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足班主任基本功,提升带班育人能力”专题网络培训心得体会本人通过这次“立足班主任基本功,提升带班育人能力”专题网络培训学习,对中小学班主任在“家校共育”方面工作进行了一些初步思考,家校共育是指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强调家长与学校的相互合作,更有利于这孩子的成长。因此,探索家长与学校的多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家长更好地领会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措施,也便于学校更好地听取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与家长保持步调一致,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本人认为在家校共育背景下班主任可采用以下措施:一、加强班主任实施家校共育的思想意识针对家校共育,班主任要肩负起管理的责任,首先,从思想层面入手,对以往滞后或者
2、是错误的思想做出积极转变,从而实现自身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持续提高,进而有效保障顺利实施家校共育工作。要向家长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更好地支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二、强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沟通好了,可以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各项工作可以高效快捷地开展。如果沟通不好,家长必然会有抵触情绪,到时班主任的工作就不能正常地开展。而由于班主任和家长在扮演的角色、
3、所站的立场以及对学生评价的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双方存在很多意见分歧,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沟通之前必须先换位思考一下,切身体会一下家长的处境,然后找到最优的沟通方式,达到预期的效果。三、让家访常态化家访,是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常用的有效方式,表面上是教师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成长、学习的琐事,实质上则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家校共育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家访达到家校合作共育的同时,也起到了解决家长教育问题的作用,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及成长环境,班主任结合家庭教育因素,明确学生动向,针对不同情况的小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强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提升教学效果。 四、定期组织亲子活动
4、亲子活动往往在幼儿园阶段举行比较多,而小学班主任普遍认为教学工作是重点,从而对亲子活动较为忽视,也没有发掘亲子活动的积极作用。而在家校共育的背景下,定期组织亲子活动,是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效果的良好途径,可以促使小学生在校园内通过与家长的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保障班主任工作的顺利进行。五、组建班级家长委员会,畅通家校沟通渠道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量大面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有所疏漏而导致班主任和家长沟通不畅。组建家长委员会可以构建家长和学校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对于促进家校沟通合作,推动家长正确理解和认识教育工作,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向同步合力,创设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六、布置家庭作业部分小学生的家长可能因为工作繁忙,对于班主任所举行的亲子活动无法参加,与小学生相处的时间也只限于周末。面对此种现象,想要家校共育顺利进行,使家长能够协助班主任对小学生展开良好的教育及管理工作,班主任可以在课堂中向小学生传授一些生活性,并且要求小学生在放学后在家中完成,在此过程中,配合家长的监督及参与,从而达成家校共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