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滕州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考生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题,。一、课本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7分)1.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前,跟随秦可卿来到一所房间,看到悬挂燃藜图,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A. 人情练达即文章B. 一片冰心在玉壶C. 人间正道是沧桑D. 百无一用是书生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 案”介绍了贾、史
2、、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B. 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C. 黛玉应贾母之召来到了荣国府。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D. 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侍(sh)坐 铿(kng)尔 小相(xing) 哂(x)笑B觳觫(h s) 恻隐(c) 庠序(yn) 豚(tn)C忖度(cn d) 邪侈(ch) 孝悌(t) 衣帛(y)D千乘(shng) 率(shui)尔 摄(sh)乎
3、饥馑(jn)4.下列对相关人物言行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冉有先说“方六七十”,转而改口“如五六十”优柔寡断,缺乏果决。B. 冉有说“礼乐”大事“以俟君子”谦虚谨慎,敦厚礼让。C. 公西华在孔子的催促下说“非曰能之,愿学焉”忍让谦恭,隐藏锋芒。D. 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放达洒脱,从容自得。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跳过B.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施加刑罚C. 欲辟土地,朝秦楚 朝:使朝拜,名词用作使动词D.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临,这里指统治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B批大郤,导
4、大窾,因其固然 导:通过C族庖月更刀,折也 族:众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堆积7.下列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的思想是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中等国家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B孔子对子路“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C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8.下列对齐桓晋文之事一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以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不能做与不去做的根本区别。B. 孟子指出
5、了齐宣王要想治理好国家,需要有善于推恩之心。C. 孟子善用多种论证方法,如不见舆薪,挟泰山超北海,缘木求鱼等,均是事例论证。D. 孟子在文中不仅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9.下列对答司马谏议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B.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一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C.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这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D. “无由会晤,不任区
6、区向往之至”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歉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曹雪芹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的一物,却不住地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得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
7、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地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地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地哄他出来作揖,他
8、死也不肯。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周瑞家的向凤姐回话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
9、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刘姥姥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舔舌咂嘴地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
10、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得眉开眼笑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看见,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到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节)10.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
11、的一项是()(3分)A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刘姥姥却迟疑再三,言非所想,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B. 作者安排刘姥姥进贾府,就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描写贾府的奢华,自鸣钟、凤姐珠光宝气的打扮、传来的一桌子饭,都写出了荣国府的豪富奢华。C. 刘姥姥家因为生活困窘、衣食不济,前去贾府寻求经济帮助,作者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形象地说明了“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D刘姥姥说到为难之处,推出板儿说话,作者刻意安排板儿这个角色使他成为行乞的幌子,缓解了刘姥姥的窘态,让人不觉得她的话语那么突兀。11小说第一段写刘姥姥刚到贾府就见到一个
12、“匣子”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2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有人认为傲慢无礼,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三、古代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
13、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
14、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节选自史记苏泰列传)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B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
15、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C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D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衡,合纵连横,是战国时期各大国为拉拢各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B从子,即父之兄弟之子。如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那么乙是甲的从子。C质子,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D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辖区内,掌握军政大权,但要听从王命。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
16、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苏代承袭苏秦旧业,巧获燕王信任。苏代也学习纵横之术,希望自己能够成就像苏秦那样的功业,最后通过为燕王献策,取得燕王信任。B苏代分析齐国形势,计赂齐王亲信。苏代认为齐国虽有清济、长城等,但是他们君臣都贪图眼前利益,只要能收买齐王亲信,就能灭掉齐国。C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苏代与子之是是姻亲关系,所以他力助子之夺取燕国的政权,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禅让给子之,导致了燕国的混乱。D苏代回燕终败齐国,联合各国再合纵。燕昭王召回苏代,苏代尽力策划攻打齐国,完成了燕国的夙愿。苏代在燕王的支持下联络各国建立合纵联盟,名声显扬。16.把下列课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7、。(7分)(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分)(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分)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4分)(2)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3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1)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教训和反思的词句是“_,_”。(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 浴 临 风 , 一 路 酣歌 的 美 丽 动 人 的 景 象 :_,_,_。”(3)王安石答
18、司马谏议书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4)杜甫登岳阳楼中“_,_”两句描写了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洞庭湖极其恢宏景象。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 )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_ _;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
19、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 )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是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 );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 ),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19.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A. 熟悉 休戚相关 心智
20、 熟视无睹B. 熟悉 息息相通 心智 视而不见C. 熟习 息息相通 心志 熟视无睹D. 熟习 休戚相关 心志 视而不见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你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B.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C.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D.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
21、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文段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字)(4分)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50个字。(5分)昆虫是什么时候开始传播花粉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给出的答案是: 一亿年前。近日,该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们与美国学者合作,发现了一枚为被子植物传粉的昆虫标本。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古生物学家们认为,该发现直接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五、23-29.阅读下面的材
22、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有些人倡导“断舍离”的生活理念,拒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去多余的东西,远离外物的诱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以“谈断舍离”为副标题,联系生活与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说理,要写出你对“断舍离”的思考和认识。高一空中课堂学习自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课本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7分)1.【答案】A2.【答案】D【解析】林黛玉进贾府时,她的父亲还在世。3.【答案】D 解析:A 哂(shn)笑 B 项,“庠”读 xin;C 项,“度”读 du4.【答案】A【解析】冉有这里表现的应该是“谦虚谨慎”。5.【答案】B【解析】“刑”,示
23、范,榜样;6.【答案】B 解析: B 项,导:引导,这里指引刀而入。7.【答案】C【解析】“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不妥,应是“借景抒情”的方法,描绘出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理想蓝图。8.【答案】C【解析】比喻论证9.【答案】D【解析】这句话是客套话,意思是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表达的是仰慕之情。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10B【解折】A项,“这是她的谨慎性格所致”错,实为一见面就张口求人,“情有所难”。C项,“设置刘姥姥这个角色进贾府”不是为了说明“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的道理,而是为了展现贾府与下层人民悬殊的奢华。D项,“行乞的幌子”评价不当,最多是“求助”,作品后文
24、有第二年刘姥即带着“头一茬摘下的瓜菜”二进荣国府,以感谢贾府的关照的情节。11.展现了刘姥姥初入贾府新奇的感受及好奇心理,体现了人物身份与性格特点;从侧面表现了贾府的奢华:通过刘姥姥的听觉和视觉来渲染王熙凤的出场,为王熙凤的出场做铺垫。12.观点一:凤姐接待刘姥姥做慢无礼。运用“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和做慢;运用“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运用“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观点二:凤姐接待刘姥姥比较得体。运用“满面春风”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热情;运用“忙欲起身”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
25、重;运用多处语言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周到和客气。三、古代诗文阅读(33分)13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先人尝有德苏氏”“先人”是主语,“有德”是谓语,“苏氏”是宾语,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CD;“乃召苏代”,“苏代”是“召”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B。14B【解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B项,“如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那么乙是甲的从子”说法错误。应该是如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那么乙是甲的从子。15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C项,“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苏代与子之是姻亲关系,所以他力助子之夺取燕国的政权,暗中说服燕王将
26、王位禅让给子之,导致了燕国的混乱”说法错误。原文“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这时苏代并不在燕国,文中没有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以及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禅让给子之的事情。【参考译文】苏秦的弟弟叫苏代,苏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因反间计而死,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泄露出来。后来,齐国听到这些秘密,就恼恨燕国,燕王很害怕。苏代就去求见燕王哙,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他对燕王说:“我,是东周学识浅陋的人。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到了赵国邯郸,看到的情况和我在东周听到的相差很
27、远,我暗暗地认为有负于我的一片期望之心。等到了燕国朝廷,看到大王的臣子、下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贤明的国君啊。”燕王说:“凭什么认为我是贤明的国君呢?”苏代回答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一定愿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而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请允许让我列举一下大王的过失。齐国和赵国,是燕国的仇敌,楚国和魏国,是燕国的后援国家。如今,大王却去帮着仇敌去攻打能援救自己的国家,这对燕国是没有好处的。大王自己想一想,这是策略上的失误,不把这种失误让您听到的人,就不是忠臣。”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据有清济可以用来固守,长城足以作为要塞,果真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天时不给他有利的机会,即使有清济怎么能够固
28、守呢?百姓已经疲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骄横的国君只贪图眼前利益,亡国的臣子定贪婪。大王如果能够不以侄儿、弟弟做人质感到羞耻,用宝珠、玉、布帛去贿赂齐王的亲信,那么,就可以灭掉齐国了。”燕王说:“我终于凭借您而可以从天那里接受意旨灭亡齐国了。”燕国就派了一位公子到齐国充当人质。燕国的宰相子之与苏代结为姻亲,子之想夺取燕国的政权,就派苏代到齐国去侍奉做人质的那位公子。齐王派遣苏代回复燕国,燕王哙问道:“齐王可能要称霸了吧?”苏代回答说: “不可能。”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齐王不信任他的臣子。”于是,燕王专一重用子之,不久又把王位禅让给子之,燕国因此大乱。齐国趁机攻打
29、燕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国拥立昭王即位,因此苏代就再不敢回到燕国,后都归附了齐国,齐王友好地对待他们。苏代经过魏国,魏国替燕国拘捕了苏代。后来魏国释放了苏代,苏代到了宋国,宋王友好地对待他。齐国攻打宋国,宋国危急,苏代就写了一封信给燕昭王。燕昭王认为他写的这封信很好,就说:“先王曾对苏家有恩德,后来因为子之的乱子,所以苏氏才离开了燕国,燕国要向齐国报仇,非得苏氏不可。”于是就召回苏代,又很好地对待他,和他一起策划攻打齐国的事情。终于打败了齐国,迫使齐湣王逃离齐国。燕王派苏代联络各国合纵相亲,就如同苏秦在世时一样,诸侯们有的加入了联盟,有的没加入联盟,而各国人士从此都尊崇苏秦所倡导的合纵联盟。
30、苏代、苏厉都得终天年,他们的名声在各诸侯国显扬。16.(1)慎重办理学校教育,用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义反复教导学生,头发花白的人就不用背着、顶着东西在道路上走了。(2)在东边使郑国成了边境之后,又想扩大西边的疆界。17.(1)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2)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脉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尝试。18.(1)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2)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四、语言文字运用(15分)19. B第一组,熟悉
31、: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熟习:了解得深刻;学习或掌握得很熟练。语境“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填入“熟悉”。第二组,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息息相关: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语境“生动联系”,选用“息息相通”。第三组,心智:一指头脑聪明;二指才智,智慧;三指脑力,神志。心志:意志、志气。语境“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填入“心智”。第四组,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视而不见: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语境“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填入“视而不见”。20. C“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通过使”,使句子没有主语,排除AD;关联词语关系,应该是选择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排除AB。21. 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22.关键信息:中美学者合作发现,昆虫开始传播花粉是在一亿年前,该发现将昆虫传播花粉的历史向前推进了5000万年。(“中美学者合作”1分,“开始传播”1分,“一亿年前”1分,“推进”1分,语句流畅1分。)五、23-29.(60分)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