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急性弛缓性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的意义病例监测的意义 AFP病例监测定义及内容病例监测定义及内容 AFP病例临床相关知识病例临床相关知识 主要主要AFP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一、急性弛缓性麻痹(一、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病例监测的意义监测的意义 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宿主,人类是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宿主,从从流行病学的理论上来说,彻底阻断它的流行,流行病学的理论上来说,彻底阻断它的流行,是可以把它消灭的。是可以把它消灭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002000年全球消灭年全球消灭脊髓前角灰质炎这种疾病。我国是达到了这脊髓前
2、角灰质炎这种疾病。我国是达到了这个目标,但从最近新疆报告的发现输入性脊个目标,但从最近新疆报告的发现输入性脊灰野毒株及输入野毒株再现病例的疫情来看,灰野毒株及输入野毒株再现病例的疫情来看,时至今日,放眼世界,全球消灭脊灰尚未成时至今日,放眼世界,全球消灭脊灰尚未成功,医务仍需努力。功,医务仍需努力。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宏伟目标的宏伟目标AFP病例监测的意义病例监测的意义 急性弛缓性麻痹仅仅是神经科疾病的一个症状,所以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提出及内容设计是专为消灭脊灰这项任务服务的,它的敏感性极高,只要严格执行是绝不会遗漏脊灰病例的。二、急性弛缓性麻痹(二、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3、)病例病例的定义及内容的定义及内容AFP病例的定义病例的定义 所有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均作为AFP病例。病例。AFP病例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病例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AFPAFP高危病例高危病例:年龄小于年龄小于5 5岁、接种岁、接种OPVOPV(oral polio vaccine)次数少于次数少于3 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
4、AFP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脊灰的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 2例或例或2 2例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 2个月以内个月以内。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
5、经病、原因不明的多神经病);明的多神经病);神经根炎;神经根炎;外伤性神经根炎(包括臀肌注射后引起的神经炎);外伤性神经根炎(包括臀肌注射后引起的神经炎);单神经炎;单神经炎;神经丛炎;神经丛炎;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急性多发性肌炎;急性多发性肌炎;肉毒中毒;肉毒中毒;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短暂性肢体麻痹。短暂性肢体麻痹。常见的常见的AFP病例(病例(14种
6、种)三、三、AFP病例临床相关知识病例临床相关知识临床神经病学基础临床神经病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临床解剖:一、神经系统的临床解剖: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两部分,前者包括脑与脊髓,后者包神经两部分,前者包括脑与脊髓,后者包括括12对颅神经及对颅神经及31对脊神经,而颈、腰骶对脊神经,而颈、腰骶段的脊神经组成神经丛,而胸段的脊神经段的脊神经组成神经丛,而胸段的脊神经则单独向前走,每条脊神经可划分为根、则单独向前走,每条脊神经可划分为根、丛、干及末梢等部分。丛、干及末梢等部分。灰质与白质:中枢神经系统里神经细胞集灰质与白质:中枢神经系统里神经细胞集中
7、的部位颜色较深称为灰质,神经纤维集中的中的部位颜色较深称为灰质,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颜色较浅称为白质。部位颜色较浅称为白质。脑的灰质在表面称为大脑皮质,脊髓的灰脑的灰质在表面称为大脑皮质,脊髓的灰质位于中央呈蝶形,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的质位于中央呈蝶形,分为前角和后角。前角的神经细胞为下运动神经元,它所发出的纤维组神经细胞为下运动神经元,它所发出的纤维组成脊神经的前根。后角的神经细胞接受传入的成脊神经的前根。后角的神经细胞接受传入的神经冲动,与后角相连的神经叫后根。前根和神经冲动,与后角相连的神经叫后根。前根和后根合并为脊神经,因此前根是纯运动神经,后根合并为脊神经,因此前根是纯运动神经,后根是
8、纯感觉神经,脊神经是混合神经。后根是纯感觉神经,脊神经是混合神经。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的内部结构 白质(下行传导束白质(下行传导束-椎体束):锥体束是椎体束):锥体束是下行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两下行传导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两种。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种。因其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故称为锥体束。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细胞,故称为锥体束。锥体束在离开大脑皮质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后,经内囊和大脑脚至延髓(大部分神经纤维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而进入脊髓侧柱在延髓下段交叉到对侧,而进入脊髓侧柱),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病损时常出现上运动
9、终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病损时常出现上运动神经元麻痹及椎体束征等。神经元麻痹及椎体束征等。功能:完成大脑皮质对脊髓运动功能的控制功能:完成大脑皮质对脊髓运动功能的控制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的内部结构白质(下行传导束)白质(下行传导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损伤表现:一侧损伤,表现为同侧(患侧)损伤表现:一侧损伤,表现为同侧(患侧)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骨骼肌痉挛性瘫痪,肌损伤平面以下的肢体骨骼肌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锥体束征。躯干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及锥体束征。躯干肌不瘫痪。不瘫痪。二、神经系统的功能:保持身体内环境的稳二、神经系统的功能:保持身
10、体内环境的稳定及与外环境的统一。这种功能通过感觉定及与外环境的统一。这种功能通过感觉神经(传入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传入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出神经)来实现。当神经系统损害的时候,可能出来实现。当神经系统损害的时候,可能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腱反射改变、自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腱反射改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或体征。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或体征。三、运动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三、运动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运动神经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共同组成。上运动神经元是指大脑的锥体共同组成。上运动神经元是指大脑的锥体细胞及其纤维。下运动神经元指脑干颅神细胞及
11、其纤维。下运动神经元指脑干颅神经的运动核及其纤维、脊髓前角细胞及其经的运动核及其纤维、脊髓前角细胞及其纤维。纤维。不论上运动还是下运动神经损害,有一个不论上运动还是下运动神经损害,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支配的肌肉发生麻痹(瘫共同点就是所支配的肌肉发生麻痹(瘫痪)。痪)。上下运动神经元性麻痹的鉴别上下运动神经元性麻痹的鉴别 类别类别项目项目上运动神经元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瘫痪下运动神经原性下运动神经原性瘫痪瘫痪损害部位损害部位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皮质运动区或锥体束颅神经性运动核、脊髓前角、颅神经性运动核、脊髓前角、前根、脊神经前根、脊神经瘫痪部位瘫痪部位常广泛常广泛常较局限常较局限肌张力肌张力增高增高
12、减弱减弱腱反射腱反射亢进亢进减弱或消失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病理反射有有无无肌肉萎缩肌肉萎缩早期无,晚起为废用性早期无,晚起为废用性早期即有早期即有电变性反应电变性反应阴性(无)阴性(无)阳性(有)阳性(有)同义名称同义名称痉挛性瘫、中枢性瘫、硬瘫痉挛性瘫、中枢性瘫、硬瘫弛缓性瘫、周围性瘫、软瘫弛缓性瘫、周围性瘫、软瘫 椎体束征:椎体束征:为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出现的原始反射。当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踝和拇指趾背伸的反射作用。2岁以内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不属于病理。成年病人若出现则为病理反射。包括:1.Hoffmann征;2.Babinski
13、征;3.Oppenheim征;4.Gorden征;5.Chaddock征。感觉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感觉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 感觉神经属传入神经。传入人体能感受到外界的各种刺激,如声、光、痛、温、触、压及本体等。感觉往往带有主观的成分,尤其在小孩,判断有无感觉障碍要特别小心,最好加以文字描述。AFPAFP病例临床诊断时要检查下列项目病例临床诊断时要检查下列项目(一)感觉检查:一)感觉检查:感觉异常:如蚁爬感、灼热感、冰凉感感觉异常:如蚁爬感、灼热感、冰凉感等。等。疼痛:疼痛是感觉障碍,这点往往忽略,疼痛:疼痛是感觉障碍,这点往往忽略,神经根受侵犯疼痛较为剧烈往往伴有束带神经根受侵犯疼痛较为剧烈往往伴
14、有束带感。感。其他:感觉过敏、感觉过度、感觉减退、其他:感觉过敏、感觉过度、感觉减退、感觉消失。感觉消失。(二)运动检查(二)运动检查肌力:指肌肉收缩时的力量,按六级记录。肌力:指肌肉收缩时的力量,按六级记录。0级:完全瘫痪级:完全瘫痪 1级:可见肌肉收缩而无关节运动。级:可见肌肉收缩而无关节运动。2级:肢体可水平移动,但不能抬起。级:肢体可水平移动,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级:肢体能抬离床面。4级:能作抵抗阻力的运动。级:能作抵抗阻力的运动。5级:正常肌力级:正常肌力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临床诊断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临床诊断的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脑脊液检查:细胞蛋白分离可见于脊灰早脑脊
15、液检查:细胞蛋白分离可见于脊灰早期,而典型的蛋白细胞分离则见于格林巴期,而典型的蛋白细胞分离则见于格林巴利综合征。利综合征。2.肌酶的测定:许多肌病都有血清肌酶增高肌酶的测定:许多肌病都有血清肌酶增高的改变,而神经源性肌萎缩肌酶不会增高。的改变,而神经源性肌萎缩肌酶不会增高。可测可测GPT、GOT、CPK、LDH等。等。3.血生化检测:为血生化检测:为K、Na、Ca、P等。等。4.免疫学检测:对血、脊液进行抗脊灰病毒免疫学检测:对血、脊液进行抗脊灰病毒抗体检测,如抗体检测,如IgM阳性或阳性或IgG早期与恢复期早期与恢复期对比是否有对比是否有4倍增加。倍增加。5.肌电图检查:可区分是肌性损害还
16、是神经肌电图检查:可区分是肌性损害还是神经原性损害,运动神经抑或感觉神经损害,原性损害,运动神经抑或感觉神经损害,前角细胞损害有特殊的肌波。前角细胞损害有特殊的肌波。6.影像检查:比较有意义可做脑影像检查:比较有意义可做脑MRI或脊髓或脊髓MRI.7.粪便的病毒分离:是脊灰诊断的金标准。粪便的病毒分离:是脊灰诊断的金标准。急性弛缓性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AFP)病例的临床病例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对AFP病例进行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应分二步病例进行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应分二步进行:进行:第一步:确定是否第一步:确定是否AFP病例。病例。(若是若是AFP病例则进病例则进入第二
17、步)入第二步)第二步:依据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原则,第二步:依据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原则,14种种疾病中可分为三类:肌病、中枢神经病变、周疾病中可分为三类:肌病、中枢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脊灰病例应归类于纯下运动神经围神经病变。脊灰病例应归类于纯下运动神经元病变。(从病史、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元病变。(从病史、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判断。)辅助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作出判断。)四、四、主要主要AFPAFP疾病的临床诊断要疾病的临床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点和鉴别诊断1、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症3、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4、全身
18、型重型肌无力、全身型重型肌无力5、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低钾性周期性麻痹6、坐骨神经麻痹、坐骨神经麻痹7、类脊灰综合征、类脊灰综合征27 以脊髓型多见:以脊髓型多见:可有双峰热;发可有双峰热;发热或热退后出现肢体和热或热退后出现肢体和/或躯干麻痹,弛缓或躯干麻痹,弛缓性,不对称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感性,不对称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感觉障碍;重症伴有呼吸肌麻痹;病程早觉障碍;重症伴有呼吸肌麻痹;病程早期,期,CSFCSF中有细胞蛋白分离,恢复期呈现蛋中有细胞蛋白分离,恢复期呈现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神经源性受损;白细胞分离;肌电图:神经源性受损;粪便中分离出脊灰野毒株(确诊的依据)。粪便中分离
19、出脊灰野毒株(确诊的依据)。28 格林巴利综合症格林巴利综合症诊断要点 (脱髓鞘型)急性起病,不发热,可见对称性,(脱髓鞘型)急性起病,不发热,可见对称性,弛缓性肢体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主观和或弛缓性肢体麻痹。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主观和或客观感觉障碍。可伴有运动神经麻痹,如面神经,客观感觉障碍。可伴有运动神经麻痹,如面神经,舌咽,迷走神经受累。病情严重者常有呼吸肌麻舌咽,迷走神经受累。病情严重者常有呼吸肌麻痹。脑脊液可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示痹。脑脊液可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示神经源受损。脱髓鞘型神经源受损。脱髓鞘型GBSGBS的的EMGEMG示神经传导速度减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为主,
20、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慢为主,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CMAP)波幅降低相)波幅降低相对不明显,对不明显,F F波潜伏期延长。(轴索型波潜伏期延长。(轴索型GBSGBS)的)的EMGEMG示示CMAPCMAP的波幅明显减低,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的波幅明显减低,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轻度减慢,慢,F F波潜伏期正常。波潜伏期正常。29 急性起病;典型的截瘫。感觉障碍平面及急性起病;典型的截瘫。感觉障碍平面及尿潴留;急性起病时,常有脊髓休克期,表现为尿潴留;急性起病时,常有脊髓休克期,表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CSFCSF外观无色透明,淋巴细胞外观无色透明,淋巴细胞及蛋白含量可有轻度
21、增高。脊髓及蛋白含量可有轻度增高。脊髓MRIMRI检查有助区检查有助区别脊髓病变性质及范围。常规检查视力及眼底,别脊髓病变性质及范围。常规检查视力及眼底,除外视神经脊髓炎。除外视神经脊髓炎。30 全身型:具有典型临床特征,即受累的躯干全身型:具有典型临床特征,即受累的躯干及四肢,伴或不伴眼外肌或球肌受累,有易疲劳性及四肢,伴或不伴眼外肌或球肌受累,有易疲劳性和无力,经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症状减轻和无力,经休息或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确诊:或消失,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确诊:a.a.甲基硫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药物试验阳性;酸新斯的明药物试验阳性;b.b.重复
22、电刺激,重复电刺激,l-5l-5赫兹赫兹刺激条件下,第刺激条件下,第5 5次诱发电位波幅比第次诱发电位波幅比第1 1次诱发电位次诱发电位波幅降低波幅降低1010;c.c.血血AchR-abAchR-ab阳性。确诊时注意阳性。确诊时注意与其它有类似症状疾病相鉴别,如急性多发性肌炎,与其它有类似症状疾病相鉴别,如急性多发性肌炎,线粒体肌病等。线粒体肌病等。3132 有臀肌注射药物史或腓骨小头受压史;有臀肌注射药物史或腓骨小头受压史;多数患儿注射当时即有注射部位或向小腿、足部多数患儿注射当时即有注射部位或向小腿、足部放射痛。放射痛。患儿表现患肢小腿及足无力,足下垂,患儿表现患肢小腿及足无力,足下垂,
23、膝腱反射可引出,提示腓总神经受累。膝腱反射可引出,提示腓总神经受累。患儿可患儿可出现仰趾足,膝反射正常,踝反射消失,提示胫出现仰趾足,膝反射正常,踝反射消失,提示胫神经受累。神经受累。感觉障碍出现受累神经支配的肌群。感觉障碍出现受累神经支配的肌群。33 又称急性麻痹综合征。临床特征与脊灰相似。又称急性麻痹综合征。临床特征与脊灰相似。前驱症状发热、恶心、头痛、肌痛等。迅速出现急前驱症状发热、恶心、头痛、肌痛等。迅速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非对称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性弛缓性麻痹,非对称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测约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测约1/31/3病例可有淋巴细胞增病例可有淋巴细胞
24、增多。病因可以是非脊灰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组病毒多。病因可以是非脊灰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组病毒A A、B B,埃可病毒,肠道病毒及日本脑炎病毒,埃可病毒,肠道病毒及日本脑炎病毒(JEVJEV)。强调指出脊髓胸段)。强调指出脊髓胸段MRIMRI发现脊髓灰质有发现脊髓灰质有T T1 1及及T T2 2相异常信号,并提示相异常信号,并提示MRIMRI检测时显示脊髓灰质检测时显示脊髓灰质的特征改变有定位价值。的特征改变有定位价值。卫生部根据全球及我国消灭脊灰的现状,根据WHO的建议和其他国家的经验,目前我国免疫策略为种;应用OPV进行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应急免疫及扫荡式免疫,用OPV仍是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
25、的根本措施但是,OPV可出现异常反应即在服苗者或接触者中,可能发生极少数的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 VAPP)VAPPVAPP(疫苗相关病例)的定义(疫苗相关病例)的定义 服 苗 者 疫 苗 相 关 病 例服 苗 者 疫 苗 相 关 病 例(v a c c i n e(v a c c i n e associated associated p paralytic aralytic p poliooliom myelitis yelitis VAPPVAPP,服苗病例服苗病例):):服用活疫苗服用活疫苗(多见于
26、首剂服苗多见于首剂服苗)后后4-354-35天发天发热热,6-40,6-4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AFP),无无明显感觉丧失明显感觉丧失,临床诊断符合脊灰。麻痹后临床诊断符合脊灰。麻痹后未再接种未再接种OPV,OPV,从粪便标本中只分离到脊灰从粪便标本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疫苗株病毒者。VAPPVAPP(疫苗相关病例)的定义(疫苗相关病例)的定义 服苗者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服苗者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接触病例接触病例):):与服活苗者在服苗的与服活苗者在服苗的3535天内有密切接触史天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接触6-606-60天出现天出现AFP,AFP,符合脊灰
27、的临床诊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麻痹后未再接种断。麻痹后未再接种OPV,OPV,从粪便标本中只从粪便标本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提示提示:AFPAFP病例须详细询问患者服用脊灰减病例须详细询问患者服用脊灰减毒疫苗(糖丸)的时间,剂次,尽量索取患者毒疫苗(糖丸)的时间,剂次,尽量索取患者的预防接种本查验,婴儿需查看是否存在肛周的预防接种本查验,婴儿需查看是否存在肛周脓肿等高危信号。脓肿等高危信号。麻痹日期OPV发热双下肢麻痹腹泻随访日期大便采集型疫苗株(+)1/242001/1/141/172/42002/9/20病例编号:18性 别:男发病年龄:8月龄OPV服苗史:1次
28、LL、肌萎缩临床符合病例VAPP服苗者VAPP(个案)1.VAPP1.VAPP的诊断的诊断()1962年美国Tany首先报道 VAPP是指因机体免疫缺陷、免疫低下或其他原因,在接种或接触OPV后,对正常人不致病OPV,而对这些人却成为致病的病原,临床特征类似脊灰的病例。()流行病学的特点 VAPP发生率很低,报道不一。OPV服苗者与接触者发生率分别为0.71/100万剂和0.15/100万剂。我国上海市VAPP发生率0.52/100万剂。人群分布:OPV接种者,常为岁首次服苗者,与OPV接种者接触的人多为20岁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过OPV的成人。据报道,第次接种OPV发生VPAA概率/52万,第
29、二次为1/230万。VAPP均为散发,无季节和高峰地区分布。WHO一项研究显示,服苗者中脊灰疫苗型所致VAPP最多。接触者VAPP II 型最多。Esteves K.Safety of oral poliomyelitis vaccine:result of a WHO enquiry(I)BULL WHO,1998;66(6):739-748 ()VAPP发病机制的探讨 与疫苗株病毒的基因突变有关,导致毒力增强。近年研究分离病毒如VPI区核酸序列发生了变异,与abin疫苗株相比差异1%.OPV株在人肠道内复制的过程发生变异,一些变异可导致高水平神经毒力的回复,引起VAPP。VAPP主要诱发因
30、素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肛旁脓肿没有被认为是一种免疫缺陷病。上海市一项研究表明一百多例肛旁脓肿儿童中未发现免疫功能低下/缺陷儿童。VAPP和肛旁脓肿相关性正在研究中。VAPP次要诱因是在服用OPV后30天内进行臀肌注射(主要是抗生素)1995年罗马尼亚一项研究表明在服用OPV后30天内多次进行抗生素注射更易引起VAPP。被称为诱发VAPP的次要因素。(4)诊断标准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预防工作规范 2005;9:121 我国制定VAPP诊断标准如下:服用OPV(多见于首剂服苗)后4-35天内发热。6-4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感觉障碍,临床诊
31、断符合脊灰。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活疫苗,粪便标本只分离出脊灰疫苗株病毒者。如有血清学检测脊灰IgM抗体阳性或中和抗体或IgG抗体有4倍增高并与分离的疫苗病毒型别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服苗接种者疫苗相关病例:与服脊灰活疫苗者在服苗后35天内有密切接种史,接种后6-6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第条同上述。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诊断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诊断 与服脊灰活疫苗者在服苗后35天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后66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麻痹后未再服脊灰活疫苗,粪便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如有血清学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或中和抗体)4倍以上升高并与分离的疫苗株型别相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