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浙江省2020年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仿真模拟试题生物仿真模拟试题C 解析版解析版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 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 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2
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分子中含镁元素 B油脂和蛋白质中均含有C、H、O、N 四种元素 C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 1B 【解析】A、叶绿素分子中含镁元素,A正确;B、油脂只含有 C、H、O三种元素,B错误;C、纤 维素和果胶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正确;D、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具有缓和温度 变化的作用,D正确。故选B。 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酸分为 DNA 和 RNA
3、 两类 BDNA 就是核糖核酸 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含有核酸 D动物细胞的 DNA 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2B 【解析】核酸包括DNA和RNA,A正确;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B错 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C正确;动物细胞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中的染色体上,D正确。 3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4、3B 【解析】种群的“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 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越来越大,个体之间的斗争 越来越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B错误;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其增长速率可能相 同,因此单位水体的产量也可能相同,C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 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种群数量越接 近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D正确。 4人群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即IA、IB、i控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A与IB互为非等位基因
5、B一种血型对应一种基因型 C基因IA与IB不存在显隐性关系 D只有A型血人的红细胞膜上有A抗原 4C 【解析】A型血对应的基因型有IAIA、IAi;B型血对应的基因型有IB IB、IB i;AB型对应的基因型为: IAIB;O型血的基因型ii。IA与IB互为等位基因,A错误;一种血型对应一种基因型或多种基因型,B错 误;基因IA与IB不存在显隐性关系,二者为共显性,C正确;A型血人和AB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均有A抗 原,D错误。故选C。 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
6、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5B 【解析】A、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A错误;B、饥饿时,肝脏细胞 中的肝糖原水解形成葡萄糖,补充血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B正确;C、寒冷环境下,机体的体温 与外界环境温差大,因此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C错误;D、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 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人体内检测到病毒不一定说明其内环 境稳态被破坏,D错误。故选:B。 6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B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7、 C人类的活动可干预群落演替的进程 D水生群落的垂直结构由光照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 6C 【解析】A、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也并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 替到同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A错误;B、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 于种群的空间分布,B错误; C、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因此可干预群落演替 的进程,C正确;D、水生群落的层次性,即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决定,D错 误。故选:C。 7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B
8、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子代噬菌体均含 32P C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子代噬菌体均不含 35S D噬菌体增殖所需的能量和原料由细菌提供 7B 【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操作程序是:用32P或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细 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搅拌、离心,检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实验原理是:T2噬菌体侵 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菌细胞外;在T2噬菌体的DNA的指导 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T2噬菌体的组成成分。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 质,以便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区分开,单独观察
9、二者的作用,A正确;B、用32P标记DNA的噬菌 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利用细菌细胞中的脱氧 核苷酸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少部分子代噬菌体含32P,B错误;C、用 35S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到细菌的细胞 中,利用细菌细胞中的氨基酸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以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C正确;D、 噬菌体增殖所需的能量和原料由细菌提供,D正确。 8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种植物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细胞中的色素均在液泡中 B甲、乙两图显示的均为细胞的亚显微结
10、构 C甲、乙图中的细胞均不能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D甲图中的细胞正在发生渗透失水,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8C 【解析】分析题图:甲图细胞具有大液泡,乙图细胞中具有叶绿体。A、乙细胞具有叶绿体,其中 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A错误;B、甲图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的显微结构,B错误; C、甲、乙图中的细胞都是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均不能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变 化,C正确;D、甲图中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在发生渗透失水或渗透失水,D错误。 9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 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们培育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AABB; aB;AaBBC;AAaaBBBB。则下
11、列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多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9B 【解析】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BB,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某生物的基因型为 AaBB,转变为aB,采用的技术是花药离体培养;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BBC,采用的 技术是转基因技术;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转变为AAaaBBBB,采用的技术是多倍体育种。故 选B。 10将未接触过青霉素的葡萄球菌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结果有极少数存活下来。存活下
12、来的葡 萄球菌在相同培养基中经多代培养后,对青霉素具有明显抗性。原因是 A青霉素诱使葡萄球菌发生了抗青霉素的突变 B青霉素的选择提高了葡萄球菌的抗青霉素基因频率 C葡萄球菌个体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逐渐适应并生存 D抗青霉素葡萄球菌的后代抗青霉素能力会越来越强 10B 【解析】AB、青霉素对葡萄球菌的不定向的变异起了选择作用,具有抗青霉素基因的个体有更多 的机会生存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抗青霉素基因的个体逐渐被淘汰,最后青霉素使葡萄球菌的抗青霉 素基因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A错误;B正确;C、葡萄球菌个体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逐渐淘汰不 抗青霉素的个体,留下抗青霉素的个体,而不是适应并生存,C错误;D.
13、 葡萄球菌的变异是不定向 的,故抗青霉素葡萄球菌的后代抗青霉素能力不可预测,D错误。故选B。 11下列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相关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 B神经系统中有支持细胞 C神经细胞均含有一条轴突多条树突 D支持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 11C 【解析】A、坐骨神经中有许多条神经纤维,相互之间不干扰,A正确;B、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 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B正确;C、神经细胞往往含有一条轴突多条树突,C错误;D、支 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脊髓,属于低级中枢,D正确。故选C。 12下列关于细胞溶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溶胶中有多种酶 B细胞溶胶
14、能与细胞器间进行物质交换 C细胞溶胶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D细胞溶胶是细胞质中除细胞器外的液体部分 12C 【解析】A、细胞溶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含有与代谢活动相关的多种酶,A正确;B、细胞 溶胶能与细胞器间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C、细胞溶胶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水,C错误;D、细胞溶胶 是细胞内除细胞器之外的液态基质,D正确。 1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 图所示的状态。a、b 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推测正确的是 Aab,且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B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该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C将该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
15、,细胞会略微膨胀 D实验的主要原理是活的植物细胞都能够发生渗透作用 13C 【解析】分析图形,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质壁分离平衡状态或质 壁分离复原过程;a表示细胞液、b表示细胞外液。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 态,可能处于质壁分离过程、质壁分离平衡状态或质壁分离复原过程,A错误;B、水分子进出细胞 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B错误;C、将该细胞浸润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不断吸水, 由于细胞壁的限制,细胞的体积会略微膨胀,C正确;D、只有成熟的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能发 生渗透作用,D错误。故选C。 14某同学进行“探究pH 对过氧化氢酶影响”
16、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缓冲液 pH5.0 pH6.0 pH7.0 pH8.0 收集的气体 体积(mL) 0.5min a1 b1 c1 d1 1min a2 b2 c2 d2 A该实验不需设置空白对照组 B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温度、酶的活性 C若d1 最小,说明pH8.0 抑制过氧化氢分解 D1min 时收集的气体体积均不相同 14A 【解析】本实验为对比实验,不同pH的实验组互为对照,无需另外设置空白对照组,A正确;该实 验过程中,pH值为自变量,酶的活性为因变量,温度、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收集气体的时间等为无 关变量,B错误;若d1 最小,说明pH8.0下过氧化氢分解最少
17、,原因可能是pH8.0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 性,C错误;题干中未提到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如果过氧化氢溶液量少,1min中内全部反应 完,则有可能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同,D错误;故选A。 15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如图),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 、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A本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是复制二代的结果 C得到“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这一结论起关键作用的是试管和的结果 D把中的DNA处理为单链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所示 15A 【解析】A、由实验可知,该实验运用了同位
18、素标记法15N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A正确;B、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是复制二代的结果,B错 误;C、对得到DNA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结论起关键作用的是试管的结果,C错误;D、给试管中 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应该是出现1/4重带和3/4轻带,与试管所示不符,D错误。 故选:A。 16载体蛋白在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载体蛋白转运物质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可逆形变 B载体蛋白只能将物质由高浓度侧转运至低浓度侧 C载体蛋白不需与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结合 D各种物质的被动转运或主动转运均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16A 【解析】A、
19、载体蛋白在转运过程结构会发生一定的可逆形变,A正确;B、在主动转运过程中, 载体蛋白可以将物质由低浓度侧转运至高浓度侧,B错误;C、载体蛋白运输物质的过程中,需要与 被转运的分子或离子结合,C错误;D、物质的被动转运不一定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自由扩散, D错误。故选A。 17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tRNA上的碱基序列是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B多种氨基酸可同时连接到一种tRNA上,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CRNA需要在细胞核中加工为成熟mRNA后才能运至细胞质并与核糖体结合 D一条mRNA上可串联多个核糖体进行工作,最终得到多条相同的肽链 17D 【解析】mR
20、NA上的密码子决定了氨基酸的序列,并不能决定tRNA上的碱基序列,A错误;一种 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B错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被膜,原核生物的mRNA形成后就 可以进行翻译,不需要加工,C错误;一条mRNA上可串联多个核糖体进行工作,因为翻译的模板相 同,最终得到多条相同的肽链,D正确。 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细胞均会经历产生、分化、凋亡的过程 B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C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 mRNA 种类改变 D癌细胞易转移是因为质膜表面不存在粘连蛋白 18C 【解析】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不会发生细胞凋亡,A错误;B、衰老细胞中多种
21、酶的活 性降低,B错误;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mRNA 是转录的产物,因此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内 mRNA 种类改变,C正确;D. 癌细胞细表面的粘连蛋白 很少或缺失,容易在组织间转移,D错误。故选C。 19大豆子叶颜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表现黄色,幼苗阶段 死亡。用子叶深绿与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A2/3 B5/6 C3/7 D6/7 19D 【解析】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植株(Bb)杂交,F1的基因组成为BB(占1/2)和Bb(占 1/2),BB与Bb比例为1
22、1,各占1/2。 F1自交,F2成熟群体中的基因组成为BB(子叶深绿,占 1/2+1/2 1/4=5/8)、Bb(子叶深绿,占1/2 1/2=1/4)和bb(幼苗死亡,占1/2 1/4=1/8),BB与Bb比 例为52,B基因的频率为5/7+1/2 2/7=6/7, D正确。故选D。 20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提供较为可靠的浓度探究范围 B实验选用生长素类似物是因为其比生长素不易被分解 C实验中的蒸馏水只用于设置空白对照 D实验用的插枝可带少量的叶和芽 20C 【解析】A、做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
23、学性和可行性,为正式实 验提供较为可靠的浓度探究范围,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A正确;B、实验选用生长素 类似物是因为其比生长素不易被分解,B正确;C、实验中的蒸馏水除了用于设置空白对照,还可用 于稀释,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C错误;D、实验用的插枝可带少量的叶和芽,有利于 枝条存活,D正确。故选:C。 21某科研小组将一组健康小鼠依次置于25 、0 、25 环境中,在每一种环境中均生活15 min,从 开始到结束,每隔5 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含量,共测了9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这些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
24、)如下表。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小鼠由25环境进入到0环境时,机体散热量减少 B据表分析,指标C代表皮肤血流量,指标B代表TSH CTSH对TRH的释放存在负反馈抑制作用 D实验过程中,小鼠在25环境中产热大于散热,在0环境中散热大于产热 21B 【解析】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 输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当血液中甲状 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在寒冷环境中
25、,机体通 过神经调节,还会导致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因毛细血管收缩而使皮肤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 热。由此可见,在实验过程中,表中能调节小鼠产热量的生理指标: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B促甲状腺激素(TSH),能调节小鼠散热量的生理指标C是皮肤血流量。A、小鼠由25环境 进入到0环境时,通过神经调节,会导致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皮肤因毛细血管收缩而使皮肤血流 量减少,以减少散热,但由于环境温度与体温的温差增大,所以机体散热量增加,A错误;B、表中 信息显示,进入0环境时,首先增加的是A,随后增加的是B,但C却减少,据此结合题意可推知: A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B代表促甲
26、状腺激素(TSH),C代表皮肤血流量,B正确;C、 TSH对TRH的释放不存在负反馈抑制作用,甲状腺激素对TRH的释放存在负反馈抑制作用,C错误; D、实验过程中,小鼠在25环境中产热等于散热,在0环境中散热等于产热,D错误。 22劳氏肉瘤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可使感染它的禽类患恶性肿瘤,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身含有逆转录酶 B含有A、T、C、G四种碱基 C无法激活受感染禽类的免疫反应 D属于分解者 22A 【解析】劳氏肉瘤病毒是RNA病毒,自身含有逆转录酶,在宿主细胞内可以发生逆转录过程,A正 确;该病毒只含有RNA,含有A、U、C、G四种碱基,B错误;该病毒是抗原,可以激活受
27、感染禽类 的免疫反应,C错误;该病毒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属于消费者,D错误。故选A。 23某家系中有甲(基因A、a控制)、乙(基因B、b控制)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5号不携 带乙病基因,下面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4体内的细胞最多可含有4个甲病致病基因 C1与 2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D若4与5近亲结婚,后代正常的概率为1/6 23C 【解析】分析系谱图:4和5号都有甲病,但他们有一个不患甲病的女儿(7),即“有中生无 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和5号都没有乙 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即“无中
28、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且甲、乙中有一种是伴 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 误;4是杂合子,体内的细胞最多可含有2个甲病致病基因,B错误;1有一个患两种病的儿子 3,其基因型为AaXbY,因此1的基因型为aaXBXb;2表现型正常,生下2XbXb,因此2基因型 为aaXBXb,基因型相同,C正确;4的基因型为AaXBXb,5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 4 与5近亲结婚,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 1/4aa 1/2(XBY+XBXb)=1/12,D错误。 24下图是相关激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图。下列叙
29、述错误的是 A图中激素 、分别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 B胰岛 细胞的质膜上存在胰岛素受体 C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可以促进过滤液中葡萄糖的吸收 D处于饥饿状态,此时的分泌量增加,该激素是由图中的 X 细胞分泌的 24D 【解析】由图示知,腺泡组织分泌消化酶,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为胰高血糖 素、为胰岛素;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 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 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A. 由上分析可知,图中激素、 分别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A正确;B.
30、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说明全身 组织细胞的质膜上均存在胰岛素的受体,B正确;C. 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可以促进过滤液中葡萄糖 的重吸收,防止出现尿糖,C正确;D. 处于饥饿状态,血糖偏低,此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 D错误。故选D。 25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 B细胞毒性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血浆中的病原体 C记忆B细胞只存在针对一种特定抗原的抗体 D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25C 【解析】A、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是先天就具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因而皮肤大面积烧伤的 病人,他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而不是丧失,A
31、错误;B、细胞毒性T细胞可特异性识别被抗原侵 染的靶细胞,B错误;C、记忆B细胞只存在针对一种特定抗原的抗体,C正确;D、白细胞介素-2能 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不能促进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D错误。 非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26(7分)在一个较小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以植物A为食的昆虫、以植物A和昆虫为食的鸟B、以 鸟B为食的猛禽C等,且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回答下列问题: (1)用_法调查鸟B的种群密度;各种昆虫的种群密度总是围绕着各自种群的平衡密度 上下波动,对种群数量波动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是_。 (2)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2、,其流向为_和_未被利用;以B鸟为 食的猛禽C的同化量包含了呼吸量和_。 (3)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很小的一种昆虫在该草原绝迹,但是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 量基本没有影响,其原因是_。 (4)某人从外地向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一种植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等),预测这种植物对该生态 系统的多样性可能产生的影响:_。 26(7分,每空1分) (1)标志重捕 气候 (2)被分解者利用 流向下一营养级 次级生产量 (3)该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被其他同营养级的物种替代 (4)大量繁殖导致本地物种减少,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也可能与其他物种相互 制约,成为其中的一个组分,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
33、生物多样性) 【解析】(1)鸟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因此调查鸟B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气候 是对种群数量波动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2)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 即流向下一营养极、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猛禽C的同化量包含了呼吸量和次级生产量(用于生 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3)根据题意分析,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很小的一种昆虫在该草 原绝迹,但是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基本没有影响,可能是因为该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被其他同营养级的物种替代。(4)某人引种的植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则该植物大量繁殖会导致本 地物种减少,进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34、。 27(7分)为研究缺水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下表是某课题小组在其它条件适宜情况下所测实验数据(气 孔导度表示气孔开放程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处理 光合速率 molCO2/(m2s) 气孔导度 m mol / (m2s) 叶绿体数/细胞 番 茄 品 种1 正常含水量 8.90 200.50 13.52 正常含水量35% 4.18 36.47 10.26 番 茄 品 种2 正常含水量 6.65 121.00 11.63 正常含水量35% 4.00 60.00 9.43 (1)植物缺水时或环境因素导致蒸腾作用速率过快时,会引起气孔导度_,影响CO2的吸收, 使_过程明显受阻。 (2)上表中番
35、茄品种_对缺水更敏感,结合表分析,其可能原因是_; 实验中若突然用黑布遮住对照组中的番茄品种2,则短时间内其叶绿体内三碳酸合成速率将_ 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实验发现:缺水严重影响氮元素的吸收导致类囊体膜上_(填“色素种类”)含量明显减 少;缺水条件下番茄果实中有机物积累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是缺水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还 可能是_。 27(7分,每空1分) (1)减小 碳反应 (2)1 气孔导度和叶绿体数目下降幅度较大 减小 (3)叶绿素 缺水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 【解析】根据题意,实验研究缺水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故实验的自变量是含水量,结合表格可知, 正常含水量35%和正常
36、含水量相比,无论是番茄品种1还是品种2中,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体数 /细胞都呈下降趋势。(1)植物缺水时或环境因素导致蒸腾作用速率过快时,会引起气孔导度减小, 影响CO2的吸收,CO2参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使碳反应过程明显受阻。(2)据表格数据可知,正常 含水量35%和正常含水量相比,番茄品种1中光合速率下降了约53%,番茄品种2中光合速率下降了约 40%,说明番茄品种1对缺水更敏感;番茄品种1中气孔导度和叶绿体数/细胞下降幅度比番茄品种2更 大,这是导致番茄品种1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实验中若突然用黑布遮住对照组中的番茄品种 2,即光照缺失,直接影响光反应,光反应无法产生ATP和NAD
37、PH,导致三碳酸还原为三碳糖的过程 受阻,短时间内其叶绿体内三碳酸合成速率将减小。(3)缺水严重影响氮元素的吸收,而氮元素主 要参与某些光合色素、NADPH、ATP等的合成,因此缺水会导致类囊体膜上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 缺水条件下番茄果实中有机物积累明显减少,其原因可能是缺水使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缺水还可能 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 28(6分)某种多年生雌雄同株的植物,叶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 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该种植物叶色和花色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在关系见下表: 叶色 花色 表现型 绿叶 浅绿叶 白化叶(幼苗后期死 亡) 红花 黄花 白花 基因型 BB Bb bb
38、 D_E_ D_e ddE_ ddee 注:除基因型为bb的个体外,该种植物的其他个体具有相同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请回答: (1)该种植物叶色的遗传符合_定律。 (2)该种植物中有_种基因型表现为绿叶黄花,纯合的绿叶黄花植株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_ _。 (3)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自交后代红花黄花白花的比例为_。 (4)现以一株浅绿叶的植株作亲本自交得到F1,F1早期幼苗的叶色有_。F1成熟后,全部自交得 到F2,F2成熟植株中浅绿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 28(6分,每空1分) (1)分离 (2)2 BdE (3)1231 (4)绿叶、浅绿叶、白化叶 2/5 【解析】(1)该种植物的叶色由一
39、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该种植物叶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绿叶黄花植株基因组成为BBddE_,则该种植物中有BBddEE、BBddEe2种基 因型;纯合的绿叶黄花植株BBddEE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BdE。(3)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基因型为DdEe的植株自交后代有9种基因型,根据表中各花色与基因型的对 应关系,红花黄花白花的比例为1231。(4)浅绿叶植株Bb自交得到F1,根据分离定律,F1 有三种基因型,早期幼苗的叶色有绿叶、浅绿叶、白化叶。白化叶个体在幼苗后期死亡,F1成熟后, 全部自交得到F2,F2中BB个体所占比例为1/3+(2/3)(1/4)=1/2,Bb个体所占比例为(2/3) (1/2)=1/3,bb个体所占比例为(2/3)(1/4)=1/6,白化叶个体在幼苗后期死亡,成熟植株中 浅绿叶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3(1/2+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