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一节 健康教育第二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第一节 健康教育一、健康教育的概念二、健康行为三、影响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既是一种以促进人的健康为目的社会活动,也是一种由特定机构承担、针对特定群体和个体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改善或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态度,达到健康促进的目的。健康教育的任务包括:传播健康知识,提高人们的健康认知水平;树立健康意识,影响个体、大众的健康行为和健康观念;提供有益的、有针对性的增进健康的经验,传授健康技能;实现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统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二、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
2、维持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它既包括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如经常锻炼、吃健康食品、定期体检等),也包括改变不健康行为(如吸烟、酗酒、大量吃高热量零食、挑食、偏食、不喜欢运动等)。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曾提出四项最重要的健康行为,即不吸烟、饮酒不过量、锻炼身体和平衡膳食,并指出人们如果能做到这四点,死亡人数将减少一半以上,人均寿命将延长10年。三、影响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一)知、信、行模式 英国健康教育专家柯斯特(Cust)较早提出了知、信、行模式。他认为健康行为的建立要经过从知识到态度,再到行为的发展过程,三者之间存在着递进关系。其中,知识是行为建立的基础,通过它可以改变个体的认知水
3、平,影响个体的态度和信念;信念是行为改变的动力,只有在相信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行动,从而形成健康行为或改变不健康行为。三、影响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二)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是由霍克鲍姆(Hochbaum)等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的。该模式认为,健康行为的建立主要取决于健康信念,即深信一个事物或者现象是真实的、可信的。而健康信念则主要受动机、预防危害的重要性和对建议信任程度等三要素影响。年龄、文化、健康状况、舆论等人口、社会因素以及改变行为将付出的时间、金钱、难易度等结构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健康信念的建立。而周围人群、权威的建议、有说服力的宣传等往往是引发和促成健康行为产生的因素。三、影响健康
4、行为养成的因素(三)计划性行为理论模式 计划性行为理论又称合理行动理论,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菲什拜因(MFishbein)和艾甑(IAjzen)提出,是对当今健康教育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模式。计划性行为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具有理性特点,行为的发生取决于行为意图,即是否有改变行为的意愿,意愿是行为发生或转变的直接决定因素。而行为意图受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到的行为控制等三要素的影响;行为意图和行为控制直接影响行为的发生。三、影响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四)信息处理和行为转变模式 信息处理和行为转变模式是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WSchramm)根据信息加工处理原理提出的。该模式认为,信息不能直
5、接导致行为的产生。个体在接受信息后,要通过感知、注意、兴趣、理解、记忆、思考等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然后转化为信念,再转化为行为。从信息出现到行为产生,这中间有很多环节和因素均可影响到信息的传递,使信息得到强化或弱化。因此,信息既可导致预期目标的m现,也可能不出现,甚至出现与预期目标相反的结果。同时,信息自身所表现出的表达性、易懂性、感染性、说服力等也将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三、影响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五)多阶段改变理论 多阶段改变理论是普罗查斯卡(Prochaska)和狄克莱门特(Diclemente)。在1983年提出的。该理论将个体健康行为的变化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前沉思阶段,也称前预期阶段
6、。处于此阶段的个体没有作出任何改变的意图。沉思阶段。处于此阶段的个体已感知到问题的存在,开始思考但未采取行动。准备阶段。个体开始计划、准备改变其行为。行动阶段。开始出现行为的变化。保持阶段。维持已有的行为变化。三、影响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六)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层递假说 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养成层递假说由顾荣芳(2003年)提出。该假说认为,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是由低到高,逐层发展,且各层之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通常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三个发展水平,即经他人帮助的健康行为;初级水平:经他人提醒的健康行为;中级水平:自我努力的健康行为;高级水平:自动化的健康行为。三、影响健康行为养成的
7、因素 上述健康教育理论模式揭示了健康行为养成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健康行为发生、转变因素的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行为养成的实质是行为的约束,任何人都不喜欢自己的行为受到约束。因此,健康行为的养成不是一件简单或容易的事情。然而较之建立一种行为,改变原有的行为更为困难。据有人统计:在想改变不良行为的人群中,4080的人在6周后又回到了原来状态。因此,在儿童行为形成和养成的早期开展健康教育,既易于建立起健康行为,又可大大节约因不良行为形成后再去改变而带来的成本。第二节 幼儿园健康教育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环节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特点四、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要点一、幼儿园
8、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组织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选择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是对教育应达到水平的预期,是对幼儿应获得能力的规定和要求。通常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由多层级目标构成,包括各年龄阶段目标、分类目标和各个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目标等。分类目标是指根据领域教学内容进行归类、分别设立的各类教学内容要达到的目标,如营养教育目标、安全教育目标等。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目标是指具体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实现的目标。不同的目标规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下面集中讨论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及相应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环节(一)卫生习惯教育(二)身体认识及保护教育(三)心理健康教育(四)饮食与营养教育(五)安全教育(六)体育教育(七)环境与健康教育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特点1.贯穿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2.贯穿幼儿在园学习的全过程3.施教主体多元化4.教育方式多样化四、开展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要点(一)活动设计和形式选择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适应(二)在健康教育活动中引入情感教育和养成教育(三)注意运用系统教育和随机教育方法(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