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生产管理 2004年4月 企业生产管理 信 息 化 管 理 质 量 管 理 现 场 管 理 生 产 监 控 仓 储 管 理 物 资 采 购 管 理 生 产 计 划 编 制生产管理流程图示生产计划物资采购原材库房成品库房信息化建设质量管理生产监控企业生产管理现场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就是企业对所有和生产产品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服务有关活动的管理。生产管理这个名词,数十年来名称未变,然而,其内容的变动却反映了产业界的变革,这种变动的趋势,和我们如今对服务业越来越重视的趋势是一致的。因此,当我们谈到生产管理时,我们并不特别强调所考虑的范围是在制造业或在服务业上,事实上许多管理上的
2、原理及工具,都是可以共通使用的。企业生产管理的定义企业生产管理的主要功能 在一个企业中,生产管理主要主要的功能的功能,便是负责制造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由于资源或信息投入企业系统,才产生出客户需要的产品及服务。输入企业系统的包含人员、设备、材料、能源、技术、服务、厂房、土地、资金及政府法令规章、社会及环境的要求等资源或信息,企业系统输出的是企业产出的产品或服务。而企业系统就是我们利用输入转换为产出的机制。信息的流动及传递需是双向的,转换的机制就是利用这些双向流动的信息来改善转换机制的绩效,使得转换机制运作的更有效率。生产计划编制年度大纲编制:年度大纲编制:根据年利润指标计划,结合预期的利润率值,
3、倒推出确保完成利润指标任务所必须完成的销售任务,再结合市场情况制定销售计划,然后生产部门结合生产产能、制定出生产计划大纲,同时分析提出生产瓶颈,提出技术改造的建议和要求。月度生产计划的编制月度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根据系统中的订单信息,结合订单需求产品的规格型号,对多个订单进行合理统筹,在适合的时间段内下达生产计划,力争形成批量规模生产,降低设备停机频繁换规格现象的发生,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物资采购管理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企业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配套件等材料物资,就象厨师烧菜前采购的油盐酱醋那样,一样都不能少,样样都得事前做好准备才能保证供应,由此可见,物
4、资采购管理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根据企业物资使用频次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常规物资和非常规物资。非常规物资的采购一般根据使用紧急情况、客户确定厂家等相关信息制定临时性采购计划。1、物资招标采购 为最终达到降低源头采购成本的目的,公司必须抓住较好的市场时机,充分利用集团优势,实行联合招标采购,依靠较大的内部需求市场来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2、采购计划的编制 为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企业就必须根据生产计划的下达,综合考虑当前原材料库存状况、供应商距企业远近等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采购招标1)招标时间的选择:紧密跟踪市场价格动态信息,尽可能地选择在材料价格较低的时间段内开展招标工作。(在价
5、格波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进行选择招标时间)2)招标的方式:常规的招标方式;反拍卖。(可视实际情况分种类或分批次进行招标;在价格持上扬趋势的材料进行招标时放大量、采取闭口价以确保在材料价上扬时维持合同价采购;针对价格在下降趋势的材料进行招标时,减小采购量、采取开口价以保证在材料价下降时按当时市价采购。)3)招标确定的原则:通过比值比价,在质量、性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选择价格较低、货款结算方式较好的供应厂家。物物资资采采购购计计划划的的编编制制 订货点的选择:订货点=平均每日需用量订购时间 +保险储备定额 定购量的确定:定购量=平均每日需用量(订购时间 +订购间隔)+保险储备定额 -
6、实际库存量-订购余额 仓 储 管 理 入库管理 库位管理 出库管理 “零”库存管理 仓储管理是企业各种物资的周转储备环节,同时又负担着物资管理的多项职能。既要验收好入库物资,又要保管好库存物资,还要做好物资发放等相关工作。入入 库库 管管 理理 物资的验收不仅只对凭证,还要验收物资的质和量,使之与合同书(或协议书)要求相一致。要切实把好三“关”,即数量关、质量关、单据填制关。没有通过验收的货物,坚决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处理。库位管理做到“四号定位”和“五五摆放”做到“六化”、“四防”物资入库后,要根据物资的不同规格、性能、化学成分及其体积大小、包装等情况予以分类保管。做
7、到在保管中不短缺、不变质、不损伤和规格不混杂。做到做到“四号定位四号定位”和和“五五摆放五五摆放”:“四号定位”就是库号、架号、层号、位号四者的统一编号;“五五摆放”是指以五为基数,进行物资摆放的方法,要求做到五五成方、五五成行、五五成包、五五成箱等。做到做到“六化六化”、“四防四防”:“六化”既是仓库管理专职化、货位固定化、堆放规格化、计量标准化、库容整洁化和四防经常化;“四防”即防火、防盗、防潮、防震。出出 库库 管管 理理 各生产车间根据生产综合管理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结合产品技术工艺规定的消耗定额进行限额领料,经库房相关管理人员确定后,按确定的量领取相关原材料。否则,要求相关生产车间按
8、照企业相关规定,填写追加补料单,经相关领导审核通过后,库房管理人员才能根据领导批示的意见给予补发。“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管理:它是一个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概念,从另一个角度讲,就是将库存物资量降至最低限。通过“零”库存管理,降低了库存资金占压,加大资金周转速度。然而在向“零”库存管理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必须确保生产用各类物资的按时供应,只有实现两者的最优组合,才是符合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管理方法。1)为确保原料供应,企业可积极鼓励有相当资历的上游供应商在企业附近设库或投资建厂,一方面缩短运距,保障了原材料供应;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办法可以调整采购周期和采购批量,达到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的目的。2)针对
9、从供应商处采购的原材料,采用代储代销的管理办法。即企业为供应商提供原材料库房,原材料只有被使用后方可进入企业原材料账户,未被使用的始终是供方的产品。且必要时可向供方收取一定的仓储费和管理费用,这样变相地朝着“零”库存的目标前进。废旧物资管理 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清查库存积压物资,做好清理退货或折价出售工作,达到盘活库存资金,缓减企业资金压力的目的。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企业不再有利用价值的可回收利用废料,积极联系废料收购商,对废料进行集中出售,达到变废为宝,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生生 产产 过过 程程 监监 控控 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可设专职生产调度,根据生产计划下达情况,及时跟踪各生
10、产部门的生产进度,敦促各道生产工序按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工序工作任务。必要时,根据订单紧急状况、设备运行状况等,及时调整生产进度,并迅速将相关产品进度信息反馈销售部门,便于业务员向客户反馈生产进度,并做好必要的沟通,确保产品按期交货。生产过程监控从产品的生产进度监控、设备综合管理和技术生产过程监控从产品的生产进度监控、设备综合管理和技术改造跟踪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改造跟踪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设备综合管理 设备管理发展的三阶段:事后维修阶段、预防维修阶段和综合管理阶段(全效率最大化、全系统和全员参与)。设备是否正常运作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要求工厂设备管理部门应切实加大设
11、备的巡检、点检和维修保养力度,并充分利用节假日或生产淡季做好设备的大中修工作,减少设备故障率,切实将设备管理提升到综合管理的阶段综合管理的阶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根据年初制定的生产计划大纲中提出的技改建议及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经技改部门及相关部门调研取证后,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报企业经营班子,经研讨通过后,根据企业领导批示,立即开展技术改造相关筹备工作,通过技术改造,达到解决生产瓶颈、增加生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及实现产业升级等目的。技术改造跟踪 质量管理发展三阶段:质量事后检验阶段(1911泰勒)、统计质量管理阶段(1940美国二战军需品制造)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
12、961美国通用电器日本最先推广)。“质量是维系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因此,质量管理工作成为每个企业关注的焦点。要切实抓好企业产品质量,必须在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应的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深入贯彻全面质量管理,切实领会“三全”的真谛。质质 量量 管管 理理“三全”的 解释“全面的质量全面的质量”:即不只限于产品的质量,而且包括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等在内的广义的质量。“全过程全过程”:即不只限于生产过程,而且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准备、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质量环的全过程。“全员参与全员参与”:即不只限于领导和管理干部,而是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参加,质量第一、人人有责。质量管理
13、四大内容标准化作业管理 计量管理 质量教育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标准化作业管理标准化作业管理 质量管理的过程就是对标准的采用与实施的过程,需要保持生产过程中标准的统一性、权威性和约束力。为此,企业必须从产品设计、技术标准、生产操作、设备保养、质量控制、安全操作、现场定置等方面对生产工序操作各项工作要领作全面标准化描述,以生产操作动作时间最短、工作效率最高、各项管理工作最规范生产员工作为典范,以典范操作为标准实施全面宣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车间员工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为完成工厂下达的各项经济、管理考核指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各项业务操作标准的内容更具效率性、规范性、全面性,通过对标准的不断规范、提高
14、,最终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不断向国际水拼接轨的目的。计计 量量 管管 理理 大多数质量特征都可以定量化,因此,计量管理水平就直接制约着产品的质量性能检测的精确度。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切实做好计量管理工作,严格保持测量手段的量值的统一、准确和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保证测量仪器和工具质量可靠稳定以及配套;定期对企业量具进行检定和维护,禁止不合格量具投入使用;完善测量技术、测量手段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培训工作;逐步实现计量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质量教育质量教育 质量管理活动是一个工作过程,也是一个教育培训的过程。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特别在当前,质量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
15、,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加强教育至关重要。质量教育内容较为广泛,因此必须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并加以考核,做到质量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切忌流于形式。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质量管理小组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群众基础。它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为目的,围绕现场存在的问题,由班组工人或科室人员在自愿的基础上所组成的开展质量活动的小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要做到组织、研究课题、措施与效果“四落实”,要把学习和创造相结合,成果发表与竞赛评比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稳步发展,不断提高。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是企业生产组织结构的基础层次,现场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是各种专项管理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这里我主要为大家介绍一种6
16、S管理,6S管理是一个行动纲领,具有起承转合的内在次序,并且与TQC一样,强调人的因素、人的意识,同时又体现了在诸如ISO9000等管理体系要求中强调的“规范化”或“文件化”的因素。6S管理看似简单却精当而实用,它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可多得的良方,同时也是改善个人工作生活素质的秘诀。6S管理精要说明 要素要素要要 义义实实 施施 要要 点点清理清理现场空间和物品1.清除垃圾或无用、可有可无的物品;2.明确每一项物品的用处、用法、使用频率,加以分类;3.根据上述分类清理现场物品,现场只保持必要的物品,清理垃圾或无用物品。整顿整顿现场次序、状态1.在清理基础上,合理规划现场的空间和场所;2.按照规
17、划安顿好现场的每一样物品,令其各得其所;3.做好必要的标识,令所有人都感觉清楚明白。清扫进行清洁、打扫在清理、整顿基础上,清洁场地、设备、物品,形成干净、卫生的工作环境。规范形成规范与制度,保持、维护上述四项行动的方法与结果1.检查、总结,持续改进;2.将好的方法与要求纳入管理制度与规范,明确责任,由突击运动转化为常规行动。素养建立习惯与意识,从根本上提升人员的素养通过宣传、培训、激励等方法,将外在的管理要求转化为员工自身的习惯、意识,使上述各项活动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安全采取系统的措施保证人员、场地、物品等安全系统地建立防伤病、防污、防火、防水、防盗、防损等保安措施。现场管理的基本目标6
18、S管理的精要之处,在于它总结出了工作现场(包括物品、环境、场所等)管理的要点,并融会了工作与生活的哲学。如果离开了工作现场管理这个主题,就不容易体会到这几个要素的精练性、可操作性以及完整性,离开了对其背后的哲学或观念的认同,就不容易理解其重要性。管理良好的工作场所,其状态具备“门类清楚、区隔整齐、标识分明,洁净安全”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它们也就是工作现场管理的基本目标。如上表所列出的6S管理前四项要素,正是达到和保持这上述基本目标的操作性要点。要素关系与分析 清理、整顿、清扫及安全是6S管理中关于现场状况改进提升的四项基本行动。1)“清理”是改进工作现场的源头或开始,在进行清理时,还可参照以下更
19、具体、更具操作性的分类管理方法:将物品区分为“常用、偶尔使用、不使用”三类,然后将常用的物品安置在现场,偶尔使用的物品放在固定的储存处,不使用的物品清除或处理掉。2)“清扫”最好在整顿之后进行,这三项工作是关联的、有次序的。3)“安全”这一要素,是对原有5S管理的一个补充。以“工作现场管理要点”这个主题去理解,增加“安全”这个要点是很可取的。安全不仅仅是意识,它需要当作一件大事独立、系统地进行,并不断维护,安全工作常常因为细小的疏忽而酿成大错,光强调意识是不够的。因此,将其位置提升到“规范”之前,成为一个行动要素,而在后面的“规范”、“素养”当中自然也应当包括安全方面的规范与意识,这样才真正将
20、“安全”要素融入了原有的5S管理体系。4)“规范”是上述基本行动之外的管理活动。对于大多数管理不善的工作场所,上述的工作通常得不到完整、系统的重视,或偶尔为之,不能坚持。在开始强调和实施6S管理时,造一些声势,搞些运动,让大家都动起来,重视起来,只要实施得力,总是能在短期内迅速改变工作现场的面貌。然而,运动的缺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工作现场的良好状态是需要时刻保持的,从管理方法的角度说,要想保持好的做法长期贯彻,就应当将有关的方法和要求总结出来,形成规范与制度。所以,6S管理中的“规范”就是要将运动转化为常规行动,需要将好的方法、要求总结出来,形成管理制度,长期贯彻实施,并不断检查改进。5)
21、“素养”,是6S管理中最独特的一项要素,也是其精华之处。前5项要素,都是十分鲜明的“行动要素”,其中一到四项是现场改善的行动,第五项将现场改善上升到系统的、制度的层面,而第六项,进一步上升到人的意识这个根本。对于人,制度是外在的、强制性的。更彻底的保障,是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员工主动的,发自内心的行动。也就是变规定、要求为人的意识、习惯,素养一旦养成,将潜移默化地、长期地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质量。素养是建立在人的意识之中的,提高素养需要进行培训、宣传,并有效地运用奖罚、激励等辅助手段。安全管理五大原则持续改进的原则 预防为主的原则上下一致性的原则全员参与的原则强化“人性化”的安全教育原则第一,强化
22、第一,强化“人性化人性化”的安全教育原则的安全教育原则 安全生产首要是员工的安全意识。员工必须自觉遵循生产安全规程,自觉维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教育,把个人的身心健康与家庭、父母、妻子、儿女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其懂得“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您的安全就是家人的幸福”,“甜蜜的家盼着您安全归来”,“有了安全,生活才会永远快乐”的道理,引起员工心灵的震撼,个人的安全与家庭的幸福、生活的甜美息息相关,使员工发自内心的重视人身安全,重视安全生产。从而使员工实现了从“让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全全员员参参与与的的原原则则 在企业三级安全教育的基础上,更强调员工的全员参
23、与。我们认为,如果没有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是不可能实现“零伤害”这一目标的。因此,公司在执行强制性的安全措施的同时,把员工的自主管理引入到安全工作之中,结合公司每月定期举行的改善议案活动,由员工们把存在的安全问题写成提案,提交给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在百分制的班组月度考核中,引入安全生产的相关内容,不定期进行考核打分,月度汇总。通过这些形式,既解决了问题,更强化了员工们的安全意识。上下一致性的原则上下一致性的原则 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我们认为,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是企业经营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由经营者自上而下进行推动,是安全管理工作彻底化的第一前提。因此,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一把手负
24、责制,成立了由总经理(或厂长)亲自挂帅的安全委员会,将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将其内容列入每月的分析报告会中。正是由于经营者的强烈责任感和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有效结合,才使“零伤害”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预防为主的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一贯的、也是大家公认的安全生产口号。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必须设法预先加以消除。因此,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应采取了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法,即:专职安全员每天定时进行现场巡视,并做好监督日记;各生产部门的兼职安全员,组织、汇总出安全因素表,随时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处理,并在每天的晨会上,强
25、调安全工作,指出须注意的事项,做到上岗前提示,强化重点安全防范岗位的意识,力争预先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持持续续改改进进的的原原则则 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原有的安全隐患解决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又会不断地产生,形成了新的威胁,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这种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把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地推向新高度。因此,安全管理也必须与不断变化的情况相适应,并且要持续不断地改进自身的工作和解决现场中出现的新问题,向“零伤害”的最高目标不断地前进。信息管理 置身信息化时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只有建立健全企
26、业内外部信息网络,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最基础的信息平台。外部信息管理 积极通过产品开发、行业发展、招投标等外部信息网络,收集与公司发展相关的各类信息通过对该部分信息的归集整理,形成报告,为公司领导提供决策的依据和材料。ERP系统的运用 加大内部信息化建设完善力度,通过该ERP系统的运行,切实将企业供应生产销售等全线对接,并借助ERP系统的信息,积极开展二级系统报表开发,减少信息输入沟通频次和误差,增加信息利用效率,同时,系统可以将所有历史数据都保留在数据库中,保证所有相关数据可按时间回溯查询,保证数据信息能够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分析,保证了各级领导、生产组织及相关业务人员掌握的生产经营信息都在同一个信息平台上,实现了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大大减少了各部门的数据统计工作量。此外,OA系统、PDM系统、网上大学、视频会议、安全保卫监控系统及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的运行,提高了全体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使企业在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办公无纸化等方面都取得新的质的飞跃,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谢谢您的合作,再见!谢谢您的合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