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咽喉解剖一、咽的应用解剖一、咽的应用解剖:咽为一个长约12(成人)的肌膜管,上 宽下窄,呈漏斗形,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 通道。咽 上起颅底。下达第六颈椎平面。鼻腔。前通 口腔。喉腔。后壁 与椎前筋膜相邻。下端 相当在环状软骨下缘与食道口连接。两侧 有颈部的大血管和神经通过。咽分为三部分:鼻咽、口咽、喉咽。(一)鼻咽部(一)鼻咽部 又称上咽:上咽:由硬腭向后做一条假想的延长线,此平面以上的咽部称鼻咽部。位于鼻腔后方。顶壁:顶壁:由蝶骨体及枕骨底构成,呈穹隆状。前方:前方: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后壁:后壁:为第1、2颈椎。下方:下方:与口咽相通。底为:底为:软腭;当吞咽时,软腭上提与咽后 壁接触。鼻咽
2、与口咽暂隔开。1 1、鼻咽顶与后壁交界处有腺样体、鼻咽顶与后壁交界处有腺样体(又称增殖体、咽扁)腺样体呈小叶状排列的淋巴组织团。形如半个剥皮桔子,表面不平,有56个纵行裂沟。中线沟裂最深,称咽囊。与咽壁间无结缔组织被膜,手术切除不易彻底。腺样体:腺样体:出生就有,67岁时最大,一 般10岁后逐渐萎缩,成人则消 失。咽扁桃体手术图形 2 2、鼻咽两侧壁:、鼻咽两侧壁:(1 1)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咽口:距下甲后端约1 1.5cm。(2 2)咽鼓管隆凸)咽鼓管隆凸(又称圆枕):咽口后上方之 隆起。(3 3)咽隐窝:)咽隐窝:圆枕后上方之凹陷。(为鼻咽 癌的好发部位)(4 4)咽鼓管扁桃体:)咽鼓管
3、扁桃体:咽鼓管咽口周围散在淋巴 组织。(5 5)破裂孔:)破裂孔:(内有血管与神经)咽隐窝上方约1cm 处。(鼻咽Ca经此向 颅内转移)(二)口咽部(二)口咽部 口咽位于鼻咽以下,会厌以上。临床所称的咽部即指此区。上接鼻咽。口咽口咽 下接喉咽 后壁相当第二、三颈椎前。前方经咽峡与口腔相通。上:悬壅垂和软腭游离缘。咽峡构成咽峡构成 下:舌背。两侧: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窝扁桃体窝:位于舌、咽腭之间。腭扁桃体:腭扁桃体:位于扁桃体窝内。咽侧索:咽侧索:每侧腭咽弓后方纵行条状淋巴组织。淋巴滤泡:淋巴滤泡:咽后壁粘膜下散在的淋巴组织。腭扁桃体腭扁桃体:为咽部淋巴组织最大的一个,俗称扁桃体。结构:结构:
4、(1 1)被膜包绕:)被膜包绕:扁桃体除内侧面外,均有结缔 组织形成被膜包绕。(2 2)扁桃体有周围隙:)扁桃体有周围隙:被膜与外侧的咽上缩肌 间有潜在周围隙。(3 3)隐窝开口:)隐窝开口:内侧面有620个隐窝开口,隐窝为分支状盲管深入其 内,深浅不一。隐窝内积存有脱落 上 皮、淋巴球,白血球,细菌,病毒及 食物碎屑等易形成感染 “病灶”。(4 4)扁桃体上隐窝:)扁桃体上隐窝:为隐窝中最 大,位置 最高,盲端可深达扁桃体被膜。炎症 穿破被膜进入扁桃体周围隙可形成扁 桃体周围脓肿。(5 5)内侧面有两粘膜皱襞:)内侧面有两粘膜皱襞:半月襞半月襞:位于上端腭舌弓与腭咽弓交界处。三角皱襞三角皱襞
5、:舌腭弓伸展至舌根覆盖扁桃体前下部。此襞内含淋巴组织。(三)喉咽部:(三)喉咽部:为会厌上缘以下的部分,也称下咽(舌骨延线以下部分)。前方:通喉腔。下端:在环状软骨下缘平面连接食道,该处有环咽肌环绕 后壁:相当第四、五、六颈椎。1 1、会厌、会厌豀豀:在会厌前方,舌会厌外侧襞如舌会厌正中襞之间左右。临床为小的尖锐的异物易残留的部分。2 2、梨状隐窝:、梨状隐窝:两侧杓会厌襞的外下方与甲状软骨板间。喉上神经内支,经此隐窝入喉,并分布其粘膜之下。3 3、环后隙:、环后隙:两梨状隐窝间,环状软骨板之后方。其下方即为食管入口。(四)咽的筋膜间隙:(四)咽的筋膜间隙:重要有二:间隙的存在,在各吞咽动作及
6、颈部活动时软组织才能协调一致。1 1、咽后隙:、咽后隙:咽后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达:第一、二胸椎平面。两侧:以薄层筋膜与咽旁隙相 隔。中间:有咽缝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咽后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新生儿约含810个淋巴结,38岁时逐渐萎缩消失。也有存留23个者。扁桃体、口腔、鼻腔后部、鼻咽、咽鼓管及鼓室等处淋巴,引流于此。上述部位的炎症可以引起咽后淋巴结感染化脓。2 2、咽旁隙:、咽旁隙:亦称咽上颌隙,位于咽后隙两侧(1)左右各一。(2)形如椎体、底向上,尖向下。(3)上界为颅底。(4)下达舌骨大角处。(五)咽的淋巴组织(五)咽的淋巴组织 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聚集
7、成团者为扁 桃体;分散者为淋巴滤泡和咽侧索。这些淋巴组织在咽粘膜下有淋巴管互相 联系,形成一环称内环。内环主要包括:(1)腺样体。(2)咽鼓管扁桃体。(3)腭扁桃体。(4)舌扁桃体。(5)咽侧索。(6)咽后壁滤泡。外环:内环向外与颈淋巴结密切联系,颈淋巴结间又相互交通也自成一环。临床:咽部的感染或肿瘤不能为内环淋巴组织局限,可扩散或转移至外环淋巴结。二、咽的生理二、咽的生理 (一)呼吸功能:(一)呼吸功能:正常时,吸入之空气经鼻咽,口咽,喉咽入喉腔,呼气时程序 相反。腺体丰富的咽粘膜对空气的温湿度调节及清洁有很大作用,但弱于鼻腔。(二)吞咽功能:(二)吞咽功能:口咽、喉咽是咽下食物的必经之路。
8、食物 口腔 咽峡 前弓收缩:食物不能返回口腔。口咽部 软腭收缩:咽后壁向前突出,关 闭鼻咽,防止食物入鼻咽。喉头上升:舌根后移,会厌软骨 向下趋近杓状软骨,使喉门关闭 呼吸暂停,隔绝喉腔与咽腔交 通。这样在咽缩肌的收缩下,食 物被迫进入。(三)调节中耳气压功能:(三)调节中耳气压功能:由于咽部的不断吞咽动作,使咽鼓管开放,中耳换气,保持与外界气压相当。(四)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四)扁桃体的免疫功能:扁桃体是活跃的免疫器官,腺样体也是免疫器官,但作用小。(1)体液免疫:对各种变应原产生B细胞与T细胞,具有体液免疫作用。(2)细胞免疫: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IgA、G、M、D、E)有细胞免疫作用 儿
9、童早年(特别是35岁时),扁桃体显著增大。(因此肥大应视为正常生理现象,是免疫活动 的征象)。青春期后,功能活动减退组织逐渐缩小。(五)语言的形成:(五)语言的形成:发声时,咽腔和口腔改变形状,产生共鸣使声音清晰悦耳构成各种语言。三、喉的应用解剖:三、喉的应用解剖:喉位于颈前部中央 在舌骨之下 上通喉咽 下接气管 上端为会厌上缘:成人相当于第三颈 椎上缘或下缘平面。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成人相当第六 颈椎下缘平面。喉由九块软骨借韧带和肌肉构成腔道(呈锥形)借韧带附着于舌骨。喉腔粘膜与咽粘膜及气管粘膜相连续。(一)喉的软骨:(一)喉的软骨:喉的支架由软骨构成 会厌软骨:1块 甲状软骨:1块 环状软
10、骨:1块 杓状软骨:2块 小角软骨:2块 楔状软骨:2块 1 1、会厌软骨:、会厌软骨:位于喉上部,喉入口的前面 呈椭圆形叶片状,上缘游离呈弧形,颈部在下端借韧带附着于甲 状软骨切迹的后下方。会厌分 喉面:粘膜粘连较紧。舌面:组织疏松,发 炎时易肿胀。儿童时期:会厌呈卷叶状,呈 形,质较软,(婴儿 型)成年以后:多近平坦,呈叶片状质较硬。2 2、甲状软骨:、甲状软骨:为左右成对之四方形软骨板融合而成。正中呈嵴状。上方呈“V”型,为甲状软骨切迹。两板形成的角度:男性较小,称喉结。为男性性征的标志,也是气管切开的主要标志。女性较大,无喉结。两侧甲状软骨板后缘向上、下延伸,形成上角或下角。上角:较长
11、。下角:较短,内侧面分别与环状软骨后外侧小凹形成环甲关节。3 3、环状软骨:、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之下,下接气管。前部较窄,称环状软骨弓。后部较宽,称环状软骨板。是喉部唯一呈完整,环形的软骨,对保持喉腔通畅起着重要作用。如病变或外伤而缺损时,易造成喉狭窄,引起呼吸困难。气管切开过高,损伤环状软骨易致唇样突起,拔管困难。4 4、杓状软骨:、杓状软骨:位于环状软骨板的上缘,呈三角锥形,左右各一形成喉的后面。环杓关节其底部和环状软骨连接。声带突-底部前端。为声带附着处。一般认为:杓状软骨沿环状软骨板上缘滑动和旋转时,可使声带张开和闭合。5 5、小角软骨:、小角软骨:位于杓状软骨顶部,左右各一。6
12、6、楔状软骨:、楔状软骨:位于小角软骨之前外侧,位于杓会厌襞中,左右各一。似小棒状。(二)喉的韧带:(二)喉的韧带:喉外韧带:喉外韧带:将喉与邻近组织接连。喉内韧带:喉内韧带:将喉各软骨连接。包括(1)甲状舌骨膜。(2)舌骨会厌韧带。(3)舌会厌韧带。(4)甲状会厌韧带。(5)喉弹性膜。(6)环甲关节韧带。(7)环杓后韧带。(8)环气管韧带。喉的弹性膜:喉的弹性膜:为宽阔的弹性纤维组织。被喉室分为:上部:上部:a:杓会厌襞。b:室襞:边缘增厚为室 韧带 在会厌侧缘,甲状软骨板交角 线背面与杓状软 骨前外侧面之 间形成上两襞。下部:下部:称喉的弹性圆锥。向下附着于环状软骨上缘。前 端附着于甲状软
13、骨板交角线的 背面。后端至杓状软骨声带突 下缘。前后附着处游离缘的增 厚部为声韧带。(三)喉的肌肉:(三)喉的肌肉:1 1、喉外肌:、喉外肌:将喉周围组织连接,使喉头上升或下降,或固定在一定的 位置。2 2、喉内肌:、喉内肌:(1 1)外展肌:)外展肌:环杓后肌,作用:使声门张开。环杓侧肌。(2 2)内收肌:)内收肌:杓斜肌。杓横肌。作用:使声门闭合 (3 3)环甲肌)环甲肌 甲杓肌甲杓肌 声带肌声带肌 作用:调节声带的紧 张与松驰。(四)喉的内部(四)喉的内部(即喉腔)喉腔内部由于声带的分隔可分为:1、声门上区。2、声门区。3、声门下区。1 1、声门上区:、声门上区:位于声带上缘以上,其上口
14、通喉咽部,呈三角形,称喉入口。前壁为会厌软骨,两侧壁为杓状会厌襞,后襞为杓状软骨;介于喉入口与室带之间者,又称喉前庭。(1 1)室带:)室带:亦称假声带,左右各一,位于声带上方,与声带平等,由粘膜、室韧 带及甲杓肌组成,外观呈淡红色。(2 2)喉室:)喉室:位于室带和声带间、开口呈椭圆形的腔隙,其前端向上向外延展成一小憩室,名喉室小囊或喉室附部,此处有粘液腺,分泌粘液,润滑声带。2 2、声门区:、声门区:位于声带之间。声带:声带:位于室带下方,左右各一,由声韧带、肌肉、粘膜组成。声带呈白色带 状,边缘整齐,后端附着于杓状软骨的声带突,可随声带突的运动而张开或闭合。声带张开时,呈等腰三角形的裂隙
15、,称为声门裂,简称声门,空气由此进出,喉最窄处。声门裂之前端称前连合。3 3、声门下区:、声门下区:为声带下缘以下到环状软骨下缘以上的喉腔,该腔上小下大,幼儿期此区粘膜下组织结构疏松,炎症时容易发生水肿,常引起喉阻塞。(五)喉的神经:(五)喉的神经:喉的神经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两者均为迷走神经的分支。1 1、喉上神经、喉上神经 :于舌骨大角平面处分为内、外两支。(1)外支:属运动神经,支配环甲肌,也有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在声门下区。(2)内支:分布于声带以上区域的粘膜,主要是感觉神经。2 2、喉返神经、喉返神经 :迷走神经进入胸腔后分出的,左右两侧路径不同。(1)右侧在锁骨下动脉之前离开迷走神经
16、,绕经该动脉的下、后方,再折向上 行,沿气管与食管间所成之沟,直到环甲关节的后方进入喉内。(2)左侧的径路较长,在迷走神经经过主动脉后离开迷走神经,绕主动脉弓之 下、后上行,沿与右侧相似的途径进入喉内。(3)喉返神经主要是运动神经,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内各肌,。喉返神经的径路,侵犯和压迫神经的各种病变都可相起声带麻痹。左侧喉返神经较右侧长,左侧声带发生麻痹的机会较右侧为多。(六)喉的粘膜:(六)喉的粘膜:喉粘膜与气管及咽粘膜相延续。1、会厌喉面、声带表面、小角软骨、楔状软骨粘膜附着紧。2、声门下区、杓会厌襞、会厌舌面有疏松的粘膜下层,容易发生水肿。四、喉的生理:四、喉的生理:1 1、呼吸功能:
17、、呼吸功能:喉的声门是空气入肺的必经之路。声门的大小根据呼吸需要(受中枢调节)平静时声门较小。呼气时声门微闭。吸气时声门张大。用力吸气或体力劳动声门张开最大。2 2、发音功能:、发音功能:喉是发声的重要器官。发声时:声门闭合,声带紧张,声门下气压增高,自肺部呼出气流冲击 声带产生震动而产生声音。基音:又称原音。是由喉发出之音。语音:基音经喉腔、咽腔、鼻腔、胸腔共鸣作用。如唇、齿、舌、软腭及颊部在神经调节下使音节清晰,形成不同的语音。喉部产生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带的长度;声带的紧张度;呼出气流的力量;颤动频率。3 3、保护作用:、保护作用:喉对下呼吸道有保护作用。吞咽时:喉体上升,会厌向下倾倒,
18、将喉入口盖住,同时,室带,声音 向中线移动关闭喉腔,呼吸暂停,食物沿两侧梨状窝进入食 道。异物误入喉部时:由喉的反射性痉挛,剧咳,使异物排出,防止入下呼 吸道。异物已误入气管:引起反射性咳嗽,也可促使异物排出。此外:喉对吸入之冷空气还有加温加湿作用。4 4、屏气功能:、屏气功能:屏气时,声门紧闭,呼吸暂停,以控制膈肌活动,固定胸廓,以增加腹压。以利于挑担、跳跃、排便、分娩、举重等用力动作。5 5、对血流作用:、对血流作用:吸气时:胸廓扩张,纵膈负压增大,便于静脉血流回心脏。呼气时:胸廓缩小,纵膈正压增大,便于动脉血流出心脏。急性喉阻塞:引起吸气性呼吸因难时,静脉回流受到障碍,出现颈部和 头部静脉怒张,并发绀。儿童及女性:儿童及女性:声带短而薄,张力强,频率高,音调高(女性青春 期,喉变化不明显,较慢长。)因此女性从儿童到成人 语音变化不大,无变音期。男性:男性:声带长而厚,张力弱,频率低,音调较低,男性青春期,喉结 突起,声带迅速拉长,有变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