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導單位:人文數位教學計畫辦公室執行單位:高鳳技術學院數位媒體設計系計畫主持人:鄭嘉敏助理教授執行期程:96年8月1日至97年1月31日教育部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人文數位教學計畫文史資源數位典藏規劃設計期末報告一、核心理念屏東位於台灣最南方,自然資源豐富,明鄭時即已設縣管理,縣內族群眾多,民風純樸、物產文化豐富,極值得針對本縣之歷史背景,風土民情、地形特色及特殊的地緣文化,加以整合開發成數位典藏與再加值利用。二、課程目標1.探討國內數位典藏發展現況及如何加值再利用。2.指定屏東地區四個文史古蹟與聚落,將學生分組,蒐集圖(照)片、文字、影像與聲音等,進行數位化,並建置資料庫(metadata)。
2、3.將完成數位化的文史資源,以QR Code整合連結資料庫,並選出最具特色的資源作加值再利用設計。三、課程內容1.開設課程(1)科目名稱:文史資源數位典藏規劃與設計(2)修課限制:本系二年級以上,修習過本系二、三年級數位導覽設計或數位典藏設計及相關延伸課程者優先。(3)授課教師:侯皓之、劉淳泓(4)開課學程/學分數:2/22.課程大綱科目名稱(中/英文):文史資源數位典藏規劃與設計類別基礎課程進階課程實作課程第一週導論分組1.數位典藏的意義與如何加值再利用2.屏東文史資源分析第十週Case study數位典藏國定計畫成果網站:經典意象,珍藏台灣案例討論分析第二週調查方法與QR Code的特點1
3、.探討如何蒐集文史資源與田野調查記錄方式2.QR Code的原理、轉換方式與資料庫第十一週數位典藏之文字及語音資訊擷取技術各組開始進行資料歸納整合第三週專案報告1各組調查進度與文史資源蒐集情況第十二週數位典藏之影像處理格式 各組數位化整合執行第四週專案報告2各組調查進度與文史資源蒐集情況第十三週數位典藏之網頁設計與技術各組數位化整合執行第五週專案報告3各組調查進度與文史資源蒐集情況第十四週數位典藏加值應用探討各組數位化整合執行第六週文史資源數位化11.數位化的意義與方式2.數位化的各種格式第十五週各組提案討論修正QR Code資料庫測試第七週文史資源數位化2各組文史資源進行數位化第十六週各組提
4、案討論修正QR Code資料庫測試第八週文史資源數位化3Metadata與 QR Code 第十七週作品提案第九週期中專案報告第十八週期末專案報告四、課程具體實施策略或教學方法課程實施策略1.讓學生從參與的過程,得到各方面的訓練,諸如:如何發掘問題、尋找相關的資料;如何瞭解消化資料,去蕪存菁。2.如何由眾多的資訊整理出一些清晰的概念,甚至於創造出新的見解;如何將整理出來的概念轉換成具體的典藏資料庫設計。1.本課程以專題方式進行,藉由實際蒐集屏東重要古蹟或歷史性建築等文史資源,進行相關數位典藏工作。2.透過分析成功案例與文獻資料,觀摩具特色之數位典藏系統實際操作情形,以加強同學實務能力與經驗,進
5、而提昇本系數位典藏於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應用與效益。教學方法五、期末成果與效益計畫指標:結合本系發展特點,設計屏東文史資源與古蹟聚落典藏資料庫。成果:1.指定屏東地區四個文史古蹟與聚落,將學生分組,蒐集圖(照)片、文字、影像與聲音等,進行數位化,並建置資料庫(metadata)。2.將完成數位化的文史資源,以QR Code整合連結資料庫,並選出最具特色的資源作加值再利用設計。3.修習本課程的同學,可進一步延伸發揮,作為畢業專題的設計主題。選擇屏東登記在案的古蹟或歷史性建築,考量同學們的交通狀況,訂定四個四個文史古蹟與聚落,如下:萬金天主堂(天主教,三級古蹟)孫立人行館(歷史性建築)蕭家古厝(民
6、宅,三級古蹟)六堆天后宮(民間宗教,三級古蹟)等四個主題,作為數位典藏重點。六、本案數位典藏文史古蹟與聚落典藏屏東歷史建築 主要參考經典意象、珍藏台灣,松山煙場歷史建築類型三級古蹟題名萬金天主堂現貌室內編號0001說明此為禮拜堂一樓全景,為長方形結構建築,內由十二根圓柱支撐屋頂。所屬計畫教育部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人文數位教學計畫七、以數位導覽進行加值利用 地方文史資源導覽現有問題 以紙本方式介紹,與實際空間難對應聖芭芭拉教堂(庫塔那后拉 捷克)七、以數位導覽進行加值利用參訪者至少需要花費二項視覺上注意力的找尋與轉換:找尋紙本上的對應;注意力在文物與說明文字上轉換。數位導覽加值的主要目的:就使用
7、者面向:人與建物或文物互動時,能夠更容易與更清楚的瞭解文物或建物的內涵。就管理者的面向:可以利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最有效的導覽機制。八、導覽科技的進程 傳統導覽員 大聲易造成彼此干擾 傳統導覽員(子母機,無線發射導覽系統)共同缺點需預約且導覽員不足 語音導覽(卡帶式,體積大、耗電)語音導覽(電子式)KIOSK 定點式的資訊提供,無法在觀展過程中產生即時與作品參照式的對應學習 PDA導覽 動線式(可依使用者欲參訪時間作重點式導覽)PDA導覽 感應式(RFID、802.11、紅外線、條碼)九、行動導覽之設計考量Spasojevic&Kindberg(2001)提出使用者使用科技在實體-虛擬的導覽環境中
8、(nevigation between physical and virtural),該被考量到的四個層級的模型:basic affordances(基本的擔承性)手持裝置的部分,如無線網路能力、感應裝置能力(1-2M紅外線及RFID,1-10cm條碼)、螢幕屬性、輸入模式、重量等。Attention to artifacts(展品的注意)使用者對展覽所給予的注意力,是在實際的展品上或網頁上?使用者真的會去看網頁嗎,如果有的話會不會只是一瞥,或僅看一些文字。使用者看的是設備本身還是真的有看相關內容。Path through Physical and Virtual space(實體與虛擬的路徑
9、)這裡所關注的是實體與虛擬的順序,注意力在同一展區實體虛擬間的切換。Higher order effects非正式學習更高效果的模型。九、行動導覽之設計考量賴鼎陞(2004)就其在故宮執行數位導覽的經驗指出,PDA在導覽時,螢幕保持全亮狀態,因此電池的續航時間相對縮短,為了要進行長時間導覽,PDA上會再額外加上電池,同時PDA較一般語音導覽機器精密也較為脆弱,為了碰撞或不小心掉落,會再加上保護殼等,而導致重量加重不少。(生理)Fleck(2002)也指出,PDA器材價位仍偏高,雖以租用方式借用,但使用者仍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深怕掉落故障,引發賠償問題。(心理)九、行動導覽之設計考量 Woo
10、druff等人(2002)發展了一個適用於歷史古蹟的導覽系統,其特色有二:以整體建物內的照片作為選擇訊息的依據,虛擬空間和實體展物的對應直接;簡單有力的補充說明(約2-3句左右),以維持注意力與導覽之間的平衡;十、屏東地方文史資源數位導覽設計 就使用者面向:人與建物或文物互動時,能夠更容易與更清楚的瞭解文物或建物的內涵。就管理者的面向:可以利用最低的成本達到最有效的導覽機制。感應式導覽使用者不用邊看邊找相機為reader不需額外的reader手機多數人會帶在身邊地方文史單位無需提供導覽載具及負擔保管、借用、維修等後續問題十、屏東地方文史資源數位導覽設計WHY QRCode?是一種比RFID(無
11、線射頻辨識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還低廉又快速的行動商務機制(祁安國,2005)。QR Code只需在Mobile照相手機等行動裝置安裝QR Code解碼器即可辨識,就如同隨身攜帶小型條碼機,不僅可省下標籤、讀取機的費用,且製作QR Code條碼相較於RFID的標籤製作容易,所花費的成本也不會太高(翁頂升、戴利芩,2007)。十、屏東地方文史資源數位導覽設計WHY QRCode?在不連線的情形下 儲存QR碼資料容量 數字 最多 7,089 字元 字母 最多 4,296 字元日文 漢字/片假名 最多 1,817 字元(採用Shift_JIS)中文漢字
12、最多 984 字元(採用UTF-8),用於導覽解說足夠十、屏東地方文史資源數位導覽設計WHY QRCode?亦可拍完直接連線網際網路 無限儲存量,聲音、圖片、影片皆可 但需考量傳輸速度(在沒有無線網路之環境下亦需考量連線費用)十、屏東地方文史資源數位導覽設計本專題由內政部所認定之古蹟或歷史建築中挑選四項進行,分別為萬金天主堂、蕭家古厝、六堆天后宮、空軍招待所(孫立人行館,現為民族音樂館)十、屏東地方文史資源數位導覽設計 考量到四項歷史建築中目前皆無無線上網之環境,使用3G上網之意願可能性不高,因此QRcode分成網路模式與單機模式供使用者選擇 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參訪前、參訪中、參訪後的學習(資料
13、來源:Samper and Spasojevic,2002)同步與非同步學習 與實體空間相對應的網站(非同步學習)結論本專題主要成果如下:導覽注意力問題的解決 相對於傳統紙本說明,參訪者只需感應條碼,即可同步對應學習,不需花費注意力在紙本與文物的找尋上。解決導覽解說牌人多無法觀看的問題。基本承擔性問題的解決 fleck等人(2002)所述,使用者仍會產生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深怕掉落故障,引發賠償問題。與實體空間的對應非同步學習 參訪者在進行事後學習時,用這種文物與所在位置的關聯的對應方式,更能夠加深參訪者對文物的印象。結論 館方可以最低成本方式建構 館方吾需提撥任何經費購買導覽載具(行動電話使用
14、者本人所持有),省去購買、租用、維修等龐大人力、物力經費;館方吾需教育使用者如何使用(如何使用自己的行動電話本人最為清楚);隨身攜帶率高(除了商務人士外,大部分的人不會隨身悉帶PDA,但手機一定會帶在身上)。由於地方文史單位大部分的展示內容長期維持不變,若條碼損壞,一般印表機即可再行列印。結論 手機來進行導覽仍待克服的一些問題:螢幕尺寸過小,資訊閱讀不易;區域網路的涵蓋範圍有限,若不在範圍內,需以3G方式上網,目前的收費價格仍偏高,將大幅降低使用意願,雖然各家通訊業者陸續推出3G上網約七、八百元吃到飽方案,但實際申辦者仍為數不多。台灣行動電話尚未如日本全面建構QRCode譯碼程式,需另行安裝。結論 在地方歷史建物人力、物力均匱乏的情形下,不似國家文物單位,如故宮或各國立博物館,在教育說明上可嘗試各種不同的科技應用如RFID、平板電腦等,因此若能以最少的成本達到最有效的導覽目的,本專題所提出數位典藏導覽加值,或許在是資源短缺的地方歷史建築的推廣傳播上,是一個可行且持久的辦法。成果展示 數位典藏+數位導覽 非同步學習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