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富贵不能淫对比阅读一、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注释:蹴:踩踏。万钟:丰厚的俸禄。加:益处。:奉:侍奉。得:同“德”,感激。乡:同“向”,先前。已:停止。15解释 父命之()戒之曰()往之女家()与民由之()此之谓失其本心()16
2、翻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7甲乙两文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甲文中“”和“大丈夫之道”构成对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不问是非,投其所好的为人之道。乙文中将“”与“万钟”作对比,告诫人们不应该“”。(用原文语句填空)18甲乙两文强调了怎样的做人准则,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二、【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此之谓大丈夫。【乙】孟子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翼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节选自孟子尽心上,有删改)14解释
3、 不诚大丈夫哉 丈夫之冠 必敬必戒 尊德乐义 15翻译下列句子。得志,与民由之。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16根据【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17【甲】【乙】两文都出自孟子。【甲】文中孟子反驳景春的观点时,先运用 论证,一针见血地指出公孙衍、张仪等行的是“妾妇之道”,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何谓大丈夫;【乙】文则运用道理论证,阐述了“,”的主张。三、景春曰:-【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苏武传(节选)班固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
4、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乙】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注:晓:通知。会论:审判并处死。虞常:曾与汉使张胜私自交易,准备暗杀卫律,后事情败露,被活捉。张胜:和苏武一同出使匈奴,他为副使,苏武是正使。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丈夫之冠 勇冠三军 怒发冲冠 沐猴而冠B妾妇之道 独行其道 志同道合 分道扬镳C必敬必戒 引以为戒戒备森严
5、戒骄戒躁D马畜弥山 大夜弥天 硝烟弥漫 弥山亘野1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甲】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翻译:(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敞的住宅里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礼,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路上义。理解:孟子认为大丈夫做人做事要讲仁德,守礼法,合道义。【乙】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翻译: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理解:卫律希望苏武能听他的良言相劝,不要白白地丢了性命,要家喻户晓。13苏武算不算孟子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四、富贵不能淫 四、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孟子,名 ,时期思想家。9解
6、释 岂不诚大丈夫()贫贱不能移()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9这两篇文章分别围绕着什么问题来议论的?10 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你从选文中任举一个例子做具体分析。12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更能帆风顺。当你身处逆境时,你会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五、【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此之谓大丈夫。【乙】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诏下,所在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
7、也。(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注释】(1)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专卖。(2)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地方。(3)矧(shn))况且,何况。(4)阁诏:搁置诏书。(5)窜:这里指被流放。13解释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安居而天下熄()贫贱不能移()矧厚赋毒之乎()14翻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15根据你对语段(甲)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认为语段(乙)中的何易于能否称得上“大丈夫”?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16结合两则选文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六、【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
8、丈夫哉?-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13解释无违夫子()威武不能屈 ()民信之矣()必不得已而去()14翻译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2比较【甲】【乙】两文,可以看出孟子和孔子各自强调的是什么?16结合【甲】文内容,联系你的认识,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七、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此之谓大丈夫。”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
9、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后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逐移兵马司,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选自宋史,有删改)背景链接时元军气盛,南宋已至危亡之际,文天祥、张世杰等忠臣拥立赵量、赵峒为王,进行流亡式抗争。忽必烈命张弘范征讨他们。宋军寡不敌众,文天祥于潮州被俘。注释捍:保卫。泫
10、然:水滴落的样子。捄:同“救”。乡:同“向”。17本学期,我们了解了不少文言语法知识,请完成下表。文言文语法知识梳理通假字往之女家:词类活用威武不能屈:往送之门,戒之日:告诫必敬必戒:一词多义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写使为书招张世杰: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20孟子认为“大丈夫”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质,你认为文天祥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吗?联系乙文具体分析。一、【答案】15教导、训诲;告诫;同“汝”,你;遵从;叫做 16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11、,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17妾妇之道;一箪食,一豆羹;失其本心18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穷、强权等)改变追求。不放弃做人的根本原则。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舍身取义的精神。二、【答案】14真正,确实;行冠礼;谨慎;尊崇 15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16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不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17类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三、【答案】1
12、1D12【甲】13示例一:算。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苏武面对虞常先被剑斩,而后张胜怕死请降,卫律责难举剑相胁的威慑场面,毫无惧色,陈词无罪且岿然不动,这是大丈夫“威武不能屈”的表现,所以苏武称得上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示例二:算。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卫律又现身说法,以自己降匈奴获富贵的经历游说苏武,苏武毫无反应,这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的表现,所以苏武称得上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四、【答案】8轲;战国 9真正,确实;使改变(改变,使动用法);违背;通“弼”辅佐10 富贵不能淫谈论的是“大丈夫的标准”或者“何谓大丈夫”
13、的问题。11例一:“居天下之广居,工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工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例二:“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12不畏困难、乐观、勇于面对。五、【答案】13真正,确实;停息;使.动摇;增加,加重 14(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15 能。焚诏书,不惧权贵
14、。为茶民和小吏着想,讲仁德,有仁心。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16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变的。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我们不能迷惑乱心;遇到危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发生时,要敢于挺身而出;作为公民,人人都应注意做人准则、品德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使浩然正气蔚然成风。六、【答案】13违背;使屈服;信任,信用;去掉 14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从古到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15孟子从“仁”“礼”“义”的高度,强调“大丈夫”应该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自己的立场;孔子则着眼于“信”,强调在治国理
15、政中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即“民无信不立”。16坚守道德底线和做人的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不受金钱利益的诱惑,不屈服于强暴压迫;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反对强权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丈夫。(言之成理,表述充分完整,有自己的认识即可)七、【答案】17同“汝”你;使屈服;谨慎;书信 18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19张弘范认为文天祥忠义,就派人把他护送到了京城。20示例:是大丈夫。他具备“富贵不能淫”的品性。文天祥被俘后,弘范“置酒大会”在会上以丞相之位许文天祥,只要他归降元廷,皇上荣宠、富贵唾手可得。然文天祥泪洒当场,宁可以死殉国也不愿叛国。可见富贵不能迷惑其思想,改变其信念。他有“贫贱不能移”的品性。文天祥由南宋丞相成为元廷阶下囚,被辗转关押,临刑仍然神色从容,可见无论是身居相位还是牢中囚犯,不能使他轻易动摇自己的信念。他还有“威武不能屈”的品性。文天祥被俘后,被元军要求参拜弘范,文天祥丝毫不惧,铁骨铮铮;临刑之前,神色从容,不惧生死,强权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正是他大丈夫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