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 遗传的分子基础1.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基因的概念()。4.DNA分子的复制()。5.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6.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网络总览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探索遗传物质本质的经典实验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转化的实
2、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菌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2)转化的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的影响,实验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只是小部分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3)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体内转化实验只是证明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荚膜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
3、P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1)35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能检测到放射性的存在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2)侵染时间要合适:侵染时间过短或过长会使32P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组)的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原因是部分噬菌体未侵染或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3)搅拌要充分:如果搅拌不充分,35S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组)部分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没有分离,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会共同存在于沉淀物中,这样会造成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
4、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1.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12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菌落和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格里菲思曾推论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有某种“转化因子”。科学研究表明,“转化因子”为
5、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释放的一段约含15个基因的DNA片段。“转化因子”经过一定变化后能进入R型活细菌并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分子上,使之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转化因子”整合到R型细菌DNA分子中,改变了其嘌呤碱基的比例B.“转化因子”中含有多个起始密码子,可有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转化因子”中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中不含有荚膜多糖D.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利用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理1234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3.(2019江苏,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
6、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12344.为探究禽流感病毒(H7N2)能否吸附并侵染人的细胞,实验人员用32P标记的H7N2、鸡胚细胞悬浮液(M)、人的脐血干细胞悬浮液(N)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A.将N均分为两组,一组接种H7N2,另一组不接种B.将接种H7N2的细胞置于适宜条件下长时间培养C.适当时间保温后,搅拌并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D.适当时间保温后,不搅拌仅离
7、心,检测沉淀物中的放射性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1.熟记DNA分子结构的“五、四、三、二、一”2.归纳DNA复制过程(1)DNA复制时间: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和DNA病毒繁殖时。(2)DNA复制场所: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处也可发生。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3.归纳
8、DNA转录和翻译过程(1)转录(2)翻译转录的场所:真核生物有细胞核,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原核生物的转录在细胞质中进行。转录发生的时期:就个体而言,转录可发生在个体生长发育的任何时期。但从细胞周期分析,转录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分裂期由于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因此基因不能转录。转录的产物不只是mRNA分子,还有tRNA、rRNA,但只有mRNA携带遗传信息。3种RNA分子都参与翻译过程,只是作用不同。tRNA上有很多碱基,并非只有3个,只是构成反密码子的碱基数量是3个。真、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的比较: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在不同的场所中进行的,先在细胞核内转录得到mRNA,mRNA通
9、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后才能进行翻译;原核生物由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的阻隔,所以可以边转录边翻译。转录、翻译中的碱基配对方式:转录过程中有TA、AU、GC和CG;翻译过程中有AU、GC、UA、CG。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4.中心法则“一看”模板:若是DNA,则可能为DNA复制或转录;若是RNA,则可能是RNA复制、逆转录或翻译。“二看”原料:若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则可能为DNA复制或逆转录;若为核糖核苷酸,则可能为转录或RNA复制;若为氨基酸,则一定为翻译。“三看”产物:若为DNA,则可能为DNA复制或逆
10、转录;若为RNA,则可能为转录或RNA复制;若为多肽(或蛋白质),则为翻译。分析题目中所提供的模板、原料、酶的种类等相关条件,再结合上述分析判断所属过程。有关病毒中心法则的2点分析(1)发生场所:所有病毒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都发生在宿主细胞内。(2)RNA病毒产生RNA的过程,并不是都经过RNA复制。逆转录病毒产生RNA的途径为:先经过逆转录过程产生DNA,然后DNA经过转录过程产生RNA。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1.如图为DNA分子复制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正确的是A.DN
11、A复制需要ATP和核糖体 B.a和d的碱基序列肯定相同1234562.(2019全国,2)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同位素标记的tRNA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A.B.C.D.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3.(2019河南一模)弹状病毒为单股负链RNA(记作“RNA”)病毒。除RNA外,弹状病毒还有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等蛋白质成分。如图是该病毒侵染宿主
12、细胞并增殖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23456A.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可表示为RNADNARNA蛋白质B.过程的原料是宿主细胞提供的脱氧核苷酸C.该病毒仅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能合成病毒蛋白D.弹状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与宿主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蛋白有关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4.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只进行过程而不进行过程B.X1与X2的区别主要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过程不能完成D.上图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及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23456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本课结束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2020高考二轮复习资料-遗传的分子基础(16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