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的类类型型课思政一班 宋梓晔程资源课程资源第三组第三组1ppt课件 资 源 物理特性和呈现方式划分功能特点载体形态所处的空间划分2ppt课件 资 源 管理层级资源的属性存在方式与学习者的关系3ppt课件所处的空间划分4ppt课件资源所处的空间2.物理特性3.功能特点4.载体形态1.资源所处空间校内资源的空间来源校外5ppt课件校内资源校内资源:校内各种场所和设施、校内人文资源、教育教学相关的各种活动。资源所处的空间2.物理特性3.功能特点4.载体形态1.资源所处空间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课程
2、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6ppt课件校外资源校外资源:学生家庭、社区、整个社会中的可利用教育资源和自然资源。资源所处的空间2.物理特性3.功能特点4.载体形态1.资源所处空间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有利于转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变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7ppt课件2.物理特性&呈现方式8ppt课件1.文字资源:教材、典籍3.功能特点4.载体形态1.资源所处空间2.物理特性2.实物资源:动植物、建筑、笔墨3.活动资源:集体、演出、社会实践4.信息化资源:网络、多媒体9ppt课件10ppt课件功能特点11pp
3、t课件素材性课程资源-知识技能经验 活动方式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2.物理特性3.功能特点4.载体形态1.资源所处空间3.根据资源的功能特点划分条件性课程资源-人力、物力、财力 时间、场地 设备、设施、环境12ppt课件3.功能特点1.资源所处空间2.物理特性4.载体形态4.根据资源的载体形态划分以人为载体:教师、导师以物为载体:附载信息的事物以活动为载体:特定的机会或情景可参与并进行加工艺术化、但旨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存在、不可完全复制。13ppt课件1.为课程实施专门设计的资源:从无到有2.非专门设计的资源:自然界、社会相关资源7.实证研究8.结论局限6.模型建立5.与学习者关系资源与学习者
4、关系3.直接:教材、练习册4.教学环境内:课程、教具、传统游戏5.教育环境内:具有教育意义的广泛社会环境是否是否专门为学习者而设计?专门为学习者而设计?距离学习者的远近程度距离学习者的远近程度14ppt课件 按照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划分6.管理层级7.资源属性8.存在方式5.与学习者关系1.国家课程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法律法规2.地方课程资源:根据各地方的差异性制定3.学校课程资源:教师经验、学生经验、学校设施、教学时间。15ppt课件6.管理层级7.资源属性8.存在方式5.与学习者关系自然课程资源:动植物、天气、气候社会课程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价值理念、风俗习惯16ppt课件8.资源的存
5、在方式17ppt课件6.管理层级7.资源属性8.存在方式5.与学习者关系一、【显性课程资源】可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教一、【显性课程资源】可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可直接成为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动等,可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易于开发和利用。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易于开发和利用。二、【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二、【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他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他们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持久的潜移默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影响。(一)显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二)18ppt课件总 结课程资源的分类表明了课程资源类型的多样性研究与开发课程资源,保证教师可利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对于课程的开发形成不同视角,明确课程资源无处不在。19ppt课件谢谢20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