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判断题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_)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会看到一个个由红、黄、蓝组成的小点。(_)3在放大镜下观察不同昆虫的触角,发现它们的形状都相同。(_)4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_)5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由晶体组成的。(_)6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也可以形成矿物晶体。(_)7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_)8调节显微镜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就可以了。(_)9所有生物的细胞都是一样的。(_)10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_)11鸡蛋也
2、是一个细胞。(_)12微生物对人类没有什么益处,应该全部消灭。(_)13大树、高山是物质,声音、光不是物质。(_)14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_)15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_)16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很大的关系。(_)17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食用碱、食盐的水溶液滴在玻璃板上形成的晶体都是松针状。(_)18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与自己预想不同的现象,应当忽略,不要做记录。(_)19水分和氧气共同作用是使铁生锈的原因,任意切断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生锈。(_)20北京时间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于东风着陆场区安
3、全着陆。(_)二、选择题21下列关于放大镜说法错误的是()。A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B放大镜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低C放大镜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高22下列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方法错误的是()。A把要观察的物体放在眼前不动,在物体以外移动放大镜B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形大而清楚C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3我们要观察蚜虫,最好选择()。A直接用肉眼观察B用5倍放大镜观察C用10倍放大镜观察24下列不具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的是()。A水滴B平板玻璃C装满清水的透明烧瓶25我们用放大镜观察白糖,记录观察
4、到的形状,以下三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拓印B画图C语言描述26自然界中雪花的形状是()。A四方体B六面体C不规则体27在用两个凸透镜制作简易显微镜时,两个凸透镜正确的放置方法是()。A随意放B叠放在一起C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28世界上最早制成可以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的科学家是()。A列文虎克B培根C罗伯特胡克29从显微镜里看到要观察的细胞偏左了,将载玻片向()移动就可以了。A左B右C下30在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玻片正确的放置方法是()。A盖玻片从正上方直接盖在标本上面B盖玻片平着从一侧推放到标本上面C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31制作微生物装片,如果
5、微生物运动迅速,下列方法不能有效控制微生物运动的是()。A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继续操作B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C使劲摔打载玻片,把微生物吓晕32加热白糖的过程是()。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33用筛网分离大豆和沙子混合物是()。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34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A变成蓝紫色B变成红色C不变35下列每组食物中均含有淀粉的是()。A白糖米饭B番茄菠菜C土豆玉米36小苏打和白醋充分混合后,盖上玻璃片,用手触摸这个玻璃杯外壁()。A感觉有点热B感觉有点凉C感觉没有变化37下列不能说明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
6、大小、形状发生变化B发光、发热C产生气体、沉淀物38醋和小苏打反应后留下的液体()。A全部是醋B全部是小苏打C一种新物质39在对比实验中,新铁钉在自来水中出现铁锈的时间大约是()。A一个月B一周C两天40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是()。A细胞学说B地心说C日心说41关于物质变化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一个物体变化成多个物体,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变化后出现了变化前不存在的物质,就是化学变化C温度的升高,只能引发物理变化,不会造成化学变化42下列铁钉生锈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不容易生锈B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比一半浸在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生锈快许多
7、C铁锈也是铁,除了颜色不同,其他特点与铁相同43用放大镜观察下列晶体,颗粒呈现柱状的是()。A味精B白糖C食盐44不锈钢勺子在蜡烛火焰上掠过,勺子底部会留下黑色痕迹,这是()。A水B二氧化碳C蜡烛不充分燃烧留下的碳成分45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命名是()。ASARSCoVBMERSCoVCCOVID19三、综合题阅读文章,完成问题。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这种病毒疾病2020年2月1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简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感染了冠状
8、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病毒在1015的空气中,能存活240分钟之久,在25时,则只能能存活230分钟。46下列工具能对新冠病毒进行有效观察的是()。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47人体内负责和细菌、病毒作战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皮下脂肪48新冠病毒在()下容易存活。A低温B高温C超高温49为了避免感染新冠病毒,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请提几条建议。四、简答题50简述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人类的观察视野又是怎样拓展的。五、实验题51小强家车库的铁门生锈了,他认为是空
9、气造成的。你能否帮助他设计个实验来验证他的猜想?研究的问题:我的假设: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参考答案1【详解】放大镜就是凸透镜,放大镜的镜片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人们把放大镜叫作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象放大。【点睛】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2【详解】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不同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来的,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屏幕将会看到很多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3【详解】在放大镜下观察不同昆虫的触角,发现它们的形状是不同。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的多。蟋蟀、蝗虫的触角呈丝状;蚂蚁的触角是膝状;蝴蝶的触角是棒状;雄蛾的触角
10、是羽毛状;天牛的触角是鞭状,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点睛】本题考查放大镜下的昆虫,要求学生掌握在放大镜下观察不同昆虫的触角,发现它们的形状是不同。4【详解】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放大镜,要求学生掌握人们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5【详解】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合而成的。晶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规则的,有的像立方体的,有的像一簇簇的金字塔。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1、,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晶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由晶体组成的。6【详解】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合而成的。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其实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晶体,要求学生掌握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也可以形成矿物晶体。7【详解】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前,要将物体制成玻片标本。只有这样,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8【详解】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1安放;2对
12、光;3上片;4调焦;5观察。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3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4从目镜往下看,慢慢调整准焦旋钮,使标本出现在视野里。5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9【详解】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功能也多种多样。所有生物的细胞都是不一样的,所
13、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功能也多种多样。10【详解】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所以说微生物也是生物。11【详解】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除单细胞微生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其他生命体都是有多个细胞组成的。鸡蛋就是一个细胞。12【详解】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微生物在食品制作、药物生产、处理垃圾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将变成为垃圾的世界。【点睛】掌握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13【详解】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
14、质,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周围的书、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屋、大树、高山、声音、光都是物质。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要求学生掌握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14【详解】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15错误【详解】该题干的内容是错误的。提额和铁锈的颜色、硬度、导电性、手感、光泽等都不一样,它们属于不同物质。16【详解】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火药,要
15、求学生掌握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很大的关系。17【详解】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合而成的。晶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规则的,有的像立方体的,有的像一簇簇的金字塔。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食用碱、食盐的水溶液滴在玻璃板上形成的晶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点睛】本题考查晶体,要求学生掌握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食用碱、食盐的水溶液滴在玻璃板上形成的晶体的形状是不同的。18【详解】实
16、验过程中观察到与自己预想不同的现象,应该如实记录,研究现象不同的原因。19【详解】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水分和氧气共同作用是使铁生锈的原因,任意切断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生锈,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铁生锈,要求学生掌握水分和氧气共同作用是使铁生锈的原因,任意切断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有效地防止生锈。20【详解】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验证了新一代载人飞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热、控制、群伞回收及部分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7、【点睛】本题考查探索宇宙,要求学生掌握人类探索宇宙的成果。21B【详解】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放大镜镜片中央凸得越厉害,放大倍数越高。B错误。22A【详解】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镜片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放大镜是一种重要的观察工具,正确的使用方法是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楚为止。或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看清为止,所以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放大镜,要求学生掌握放大镜正确的使用方法。23C【详解】蚜虫是一种昆虫,体积很小,我们要观察蚜虫,应该选择用10倍放大镜观察。24B【详解】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的镜片的
18、特点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的功能。平板玻璃不具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放大镜,要求学生掌握平板玻璃不具有放大物体图像功能。25A【详解】可以用画图或者语言描述的方法记录放大镜观察到的白糖形状。拓印的方法不可行。26B【详解】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合而成的。晶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规则的,有的像立方体的,有的像一簇簇的金字塔。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自然界中雪花的形状是六面体,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晶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界中雪花的形状是六面体。27C【详解】制作简易显
19、微镜的步骤: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28A【详解】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29A【详解】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有一定的要求。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物象在那里,向那里移动。从显微镜里看到要观察的细胞偏左了,将载玻片向左移动就可以了,所以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使用显微镜,要求学生掌握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物象在
20、那里,向那里移动。30C【详解】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31C【详解】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在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32C【详解】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先熔化成液态,然后逐渐变黄,最后变成黑色的固体,这个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33A【详解】用筛网分离大豆和沙子混合物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34A【详解】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生成了新物质,属于
21、化学变化。35C【详解】米饭、土豆、玉米中含有淀粉,白糖、番茄、菠菜中不含淀粉。36B【详解】小苏打和白醋反应时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所以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会有凉一些的感觉。37C【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要求学生掌握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38C【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
22、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醋和小苏打反应后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C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39C【详解】在对比实验中,新铁钉在自来水中出现铁锈的时间大约需要两天,第一天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第二天铁钉就有点生锈了。40A【详解】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23、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41B【详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体积、状态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本质区别:有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变化后出现了变化前不存在的物质,生成新的物质,就是化学变化,所以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变化。42A【详解】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的作用。因此,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隔绝了空气,不容易生锈。铁钉一半浸在水中一半暴露在空气中更容易生锈。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
24、物质。A正确,BC错误。43A【详解】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晶体组合而成的。晶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规则的,有的像立方体的,有的像一簇簇的金字塔。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食盐的晶体像立方体,白糖的晶体类似雪花,味精的晶体呈现柱状,所以A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放大镜下的晶体,要求学生掌握味精的晶体呈现柱状。44C【详解】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不锈钢勺子在蜡烛火焰上掠过,勺子底部留下的黑色痕迹是蜡烛不充分燃烧留下的碳成分。45C【详解】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失。世界卫生组织(
25、WHO)对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命名是COVID19。46C47B48A49尽量少出门,出门时戴口罩,回家要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分析】46病毒体积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观察。47人体内的白细胞负责和细菌、病毒作战。48新冠病毒在低温条件容易存活,高温会失去活性。49为了避免感染新冠病毒,我们应该尽量少出门。出门时戴口罩,回家要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50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详解】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5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我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实验材料:2枚铁钉、食用油、2只烧杯实验方法:1两枚铁钉放入两只烧杯里;2把其中一只杯子里倒入食用油,浸没铁钉。【详解】铁生锈的原理是:铁与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氧化铁的过程。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我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实验材料:2枚铁钉、食用油、2只烧杯实验方法:1两枚铁钉放入两只烧杯里;2把其中一只杯子里倒入食用油,浸没铁钉。现象分析:放在空杯子里的钉子生锈了,而浸没在油里的铁钉没有生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