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 理 复 习 资 料 合 集 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22 第九章 机械和功24 第十章 能及其转化27 目录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29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3 第二章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3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4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4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5 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6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6 第八章 力知识归纳 .6 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7 第十章 力和运动知识归纳.8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8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9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知识归纳.10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知识归纳.10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2、11 第十六章 电转换磁知识归纳.12 第十七章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13 第十八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13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14 第二章 物质的性质 .15 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16 第四章 声现象16 第五章 光现象17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18 第七章 运动和力19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31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32 第十四章 电磁现象33 第十五章 通信技术35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35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一)初三生学好物理的 5 大秘籍.36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二)总结物理主要失分题型.37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三)中考物理常
3、用定理定律汇总之电学 37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四)中考物理常用定理定律汇总之光学 38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五)中考物理常用定理定律汇总之热学 38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六)中考物理常用定理定律汇总之力学 39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七)中考物理复习:怎样更有效率? 40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八)“顺口溜“巧记物理声学知识 .40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九)“顺口溜“巧记物理光学知识 .41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顺口溜“巧记物理热学知识 .41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一)“顺口溜“巧记物理电学知识 .42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二)物理
4、四大题型解题方法各不同 42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三)清华学霸分享中考物理中的 8 种思维 方法.43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四)中考物理易错点整理.45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五)中考物理最常见的 60 个易错知识点 .46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六)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浮力 48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八)压力和压强49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八)力学51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九)电压和电阻51 1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二十)质量与密度 .52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二十一)物态变化 .53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二十二)光55
5、【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二十三)声现象56 2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35至 42,每一小格是 0.1。 第一章 声现象知识归纳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 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 柱的上表面相平。 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 米
6、/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 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 距离有关系。 非晶体没有熔点。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
7、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 20Hz20000Hz 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 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 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 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 物态变
8、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 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 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 定为 0 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度 ,在 0 度和 100 度之间 分成 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 1。 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3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睛。 12. 上图中 AD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 AB 段处于固态,在 BC 段 4光的反射定律:
9、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 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 段处于液态;而 DG 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 段于液态,EF 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于固液共存状态,FG 处于固态。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 腾。都要吸热。 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10、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 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 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11、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 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第四章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 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的现象。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归纳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
12、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 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镜。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凸透镜成像: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L2,平衡时 F1 U0 时,则 P P0 ;灯很亮,易烧坏。 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 R1,R2 并联) 当 U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3、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 的原理:u 46.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47.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48.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 压缩体积。 49.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50.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 香、沥青、玻璃。 51.六种物态变化: 5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 4
14、7 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腾讯家长会 53.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54.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 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55.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 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56.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 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 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7.电路中有
15、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58.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一般是不变的(尤其是定值电阻),但它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 电阻表现最为明显。 59.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 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60.测电阻和测功率的电路图一样,实验器材也一样,但实验原理不一样。(分别是 R=U/I 和 P=UI)测 电阻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但测功率时功率是变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61.电能表读数是两次读数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数。 62.计算电能可以用 KW 和 h 计算,最
16、后再用 1KWh=3.6106J 换算。 63.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是固定不变的,但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但在变化时,电阻是不变的。 可根据 R=U2/P 计算电阻。 64.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和灯串联,开关必须连在火线上,灯口螺旋要接零线上,保险丝只在火线上接 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65.磁体上 S 极指南(地理南级,地磁北极,平常说的是地理的两极)N 极指北。 66.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制成了电动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制成了发电机。沈括发现了磁偏角。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萨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贝尔发明了电 话。 67.磁盘、硬盘应
17、用了磁性材料,光盘没有应用磁性材料。 68.电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长和频率成反比。 69.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六)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浮力 定义:浮力是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1、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 液 V 排 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 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
18、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 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两个因素决定。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 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 (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 (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 排=V 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当液体密度 液一定时,V 排越 大,浮力也越大。 (4)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其计算公式是:F 浮= 气 gV 排。 2、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有两种:
19、48 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腾讯家长会 (1)受力比较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 浮G 物,物体上浮; F 浮 F 浮=G 物,物体悬浮; (2)密度比较法: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只要比较物体的密度 物和液体的密度 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液 物,物体上浮; 液 物,物体下沉; 液= 物,物体悬浮; 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 的浮沉。 3、正确理解漂浮条件:漂浮问题是浮力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浮力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的漂 浮条件 F 浮=G 物。 (1)因为 F 浮= 液 gV 排,G 物=
20、 物 gV 物,又因为 F 浮=G 物(漂浮条件),所以, 液 gV 排= 物 gV 物,由物体漂浮时 V 排 物,即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面上。此时,V 物=V 排+V 露。 (2)根据漂浮条件 F 浮=G 物,得: 液 gV 排= 物 gV 物 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 物、V 物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与液体的密度 液成反比。 液越大,V 排反而越小。 4、计算浮力的方法一般归纳为以下四种: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 F 浮=F 向上-F 向下,一般用于已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形状规则的物体。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G 排液= 液 gV 排,这个公式
21、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要 已知 液和 V 排。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竖直向上 的拉力。这三个力平衡:即 F 浮=G 物-F 拉 (4)根据漂浮、悬浮条件:F 浮=G 物,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漂浮或悬浮物体的浮力。 运用上述方法求浮力时,要明确它们的适用范围,弄清已知条件,不可乱套公式。 5、浮力 综合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判断它所处的状态。 当物体浸没时,V 排=V 物, 当物体漂浮时,V 排+V 露=V 物, (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力的示意图,在图中标出已知力的符号、量值和未知力的符号。
22、 (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列方程,代入公式、数值 、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八)压力和压强 一、压力 1.压力概念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互挤压。例如:静止在地上的篮球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 篮球对地面有压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方向:与受力物体的支撑面垂直,并指向支撑面,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支撑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 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 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单位:牛顿,符号:N 2.压力的作用效
23、果 49 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腾讯家长会 要点诠释: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例如:坐在沙发上,人对沙发的压力使沙发向下凹;用两 手挤压弹簧手对弹簧的压力会使弹簧变短。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不同的情况下,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使物体发生的形变量常常是不同的。说明压力所产生的效果不一 样,实验证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三、液体压强 (一)要点诠释: 1.产生原因: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
24、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 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 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 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3.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中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25、。 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 四、大气压强 1、实验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 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 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 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26、: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 10.3m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3、标准大气压支持 76cm 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3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 10.3m 4、大气压的变化: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 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 天比夏天高。 5、大气压的测量:测
27、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大气压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的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50 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腾讯家长会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八)力学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 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机械运动 1、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
28、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比较单 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 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速 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 km/h 两单位中 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29、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 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 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 的力大约 1N。 5、力的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1、牛
30、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五、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 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十九)电压和电阻 一、电压 51 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公众
31、号:腾讯家长会 1.定义: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 千伏=103 伏=106 毫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 (1)使用规则: 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2)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 伏; 015 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5 伏. 4.熟记的电压值 1 节干电池的电压 1.5 伏; 1 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2 伏; 家庭照明电压为 220 伏; 安全电压是:不高于 36
32、 伏 工业电压 380 伏. 二、电阻 1.定义: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 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国际单位:欧姆();常用:兆欧(M),千欧(K);1 兆欧=103 千欧; 1 千欧=103 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 与它的 U 和 I 无关). 4.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 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
33、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二十)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 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 (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
34、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 一只平衡螺母。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当旋转平衡螺 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 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 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2 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腾讯家长会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称量和感量
35、这 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 二、密度 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 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 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 kg/m3;常用单位 g/cm3.1g/cm3
36、=1103 kg/m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 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三、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 利用 mV 图像,可以求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测量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 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
37、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 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 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一般方法: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密度。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在体积相等时,两 种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的质量 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m1;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 m2; 五、
38、密度的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可以求物体的质量、体积。利用天平可以间接地测量长度、面积、体积。 利用刻度尺,量筒可以间接地测量质量。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二十一)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 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53 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腾讯
39、家长会 规定为 100;然后把 0和 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 摄氏度”;“-20”读作“零下 20 摄氏度”或“负 20 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 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 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
40、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 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 0.1; 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 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 热,凝固要放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
41、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 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 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 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42、;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 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 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 干要把积水扫开); 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 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
43、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 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54 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腾讯家长会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44、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 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温度高于 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 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 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 (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 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 液化而成的.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二十二)光 一、光的折射 1、光
45、的折射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 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 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 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
46、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0;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介质: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 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 3/4C,玻璃 中为 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
47、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 像等 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 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 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光的反射定律 55 更多学习资讯请关注公众号:腾讯家长会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一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2) 发
48、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 光线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
49、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 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中考经验】物理复习要点(二十三)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 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 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误区警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是指当发声的物体 停止振动时,发声体将停止发声,但原来发出的声音却在介质中继续传播,直至消失,所以不能理解为“振 动停止,声音消失”)。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 最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