两种即可)?有何作用? 11.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训练五:段落作用12.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3.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4.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6、 训练六:因果关系15.从前三段看,母亲对“我”发脾气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各是什么?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16. 第段中母亲对“我”发脾气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训练七:写作手法17.本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记叙文阅读(主题与标题)二、树是故乡的旗帜曹春雷友从故乡归来,闷闷不乐,问之,他说老家村庄的一棵古树被村里人卖了。他从小在这棵树下长大,对这棵树很有感情。现在这棵树没了,总感觉内心失落落的,故乡不再是完整的故乡了。我理解他对这棵树的感情。如果说故乡是他储存童年、少年记忆的仓库,那么这棵树,就是一把钥匙,能打开这个仓库的门。似乎每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心里都
7、有这么一棵或几棵树吧。反正我就有。那是一棵柏树,古柏,两抱之粗,树龄究竟有几百年,村里没人能说得出来。即使村里如今最年长的康田大爷,也只是说,他小的时候,树就这么粗。古柏立在村口,守望着通往村外的路。每次回故乡,远远看到这棵树,我总会念叨一句:到家了。在我心里,这棵树就是故乡。村里人通常把村口说成“西门”。西门的来历,娘曾告诉过我,解放前村子附近的山上有土匪,经常下山来打家劫舍。为抵御土匪,村子建起了一周寨墙,东南西北留了四个寨门。西门就是西寨门。如今,历史的烟云散去,寨门不见,只剩下古柏,依然巍然而立,见证了那段岁月。奶奶曾说过,当年土匪在西门前的树下堆了柴火,打算火烧寨门。但火刚刚点燃,就
8、来了一场大雨,将火扑灭。土匪害怕了,以为这是上天的告诫,仓皇而散。听奶奶这样讲过以后,这棵树在我心里更具有了神秘感。村里人对这棵树都很敬畏。很多人家让自己的孩子认这棵柏树当“老干娘”,烧香叩拜后,拿红绳系在树上,这棵树从此就成了孩子的干娘,保佑孩子的一生。我虽没有认这棵树当干娘,但我常常去看那些认干娘的仪式。看过之后,就真的认为这棵树是位沉稳慈祥的老人了。古柏曾经遭过磨难,有一年刮大风,将树刮歪了,根从土里拔了出来,全村人为此忧心忡忡。后来,全村的壮劳力齐下手,用了一天的时间,将树扶正,用钢丝绳固定好。不出一个月,古柏茁壮依然,村里人的心才放了下来。在全村人眼里,古柏不仅仅是一棵树。那些年,我
9、还没走出村庄,总喜欢到古柏跟前站站。在树下,闻着柏树叶淡淡的香,仰头,看它虬枝曲干,刺向苍穹,心会安宁下来。一直以为,它是无言的智者,能洞悉一个人全部的秘密,虽然,它从不言说。现在每次回故乡,依然喜欢到古柏树下站站,它依然苍劲,一如当年,而我却不再是当年的少年。但从古柏身上,我能依稀看到那些流逝的时光。漂泊在外时,每次回望故乡,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棵古柏。对我来说,它已成为故乡的旗帜,无论我离开有多久,走得有多远,都能让我穿越城市的繁华,看到故乡的方向,找到回家的路。训练一:标题的含义:1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文章标题“树是故乡的旗帜”的理解。 训练二:词语的含义:2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
10、点词语的含义。(1)如今,历史的烟云散去,寨门不见,只剩下古柏,依然巍然而立,见证了那段岁月。 (2)一直以为,它是无言的智者,能洞悉一个人全部的秘密,虽然,它从不言说。 训练三:句子的作用:3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训练四:段落的作用:4文章开头段从朋友家乡的古树被卖写起,有何作用? 5文章第段说:“在全村人眼里,古柏不仅仅是一棵树。”请你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记叙文阅读(词句段的理解与品析)三、多彩陶碗莫斯塔尔有个古色古香的老桥区,区内有条街,五光十色,风情万种。这天,明艳的阳光泼洒在身上,像金色的香槟酒。我和女儿,怀着满满的欢喜,慢慢逛,细细看
11、。丝绸、铜雕、银器、木雕,都是精品。逛着逛着,女儿突然驻足,炯炯的目光里,有一见钟情的狂热。那家店铺,琳琅满目地摆着多彩陶碗。每一只碗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像是一幅幅圆圆的卷放着的抽象画,五彩斑斓。我在碗里听到了音乐,我在碗里看到了故事;我和女儿,一起落入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神秘王国里。女儿痴痴地看,然后,说:“我要买。”那语调,有着不容反对的坚毅,有着不容劝说的固执。旅居伦敦的她,喜欢烹饪,常常在周末邀约好友到家里共进晚餐。她认为使用这种充满了艺术美的大碗小碗盛放食物,食物也会溢满梦幻的味道。店主是个好脾气的中年女子,她把多彩陶碗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上,让我们挑选。我们母女轻声细气地讨
12、论着,生怕嗓音一大,会把那些精致的陶碗震裂。每一只碗都极富魅力地展现着自己的风格,或冷隽或柔婉,或朴拙或雅丽,或端庄或奔放;每一只沉默的碗,都在无声地叙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把这样的碗带回家,满屋喧喧嚣嚣的,都是听之不尽的故事。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此刻,取舍竟是如此困难。我们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如此反反复复,几经折腾,终于选定了。大碗、中碗、小碗,各挑了八个。沉甸甸的多彩陶碗,非常坠手。我提醒女儿:“这些碗,不能托运啊,只能手提。”她露出了“赴汤蹈火也心甘”的表情,说道:“没问题,我别的东西不买,就买这个。”又问:“妈妈,您为什么不买呀?”我微笑不语。旅行经年,我早已过了看见奇珍异物就买的人
13、生阶段了。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看过了,便算是拥有了。女儿将多彩陶碗一层一层地用报纸包了,千山万水一路上呵护备至地提着返回伦敦,那种如履薄冰的小心,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好似手里提着的是一个初生的巨型婴儿。返回伦敦不久,女儿便呼朋唤友前来用餐。事后,在电话中告诉我,多彩陶碗把一桌朋友的眸子都照得晶晶发亮,大家击节叹赏。女儿很起劲地侍弄着她的多彩陶碗,每逢周末,便烹煮各式各样的菜肴与碗进行搭配。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的食物,才能衬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女儿发现,多彩陶碗用以盛放白白的大米饭或者是清澈的汤水,最能凸显它的美丽;如果放的是汁液浓稠的肉类,会
14、玷污它的色彩,会糟蹋它的图案。我心想:嘿,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原该是配角的碗碟,现在,不但喧宾夺主地成了饭桌上的焦点,而且,还主宰碗里乾坤哪!过了一段日子,女儿竟然绝口不提多彩陶碗了。问起时,她意兴阑珊地说:“在碗柜里搬出搬进,很麻烦;再说,沉甸甸的,清洗也不容易呀!”多彩陶碗完完全全地失宠了。对于处在见了“宝贝”就心喜必买阶段的旅者来说,这是必经的道路,也是必交的学费。在我家里,被打入冷宫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数。而这些“昔日的宝贝”,都是我千辛万苦地抱着,提着,跋山涉水地捎回来的!(本文有改动)训练一:筛选信息:1在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女儿对陶碗情感态度的变化过程。A( )B.反复取
15、舍C.兴奋异常D.( )E.( )2训练二:词语的含义:指出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的食物,才能衬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 (2)在我家里,被打入冷宫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数。 训练三:段落的作用:3第段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陶碗?联系全文分析其作用。 训练四:句子的理解:4如何理解第段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请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记叙文阅读(线索与情节)四、看麦熟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
16、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人性美,最有人情味。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呀!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于是,麦黄天,广漠的田野上,村
17、与村的大路小路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被馨香浸透。奔着爹,她们在走。奔着娘,她们在走。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丰盈而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
18、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一片胜似一片的麦子,常常逗引得她们停下脚来。她们或者静看半天,或者干脆上前折个麦穗,放在手心把颗粒搓下来,吹去皮皮,数数一共是多少颗,然后挑一颗胖嘟嘟的颗粒,轻巧地扔进红唇,用雪白的牙齿咬咬。只这么一下,她们就能估摸出眼前这片麦子能产多少斤上等麦,能磨多少袋特级粉,能擀多少案好面条了。她们被关中大丰收的景象撩拨得晕晕乎乎,竟至忘了此刻身在何处,以为自己嗅到的已是娘家麦子的芳香,等恍然大悟这哪是娘家的麦地呢,便独个儿笑了起来,如歌似的灿烂。满怀的麦香,满心的快活,满鬓角的汗珠,满眼睫的光。她们的身姿是大小雁塔上的风铃。正干农活的男人们都知道她们是干什么去
19、的,都为她们而感到自豪和充实。婆娘们喜滋滋地迈开脚步。现在,娘正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早站在村口的老椿树下等我了?爹又在做着什么?一定是风风火火地联系收割机去了,但他这两天会早早地赶回家的。爹娘都上了一把年纪了,女儿多么想多住上几天,好给他们凑一把力,把麦子颗粒不剩地收到囤子里头。这期间一定要尽量多帮爹娘干一些事情,比如缝缝补补呀,比如领着患老年病的爷爷上医院诊治呀。可是婆家的事又如何能让她们放下心呢!婆娘,婆娘,婆娘的心里有多少牵挂啊!脚下这条路,已经走过百遍千遍了,却愈走愈亲切,愈走愈爱走。而且总是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悄悄呼唤:娘啊娘啊,我回来了!无边麦田的金黄的底色,她们的脚步编织着一幅既古老又
20、鲜活的关中农村的风俗画。她们望着麦子,她们也是麦子,是一株株能思考、有感情、会走动的麦子。她们装饰着田野。她们的心里盛满了沉甸甸的物质,为了感谢阳光雨露的深恩,她们急匆匆地前行。她们心灵的麦芒在前行中颤动着,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 (选文有删改)训练一:概括文章内容。1本文题为“看麦熟”,写了关中农村“麦梢黄,女看娘”的民间风俗,围绕这个主线,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根据提示,在横线上依次填空。忙碌准备行走路上( )( )训练二:句子赏析:2结合具体语境,对第段中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训练三:分析人物形象:3“婆娘”是本文的主要人物,也是关中平原劳动妇女的缩影,文章结尾说“她们心灵的麦芒在
21、前行中颤动着,折射出最亮丽最动人的光彩”,请你说说她们身上的哪些品质“折射”出了这样的“光彩”。 4第段中婆娘们不懂得诗经,为什么又说“这声音,早就存于她们的心坎了”? 训练四:联系现实谈看法:5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的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并传承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生活文化。请概括本文“看麦熟”这一民间风俗的特点。联系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见闻,选一个民俗文化说说你的认识和理解。 五、母 爱 下班的铃声刚刚响过,她第一个从工厂出来,可赶到幼儿园,又只剩下她的女儿,坐在小板凳上一动不动,好像等得挺有耐心。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来回踱着步,不时地看着表。她觉得对不起女儿,眼泪差点儿掉下来。“妈妈!”女儿激动地跑过来
22、,她也很激动地跑过来,一把将女儿抱在怀里。 她将女儿抱上后车架,然后与老师再见。老师从下往上摆摆手,没说话。她觉得心里很不舒服。“妈妈,我们今天学了”“老师斥骂你了吗?”她迫不及待地打断女儿的话。“没有。妈妈,我们今天学了”“你们今天吃的什么?”她急切地说,“快告诉妈妈。”“吃的馒头,鸡蛋炒西红柿。”“中午呢?”“包子。”“今天早上有牛奶吗?”她关心地问。“没。”“真是,那会儿还不如早晨在家吃了呢!”可她说完又想起在家吃自己上班又要迟到,只好无可奈何地叹口气。 “你刚才说今天学了什么?”“”“妈妈问你话呢?”“”“怎么啦?”“”“妈妈给你买瓶酸奶吧。”她说着在一个冷食柜前停下自行车。“不喝。”
23、她不知说什么好了,她想:女儿肯定在幼儿园受气了。她真恨她们厂,也恨路太远。明天就是扣工资也得早点接女儿,她心里决定了。训练一:理解句意:1. 第三段中“她觉得心里很不舒服”的原因是什么? 2. 第五段中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3. 女儿不喝酸奶的原因是什么? 训练二:分析人物形象:4.作品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位母亲? 训练三:分析人物描写方法:5. 这篇小小说描写人物主要用了什么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表达作用。 训练四:题目的含义:6. 题目的含义侧重体现的是什么?(从作者写作的目的来思考 ) 参考答案一、母亲的“坏脾气1.答:先写了母亲的坏脾气;后写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及对我的爱。2.答:(1)我换发
24、型被母亲怒斥;(2)我买新衣服被母亲数落。3.答:为人节俭(俭朴)。4.答:勤劳,俭朴,热爱生活。5.答:母亲在“我”临行前担心我的焦急心情。6.答:我回家时穿了一件时尚的新衣服。7.答:每添置新装我都瞒着母亲,在校穿新衣,回家套旧裳。8.答:母亲认为“我衣服没洗干净”,“我”认为母亲“喝汤不用公勺不卫生”。 9.答:汶川大地震时母亲认为“我”捐10元钱捐少了。10.答:比喻、排比、顶真。写出了“我”被母亲怒斥时无力反驳,无处躲藏的境地。11.答:比喻,写出了母亲在“我”临行前担心我的焦急心情。12.答:引出下文母亲坏脾气这两件事的叙述。13.答:过渡(承上启下),由上文写母亲的坏脾气转到下文
25、写母亲的优秀品质。14答: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写出了母亲的对我的影响。与文章开头(文题)相照应。15.答:直接原因:“我”弄新潮发型,“我”买新衣服。根本原因:“我”多花钱了。16.答:那次以后,每添置新装我都瞒着母亲,在校穿新衣,回家套旧裳。17.答: 先写母亲的“坏脾气”,这是“抑”;再写母亲的优秀品质和对“我”的爱,这是“扬”。 二、树是故乡的旗帜1树是一种象征,是精神的寄托,是心灵的归宿,让迷失在城市繁华之中的我们看到故乡的方向,找到回家的路。2 (1)这里指古柏目睹了村民们抵御土匪的那段岁月。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指古柏能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全部秘密,刻画了古柏的智者形象。3运用
26、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树在人生记忆中的重要作用,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4通过写朋友家乡古树被卖的失落引出下文对作者家乡古柏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5古柏不仅是一棵树,还是村庄历史岁月沧桑的见证,是人们精神的支柱和依靠,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家的指引。三、多彩陶碗1 A一见钟情D. 意兴勃勃 E.意兴阑珊。2 (1)食物与陶碗的风格搭配得自然和谐。(2)不再喜欢,闲置一旁。3写了陶碗风格各异,内涵丰富,既表明取舍困难的原因,又表达了对陶碗的喜爱之情;与后文陶碗失宠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突出了主题。4句意理解: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喜欢就想拥有,拥有后热
27、情消退的阶段,也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结合体验谈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四、看麦熟1品尝麦粒、牵挂爹娘。2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婆娘们品尝麦穗的过程,突出了新麦成熟和丰收给她们带来的欣喜与激动。3孝敬、淳朴、善良、勤劳、热爱生活、充满活力。4婆娘们虽然没有学过诗经的这段话,但她们的心地善良懂事,早就懂得了应该爱爹娘、敬老人的道理,并用行动来践行这一点。5看麦熟的风俗特点:在麦熟时节,婆娘们梳洗打扮、穿戴整齐,带上礼品回娘家。示例:我选择的民俗文化是:除夕夜放炮。我的认识和理解是:这种风俗是为了能祛除上一年的晦气,获得新年的好兆头,这个民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母 爱1、 认为老师不高兴,嫌接迟了,斥骂了女儿。2、女儿不高兴,心里想的:你不听我说,我也不回答你问的话。3、和妈妈赌气,责怪妈妈不听自己说,没兴致喝。4、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很自私; 不了解女儿的愿望和心境,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断和决定,伤害了女儿。5、语言描写。举例(略) 6、缺少理解和沟通的母爱是值得思考的。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