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农村社会的组织第一节农村的社群与组织第二节家族组织及其变迁第三节农村的经济组织第四节农村的政治组织第五节农村社团与文化组织2概 要3第一节农村的社群与组织第一节农村的社群与组织一、农村社群与组织的意义农村社会中的组织更多的是以社群形式出现的,如今,农村的正式组织也有 增多的趋势。所谓社群,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自愿结社而形成的群体 或组织。在农村社会,较为普遍的社群就是同质群体,也就是由具有共同特征或 共同之处的人联系起来结成的群体,如农村一些地方有长老会、青年团、妇女会 等,这些社群主要是成员根据同质性而结合起来的组织。此外,民间信仰和文化 兴趣也是农村社会成员结成社群的重要基础
2、。在传统农村乃至今日,民间信仰和 宗教信仰常常是人们结成社群的驱动力量。当村民具有共同的信仰或崇拜共同的 神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自动联系起来,结成非正式的自组织,如农村社会中的一 些庙会或民间教会等,就是人们在民间信仰活动过程中自动组织起来的社群组 织。村民在社会生活中常常还会在共同的文化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结成社团,以加 强和促进联系,发展共同的兴趣。随着农村社会的现代变迁加速,正式组织也在逐步增多。农村的基层政权组 织包括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等,已经成为农村社会的主要正式组织。此 外,农村社会的一些合作组织也在走向正式化。4社群和组织之于农村社会的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第一,农村的
3、社群和组织加强并巩固了农村社会的自然关系。第二,农村社会的社群和组织拓展了新的社会关系。第三,农村社会的社群和组织开拓了农村公共领域。56社群简单认为就是一个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现形式。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关系链,不仅只是拉一个群而是基于一个点、需求和爱好将大家聚合在一起,而是要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我们认为这样的群就是社群。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社群类型依社会学家不同的分类标准呈现差异性。仅美国
4、社会学家埃班克的社会学概念一书就列举了 40 种之多。社群的目的:社群就是基于一个点、需求和爱好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赢社群!二、农村组织的形成与演变在现代社会,组织现象是普遍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互动是在 组织框架 里进行的:一个农贸集市是一个组织,一个信贷市场是一个组织,幼儿园、学 校、食堂、街道、公司、政府和居住小区等都是各种各样的组织。”那么在农村社会,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呢?农村社会组织的形成的社会基础主要包括三个 方面。第一,农村组织的形成与农村社会中产生的共同利益需求的强度和广度有密 切关系。第二,农村居民对社会团结和自我保护的需要是社会组织形成的重要基础 之
5、一。第三,农村精英权威的出现是农村社会形成组织的重要基础。7三、农村组织的形式及特征农村组织是不同于家庭和村落的社会结构形式,而且与现代城市社会中的组 织也有所不同。从组织形式的角度看,农村社会中的组织更多的是以非正式形式 出现的。按照社会学对组织类型的划分,农村社会中的更多组织属于非正式的组 织。除了那些基层政府组织、自治组织、政党组织和一些正式组织的垂直下派机 构外,农村社会中的组织更多的是非正式的组织。农村组织的非正式形式有两个 方面的表现:一方面,农村非正式组织不同于家庭和村落这样的自然群体形式,而是人们为某种特定目标或因为某些因素的驱动而结合起来的社会团体形式,它 是人们在社会互动实
6、践中有目的地建立起来的组织。另一方面,农村非正式组织 又不同于现代科层制组织。韦伯式科层制组织是现代城市社会普遍的正式组织形 式,有着严密且正式的组织制度。而在较多农村组织中,制度规则主要是调节性 的,而非正式的、强制的约束。8在结构特征上,农村组织具有相对较大的弹性。农村社会中较多的组织是非 正式团体,组织的边界并非十分固化和刚性的。在现实社会中,农村一些组织在 实际运行中,通常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加入和参与组织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和 资格要求,在多数情况下出于成员的热情和自愿。即便组织也会设置一些资格原 则,但这些原则在实践中是具有较大弹性的,通常是可以变通的。此外,在农村 一些组织内部,由
7、于并没有十分严密的组织管理,成员之间的联系以及组织活动 等通常也不会受正式组织制度的约束,因而组织成员的行动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组织内部的结构也就相对较为松散。一些组织除在举办集体仪式和集体活动时有 相对正式的组织协调之外,平常时期组织内的联系很弱。在功能特征上,农村组织更多地具有社会与文化性功能。虽然农村组织也是 为着某种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但较多的农村组织与现代科层组织特别是经济 组织有所不同。910第二节第二节 家族组织及其变迁家族组织及其变迁一、家、家族与宗族社会学意义上的家庭通常是指一对夫妇与他们的子女组成的生活共同体,这 个定义主要是基于现代社会的社会事实而界定的,反映了家庭作为社
8、会基本单位 所包含的三种基本社会关系:合法的婚姻关系、亲属关系和共同生活关系。而且 在现代社会,家庭有时仅指核心家庭,也就是一对夫妇或一对夫妇与其未婚子女 组成的社会单位。然而,在中国农村社会,“家”的含义是非常宽泛的,既代表一个个共同生 活的实体,又指称具有某种亲属关系的社会群体。如费孝通发现世纪年代 的苏南农村就具有这样的特征:“农村中的基本社会群体就是家,一个扩大的家 庭。”“村中更大的社会群体是由若干家根据多种不同目的和亲属、地域等关系组 成的。由个人成员组成的社团很少而且占次要地位。11二、家族组织的结构虽然农村社会的家族组织有多种形式,不同地区的家族组织存在较大差异,但在结构上,农
9、村家族组织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从历史和现实经验来看,农村家 族组织的基本结构主要是由三个要素建构起来的:第一个要素是家族组织的制度规则。无论是社群性的农村家族组织,还是具 有政治性的宗族组织,构成家族组织的一个基础就是建构与规定家族关系的规则 和制度。第二个要素是家族组织的权威人物。在农村家族组织的构成中,家族权威是 形成团体联系和集体活动的核心。12第三个要素是家族组织的仪式活动。农村家族组织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形态和 特征,但在结构上都有集体仪式活动这一共同要素。或许,不同家族组织所举办 的仪式活动在形式上千差万别,不过其本质是相通的。仪式活动之于农村家族组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集体
10、象征符 号的建构,二是集体团结实践的推进。人类任何组织其实都需要有象征符号,象 征符号不同于一般符号,通常是在特定的、具有神圣意义的场合建构起来的。按 照人类学的一般原理,仪式活动的主要功能就是建构象征意义。13三、家族组织的变迁农村家族组织是农村社会关系与结构的一种形式,随着农村社会关系与结构 的变迁,家族组织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家族组织有着无数次 的变迁,难以一一回溯。因而在这里选择从新中国开始,回顾农村家族组织所发 生的主要变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绝大多数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很多地方农村的“族 田”“公田”都在运动中被取缔和没收,这一改革可以说动摇了以往家族组织的 经济
11、基础,因为家族组织的集体资源主要依靠家族的公田收入,而没收家族公田 也就切断了家族组织的重要公共收入来源。从年开始,农村又推进了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合作化运动。1415第三节第三节 农村的经济组织农村的经济组织一、农村经济组织的形式农村经济组织是指按照一定方式将经济要素组合起来使经济活动成为可能的 团体单位。从广义的角度看,家庭或农户是农村经济组织的最基本也是最为普遍 的形式。在农村社会中,农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受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制 约,农业生产活动选择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因而农村家庭实际上成为农村经济 组织的主要形式。在农村社会的现代变迁过程中,家庭农场()已成为农村经济组 织的一种重要形
12、式。家庭农场与传统的小农家庭()虽然都是农 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但在社会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家庭农场是在向资本 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目前,现代的农业企业也就是农场组织在农村社会 也逐渐兴起,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而且有不断发展的趋势。16二、农场组织17农场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经济单位和组织。农场组织有 各种各样的类型。根据农场的产权来划分,农场主要包括家庭农场、企业农场和 国有农场。家庭农场是指产权归家庭所有并由家庭负责管理和组织农业生产经营 的农场,此类农场在欧洲、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较多。企业农场也就是现代农 业企业,其产权归属于企业组织或法人,
13、农场按照企业组织的模式组织农业生产 和经营管理,美国的多数农场属于企业农场。国有农场或国营农场是指国家所有 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中型企业单位。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黑龙江垦区等皆属于大型的国有农场。那时国家在各地设有许多大中型国有农场,这些农场的生产运营对保障国家商品粮供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农村,家庭农场与农民家庭都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但两者有所不 同,差别在于:家庭农场属于一种具有集约化、适度规模特征的新型农业生产经 营主体,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农民家庭则是集体土地的承包和生产经营 的基本单位,一些具有农业生产实力的农民家庭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 和开展
14、有特色的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并可以据此申请注册家庭农场成为新型生 产经营主体。农场组织除了规模差异外,还存在生产经营模式的差别。根据生产经营模式 的不同,农场组织主要分为专业性农场、集约化农场和现代农业集团。专业性农 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具有单一性和专业性,也就是专门从事某种农业生产经营,如 专门从事种植业,或专门从事畜牧业,或专门从事养殖业,等等。18三、农业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指农业合作社,是一种促进农业生产互助与合作的农村 经济组织。新中国早期的农业合作社是在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发展起来的。年,中央发布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农村各地的农业合作组织开始从 原先自愿加入的互助组逐渐发展为初级合
15、作社和高级合作社,初级合作社是农 户将土地、生产工具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以入股方式投入合作社,劳动力参加 集体劳动,收入则根据入股土地、劳动投入等情况来分配。高级合作社则是一种 土地、劳动力和牲畜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合作 经济组织。到年,农业合作社又大步跃进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组织之中。当前,在经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主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19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某种意义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组织。严 格地说,这一组织并非真正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而是一种行政色彩较浓的组 织。这一组织的特殊性或存在的基础主要有
16、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集体产权的存 在。农村在集体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积累了一些集体资产,而要管理和运营集体 资产,就需要有相应的集体组织。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为了应对集体产权 处置问题而产生的。而集体资产和集体产权,则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定历史 时期的特殊产物。另一方面是农村基本生产经营制度的改革。随着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改革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已经分给个体农户承包经营,这意味着集体 经营组织已解散,农业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然而,农村集体所拥有的 一些资产还存在,而且不便于分给各户来承包,如一些集体企业、集体财产 等。要保持一些集体资产的完整性和运营的延续性,就需依靠过渡性的组织来 管
17、理集体资产和维持部分集体经济的持续运行,于是便出现了农村集体经济 组织。2021第四节第四节 农村的政治组织农村的政治组织一、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在农村社会的政治系统中,核心结构就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此类组织是联 结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的纽带,也可说是“国家政权建设”过程的基础部分。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指代表国家政权行使对农村社会的管理职能的基层政府机关 和基层政党组织,广义的包括乡镇政府、乡镇党委和公检法的垂直下派机构,狭 义的就是指乡镇政府机关和乡镇党委组织。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要构成是乡镇党委组织和乡镇政府机关,亦即乡镇一 级的党政机关,是正式国家权力体系的最低一层组织。乡镇党政机关在管理农村
18、社会中起到了中心作用,也是国家权力进入农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各地的乡 镇党政机关的组织结构可能有所不同,主要是内设的部门及其名称可能不同,但 基本组织架构是相似的22二、村民自治组织从组织外部关系角度看,目前的村民委员会组织其实具有类行政性的特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乡镇政府和基层党组织要对 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和领导。而且,在村民自治组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村民委员会组织扮演着村级管理者的角色,与基层乡镇政府有着不可分割的联 系,发挥着部分行政功能,因而不在行政体系之中却类似于村级行政性组织。就组织功能而言,村民委员会的主要功能如下:首先,在经济方面发挥着管 理集
19、体土地和财产,组织和协调村级经济发展的功能。其次,在社会治理方面发 挥着调处纠纷、维护村内治安与秩序的功能。再次,在农村建设方面发挥着改善 公共卫生、治理村内环境的功能。最后,村民委员会还具有宣传和执行国家法律 法规与政策的功能,尤其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职能。自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之后,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体系也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乡镇以及县市政府为减轻对村民委员会组织的经费补贴负担,推进了合并村的改 革。在较多的农村地区,新设立的行政村已经是合并以前的个以上的行政村。23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色彩方面,哈萨克人最喜爱的是绿色。他们认为,绿色象征着积极向上,并且可以给人们带来吉祥与幸福。哈萨克人不喜欢的
20、色彩,主要是被认为丧葬活 动专用的黑色。对于动物,哈萨克人有着自己的特殊眼光和品位。他们最喜欢的是猫头鹰。在他们看来,猫头鹰不仅仅是一种益鸟,而且还象征着坚定、勇敢和一往无前。在日常生活中,哈萨克人往往将猫头鹰的羽毛或图案作为珍贵之物,用来进行居 所和服装的装饰。对于猪、狗及其毛皮制品或图案,哈萨克的穆斯林们都是非常 忌讳的。哈萨克人还有一个特殊的禁忌,即不允许用脚去踢羊,或是用脚去踩踏动物 和食盐。当哈萨克人在场时,切勿用手指或棍棒对其指指点点,特别是不要用手指或 棍棒对他们指指点点地清点人数。2425第五节第五节 农村社团与文化组织农村社团与文化组织一、农村文化社团在现实的农村社会生活中,
21、社团现象其实是相对于分散的、个体的活动形式 而言的,那些有一定规律、以群体形式开展活动的事实就意味着社团的存在。农 村居民在文化生活方面结成社团或社群的现象较为常见。例如,一些戏班、歌舞 队、乐团,以及各种各样的“社”或“会”,这些实际上就是农村文化社团,但 它们并没有官方的登记注册,也没有正式的成员入退程序,属于一种非正式的社 群组织。如果按照社团分类的两个重要维度是否拥有会员和组织目标是互益 的还是公益的来划分,社团可分为运作型组织、会员互益型组织和会员公益 型组织三大类。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农村文化社团可算是运作型组织,因为 较多的农村文化社团是群众性的、自发运作起来的,并且没有正式的会
22、员制度。农村文化社团虽然以非正式的形式形成并运转着,但确是存在的现实,因为 村民通过文化社团而开展的活动是具有群体性和公共性的。在农村社会特别是传统农村社会,公共领域似乎并不具有显著的地位,因而可能常常会为人们所忽 视。但事实上,从农民组织起团体文化活动的角度来看,就已说明农村社会也存 在着公共领域。26二、民间信仰组织农村社会的文化组织是指与观念世界和文化活动相关的社会组织。在农村社 会,有较多的文化组织与民间信仰和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四川省羌族村 落的狮子会和龙灯会,一般是在春节期间组织的集体活动,此类组织与民间信仰 有密切关系。羌村人认为舞狮子可以避牛瘟、除秽气、保平安,舞龙灯则可
23、求风 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羌村还有观音会、山神会、川主会等。在传统农村社会的民间信仰组织中,村庙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组织。在韦伯 看来,中国农村聚落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村落有类似城市警察机构的组织执行安全功能,“这个执行机构便是村庙,因为中国的法律及农民的思维习惯缺乏 社团的概念,所以村庙自然而然地成为村落的主要代理人”。村庙组织实际 上是基于村民们的共同信仰而建立起来的民间组织。27三、社团组织与农村社会在农村社会的现代变迁过程中,相对自治、独立和封闭的农村社会空间,也 在不断地走向开放,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向市场的开放,而且包括向社团组织的开 放。在农村社会的开放进程中,各种各样的现代社团组
24、织也在逐渐进入农村社 会,让农村公共空间得以丰富和活跃起来。农村社会现代社团组织的出现并渐渐活跃起来的趋势,或许并不像一些研究 所认为的那样,“以科技协会等名义成立的大量农村社团仅仅徒有虚名,而真正 活跃的组织往往是那些不完全受政府控制、具有较强自主性的 半独立社 团”。就农村社会内部结构而言,社团主要以非正式的、相对独立的群众性社 团为主。但在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已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运行。2829本章要点本章要点 农村的社会组织更多的是以社群形式出现的,即农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自 愿结社而形成群体或组织。随着农村社会的现代变迁,正式组织也在逐步增多。社群和组织之于农村社会主要有三个方
25、面的意义:第一,农村的社群和组织加强 并巩固了农村社会的自然关系。第二,农村社会的社群和组织拓展了新的社会关 系。第三,农村社会的社群和组织开拓了农村公共领域。农村社会组织形成的社 会基础主要包括:共同利益需求的强度和广度、农村居民对社会团结和自我保护 的需要、农村精英权威的出现。农村社会组织既是不同于家庭和村落的社会结构 形式,与现代城市社会中的组织也有所不同。在中国农村社会,“家”既代表一个个共同生活的实体,又指称具有某种亲 属关系的社会群体。家族是由家庭关系扩展延伸而形成的基本社会群体。家族与 宗族现象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区域、不同村落之间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 的差异。30因此,对农
26、村社会中的家、家族与宗族现象的理解,宜从多样性和现实 性的视角出发。农村家族组织的三个要素是家族组织的制度规则、家族组织的权 威人物、家族组织的仪式活动。经过诸多变迁之后,中国农村家族组织已“去政 治功能化”,家族组织已经出现社会性与文化性的转向。农村经济组织是指按照一定方式将经济要素组合起来,使经济活动成为可能 的团体单位。家庭农场与传统的小农家庭都是农业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但它们 在社会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家庭农场是在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产生的。农场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包括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经济单位和组织,有各种各样的类 型,主要包括家庭农场、企业农场和国有农场。农业合作组织主要指农业合作 社,是一种促进农业生产互助与合作的农村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又叫“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是在中国农村特定历史和政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农村经 济组织。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主要指乡镇党委组织和乡镇政府机关,即乡镇一级的党政 机关。31思考问题 何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之于农村社会有哪些意义?中国农村的家族或宗族现象有何特征?家族组织的变迁有着怎样的方向?小农家庭与家庭农场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农村合作组织对于农村经济发 展有何意义?什么是农村自治组织?农村自治组织与基层政权组织之间有着怎样的 关系?农村文化社团有哪些特点?现代社团组织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主要面临 哪些困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