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鉴赏参考模板范本.doc

上传人(卖家):林田 文档编号:422838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塞诗鉴赏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边塞诗鉴赏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边塞诗鉴赏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边塞诗鉴赏参考模板范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边塞诗鉴赏边塞诗鉴赏教学目的1、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派。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盛唐边塞诗和晚唐边塞诗的特点。2、了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3、掌握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4、掌握解答边塞诗词鉴赏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派。2、掌握解答边塞诗词鉴赏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解答边塞诗词鉴赏问题的方法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边塞诗和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其创作

2、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初唐写作边塞诗较多的作家,此后其他著名诗人如:杨炯、陈子昂、杜审言等人也创作边塞诗。边塞诗创作一时蔚为风气。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 1、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2、盛唐边塞诗的特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

3、个方面。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盛唐之诗风: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晚唐诗风: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花雪月李益)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4、宋代之诗风

4、: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总的来说是: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二、欣赏著名边塞诗人(1)高适(701-765)是盛唐边塞诗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

5、边塞经历有密切的关系。高适在人生的早年,就渴望从军,建立边功。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自天宝十二年(753)开始,高适长期从军,三度出塞,军旅生活体验丰富。高适每次出塞都写了大量的诗或纪行,或抒怀。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他的诗继承汉魏古诗的遒劲风格,常用的表现方式是铺排对比,直抒胸臆。诗作带着强烈的感情。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6、。(2)岑参(715-769)是盛唐边塞诗的的主要创作者,这和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他向往从军立功,把它当作求取功名的一条主要途径。从军前,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终日不得意,出门何所之。从人觅颜色,自叹是男儿。”(江上春叹);“盖将军,真丈夫,行年三十执金吾。”(玉门关盖将军歌);“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自从天宝八年(749)开始,岑参两度出塞,先赴安西任掌书记,后赴北庭任节度判官,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边塞生活,历练成为一个边塞诗人。 岑参边塞诗的特色及价值在于充满了山川奇气和爱国壮志。所谓山川奇气,即以边疆自然风光作为诗歌意象,在绝域的荒凉和广漠中挖掘庄严和美丽,并加以热烈歌颂,这是岑

7、参诗歌的独到之处。所谓爱国壮志,即抒写边防将士保卫边疆的正气。在艺术上,善于观察,精于描绘是他的特长。岑参诗常用的表现手段是:丰富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和合理的夸张。岑参的边塞诗句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色彩瑰丽,想象丰富,句式跳跃,语言奔放。他的作品写奇景,抒奇情,有奇采。 (3)王昌龄的边塞诗,王昌龄的边塞诗大部分是用乐府旧体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体多用以入乐的七绝,与高适岑参多用古体诗不同。王昌龄的从军行向来被推为边塞诗的名作。三、边塞诗的美学风格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它包含了: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等各个方面。

8、 盛唐边塞诗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统一所产生的张力使诗句具有永不泯灭的魅力,诗句中洋溢着的崇高感,成为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千载悠悠。 晚唐时期,经过无数战乱的唐朝更加衰落。这段时期的边塞诗也全无初唐时期的豪迈

9、。而多写思念故里之情。如李益从军北征归纳特征 (1)从内容看特征-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家乡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等。 (2)从风格看特征雄壮豪迈。 (3)边塞诗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烘托。赏析方法1词句分析法2形象分析法 附:常用词语 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 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

10、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四、中学生在解答边塞诗词的鉴赏问题时,应掌握如下几把打开通往凯旋门的钥匙。 边塞诗的创作在唐代达到顶盛,白成一家风格。在高考中,也备受出题者青睐。作为备考的学生,掌握积累边塞诗的一些知识是必要的。历经多年备考,笔者总结了一些内容,现摭谈如下: 1、抓住边塞诗的意象,认识边塞诗。 识别边塞诗的身份并不难。冈为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范围狭窄,多是和边塞、战争有关。比如:地域方面有关山、人漠、黄河、关外、萧关、榆关、沙场、绝域等。 2、了解边塞诗的风格和代表诗人。 诗尽管短小,同样是寄寓情感的。我们常说:言为心声,即为如此。拿到边塞诗后,首先看一下作者,从而知人论世。 唐代是

11、我国边塞诗创作最为繁荣的时代,作为边塞诗派而言。当以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之涣、王翰等人为主体形成的一个创作群体最为著称。因此,作为备考的学生,应当把他们作为重点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些诗人所处的时代,毕竟国力强弱不同,在对外战争中的胜负也不同,那么边塞诗的风格格调也不同。边塞诗的格调大致分为二类:一类初唐时期:多昂扬奋发的格调。二类为中唐前期:昂扬奋发尚有余响;三类为晚唐及中晚唐时期:只有对昔日感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悼。通过这些来了解边塞诗人的边塞诗的大致内容和意境风格。 3、总结边塞诗的内容,指导做题。 内容是诗的核心,掌握了核心内容,可以高屋建瓴地指导做题。 边塞诗的内容大

12、致可分为四类,现列举如下: (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李白塞下曲六首:“愿将腰卜剑,直为斩楼兰。”以付介子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 (2)、描绘戍守战斗场面,描写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反战主题。 如:杜甫兵车行:“行人但云点行频”“边庭流血成海水”等句子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带来的痛苦。 (3)、描绘征人与亲人的离别情绪,表达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借写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来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念乡土的情感。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和边塞人民的生活状况。 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从

13、地域和季节的反差揭示了边疆气候的异常。“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以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瑰奇壮丽地沙塞雪景。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边塞诗鉴赏方法1、 弄清边塞诗词的立意,深挖它含蓄的主旨,从总体上把握作品。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这首诗对边塞环境描写有什么特色?起了什么作用?诗的主题又是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写出边塞险峻的形势以渲染气氛,预示将来激烈的战斗,富有想象。其主题是:寄予魏大以很大的希望,激励友人勇立战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己为国立功

14、的宏愿。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绝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复杂心情? 答:诗眼是“悔”字。这里既有对夫妻分离的不满,又有难以排遣的错教夫婿“觅封侯”的内疚,还有自己对铸成大错的醒悟与追悔。 2、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出关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庸关。旆(p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

15、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有何作用? 答:以工整的对仗的形式来写景,用了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先从俯视的角度来写莽莽大漠上的黄沙,在月色的辉映下如同白雪,再从仰望的角度来写浩瀚空中的月色,那皎

16、皎寒月犹如严霜。上下交映,只见整个大漠一片白茫茫,令人顿觉冷嗖嗖。诗人从地点、景物、气候三个方面着意刻画,反复渲染,营造出一个悲凉的氛围,为后两句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蓄势。 3、弄清诗中哪些地方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一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二是要抓住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从军行(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答: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

17、呼啸的狂风,漫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张艰苦。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想要表现什么? 答:“红旗半卷”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首诗以征人怨为题,而不着一个“怨”字,“却尽得风流”,诗中之“怨”何来?请作简要的分析。 答:一是来自“金河”、“玉关”等许多实词的排列与组合,二是来自“复”、“与”等虚词之巧用,三是来自“岁岁”、“朝朝”等重叠词的妙饰,四是来自“归”、“绕”等动词的活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5 / 5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常用办公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边塞诗鉴赏参考模板范本.doc)为本站会员(林田)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