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中的线条画中的线条 以南宋马远十二水图为例以南宋马远十二水图为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赏析南宋画家马远的十二水图 ,了解不同动态的水在画中所呈现出不同质 感的线条; 2. 通过图像识读, 认知顿挫颤笔和流畅细笔的线条质感, 体会画家线条组织的独 特之处,并能尝试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不同动态的水。 3. 感受不同质感的线条带来的不同美感体验, 在图像识读中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 能力,在创意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赏析南宋画家马远的水图,认知画中不同线条的质感。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能运用不用质感的线条表现不同样态下的水。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感知与体验一、
2、感知与体验 1.出示三幅不同水面动态的图片,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出示三幅不同水面动态的图片,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根据学生的描述,总结出三个词语:风平浪静、碧波荡漾、波涛汹涌。 2小游戏小游戏 请 10 位同学两人一组拿一根绳子(绳子粗细不同) 在老师的语言描述下,做出不同的动态。 (师:平静的水面上,一阵微风吹过,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浪也越来越 大了,越来越急。 ) 学生们根据老师的语言描述,抖动绳子的速度越来越快。 请三个学生在黑板上用线条表现刚才感受到的水面。 3.引申出南宋画家马远,介绍其一共创作了十二幅水图引申出南宋画家马远,介绍其一共创作了十二幅水图。 4
3、.出示一段黄河流水的视频,说一说这段视频给你的感受如何,这样的感受出示一段黄河流水的视频,说一说这段视频给你的感受如何,这样的感受 画家马远会如何来表现呢? 教师依次出示下图,请学生思考哪一幅最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画面的构图意味,来增强这种黄河翻滚的动势,并能与黄河 逆流的题款相呼应。 教师提及作品是用毛笔表现的中国画,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件作品画家用线 条的用笔变化来表现黄河怒吼之势。 引出课题画中的线条 二、欣赏与表达二、欣赏与表达 1.重点赏析黄河逆流重点赏析黄河逆流 (1)感受画面中线条的虚实关系 教师将黄河逆流中标出三个不同深浅的线条,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层次的 线条在墨色上的变化
4、,并理解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出了画面前实后虚的空间意 境。 (2)赏析画面中线条的质感用笔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一些特别的线条, 并说一说它特别在什么地方?你觉得它 是如何画出来的? 教师请学生在作品中找到若干根特别的线条,并总结这样的线条是顿挫颤 笔, 表现了黄河水组结逆流之势。 同时在黑板上用毛笔示范顿挫颤笔的表现方法。 (3)解构画面中线条的组织美感 教师标示两根线条,请学生观察变化,总结线条的粗细变化,并在黑板上示 范。 同时再请学生发现粗的线条一般都位于水动态的什么位置, 引导学生思考粗 细位置的变化与水的动态关系。 教师标示两个区域,请学生发现这两个区域的线条有什么组织变化,引申出 疏密
5、关系,以及疏密的位置与水的动态的关系。 出示黄河逆流作品,总结在感受、解构、赏析中体会到了画中线条的虚 实关系、顿挫用笔和组织美感,表达画家为了表现出水的这种动态,对水的观 察、线条提炼的精到之处。 2.自主赏析马远的其它水图自主赏析马远的其它水图 (1)教师出示马远十二水图的全部作品 请学生静观 30 秒,(教师将马远的 水儿水图 册页摆放在教师侧边桌子上) , 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整体感受和发现。 再出示教师标示出构图的红色线条,引导学生发现马远的构图习惯,简单介 绍“马一角”外号的缘由,和这种构图对营造画面意境的作用。 (2)学生选择一件自己最欣赏的水图作品,说一说你对这件作品中线条的
6、 虚实关系、如何用笔、组织美感的理解。 (学生选择的作品都可以点击放大,或 者寻找教室中老师事先准备好的放大图片) ,在学生自我表达中引申出另一个用 笔:流畅细笔,主要用于表现平静的水面,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示范。 选择至少 3 个学生自我表达赏析 3.总结总结 总结马远的十二水图和他的艺术价值。 出示一批马远同时代和其后时代的画家在他的水图中得到的启发, 而表现在 画中的水的线条。 三、表现与展评三、表现与展评 1.出示刚上课时候的三张图片, 请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对哪种水的动态印象出示刚上课时候的三张图片, 请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对哪种水的动态印象 最深刻。 请学生研读创作要求 学生创作前,观看老师的创作视频。 学生在老师事前准备好的仿古宣纸上创作,播放管平湖的平沙落雁古琴 曲。 2.将学生作品粘贴在事先准备好的新册页上,展评。将学生作品粘贴在事先准备好的新册页上,展评。 四、拓展与延伸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魏晋画像砖、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作品和马蒂斯的速写作品,引导学 生理解线条作为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 要注重在平日的赏析中感受线条的魅 力,要关注在自我的艺术表现中表达线条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