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选题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是()领域的目标A.健康B.语言C.社会D.艺术答案:C2.幼儿园保教目标的第一下位概念()A.幼儿园各领域目标B.幼儿园各年齡班目标C.幼儿园各年龄班学期目标D.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答案:A3.下列不属于生成性目标的特点()A.强调儿童主动活动的过程B.关注儿童个体自由发展的学习经验C.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D.不预先规定儿童的行为变化答案:D4.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基础()A.发展性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行为目标D.结果目标答案:C5.小班语言活动小海龟的目标之一设计为“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做游戏,体验小海龟情感世界”,这
2、不符合目标制定的()原则。A.统一性B.整合性C.针对性D.可操作性答案:A6.幼儿园大班的“我会用工具”这一活动,教师在区域中投放了一些常用小工具,让幼儿进行个别化的自主探索活动,使幼儿积累了一些使用小工具的经验。该教师注重教育活动内容的()A.适宜性有效性B.针对性挑战性C.多元性整合性D.自然性开放性答案:B7.对幼儿教育活动内容评价可从其适应性、有效性、针对性、挑战性、多元性、()、自然性和开放性几方面进行。A.综合性B.整合性C.丰富性D.生活性答案:B8.()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儿童组成一个学习者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地互动、互赖,共享经验、合作交流,以共同完成
3、一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A.师幼互动为主的合作式学习B.幼幼互动为主的合作式学习C.全员互动为主的合作式学习D.接受式学习活动答案:B9.不属于合作式学习活动的设计是()A.同质成员的分组B.活动空间和时间的安排C.材料的设计与投放D.互赖行为的鼓励与支持答案:A10.下列关于接受式学习与发现式学习的关系错误的是()A.侧重点不同:接受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发现学习则强调探究过程;B.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呈现一些提示性的线索,而不直接呈现学习内容;C.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只需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到认
4、知结构中,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必须首先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从事实中发现关系、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认知结构之中;D.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控制具体的学习过程,在发现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控制的作用答案:D11.探究式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三个特点。A.主动性B.互动性C.过程性D.自发性答案:C12.幼儿的任何一件作品都应该珍惜,都应该尽可能地回归他们的生活,装点属于他们的空间是指()A.活动成果的有用性B.组织形式的灵活性C.活动成果的展示性D.活动成果的归属性答案:D13.下列不可以作为题点的是()。A.幼儿操作时出现观点不同、结果不同B.合作活
5、动结束,有显性结果C.不怕困难耐心坚持、反复实践的个案D.开放式探究和封闭式探究答案:D14.孩子间为活动闹纠纷是常有的事,这正是他们社会化的一个真实写照。当幼儿因为合作失败而争执时,教师要发挥()的作用。A.旁观者B.关系的协调者C.参与者D.信息导航者答案:B15.下面体现了区角活动生活性的是()。A.做做玩玩,边做边想,先做后想B.展示餐具,让幼儿进行游戏;C.开展主题活动D.让幼儿操作、实验、探究答案:B16.探究式学习的根本在于儿童的()。A.智力B.情商C.学习态度D.经验答案:D17.根据儿童在探究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方式来分,探究式学习可分为()。A.直接的探究和间接的探究B.完整
6、的探究和部分的探究C.科学领域的探究和生活领域的探究D.开放式探究和封闭式探究答案:A18.以下属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的一般性策略的是()。A.引导B.分析C.回应D.判断答案:C19.教师要真正做到跟随幼儿、指导幼儿、支持幼儿,其前提是()幼儿。A.照顾、了解B.观察、解读C.引导、鼓励D.陪伴、跟踪答案:B20.以下不属于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素的是()A.教师B.幼儿C.遗传D.环境答案:C二、问答题1.(名词解释)接受式学习答案: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与发现式学习相比,接受式学习的内容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由学
7、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和探寻的。2.(名词解释)合作式学习答案:合作式学习是依据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共同目标的设计和达成为先导,以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式。3.(名词解释)行为目标答案: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来设计目标,它指向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目标设计中关注的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4.(名词解释)儿童社会化答案: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
8、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5.(名词解释)师幼互动关系答案:所谓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师幼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这种交互作用和影响通常是伴随在人的交往活动之中的,因此,交往是互动的基础。6.简述合作式学习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及价值。答案:(1)促进儿童形成合作的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2)促进儿童自学、乐学。(3)有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7.简述幼儿园目标体系确立的意义。答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助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适应儿童发展的需求,体现对儿童个别差异的尊重;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教师实施教育提供帮助。8.简述个体评价的内容和目的答案:个体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内
9、容可以包括(1)活动兴趣、(2)参与态度、(3)学习方式、(4)互动与社会化程度、(5)学习能力与习惯等方面。个体评价的目的:为了更好地(1)描述个体、(2)了解个体、(3)帮助个体,进而促进个体的探索和学习。9.简述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要求。答案:构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帮助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创设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10.试述探究式学习模式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答案:(一)满足儿童探究的本能,使其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探究,几乎可以说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本能,当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生命来到世界时,就与生俱来地产生了一种探究的潜能,他们正是通过自发的探究不断地加深着对这个世界的认
10、识:蚯蚓是怎样在泥土里生活的?一粒小小的种子怎么会长成一棵大树呢?风筝为什么能够飞得那么高呀?牙齿是什么材料做的?为什么掉了还会自己长出来呢?伴随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究表露无遗。对幼小的儿童来说,探究虽然不是一种需要从无到有去学习的事物,但从自发的、天生的探究本能到探究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这一漫长的过程却是离不开教师和成人的支持、鼓励、帮助和指导的。作为教师,为儿童提供亲身探索、主动发现和创造的学习环境,随着其探究实践的不断展开,不仅能够保持儿童积极探索的兴趣,使儿童在感受和体验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而且还能在不断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儿童拓展探究范围,学习并获取更有
11、效的探究方法和手段。(二)促进儿童的积极思维,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过程与儿童的思维过程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儿童自身的探究所引发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儿童亲自探究获得的知识才是儿童主动建构的,是他们真正理解和相信的,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相比,更强调的是儿童自主地、主动地开展探索和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概念。通过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的亲身探究,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已有经验和新的现象或事物之间的不一致或矛盾之处,在认知冲突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修正,进而重新建构起新知识、新经验。而这样的探究过程本身就是儿童不断思维的过程,在自主探究中的分析、思考、判断、推理可以
12、使儿童的思维得到最好的锻炼。同时,探究式学习又是以问题为依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主动去发现和探寻隐含在现象或事物背后的问题,引发积极的思考、合作和互动;另一方面更能够促使儿童努力地去解决一个个伴随着不断的探究而呈现的问题。(三)促进知识的整合,培养和提高儿童学以致用的能力探究式学习活动在培养儿童探究过程的技能和能力方面,其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体现在儿童知识整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围绕着一个主题而展开的探究,包含了社会、生活、语言、科学、艺术等不同的领域和层面。伴随着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儿童在
13、教师、同伴、环境、材料的启发下,不断地展开由一个主题而衍生出来的涉及各个不同领域范围的内容和主题。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既通过调动已有的经验,实现在知识整合基础上的、更深入的探究和学习;也能够在获取新经验的过程中促进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和获得,其中包括了儿童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谈论和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分享的能力、以多种途径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整理归纳并形成结论或进一步行动方案的能力等等。(四)有利于儿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探究式学习活动有利于儿童逐渐养成“凡事须亲身观察、检验才能确信”的科学态度和精神,而这种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对其今后的学习和成长的
14、价值无疑是重大而深远的。同时,在探究式学习活动实践中,儿童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相对接受式学习要更自由、开放,这样的学习体验能够促进儿童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批判、学会反思,进而以一种更客观开放、民主平等的态度进入学习,它也能为儿童日后独立性、自主性、批判性等科学精神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11.试论述区角活动的一般指导策略。答案:区角活动的一般指导策略(一)利用角色转换,支持幼儿活动兴趣的关注者一般情况下,教师应多以旁观者、欣赏者的身份出现:可以是听众,倾听幼儿间的交流、感受;可以是观众,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在倾听和观察中.分析幼儿,阅读幼儿,磨炼自己的教育直觉,为有针对性的
15、指导作铺垫。兴趣的激发者当幼儿在活动中兴趣减弱或转移时,教师可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活动,摸清情况,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信息的导航者当幼儿在活动中产生疑问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资源或信息,帮助幼儿寻找探究问题的角度。思考的合作者当教师面对幼儿的疑问一时也难以点拨时,则可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出现,共同探讨,共同成长。愿望的支持者当幼儿用自己的意愿想法进行操作时,教师应多报以赞赏的眼光,支持他们去尝试、实践自己的想法。关系的协调者当幼儿因为个性不同、技能差异、合作不愉快等因素而引发矛盾时,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进行协调,但这个影响不是呵斥与指责,而是一种基于调查分析基础上的平等协商与对话。喜悦的
16、分享者当幼儿通过多次努力终感自己有收获时,教师应该为他祝贺,为他宣传,并与整个集体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二)利用伙伴因素,增进幼儿切磋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高度的合作精神,一起操作、探索并解决问题。对幼儿来说,从伙伴那里可以学到许多先前不会的本领,可以从伙伴口中知道许多新鲜的东西,与此同时,这样的帮助还发展了幼儿间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使幼儿学会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作为教师,若能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甚至向幼儿学习,将自己置于幼儿的伙伴地位,而不居高临下,那么那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主动探究、积极表达和创造的美好情景将自然呈现。(三)利用环境材料,转嫁指导意图区角活动中,大量丰富的活动内容赋予幼儿很多活动兴趣与活动机会。教师如何灵活调控活动过程中的环境材料,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体验到活动的快乐与结果的满足,是尊重幼儿、“让幼儿成为学习主人”的具体体现。(四)利用规则因素,方便幼儿自我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