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开学第一课新冠肺炎基本知识新冠肺炎基本知识师生个人防护师生个人防护开学前学校防控工作开学前学校防控工作开学后学校防控工作开学后学校防控工作目录CONENTS疫情应急处置疫情应急处置第一章新冠肺炎基本知识1、什么是新冠肺炎?2、传播途径有哪些?3、临床表现有哪些?4、易感人群有哪些?5、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2020年第1号文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什么是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
2、为“COVID_19”。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CoV和MERS_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冠状病毒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是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感染。密切接触传播是与患者共同生活,或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
3、、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2、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能无发热、轻微乏力、无肺炎表现。3、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4、新冠肺炎易感人群有哪些呢?人群普遍易感。是否会被感染,主要取决于是否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接触(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感染者没有表现出症状,却可能具有传染力)。老年人
4、、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后可能进展更快,严重程度更高,预后较差。从目前治疗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只有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以对症冶疗、支持治疗及中医药治疗为主,重在预防,新冠肺炎可防、可治、可控。传染病的隔离期都是根据该疾病的潜伏期来确定的。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出现临床症状前的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存在传染性。5、为什么要对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5、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消毒,并消灭传播的媒介生物等。保护易感人群。不要与患病的人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第二章开学前学校防控工作010305020406全面全员排查校园清洁消毒和食宿管理加强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物资准备和设施医务保障教学安排和个别辅导(1)(2)(3)(4)(5)成立防控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其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防控工作责任人。制定开学方案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在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提前制定”一地一策一校一策“开学方案。完善工作制度提前制定完善防控
6、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要做到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演练,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台账,专人负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统一指挥下,加强与卫健部门、疾控机构沟通,取得专业技术支持,严格执行疫情信息定期报告制度。建立家校联动网络建立学校、班级、老师、学生、家长五级防控工作联动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管理学生健康状况。1、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1)提前返校,居家隔离14天,每天测量体温并报告。教职工返校对所有学生全面排查,逐人建立健康台账,不留死角。(2)真实填报返校前14天外出情况及个人健康信息。(3)按相关规定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和胸部CT 检查或扫描登
7、记、检测体温。(4)学生情况摸排学生健康申报省外入黔人员防控2、全面全员排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测算疫情防控必须的口罩、手套、洗手液、体温测量仪、消毒液等物资数量,落实好防控工作经费,提前准备相关防控物资。洗手处张贴示范图;医务室附近设置相对独立的”临时隔离观察室“,用以留观身体不适的学生及教职工;设置专用废弃口罩垃圾桶;开设体温测量点。配齐医务防护物资,配齐配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其应对疫情的处置能力。防控物资准备卫生设施保障校内医务保障3、物资准备和设施医疗保障 (1)校园清洁消毒。师生返校前,学校要提前做好校园清洁消毒准备工作,做好消毒业务人员培训,按要求对室内活动场所
8、和室外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洁消毒,不留卫生死角,保持室内场所通风。(2)食宿管理规范。做好食宿、餐具和宿舍清洁消毒工作,严格食材进货渠道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宿人员和宿舍管理人员必须居家隔离14天,身体无异常,且经岗前防控知识培训和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4、校园清洁消毒和食宿管理做好教学安排做好师资调配做好个别辅导做好延迟开学期间线上教学与开学后线下教学的衔接,科学确定教学起点,优化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标题文字内容5、教学安排和个别辅导提前预判教师返岗情况,提前调配好师资,确保开学后教学需要。如需临时招聘人员,须对拟聘用人员进行严格体检和假期生活轨迹排查。对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要制定个
9、性化的教学辅导方案,认真做好在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教学辅导工作,专人负责,确保学习效果和质量。将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纳入学校疫情防控整体工作,面向全体师生开展疫情防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师生心理减压,解决心理问题,特别要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防范极端行为和事件发生。认真做好在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关心关爱工作。6、加强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充分发挥新媒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自觉防控意识和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引导教职工和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理性认识、正确对待疫情防控工作。要提前制定舆情应对与引导预案,警惕负面舆情发酵。第三章开学后学校防控工作1、分批分散报到。各校要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在
10、确保安全情况下,分年级、分批次、分区域有序安排学生返校报到,切实防止报到当日校门口交通拥挤、学生和家长大量聚集。家长和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校园。2、严格检测体温。进入校园所有人员,均需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入校。对超过正常体温的发热者(体温37.3),立即按程序报告、隔离、就医。学校要组织充足力量、开设多个通道,防止学生和家长在校门口滞留。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科学教育、生命教育、道德教育”,把疫情当教材,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和认识疫情。2、做好防控知识教育。对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教育,提升防控意识,增加防控能力。3、选择安全方式上下学。提倡步行或家长接送学生,
11、引导家长在校门外有序接送学生,全程佩戴口罩。4、落实每日体温检测。建立师生体温每日晨检、午检制度,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有异常情况按规定标准和程序处理。5、实行缺课登记追访。严格执行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等登记制度,专人负责记录并汇总相关情况。6、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每日使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校园进行消毒,加强室内场所通风换气,暂停使用中央空调。7、加强学生出入管理。学校实行封闭管理,一切与学校教学活动、卫生防控等正常工作无关的外来人员禁止入内。8、严格食堂卫生管理。每日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晨检和餐前检查,做好记录和建档,加强食堂环境卫生和餐具消毒,配置免洗洗手液供就餐
12、前后使用。9、加强学生宿舍管理。学生宿舍实行封闭管理,进入人员实习体温监测和实名登记验证并佩戴口罩,杜绝外人来访,注意通风,做好宿舍环境卫生工作。10、尽量减少聚集活动。不组织大型的室内报告会和聚集活动,教师开会研讨尽量采用视频、电话会议等形式。12、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开展安全大排查,查找工作漏洞和事故隐患,加大巡逻频次和力度,保证疫情防控期间不发生安全事故。11、师生注意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运动,提升免疫力。13、加强战时值班备勤。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保持通讯畅通,突发情况能随时联络,快速处置。14、推广中医药防治。鼓励有条件的学
13、生使用中医药、民族医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第四章疫情应急处置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学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及时向学校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要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及辖区疾控部门报告,并对其所在公共场所如教室、寝室、食堂,以及使用过的物品等进行消毒。同时,按当地疾控部门规定和标准和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相对应的班级、教学楼层、宿舍、食堂或全校封闭管理。确保
14、不发生聚集性感染,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第五章师生个人防护 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如无纸巾、毛巾可用手臂内侧遮挡;咳嗽或打喷嚏后马上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使用后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要丢到垃圾桶里。正确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没有清水(流水)不方便洗手时,可以使用含有效乙醇含量的免洗手消毒凝胶清洁双手,代替肥皂和流水洗手。接触过公共物品,如扶手、电梯按钮等咳嗽或打喷嚏后戴隐形眼镜
15、前接触过动物后传递物品前后接触口罩外侧后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后 室内:如教室、宿舍、食堂、实验室等场所,学生需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01室外:在户外、通风良好和人员密度低的场所,如操场、室外球场、跑道等场所,在保持人与人之间距离超过1米以上时,可不佩戴口罩,或仅佩戴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可重复使用的非医用口罩。02睡觉时:可不用佩戴口罩,但睡觉时人与人需脚对脚,并适当开窗通风。03(1)若无明显脏污、变形、损坏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可重复使用,如长时间佩戴感觉口罩内面潮湿后需重新更换另一个口罩。(2)换下的无变形、脏污、损坏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待干燥后可再次重复使用。(3)每人需准备一个清洁、透气的纸袋存放个人口罩,并标记姓名,确保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4)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使用过的口罩不可随意丢弃,投入专门的口罩回收垃圾桶中,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有关流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