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象和意境关于“意象”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象”,指现实生活中的景、事、物,声、色、味及想象中的万物。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立象以尽意”,诗人就是借助客观外物来表达主观情感。中国文化为“怨怒文化”,上起屈原下到鲁迅,可以说一脉相承,有怨而发,不平则鸣。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借助诗这一形式来阐发心灵,不得志时常寄情山水;政治上失意,就转向自然的怀抱以求安慰。意象便成了作者表达情志的具象载体。所
2、以只要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内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水之精神写不出,以礁石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刘熙载艺概 意象分类1、描叙性意象2、虚拟性意象 描叙性意象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宋代梅尧臣评划线诗句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划线诗句有何语言特点?诗歌“言外”的“不尽之意”是什么?这两句诗纯用名词组成,勾画了一幅乡村破晓清冷的风景画,把“早行”写得生动而
3、又逼真,真切地反映了出门在外的旅人辛劳的情状和清苦的心境。虚拟性意象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荒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意象之情感望月怀远,伤春悲秋雁啼悲秋,猿鸣沾裳鱼传尺素,蝉寄高远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爱情诗及其意象情感意象: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表现情感: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田园山水诗及其意象情感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表现情感: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等。咏物诗及其常见意象情感意象:松柏、竹、梅、菊、兰、蝉、蜂等。表现要点:托物言志,以中心物象的
4、本质特征,寄寓诗人的情怀。送别诗及其意象情感意象:文题(送、赠、别)、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表现情感: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边塞诗及其意象情感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表现情感: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行旅诗及其意象情感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等。表现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这首五律是如何点题的?首句为千
5、古佳句,“佳”在哪里?试作简要解说。2、本诗明写望月,实为 。诗人是如何写出“相思”之苦,“相思”之深的?1、首句写景点明“望月”,第二句由景入情点明“怀远”。首联看似平淡无奇,却意境雄浑阔大,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和共鸣,故为世人所喜爱。2、怀人。以“遥夜”与“竟夕”相应,写出了诗人因相思而彻夜难眠之苦,以“怨”和“怜”写出了诗人内心因相思所带来的烦闷。七、八句形象地再现了诗人如痴如醉的相思之情。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本诗主要表达 ,但诗人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孤客,也只写到闻秋风而止,其情感以“最先”两字暗示出来,试结合全诗,分析“
6、最先”两字的丰富内涵。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最先”两字,是此诗的神来之笔。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但为何是“孤客”先听到呢?因为诗人孤独寂寞,思归心切,故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所以最先听到秋风。“最先闻”含蓄有余,为读者留下了可以寻味的空间。水仙子 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1)题目为“夜雨”,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1)用间接的方法,通过“夜雨”落在梧桐、芭蕉上的声音,使人想见
7、滴滴答答的夜雨。(2)漂泊的孤苦、对家乡的思念、对父母的怀想。关于“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人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面。多数诗歌表现了诗人心灵思绪的片断,借助与之相对应的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从接受主体而言,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言的媒介,糅合一己之人生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自身,从而产生心灵的回应与共鸣。因诗歌之审美形象皆为零碎、片断、跳跃之故,需读者驰骋联想再予补充、丰富、完美之。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
8、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于心,则得其真矣。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物境特点:以景为主,景中藏情。景重,情浓,意淡。全诗以
9、客观的描景写物见长,直抵物境。诗之尾句最为有名,宋代以后常为绘画之题,其神韵情味可见一斑。上联两句写西涧白日之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下联状春夜潮涌舟横之象,“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写出野趣,一个“横”字,点出姿态。情境特点:以情为主,景为情设,情中带景。情重,景散,意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全诗围绕一“喜”字展开情境。首联写喜出望外之情,用喜极而泣加以烘托。颔联紧承上联,先写妻子的愁容一扫而光,继写自己匆匆收拾准备回乡的狂喜。下四句乃想象之辞,战乱结束,返乡不用再
10、担惊受怕,所以可以放歌纵酒,伴随着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色,与妻儿们高高兴兴地出发,这里是何等的快意!尾联用“即从”“便下”与“穿”“向”四个极其连贯的动词,绾结四个地名,一气直下,酣畅淋漓地写出了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由于诗人扣住了“喜”字来写,以情为重心,以此带景,移步换形,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意境特点:以意为主,以气取胜,富有理趣,意中传情。意重,情浓,景淡。悯 农李 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两首以关注农民疾苦,感叹盘中之餐来之不易而家喻户晓,传诵不衰。其中的第一首语言平易如农谚,而三、四两句,语意却力透纸背。“四海无闲田”与“农夫犹饿死”的强烈反差和畸形现实,对时代黑暗入木三分的揭露已不言而喻。寄江南故人家铉翁曾向钱塘住,闻鹃忆蜀乡。不知今夕梦,到蜀到钱塘。注:家铉翁,四川眉山人,官至端明殿学士、签署枢密院事等职。后出使元廷被扣,但拒不出仕。这是宋亡后,他写的怀念故国之作。作者是南宋末年的家铉翁,他官至端明殿学士、签署枢密院事等职。后出使元廷被扣,但拒不出仕。这是南宋亡后,他写的怀念故国之作。由于他是四川眉山人,所以上联一句写故国,一句写故乡,爱国之志写得很明白。下联写失去故国、故乡之痛,夜里梦中,不知魂归何处。诗中仅以杜鹃“不如归去”的啼声感发情思,但其思绪之痛苦,胸襟之浩渺,真令人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