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末单元复习课件期末单元复习课件 第第6章章 强化巩固复习强化巩固复习(知识框架(知识框架+重点题型)重点题型)新部编版新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亚洲位置和范围位置和范围东;北;亚欧;太平;印度;纬度;东西东;北;亚欧;太平;印度;纬度;东西我们生活的大洲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亚洲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高原;放射中部高、四周低;山地;高原;放射我们生活的大洲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亚洲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热带季风;大陆性;温带大陆性;雨热同期;旱涝热带季风;大陆性;温带大陆性;雨热同期;旱涝考点一 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考点二 亚洲的气候特征及其原因考
2、点三 亚洲地势、气候特征对河流的影响(1)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地形影响河流流向。结合亚洲的地势和河流特点,我们可以用一个手势来形容,结合亚洲的地势和河流特点,我们可以用一个手势来形容,双手虚托向下。图解:地势中部双手虚托向下。图解:地势中部(手腕手腕)高,四周高,四周(手指手指)低,低,河流河流(指缝指缝)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2)气候影响河流水量。气候影响河流水量。亚洲气候季节变化明显亚洲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水量呈季节性变化。河流水量呈季节性变化。亚洲不同区域气候不同亚洲不同区域气候不同河流数量多少及流量不同。河流数量多少及流量不同。(3)地势影响气候。地势影响气候。青藏高
3、原平均海拔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米以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总之,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总之,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的关系可以用图7表示:表示:图图7中考中考东营东营亚洲文明大会于亚洲文明大会于 2019 年年 5 月月 15 日在北京召开。今天日在北京召开。今天的亚洲,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在一起,共同组成的亚洲,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在一起,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读亚洲示意图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读亚洲示意图(图图9),完成,完成 12题。题。1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
4、的是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从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从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基督教、佛教发展水平看,全部是发展中国家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伊斯兰教均发源于亚洲A B C DC2关于亚洲各地人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关于亚洲各地人文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日本民族构成复杂,多元文化并存日本民族构成复杂,多元文化并存B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C阿拉伯半岛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阿拉伯半岛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D北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北亚的亚库特人住木屋,运输工具是狗
5、拉雪橇A中考中考无锡无锡读某大洲沿读某大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图图10),回,回答答35题。题。3图示地区位于图示地区位于()A大洋洲大洋洲 B北美洲北美洲C亚洲亚洲 D非洲非洲C读图可发现沿读图可发现沿30N的地形剖面图中,有青藏高的地形剖面图中,有青藏高原、印度河平原等地理事物,由此定位在亚洲。原、印度河平原等地理事物,由此定位在亚洲。4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A中间高,南北低中间高,南北低B中间高,东西低中间高,东西低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西高东低,呈阶梯状D中部低,四周高中部低,四周高B读图可发现是沿读图可发现是沿30N的
6、地形剖的地形剖面图获得的地面状况,所以反映面图获得的地面状况,所以反映的是地面东西方向上地势高低起的是地面东西方向上地势高低起伏情况,即中间高,东西低。伏情况,即中间高,东西低。5图示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是图示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是()A阿拉伯高原阿拉伯高原 B印度河平原印度河平原C青藏高原青藏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C中考中考永州永州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图亚欧大陆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图11,回,回答答67题。题。6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叙述正确的是的是()A甲地冬冷夏热甲地冬冷夏热B乙地夏季炎热
7、干燥乙地夏季炎热干燥C丙地冬季温和多雨丙地冬季温和多雨D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丁地降水季节变化大B图中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图中甲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均匀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丙地位于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丁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丁地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
8、季节变化小。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小。7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导致甲地气候与丁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人类活动A甲、丁两地纬度差异较大,纬度因素是影甲、丁两地纬度差异较大,纬度因素是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响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中考中考福建福建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图图12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图完成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图完成89题。题。厚墙加小窗的民居是西亚地区的特色民居,反映当地环境厚墙加小窗的民居是西亚地区的
9、特色民居,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干旱。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特征是干旱。西亚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所建房屋墙壁厚是用来隔热的,可减少白天通过多风沙;所建房屋墙壁厚是用来隔热的,可减少白天通过墙壁进入的太阳热量;窗户小是因为西亚地区光照射强,墙壁进入的太阳热量;窗户小是因为西亚地区光照射强,小窗户有效防止大量强光照射,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小窗户有效防止大量强光照射,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还可以防风沙的侵袭。厚墙小窗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热风,还可以防风沙的侵袭。厚墙小窗是为了适应当地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8西亚沙特阿拉伯传
10、统民居西亚沙特阿拉伯传统民居“平顶厚墙小窗平顶厚墙小窗”,反映当,反映当地环境特征是地环境特征是()A潮湿潮湿 B干旱干旱 C寒冷寒冷 D温暖温暖B9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日本传统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主要原因是()A地震频发地震频发 B石料缺乏石料缺乏C土质疏松土质疏松 D山洪多发山洪多发A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可以减轻地多地震;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可以减轻地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及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震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及减少地震造成的损
11、失。中考中考无锡无锡6月至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到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月,某探险队沿到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13,完成,完成1011题。题。10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A BC DD读图可得,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是读图可得,位于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是高原山地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寒带气候;图中的三地人口稀疏。图中的三地人口稀疏。11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有可能
12、是()A B C DA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中,是寒带气候,是温带大陆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中,是寒带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是高原山地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年性气候,是高原山地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最大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量最大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12中考中考南通南通读读“亚洲地形分布示意图亚洲地形分布示意图”(图图14)和和“亚洲气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候类型分布图”(图图15),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
13、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_和山地为和山地为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_和高原。和高原。(2)受受_(填填“地形地形”或或“气候气候”)的影响,的影响,亚洲的大河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多发源于_(填填“东部东部”“”“中部中部”或或“西部西部”)地区,地区,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形成了独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特的_气候。气候。高原高原平原平原地形地形中部中部高原山地高原山地(3)三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体现了亚洲三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体现了亚洲_(填填“季风季风”或或“海洋性海洋性”)气候显著的特点。气候显著的特点。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所代表的序号所代表的_气候分布面积最广。气候分布面积最广。(4)受受_位置的影响,位置的影响,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受平均气温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逐渐年降水量逐渐_。季风季风温带大陆性温带大陆性纬度纬度减少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