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本病称为Legg-Calve-Perthes病,简称Perthes病,现多数学者称为小儿或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为扁平髋、股骨头骨骺炎、股骨头骨软骨炎等,是一种自愈性的病变,当病变自然愈合,骨质恢复正常后,坏死的股骨头往往遗留遍平状畸形。本病可发生于2-12岁儿童,其中4-7岁更为多见,男多于女,男和女之比为4:1,多为单侧,双侧发病约为10-12%。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日本、蒙古、中欧等国家和地区儿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黑色人种儿童发病率比同地区的白色人种低。一、病因病机 (一)中医认识 中医学认为其发病与先天不足、外感风寒湿邪或外伤导致气血瘀滞、不能濡养筋
2、骨有关。(二)西医认识 1、病因: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许多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生理因素 Trueta(1957年)研究表明:新生儿:血供来源于三个方面:外骺A、干骺A、和内骺A。4岁以前股骨头骨骺的血供来源于干骺A、外骺A(以干骺A为主),内骺A逐渐消失,骨化中心和骨骺板还未发育完成。4-7岁血供主要来自外骺A,此阶段股骨头的血供最差,与临床好发年龄基本相符,此时股骨头的骨化中心和骨骺板均已发育完成,来自干骺的血供受骺板阻档,不能供应股骨头骨骺。7岁以后圆韧带动脉伸入股骨头骨骺,有圆韧带动脉和外骺动脉两条血管提供血运,但干骺A仍不供应股骨头骨骺。青少年期骨骺板闭合,干骺端血管进入股骨头,成
3、为成人型血管分布,不患此病。(a)新生儿(b)4个月至4岁(c)47岁(d)712岁(e)成人 关节和骨的因素 关节内压或骨内压增高,骨内静脉回流障碍,导致股骨头骨骺缺血。关节内压增高因素有暂时性滑膜炎、感染性关节炎、外伤性关节腔积血以及影响滑液循环的伸展、内旋等非生理性体位等。环境因素 包括围产期和出生后的生活条件。Gormley报道,臀位产儿童的发病率是正常儿童的4倍,出生时父母年龄偏大和营养失调儿童易患此病。创伤 1/5患儿发病前有明确的外伤史,创伤特点为反复多次轻微外伤引起关节腔积血,可解释男多于女,男孩活动量大,受伤机会大。其他因素 可能与发育异常、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
4、应、遗传有关,很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研究,但目前还没公认。病理变化过程 本病的病理过程包括软组织反应、骨质坏死、死骨吸收和新骨形成以及股骨头再塑造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整个过程2-4年,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或滑膜炎期 此期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反应。表现为关节囊肿胀、滑膜充血、水肿、关节液渗出增多(滑液中不含炎性细胞)、滑膜增厚,时间持续1-3周。缺血坏死期 由于缺血程度不同,股骨头的骨骺出现部分或全部坏死,往往股骨头前外侧骨骺最早受累。骨骺缺血后,骨细胞萎缩、细胞核消失,骨陷窝多空虚,骨髓腔由无定形的碎屑填充,骨小梁结构丧失,成片状或压扁成块,骨骺的骨化中心暂时停止生长,关节面深层软骨由滑液营养可继续
5、生长。此期骨结构、大体形态和股骨头轮廓往往正常,临床上一般无症状或症状不显著,此时若能恢复血供,则病变消退,往往不留后遗症。此期约6-12个月。碎裂或再生期 随着骨坏死的进行,死骨的刺激、毛细血管和单核细胞所组成的纤维组织侵入坏死区,吸收骨小梁碎片,在髓腔内形成纤维组织,破骨细胞进入增多,吸收坏死骨小梁。同时成骨细胞活动增强,产生正常的新骨(类骨质),类骨质不断沉积、堆积、逐渐塑成新的骨小梁,开始骨小梁较纤细,以后转变成板层骨。坏死区远离关节面的基底层软骨可失去活性,特别是坏死区中央附近的软骨可变薄,甚至破裂。这个阶段的骨质强度较低,可以逐渐塑造成正常骨或根据承受应用的状况而改变形状,产生畸形
6、。此期经历2-3年。X线表现为极不规则或碎裂的骨骺形象(死骨与活骨相交错之故),此期治疗极为重要,治疗得当,可避免发生畸形。愈合期 本病为自愈性疾病,到一定时间,继续新骨沉积,纤维组织全部被新骨所代替,但由于新形成的骨小梁是一种不成熟的板层骨,且纤细脆弱,容易与尚未吸收的坏死骨压缩在一起,治疗不当畸形仍可继续加重,压缩区多局限在部分股骨头,通常位于前外侧。如整个骨骺受累,最终股骨头明显增大,变成扁平状的股骨头,同时可发生滑膜反应和肌肉痉挛,继发内收肌和髂腰肌挛缩,使股骨头向前外侧半脱位,髋关节活动受限。另外,股骨头持续性缺血不仅导致骨骺的缺血性坏死,也造成骺板的坏死,使骺板过早闭合,使股骨颈的
7、生长受到抑制,大转子不受影响,结果大转子顶端超出股骨头顶端水平,产生功能性髋内翻。以上情况患儿到青春期发生骨性关节炎。二、临床表现 症状与体征 1、疼痛:初起疼痛较轻,甚至无疼痛,仅为髋部不适,后疼痛逐渐加重,多为轻度或钝痛,往往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有时疼痛为一过性或一过性夜间疼痛,疼痛部位往往在腹股沟、大腿内侧和膝关节内侧,以腹股沟为主,膝关节内侧为牵涉痛,为闭孔神经分支至膝关节所致。2、跛行:初起为疼痛性跛行,当出现功能性髋内翻畸形时,出现明显的屈德伦堡跛行,如双侧病变,患儿行走时呈“鸭步”。初起时,跛行同样也是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或消失。3、功能障碍:初起时患髋多方向活动均可轻
8、度受限,以后受限逐渐加重,以内旋、外展受限更为明显,强迫活动可诱发疼痛。4、压痛:多位于髋关节前方的深压痛。另外还可出现臀部、大腿肌肉萎缩,被动活动时出现轻度肌肉痉挛。X线检查 X线检查是临床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和依据,其作用极为重要,对明确诊断,判断病情,决定治疗,估计预后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X片一般摄双髋正位和蛙式位片,结合病理过程的四个阶段,通常将X线表现分为四期。期(滑膜炎期)主要表现为股骨头周围软组织肿胀。股骨头轻度向外侧移位,即头、臼距离增宽,一般不超过2-3mm,关节间隙稍宽,股骨头骨骺呈轻度骨质疏松。这些非特征性改变可持续数周,此间应进行X线片追踪观察。期X片期(缺血坏死期)主要
9、表现为股骨头骨骺呈现不均匀密度增高影象,骨纹理消失。如坏死位于前外侧(此种情况多见),则蛙式位片上密度增高部分局限于骨骺的上前外侧。此种情况多需追踪观察一年,方可明确是部分坏死抑系全部坏死。若为全部坏死,骨骺往往呈扁平状畸形,但关节造影可见股骨头骨骺可保留圆形轮廓。期X片期(碎裂或再生期)主要表现为硬化区和稀疏区相间分布。硬化区是坏死骨小梁被压缩和新骨形成结果,而稀疏区则是尚未骨化的富有血管的成骨组织的影像。股骨颈变短、增宽、坏死,股骨头相对应的干骺端出现病变,轻者表现为骨质疏松,重者出现囊性变,可能再生骨骺软骨细胞和血管组织侵入所致。期X片期(愈合期或后遗症期)主要表现为骨骺密度趋向一致,但
10、股骨头骨骺明显增大和变形,可见卵圆形,扁平状,磨菇状,马鞍状,髋关节呈半脱位或股骨头向前外侧移位。髋臼的形状也随股骨头发生相应改变,变浅、增大、内侧间隙增宽。期X片X线片示病变进展过程X线片示病变进展过程 卡特罗尔(Catteral)根据X线所见股骨头骨骺受累范围及干骺端反应性改变,将本病分为4级。级:仅为骨骺的前方受累,没有出现崩陷现象,受累部完全吸收,没有死骨。正位片,骨骺有囊性变或呈新月状软骨下骨折改变,高度没有改变。侧位片仅见骨骺前部异常,早期干骺端无异常,以后可出现大的局限性反应,可见到骨骺受累部分下的干骺端改变。级:骨骺前方更大范围受累,受累部分出现崩陷和死骨形成。正位片,于骨骺的
11、内侧和外侧可见到被正常骨包绕的卵圆形密度增高的死骨块。侧位片,死骨的后侧于正常骨分离呈“V”形为本期的特点,股骨头骨骺轻度变扁,干骺端的改变常表现为位于前方清晰囊性变,为暂时性。级:股骨头骨骺进一步变扁,仅有小部分骨骺未受累。正位片,早期可见到“头中头”现象;后期,死骨位于中心,其内外侧有很小的正常的骨的节裂。侧位片,仅头的后侧很小的部分未受累,干骺端呈弥漫性改变,常伴有股骨颈增宽。级:整个股骨头骨骺受累,塌陷呈致密的线状,头变扁平,骨骺向前、向后移位,出现蘑菇状改变。侧位片,后侧的正常骨骺消失,被不规则的线性不透光的结构代替,干骺端改变更广泛。1992年,Herring根据骨盆正位片中健侧与
12、患侧股骨头骨骺外侧柱的高度,提出了外侧柱分型法。该方法把股骨头骨骺在正位片上分为三个柱,即外侧柱占整个骨骺的1530%,中柱占50%,内侧柱占2030%。当Perthes病在碎裂期时,Herring A型:外侧柱正常(以健侧为参照),预后好;Herring B型:未受累的外侧柱为健侧的50%以上,预后欠佳;Herring C型:未受累的外侧柱为健侧的50%以下,预后不良。外侧柱分型表明了在小儿股骨头坏死碎裂的时期,对预后判断更有价值。当患者的发病年龄较高时,此分型的预测价值比较高。n 核磁共振检查:已较普遍采用,对骨坏死的检查优于其它影像学方法,能克服核素扫描特征性表现有限,解剖分辨率不良,有
13、假阴性的缺点。n 核素三相骨扫描(同位素)检查。MR检查双侧股骨头坏死核素三相骨扫描检查三、鉴别诊断 1、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主要表现为髋痛和跛行,症状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似,X线也难以鉴别,好发年龄亦相仿,易混淆。但本病持续时间短,经休息等很快能痊愈。近年来发现,有一部分暂时性滑膜炎反复发作后,发展成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此,发现本病应追踪观察。关于两者是同一疾病或者两种独立的疾病,还是在病变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有相似的临床表现,目前尚难定论。2、髋关节结核:本病有较明显的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亦较严重,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托马氏征阳性,血沉加快,X线检查较易鉴别。四、治 疗 因本病病因尚不清楚
14、,治疗很难针对病因治疗。治疗原则:避免负重,恢复髋关节的正常活动,防止股骨头塌陷。将股骨头完全包容在髋臼内,依靠正常髋臼的塑形和抑制作用,防止或减轻股骨头的继发性畸形。改善股骨头的血运,缩短病程和促进坏死股骨头的血管再生。非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期。1、中医辨证论治:(1)先天不足补肾健骨补肾活血汤;(2)正虚邪侵补养气血,祛风化湿八珍汤、四妙丸等;(3)气滞血瘀行气止痛,活血祛瘀桃红四物汤加味。2、卧床休息和牵引:卧床休息,避免髋关节负重,患肢作外展位牵引,或单纯卧床,卧床和牵引一般时间为3-4周,主要用于疾病早期,有滑膜刺激症状,同时作为其他疗法的基础。后作不负重的功能锻炼。2
15、、矫形支具和石膏固定:矫形支具为外展支架。外展支架或石膏,使双下肢保持在外展35-45,内旋5-10,目的增加股骨头包容,缓解疼痛,解除软组织痉挛,利用髋臼的塑造和抑制作用,防止坏死股骨头的变形和塌陷。石膏固定应每次固定2-3个月,两次中间间隔休息数日,防止髋、膝僵硬。整个疗程1-1.5年左右。(二)手 术 治 疗 改善股骨头血供 滑膜切除术:a、作用:滑膜切除,降低关节囊内压,增加股骨头血运。b、适应症:、期、早期的期,12岁以下儿童。c、方法:轻者髋关节滑膜大部分切除(4/5),重者全切除,术后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3个月。钻孔减压:a、作用:减轻骨内压,改善血运。b、适应症:、期。c、方法:
16、钻孔至坏死区。带血管蒂髂骨移位术:a、作用:改善血运。b、适应症:、期。c、方法:以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为多做。带血管蒂髂骨骨膜移位术:作用、适应症、方法同上,用髂骨骨膜取代髂骨块。钻孔血管束植入:血管束以旋股外侧动脉升支为主,对于其适应症及手术效果有较大争论。改善股骨头包容 股骨近端内翻旋转截骨术:a、作用:把股骨头骨骺完全置入髋臼内,增加股骨头的包容。b、适应症:、期及8-10岁儿童因精神或其他因素,不能用支具或石膏固定的期。c、方法:截骨术后颈干角在110左右。d、缺点:产生内翻角过大,年长儿童不易自行纠正,使肢体短缩,臀中肌无力。股骨近端内翻旋转截骨术 髂骨截骨术(Salter髂骨截骨
17、术、骨盆旋转截骨术):a、作用:增加髋臼对股骨头外侧的包容,增长肢体长度,不需二次手术。b、适应症:6岁以上儿童期及髋关节半脱位者。c、方法:髂前下棘至坐骨切迹截断髂骨,将远端向下、向前、向外旋转,将远、近两端分开,嵌入楔形骨块,克氏针固定。髂骨截骨术(Salter髂骨截骨术、骨盆旋转截骨术)小儿股骨头坏死 髂骨截骨术后髂骨截骨术后预 后 1、发病年龄越小,预后越好。2、级(Catterall)比、级好。3、女性比男性预后差。以下情况预示不良结果:年龄超过6岁。肥胖儿童。进行性髋关节活动受限。内收肌痉挛。在X片上见有骨骺外侧骨化缺损(骨化缺损为有骨质疏松的碎片)。弥漫性干骺端反应。股骨头向外侧半脱位。骺板呈水平位。五、预防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