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鲁教版必修1)1 1知道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知道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2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理解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理解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及四季的形成。的形成。3 3能够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解释生活中能够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有关现象,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太阳太阳黄道黄道椭圆椭圆1 17 7365365日日6 6时时9 9分分1010秒秒快快慢慢 3 3“斜身斜身”绕转绕转黄赤交角黄赤交角 (1)(1)
2、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上图中表示黄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上图中表示黄赤交角的是字母赤交角的是字母 。(2)(2)大小: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大小: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为 。B B 23232626 (3)(3)影响:形成太阳直射点的影响:形成太阳直射点的 运动运动(下图下图),周期为,周期为 (1(1回归年回归年)。365365日日5 5时时4848分分4646秒秒回归回归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 1概念概念(1)(1)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 之间的夹角。之间的夹角。(2)(2)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H)(H):一天中太阳高度的:一天
3、中太阳高度的 ,出,出现在正午。现在正午。地平面地平面最大值最大值 2 2变化原因变化原因 黄赤交角的存在,黄赤交角的存在,的南北移动。的南北移动。3 3变化规律变化规律 (1)(1)纬度分布:同一时刻,由纬度分布:同一时刻,由 所在的纬线向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北两侧递减。日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冬至日由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春秋分由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直射点直射点夏至夏至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赤道 (2)(2)随季节变化:随季节变化:夏至日时,夏至日时,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及其以北
4、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一年中的最大值,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冬至日时,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一年中的最大值,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春秋分时,春秋分时,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半球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半球北半球赤道赤道纬线圈纬线圈夜半球夜半球 (2)(2)昼、夜弧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昼、夜弧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5、:昼弧长于夜弧,则昼昼弧长于夜弧,则昼 夜夜 (日出早于日出早于6 6:00)00);如图中如图中3030、6060纬线上。纬线上。夜弧长于昼弧,则夜夜弧长于昼弧,则夜 昼昼 (日出晚于日出晚于6 6:00)00)。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昼弧等于夜弧,则昼夜 (日出日出6 6:0000整整)如图中如图中赤道上。赤道上。长长短短长长短短等长等长 2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1)北半球北半球 半年半年(春分春分秋分秋分):北半球昼:北半球昼 夜夜 ,纬,纬度越高昼越度越高昼越 ,极点附近出现,极点附近出现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
6、昼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 ;南半球相反。;南半球相反。(2)(2)北半球北半球 半年半年(秋分秋分次年春分次年春分):北半球昼:北半球昼 夜夜 ,纬度越高夜越纬度越高夜越 ,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 ;南半球相反。;南半球相反。(3)(3)春、秋分:全球昼夜春、秋分:全球昼夜 。夏夏长长短短长长极昼极昼极昼极昼短短长长长长极夜极夜等长等长冬冬 四、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四、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1 1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 (1)(1)产生原因:一年中,地球上各地产生原因:一年中,地球上
7、各地 和和 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 的的多少不同。多少不同。(2)(2)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的是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的是 地区。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也不明显的是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也不明显的是 地区。地区。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 地区。地区。昼夜长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赤道赤道高纬度高纬度中纬度中纬度 (3)(3)四季的划分:四季的划分:我国传统四季:以我国传统四季:以 、立夏、立夏、立冬分别作为、立冬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四季的开始。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欧美传统四季:
8、以春分、秋分、秋分、作为四季作为四季的开始。的开始。北温带气候四季:春季,北温带气候四季:春季,3 3、4 4、5 5月;夏季,月;夏季,月;月;秋季,秋季,9 9、1010、1111月;冬季,月;冬季,月。月。立春立春立秋立秋夏至夏至冬至冬至6 6、7 7、8 81212、1 1、2 22 2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1)(1)划分界线:划分界线:和极圈。和极圈。(2)(2)五带的划分:五带的划分:回归线回归线 教材教材P16P16图图1 13 36 6探究探究 1 1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提示:提示: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赤
9、道上为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赤道上为9090,南、北两,南、北两极点上为极点上为0 0,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赤道上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2 2同一日期,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地区都在同同一日期,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的地区都在同一纬线上吗?一纬线上吗?提示:提示:同一日期,地球上总有两条纬线同一日期,地球上总有两条纬线(除太阳直射点除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并以直射纬线为中心南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并以直射纬线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北对称分布。3 3某纬线与太阳直射纬线之间正午太阳高
10、度差与纬度某纬线与太阳直射纬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差与纬度差有什么关系?差有什么关系?提示:提示:相等的关系,即某条纬线与直射纬线纬度相差多相等的关系,即某条纬线与直射纬线纬度相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1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项目项目特征特征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图示图示轨道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项目项目特征特征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图示图示方向方向绕太阳自西向东,从北极的绕太阳自西向东,从北极的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的上空看则呈顺时针方向极的上空看则呈顺时针
11、方向周期周期地球公转一周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所需时间为365日日6时时9分分10秒,秒,这叫做这叫做1恒星年恒星年 项目项目特征特征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图示图示速速度度线速度线速度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地球位于近日点时(1月初月初)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时(7月初月初)公转速度较慢。公转速度较慢。平均线速度约平均线速度约30千米千米/秒秒角速度角速度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约是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约是每日东进每日东进1 2.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1)黄赤交角的特点:黄赤交角的特点: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黄赤交角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
12、一轴、两面、三角度”和和“三个基本不变三个基本不变”。其含义如下:。其含义如下:含义含义一轴一轴两面两面三角三角度度一轴一轴地轴地轴(自转轴并与赤道面垂直自转轴并与赤道面垂直)黄道平面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赤道平面赤道平面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地球自转的平面,与地轴垂直黄赤交角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含义含义一轴一轴两面两面三角三角度度地轴与赤道地轴与赤道平面夹角平面夹角90地轴与黄道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平面夹角与黄赤交角互余,为与黄赤交角互余,为6634三个基本三个基本不变不变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地球在公转
13、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保持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目前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2)黄赤交角大小与回归线、极圈纬度的关系:黄赤交角大小与回归线、极圈纬度的关系: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南北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公式为: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公式为: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90
14、黄赤交角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9090回归线的回归线的度数度数 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极昼、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例如,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极夜范围的变化。例如,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若黄赤交角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反之。变小,则反之。其他很多现象都是从这两组关系上延伸分析的。如晨其他很多现象都是从这两组关系上延伸分析的。如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黄赤交角,所以若黄赤交角变大,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黄赤交角,所以若黄赤交角变大,则昼夜长短的年
15、变化增大。则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增大。(3)(3)黄赤交角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周期性往返运动,其运动周期为其运动周期为365365日日5 5时时4848分分4646秒,叫做秒,叫做1 1个回归年。太阳直个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季节移动可用以下图表来表示:射点的位置和季节移动可用以下图表来表示:位置位置移动规律移动规律3月月21日至日至6月月22日日北半球北半球向北移动向北移动6月月22日至日至9月月23日日向南移动向南移动9月月23日至日至12月月22日日南半球南半球12月月22日至次年日至次年3月月21日日向
16、北移动向北移动二至点和近、远日点的区别二至点和近、远日点的区别二至点和近、远日点并不相同,近日点时间是二至点和近、远日点并不相同,近日点时间是1 1月初,月初,而冬至日是而冬至日是1212月月2222日;远日点时间是日;远日点时间是7 7月初,而夏至日月初,而夏至日是是6 6月月2222日。如图所示:日。如图所示: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四个节气的判断方法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四个节气的判断方法 此问题要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此问题要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判断:(1)(1)太阳位于地球椭圆公转轨道的一个太阳位于地球椭圆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如右图所示。焦点上,如右图所示。此时可直接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进此时可
17、直接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进行判断,行判断,A A处距太阳近,对应节气应为冬至;处距太阳近,对应节气应为冬至;C C处距太阳远,对应节气应为夏至。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处距太阳远,对应节气应为夏至。再根据地球公转方向与节气的演变次序判断出其他位置对应的节气。与节气的演变次序判断出其他位置对应的节气。但此图中应注意地轴的倾斜方向,可简单地依据北但此图中应注意地轴的倾斜方向,可简单地依据北极极“外倾外倾(即背离太阳即背离太阳)为冬至,内倾为冬至,内倾(即倾向太阳即倾向太阳)为夏为夏至至”加以区分。加以区分。(2)(2)太阳位于地球椭圆公转轨道的中太阳位于地球椭圆公转轨道的中心,如右图所示。心,如右图所示
18、。此时则需要根据此时则需要根据A A、C C两位置的两位置的太阳直射点进行判断,若图中未画太阳直射点进行判断,若图中未画出赤道。可先根据赤道与地轴始终出赤道。可先根据赤道与地轴始终垂直画出赤道,可以看出地球在垂直画出赤道,可以看出地球在A A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以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以南,北半球为冬季,对应节气为冬至;南,北半球为冬季,对应节气为冬至;C C位置太阳直射赤道位置太阳直射赤道以北,北半球为夏季,对应节气为夏至。然后再依据地球公以北,北半球为夏季,对应节气为夏至。然后再依据地球公转方向和节气演变次序判断其他位置对应的节气。转方向和节气演变次序判断其他位置对应的节气。例例11读读“黄
19、赤交角示意图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1)数字数字和和中,表示赤道平面的是中,表示赤道平面的是_,表示,表示黄道平面的是黄道平面的是_。(2)(2)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_。(3)(3)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_(_(纬纬线线)和和_(_(纬线纬线)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之间作周期性往返运动。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黄赤交角的定义及其意义。根据定此题考查黄赤交角的定义及其意义。根据定义可知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为义可知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为66663434,因此,因此是赤
20、道平面,是赤道平面,是黄道平面。目前黄赤交是黄道平面。目前黄赤交角为角为23232626,也可以从图中计算出。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也可以从图中计算出。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而与黄道平面成而与黄道平面成66663434夹角,计算出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夹角,计算出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的夹角为23232626,即黄赤交角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即黄赤交角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存在是由于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造成的,这就导致了太阳直射由于地球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造成的,这就导致了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答案答案(1)(1)(2)23(2)232626 (3)(
21、3)北回归线北回归线(23(2326N)26N)南回归线南回归线(23(2326S)26S)1 1读读“地球公转图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各题。,完成下列各题。(1)(1)当地球运行到当地球运行到A A点时,日期是点时,日期是_前后,速度前后,速度_(_(快或慢快或慢),这时地球的位置接近,这时地球的位置接近_(_(近近日点或远日点日点或远日点)。(2)(2)当地球运行到当地球运行到D D点时,太阳直射在点时,太阳直射在_(_(纬线纬线)。(3)(3)每年从每年从1212月月1 1日至第二年元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日至第二年元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是 ()A A向北移向北移B B向南移向南
22、移C C先向南移再向北移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D D先向北移再向南移先向北移再向南移解析:解析:第第(1)(1)题,在题,在A A处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可知,处的地球上画出晨昏线可知,A A处为冬处为冬至日至日(12(12月月2222日前后日前后),接近近日点,公转的速度在加快。第,接近近日点,公转的速度在加快。第(2)(2)题,题,A A点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推知点为冬至日,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推知D D处为秋分处为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第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第(3)(3)题,题,1212月月1 1日至冬至日日至冬至日(12(12月月2222日前后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之后开始向
23、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之后开始向北移动。答案:答案:(1)12(1)12月月2222日快近日点日快近日点(2)(2)赤道赤道(或或0 0)(3)C(3)C 1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可以结合示意图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随季节的可以结合示意图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变化规律(下面所述夏至日、冬至日均为北半球节气下面所述夏至日、冬至日均为北半球节气)。(1)(1)随纬度变化规律:随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减(如下图中如下图中折线所示折线所示)。冬至日,太阳直
24、射南回归线,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减(如下图中如下图中折线所示折线所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如下图中下图中折线所示折线所示)。规律总结: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规律总结: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大。(2)(2)随季节变化规律:随季节变化规律:2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1)确定地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确定地
25、方时: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12时。时。(2)(2)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确定房屋的朝向: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朝北。(3)(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4)(4)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
26、楼间距较小;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反之较大。确定楼间距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反之较大。确定楼间距的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度H H,并计算影长,并计算影长L=htan H,楼间距应大于,楼间距应大于L L,如下,如下图甲。图甲。(5)(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即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当天与太阳光线垂直。即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等于当天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乙所示,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如下图乙所示,H H9090时效时效果最佳。果最佳。3 3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
27、阳高度(H)(H)的计算的计算 公式:公式:H H9090两点纬度差两点纬度差 “两点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南南)半球,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根据夏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判断不同地区地理位置根据夏至、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判断不同地区地理位置 根据夏至根据夏至(6(6月月2222日日)与冬至与冬至(12(12月月2222日日)正午太阳高度判正午太阳高度判断不同地区地理位置,可以分
28、三步走:断不同地区地理位置,可以分三步走:(1)(1)先根据大小的对应时间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先根据大小的对应时间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6 6月月2222日大、南半球日大、南半球1212月月2222日大。日大。(2)(2)再根据同一半球最大太阳高度的大小比较哪一个更再根据同一半球最大太阳高度的大小比较哪一个更接近回归线,太阳高度大者更接近回归线。接近回归线,太阳高度大者更接近回归线。(3)(3)根据最小太阳高度的数值是否大于根据最小太阳高度的数值是否大于43430808判断是判断是否位于回归线之间。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有一否位于回归线之间。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有一定的分布
29、规律,可做解题参考。如下图:定的分布规律,可做解题参考。如下图:赤道到回归线之间各纬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赤道到回归线之间各纬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从与最小值的差从23232626增长到增长到46465252,差值等于,差值等于23232626加上当地纬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各纬度最大值与加上当地纬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各纬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都等于最小值的差都等于46465252。例例22(2011(2011安徽高考安徽高考)下图为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完成(1)(1)(2)(2)题。题。(1)(1)该地可能是该地可
30、能是 ()A A刚果盆地刚果盆地 B B撒哈拉沙漠南缘撒哈拉沙漠南缘C C巴西高原巴西高原 D 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2)(2)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的影响有 ()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作用逐渐增强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A 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 本题组考查太阳高度角、影子变化等相关知识,本题组考查太阳高度角、影
31、子变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第意在考查考生获取、解读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第(1)(1)题,题,从图中该地冬夏正午太阳高度都位于南方可知该地一定位于从图中该地冬夏正午太阳高度都位于南方可知该地一定位于北半球,冬夏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北半球,冬夏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6465252,则该地一定位,则该地一定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刚果盆地在赤道附近、撒哈拉沙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刚果盆地在赤道附近、撒哈拉沙漠南缘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均不符合条漠南缘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均不符合条件。第件。第(2)(2)题,从图中光照演示可知,图示窗
32、户、屋檐搭配题,从图中光照演示可知,图示窗户、屋檐搭配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从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从春分到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冬至日,正午太阳角逐渐增大,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室内光照面积最大,所以从冬至到春分,正午高度角最小,室内光照面积最大,所以从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日照面积逐渐减小。室内日照面积逐渐减小。答案答案(1)D(1)D(2)C(2)C2 2(2010(2010江苏高考江苏高考)下图为下图为6 6月月 2222日与日与1212月月2222日地球表面四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
33、答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1)(1)(2)(2)题。题。(1)(1)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 A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B B乙、丙、丁、甲乙、丙、丁、甲C C丙、丁、甲、乙丙、丁、甲、乙 D D丁、甲、乙、丙丁、甲、乙、丙(2)(2)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 A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B B甲、丙、丁、乙甲、丙、丁、乙C C丁、乙、丙、甲丁、乙、丙、甲 D D甲、丙、乙、丁甲、丙、乙、丁解析:解析:第第(1)(1)题,考查不同地点、不同日期的正午太阳题,考查不同地点、不同日期的正午太
34、阳高度大小比较,意在考查考生对全球各地不同时期正高度大小比较,意在考查考生对全球各地不同时期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理解能力。丙地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理解能力。丙地6 6月月2222日正午太日正午太阳高度达阳高度达9090,位于北回归线上;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上;乙地1212月月2222日正午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太阳高度接近9090,且,且6 6月月22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也较大,故它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也较大,故它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比丙更靠近赤道;丁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比丙更靠近赤道;丁地1212月月2222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6 6月月2222日的、日的、6
35、6月月2222日的正午太阳高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甲地度大于甲地1212月月2222日的,故这两地均位于回归线与极点之间,日的,故这两地均位于回归线与极点之间,且所处半球不同,但丁地的纬度比甲地低。第且所处半球不同,但丁地的纬度比甲地低。第(2)(2)题,考查正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地区分布,意在考查考生根据不同时期正午太午太阳高度的地区分布,意在考查考生根据不同时期正午太阳高度判断纬度位置的能力。结合两个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阳高度判断纬度位置的能力。结合两个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上题的分析可知,甲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较远处,丙位大小和上题的分析可知,甲位于北回归线以北较远处,丙位于北回归线上,乙位
36、于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丁位于南回归于北回归线上,乙位于南回归线以北不远处,丁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故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丁。线以南;故四地自北向南依次为甲、丙、乙、丁。答案:答案:(1)B(1)B(2)D(2)D 1 1联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看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联系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看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以北半球的季节为例以北半球的季节为例)夏半年夏半年(OD)(3.219.23)春秋春秋分分(3.21/923)冬半年冬半年(DE)(9.23次年次年3.21)a(3.21622)A(夏至日夏至日)b(6.22923)O/D/Ec(9.231222)B(冬至日冬至日)d(12.2232
37、1)北北半半球球长短长短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夜昼夜等长等长昼短夜长昼短夜长变化变化昼渐长昼渐长夜渐短夜渐短极昼范极昼范围变大围变大昼最长昼最长夜最短夜最短北极圈北极圈及其以及其以北为极北为极昼昼昼渐短昼渐短夜渐长夜渐长极昼范极昼范围变小围变小昼渐昼渐短短夜渐夜渐长长极夜极夜范范围变围变大大昼最短昼最短夜最长夜最长南极圈南极圈及其以及其以南为极南为极夜夜昼渐长昼渐长夜渐短夜渐短极夜范极夜范围变小围变小赤道赤道昼短夜长昼短夜长昼夜等长昼夜等长夏半年夏半年(OD)(3.219.23)春秋春秋分分(3.21/923)冬半年冬半年(DE)(9.23次年次年3.21)a(3.21622)A(夏至日夏至日)b
38、(6.22923)O/D/Ec(9.231222)B(冬至冬至日日)d(12.22321)南南半半球球长长短短昼短夜长昼短夜长昼夜昼夜等长等长昼长夜短昼长夜短变变化化昼渐短昼渐短夜渐长夜渐长极夜范极夜范围变大围变大昼最短昼最短夜最长夜最长北极圈北极圈及其以及其以北为极北为极夜夜昼渐长昼渐长夜渐短夜渐短极夜范极夜范围变小围变小昼渐长昼渐长夜渐短夜渐短极昼范极昼范围变大围变大昼最长昼最长夜最短夜最短南极圈南极圈及其以及其以南为极南为极昼昼昼渐短昼渐短夜渐长夜渐长极昼范极昼范围变小围变小2 2从晨昏线的倾斜上看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从晨昏线的倾斜上看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3 3关于昼夜长短的潜在规律关于昼
39、夜长短的潜在规律 (1)(1)同纬度昼长相等。同纬度昼长相等。(2)(2)对称纬度上昼长和夜长交叉相等对称纬度上昼长和夜长交叉相等(即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即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北半球的夜长等于南半球的昼长南半球的夜长,北半球的夜长等于南半球的昼长)。(3)(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4)(4)极圈内纬度越高,极昼和极夜的天数越多;在南极和极圈内纬度越高,极昼和极夜的天数越多;在南极和北极,大约半年极昼、半年极夜;极圈一天极昼、一天极夜。北极,大约半年极昼、半年极夜;极圈一天极昼、一天极夜。(5)(5)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
40、直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射点向哪个方向(北、南北、南)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例例33(2011(2011 江苏高考江苏高考)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回答。据此回答(1)(1)(2)(2)题。题。地点地点时间时间当日当日次日次日日出日出日落日落日出日出日落日落9:0023:008:5823:027:1918:417:2018:405:4018:485:3918:49(1)(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A B B
41、C C D D(2)(2)若若地为北京,则此时地为北京,则此时 ()A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的理解程度。意在考查考生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的理解程度。第第(1)(1)题,三地纬度的高低取决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太阳直题,三地纬度的高低取决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时,
42、纬度越高的地区射点不在赤道时,纬度越高的地区(极昼、极夜现象地区除极昼、极夜现象地区除外外),昼长与赤道昼长,昼长与赤道昼长(12(12小时小时)的差值越大。根据表中数据得的差值越大。根据表中数据得出出地当日昼长为地当日昼长为1414小时,其与赤道昼长差值为小时,其与赤道昼长差值为2 2小时;同理小时;同理得出得出地的当日昼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为地的当日昼长与赤道昼长的差值为3838分钟,分钟,地为地为1 1小小时时8 8分钟。所以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分钟。所以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第。第(2)(2)题,若题,若地为北京,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地为北京,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得出地地(北京北京)的昼长为的昼
43、长为1313时时8 8分,大于分,大于1212小时,可判断小时,可判断地地(北京北京)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再计算次日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再计算次日地地(北京北京)的昼长为的昼长为1313时时1010分,可知昼长渐长,此时应为春分到夏至之间,且太阳分,可知昼长渐长,此时应为春分到夏至之间,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全球昼夜直射点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全球昼夜长短相差越来越大。此时地球公转趋向远日点,速度逐渐变长短相差越来越大。此时地球公转趋向远日点,速度逐渐变慢。慢。答案答案(1)B(1)B(2)C(2)C3 3下图
44、中下图中AEFAEF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读弧线是晨昏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回答下列问题。(1)(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2)A(2)A点的昼长为点的昼长为_小时,小时,E E点的点的夜长为夜长为_小时。小时。(3)(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北京时间为北京时间为_时。时。解析:解析:第第(1)(1)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北极上空俯题,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内为极昼,则晨昏线右视图,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北极圈内为极昼,则晨昏线右侧为黑夜
45、。第侧为黑夜。第(2)(2)题,题,A A点在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为点在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为1212小时;小时;E E点处在极圈上,此时极圈为极昼,故点处在极圈上,此时极圈为极昼,故E E点的夜长为点的夜长为0 0小时。第小时。第(3)(3)题,昼半球的平分线为正午题,昼半球的平分线为正午1212时所在经线,为时所在经线,为9090E E,又由于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又由于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232326N26N,故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故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326N,9026N,90E)E),由由9090E E为为1212时,可计算出北京时间时,可计算出北京时间(120(120E)E)为为1414时。时。答案:答案:(1)(1)略。略。(2)12(2)120 0(3)(23(3)(2326N,9026N,90E)E)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