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7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梵尼兰 文档编号:430338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07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消息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作者是( C )A.阎吾 B.穆青 C.毛泽东D.胡乔木2.社会生活及消费类报道,一般属于( B )A.硬新闻 B.软新闻 C.消息 D.特写3.新闻导语产生于( C )A.1830年的“政党报道”时期B.14至16世纪近代报刊出现之时C.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期间D.20世纪初“客观报道”发端之时4.下列作品中,表现祖国大陆与台湾“血浓于水,两岸一家”骨肉亲情的是( D )A.写在绢帕上的诗 B.春夜 C.别了,“不列颠

2、尼亚”D.相思正是吐黄时5.通讯生命的支柱报道的主要对象是( A )A.张海迪 B.雷锋 C.李素丽 D.徐虎6.“昨天,记者在正在施工中的市纺织站购物中心看到:一人手持两根尺余长的直径22毫米的螺纹钢互相敲击,便见钢材一截截落下来。”这段文字所采用的是( B )A.场面描写 B.细节描写 C.心理描写 D.景物描写7.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 D )A.描写 B.议论 C.说明 D.叙述8.下列不属于新闻体裁的是( B )A.深度报道 B.报告文学 C.消息 D.通讯9.在消息写作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结构方式是( D )A.悬念式结构 B.并列式结构 C.对比式结构 D.倒金字

3、塔结构10.新闻史上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著名报道,属于( C )A.解释性报道 B.大特写 C.调查性报道 D.电讯11.西方一般认为,在差不多同样重要的事件中,某一事件的发生地距离读者所在地越近,则( A )A.新闻价值越高 B.新闻价值越低 C.不能确定其新闻价值的高低 D.没有新闻价值12.从新闻语言的角度看,新闻文体属于( A )A.记叙文体 B.散文文体 C.故事文体D.议论文体13.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A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C.努力维护新闻的真实性D.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14.消息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作者是( D )A.范长江 B.胡乔木 C

4、.刘少奇 D.毛泽东15.作品春夜的体裁是( C )A.消息 B.深度报道 C.新闻特写 D.调查报道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新闻报道的题材范围极为广泛,这是由下列哪些因素决定的?( AB )A.新闻内容的丰富性 B.新闻的社会功能的多样性C.新闻事件的差异性D.新闻的重大影响力E.新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17.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会具有客观性,这指的是( AD )A.研究者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判断、联想,必须以新闻作品为基础,而不可离开新闻作品这个客观条件,毫无根据地信口开河B.研究者必然受个人感情的制约 C.研究者必然受个人能力的限制D.研究者只能在客观的

5、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决不能脱离研究对象随心所欲地加以臆造E.研究者必然受新闻作品传播规律的制约18.西方新闻记者在写作时对作品的可读性往往很下功夫,他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ABD )A.不畏艰险,想方设法亲赴第一线 B.亲身经历、观察、体验新闻事件 C.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D.挖掘出有声有色的情节 E.尽量使用当事人的直接引语19.从理论素养来说,新闻作品研究者需要具有较高的( BCE )A.特殊才能 B.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C.政策水平 D.求真精神 E.分析判断能力20.下列新闻作品中,在结构方面具有“双线条”特征的作品有( CD )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B.水面下的桥梁 C

6、.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D.世界最佳急诊室 E.核弹元勋的“三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1.外国新闻作品常见的报道形式有哪些?请简要介绍之。22.分析新闻作品的新闻主题时,研究者应该注意把握的因素有哪些?23.如何理解新闻作品研究中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统一?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4.试论如何理解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的道理。25.试述“飞天”凌空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23分)26.人物专访已经成为时下媒体中一个出现频率较高、占据版面较多、赚取读者眼球的一种常见报道形式。由于人物专访的对象通常是有份量、

7、有水准的专业人士,所以对采访者和读者来讲都是一种挑战。以下这篇来自南方周末2004年年末的郎咸平访谈,很好地反映了当下报纸人物采访的样式,由几乎同样篇幅的导言和对话实录两部分组成,兼具个人观感和忠实记录,可以有此时此刻的特写放大,也可以有比较自由的背景介绍。请仔细阅读本报道(实录部分有删节),并分析:一、作者通过哪些对立面的设置来塑造郎咸平这个人物的?二、对比导言部分和对话实录部分的不同写作特色,分析它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和分工?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5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双面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痛陈国企改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流弊,引发了围绕国企产权改

8、革的激烈论战,“郎旋风”引发的争论话题也突破了这一现象本身,触及对改革取向的反思。台上的郎咸平狷狂自负,不为人言所动,坚持己见:台下的郎咸平孤独疲累,生活单调,不知人生是喜剧还是悲剧。正是这个复杂的角色在2004年挑起了一场波及全社会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讨论,至今余波未了。仅仅1.5平方米的空间。周围都是人,坐在椅子上的和坐在窗台上的,站在过道里的和拿张报纸席地坐着的,挤得水泄不通,前胸贴后背,一齐望向讲台上的那1.5平方米。12月10日晚7时到9时,郎咸平在中国人民大学4101阶梯教室开讲座。拿年少糗事和狷狂自嘲,抛大大小小的问题考听众,在东方和西方、历史和现实的事例中来回穿梭,既担忧现实也

9、期许未来,自信、热情,手势的幅度很大,懂得抖包袱,掌声和笑声不断,最后听众蜂拥而上,无数的本子、书突破保卫的界限,伸过去要求签名。这是今年在无数讲台上出现过的郎教授。但讲台下的郎咸平却鲜为人知。夜1l时,香港中文大学和长江商学院首席讲座教授郎咸平坐在记者面前。疲惫,双眼充满血丝,银灰色的漂亮领带被扯下扔在一边,叹气,“郎教授很累,很辛苦”这天早8时到晚6时给长江商学院的北京学员上课,然后是赶着北京城周五下班的交通高峰时段去城西北的人大开讲座,晚10时吃上晚饭,紧张的时间表天天类似。因为忙,几年前放弃了惟一的运动爱好高尔夫球,“一打要一整天,太费时间”;也不去电影院看电影,因为“去电影院麻烦”;

10、最大休闲是坐在酒店床上看动物节目,也看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节目,“这方面的事例比较真,有趣”。几乎没有朋友,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空中飞人,需要大量的时间阅读、思考,轻轻叹气,48岁了,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是“积累还不够”。承认自己争强好胜,人生信条是“追求卓越”,这既是喜剧也是悲剧,因为争强好胜要付出代价,太辛苦,透过镜片凝望记者:“你明白吗?很孤独。”这半年的趋势是越来越孤独。并且,很难在工作和私生活中切换角色,私生活中的争强好胜,会带来很多不便和烦恼。在公众场合情商和智商很高,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在私下里,“发挥得不好”。不愿跟公众说家庭生活情况,因为家人没必要在聚光灯下,愿意告诉大家自己身高

11、1.685米、B型血、双子座,见记者不信,当场站起来和记者比身高。郎咸平是台湾桃源人,少时学业欠佳,勉强考入台湾东海大学,之后奇迹般进入名校台大经济研究所,然后是当记者,服兵役,1983年得入美国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之后在世界银行供过职,也在美国担任过几个教职,2000年前后,才活跃于大陆,因为对中国股市的抨击而有“郎监管”称号。不过,他过去48年得到的灯光可能都没今年多。今年郎咸平发表了一次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演讲后,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讨论,经济学家、网民、媒体都参与进来。尽管批评的意见非常多,郎咸平自己却认为,“这是我48年人生获得的最大一次肯

12、定。”下面是记者在12月9日和10日两次对郎咸平的采访。对记者的这些问题,郎咸平的评价是,“太残酷,不是黑就是白,叫人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是一个追求卓越的社会”记者:截至2004年12月5日下午4时,您在2004南方周末年度人物网上评选中获得投票数4142票,有17.82的网民把票投给您,目前您获得的票数仅次于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他目前获得28的选票。您如何看待目前的这个投票结果?郎咸平:我想李金华和我本人在民众形象中都是敢言、敢批评,他还比我多一步,敢做,并且他以政府公职的身份,能够如此公正地去查案并且敢披露出来,很有勇气。他排在我前面,是实至名归,网民还是比较公正的。看目前的这个榜

13、单,可以感觉出来,这个社会需要什么?这个社会需要公正。这个社会需要揭露腐败。这是一个追求卓越的社会。记者:您在2004年8月9日,发表了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演讲后,引发了一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大讨论,这场大讨论至今仍余波未了。一直有批评说,“学者不能去迎合大众的心理情绪”,您接受这种批评吗?郎咸平:我本人做这件事的目的,绝不是像某些专家学者说的那样,是为了哗众取宠,是为了媒体追捧,或者是为了讨好谁来做的。当时,我根本不知道社会大众会有什么反应,政府会有什么反应,更不知道这些被我批评的利益团体会有什么反应,我是在一个茫然无知的情况下,尽一个学者该尽的责任,把研究结果公布给社会大众。

14、我的贡献其实很小,我只做了这么点事,事后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 “我从来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记者:到底有没有失望?您仍然坚持您最初提出的观点吗?您有没有动摇过?郎咸平:我刚才讲,我的目的不是讨好任何人,我学公司治理,我作为专业学者,一生所戮力追求的就是这一点,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中小股民利益,因此我从2001年到大陆发言来,现在你回头看我的东西,都是非常一致的,绝对没有东摇西摆的,那么这个目标到现在什么结果呢?是现在这样一个结果,所谓主流经济学家,某一些工商企业,对我相当有意见,那有意见就有意见喽!记者:事实上有很大反应,对这样的反应你有没有感到压力? 郎咸平:我感到吃惊。记者

15、:你感到吃惊?郎咸平:对。因为我(沉默片刻),通过这件事情,我我阅读最仔细的是网民的评价,因为我发现社会大众,姑且以网民为代表的话,他们发表的言论居然是如此精辟,这是我非常意外的。甚至别人在对我作批评的时候,网民的意见非常说明问题,对我的理论也非常理解。我发现我们这个社会,尤其整个产权改革大讨论,从开始到现在,包括你们的这个评选,给我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我们这个民族基本是追求卓越的民族,它追求绝对的公正,绝对的反腐败,绝对的卓越,这是我最大的感触。记者:有人认为网民意见是盲动的郎咸平:(打断)这个说法我听过了,我跟你讲啊,这不由我们来说了算,历史会给出评判。至于别人怎么说我,我从来不回应的。为什

16、么不回应,因为我自己批评过别人,所以我一定要容许别人批评我。所以我在产权改革大讨论开始时候有些发言,中期我就不发言了,很多人提出别的意见来批评我,我觉得很好,这是个互动。记者:您对强烈的批评介意吗?郎咸平:坦白讲。我的真心话,我一点不介意,产权改革讨论本身就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至于你用什么方式,那是可以修正的,可能有些人谈话非常缓和,有些人谈话非常激烈,这是我不能要求的。是不是?你得给他余地,他缓和也好,他激烈也好,你得给他一个余地,他这是在反馈,我个人也在学习,我渴望与人互动,我在学习,他们也在学习,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这么多学者在参与讨论。下次讨论我们会更成熟,说不定更能就事论事,但我们不能

17、要求说一开始就能就事论事。虽然我刚才讲,一开始你会往其他方面走,或者是对个人方面提出很多批评,我强调这只是开始,经过这次互动后,将来我们的讨论会更成熟,因为每个人都在学习。我想这次讨论会为将来立下很好的典范。 “我绝对没有说国企比民企好”记者:有人认为,您的价值在于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以独特的方式唤起了大众的注意,但是对问题的论证过程有错误,得出的结论也有错误,比如您提出的“国有胜民营”,要结束“国退民进”的产权改革的观点,您怎样看待对您的这种评价?郎咸平:我绝对没有说国企比民企好,这话没说过。我只说过一句话,经过改制,上市的国企它不比民企差。国企一样能够做好,但我没讲过民企做不好。我

18、认为,国企经过一定形式的改制一定能做得好,政府行政命令退出国企,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国企,做得好加薪,做不好走人,这也是我的理念。但是,在中国特殊的环境下,要把国企产权转给民营企业家,这我是反对的。不管是用MBO的方法转给国企老总,还是用“国退民进”的方法转给民营企业,我都是反对的,因为这不符合藏富于民的策略。贱价买断工龄,把失业问题推给社会,推给失去国企的政府,推给社会大众,这是不符合全民利益的。我是反对这个,反对这样的国退民进,这样的国退民进只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不公平。短期内怎么做?我认为,应该是行政命令退出国企,而国有股不退出,职业经理人来管理企业。竞争性行业,国企民企一块来做,垄断性行业必

19、须收归国企。这是我认为比较好的一个策略。记者:大家认为你最大的价值是提出了问题,你同意吗?郎咸平:我同意,但是我的价值多少是由别人来评价。记者:您刚才说你压力更大,更努力,那你有没有想你下一步怎么做?未来有些什么想法?郎咸平:(笑)没有。做案例,发表学术论文啦,做你们媒体认为很无聊的事情啦。(严肃)我的梦想就是坚持自己的学术信仰,经过这一次事件后,我认为自己可以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1)标题贴切,生动有力2分,无标题0分。(0-2分)(2)文章试图展示一个兼具“猖狂自负和“孤独疲累”双重特性的“真实的”郎威平的形象,就像它的题目“双面郎威平”一样,所以在全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

20、的两两对应的设置,(4分) (3)比如记者所有的提问都是围绕着一正一反这样一个手法展开的,在说完广大网友广大读者对郎成平的支持之后,必定跟进反对郎威平的声音:在赞叹郎成平坚持己见的同时,一定要问他如何面对压力,等等。(4分)(4)一个非常对称的“对立面”设置,就是两种不同文体的并置。前言部分可以是一篇小小的人物报道,以冷眼旁观的手法叙述,而第二部分则是老老实实的现场问答实录,对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4分)(5)前言部分帮助大家对事主有一个基本的背景了解,同时又通过特写手法给出了感性认识,漫不经心的笔调、不失时机的背景介绍。挑起了读者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实录部分则就时下众人最关心事主的问题进行询问,使人物更加具有深度。这种前言和实录并置的手法,既满足了读者对人物的较为全面的了解,也满足了读者对一些专业问题的理解。(4分)(6)文章语言流畅,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05分)说明:第(3)和(5)点的分析,阅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举例分析的具体情况酌情给分,不必完全按照老师的具体事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08年07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doc)为本站会员(梵尼兰)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