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科大学精品课件:0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43662 上传时间:2020-04-07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7.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0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0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0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0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0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心理教研室 温盛霖,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 第二节 认 知 过 程 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 第四节 意 志 过 程 第五节 人 格 第六节 心理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基础,第一节 心理现象及其本质 一、心理现象(psychological phenomena)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喜、怒、哀、恐等) 意志过程(目标、克服困难、行动)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 个性特征 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体验和控制),二、心理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二)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请第

2、一次看到这个测试的朋友,首先静 下心来,认真的、快速的用自己的心算 来做下面这个测试,看清楚要求,真实 的说出当时的第一个脑子里面的答案,才能 看出这个测试的最有效的结果。谢谢!,心 理 测 验,要以最快速度的时间心算所看到的数学程序 ,然后回答问题,开始!往下走,并答题吧! 2+2=? 4+4=? 8+8=? 16+16=? 快,随便在12跟5的中间挑一个数字。 * * 挑了吗?现在继续往下 *,你挑的数字是“7”对吧?继续做下一个实验,跟着下列叙述并且快 速回答问题,算算看! 1+5=? * 2+4=? * 3+3=? * 4+2=? * 5+1=? * * 现在持续默念“6”这个数字15

3、秒,然后 卷动画面!,快,想出一种水果的名字! 想出一个面部器官。 * * * * 想出一种家禽的名字! * *,哈哈,是苹果 和 鼻子 和 鸡,对不对?,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过程,第二节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第二节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一、感觉和知觉 二、记忆 三、注意 四、思维 五、想象,1定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

4、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一、感觉与知觉,(一)感 觉 (二)知 觉,sensation,第二节 认知过程,贝可斯通的感觉剥夺实验,一、 感觉与知觉,sensation,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 感 觉 (二) 知 觉,2种类,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运动觉 平衡觉,内脏感觉,皮肤觉,一、感觉与知觉,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3特征,感受性,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反比关系,(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觉与知觉,(一)感 觉 (二)知 觉,注视30秒钟之后看周围白色背景会出现视觉感觉后像。,(2)感觉后

5、像,第二节 认知过程,3特征,一、感觉与知觉,(一)感 觉 (二)知 觉,(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 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一、感觉与知觉,3特征,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3)感觉的适应,一、 感觉与知觉,3特征,酸:.分钟 甜:分钟 苦:. 咸:秒分钟 樟脑:分钟 汽油:分钟 花露水:分钟,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4)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6、,一、感觉与知觉,3特征,两个灰色方块具有均匀的亮度。,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5)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 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 不同的感觉。,一、感觉与知觉,3特征,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6)感觉补偿,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 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 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一、感觉与知觉,3特征,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一、感觉与知觉,第二节 认知过程,盲人敏锐的触觉,(一)感 觉 (二)知 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7、一、感觉与知觉,1定义,perception,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1)知觉的选择性,一、感觉与知觉,2特性,第二节 认知过程,是年轻少女还是老妇人,(一)感 觉 (二)知 觉,(1)知觉的选择性,一、感觉与知觉,2特性,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一、感觉与知觉,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系统具有把感觉到的个别 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 这就叫知觉的整体性。,一、感觉与知觉,2特性,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2)知觉的整体性,一、感觉与知觉,2特性,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8、 觉 (二)知 觉,(3)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事 物时,不仅依 赖于当前的信 息,还要根据 自己过去的知 识经验来理解 它,给它赋予 一定的意义。,一、感觉与知觉,2特性,达尔马提亚狗,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4)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 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 象仍保持不变的特性。,一、感觉与知觉,2特性,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5)知觉的恒常性,一、感觉与知觉,2特性,大小恒常,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一、感觉与知觉,3种类,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的不同

9、:,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对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个体对物体空间移动以及移动速度的反映。,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一、感觉与知觉,(一)感 觉 (二)知 觉,第二节 认知过程,4错觉(illusion),一、感觉与知觉,4错觉(illusion),这些都是平行线(咖啡墙错觉),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一、感觉与知觉,4错觉(illusion),这些都是平行线(左氏错觉),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感 觉 (二)知 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

10、的事物的反映。,memory,三个基本环节,识记 保持 再认和再现,二、记忆,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分类 (三)记忆过程 (四) 遗 忘,memory,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 人类所独有。,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是以曾做过的运动或学习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二、记忆,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分类 (三)记忆过程 (四) 遗 忘,memory,形象记忆,二、记忆,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分类 (三)记忆过程

11、(四) 遗 忘,memory,2按记忆信息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二、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指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 物理特性编码 有鲜明的形象性 信息存贮的时间为0.25-2秒,又叫初级记忆,是指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记忆的广度是72个“创克” (chunk) 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又称二级记忆,是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 长时记忆容量非常大 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到几年甚至终生难忘。,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分类 (三)记忆过程 (

12、四) 遗 忘,memory,二、记忆,重复,感 官,长时 记忆,短时 记忆,感觉 记忆,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分类 (三)记忆过程 (四) 遗 忘,二、记忆,识记 保持 再认和重现(回忆),记忆的开端 保持的前提,实现再认和再 现的重要保证,记忆的两种 表现形式,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分类 (三)记忆过程 (四) 遗 忘,二、记忆,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第二节 认知过程,forgetting,(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分类 (三)记忆过程 (四) 遗 忘,二、记忆,遗忘规律如下: 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2遗忘

13、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 和长度的关系;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 的关系;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 方式的关系。,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分类 (三)记忆过程 (四) 遗 忘,二、记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Ebbinghaus,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分类 (三)记忆过程 (四) 遗 忘,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三、注意,attention,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三、注意,attention,1.无意注

14、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根据注意时的主动程度分:,没有预定目的 无需意志努力,有预定目的 需意志努力,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三、注意,attention,9,7,5,3,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课堂实验,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三、注意,attention,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三、注意,attention,呈

15、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9,7,5,3,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三、注意,1注意的广度 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三、注意,(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特性。,第二节 认知过程,三、注意,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起伏,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三、注意,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

16、象或活动上。,条件: 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三、注意,(一)概述 (二)分类 (三)特征,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原来注意的强度; 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第二节 认知过程,四、思维,thinking,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间接性 概括性,特性,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念 (二)种类 (三)过程,四、思维,thinking,概括性,枣树 苹果

17、树 梨树 桃树,果树,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念 (二)种类 (三)过程,四、思维,thinking,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1)动作思维 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形象思维 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思维 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念 (二)种类 (三)过程,四、思维,thinking,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指向性)分:,(1)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2)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念 (二)种类 (三)过程,四、思维,thinking,用六根火柴搭成四个等边三角形。,第二节 认知过程,(

18、一)概念 (二)种类 (三)过程,四、思维,thinking,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1)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2)创造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念 (二)种类 (三)过程,第二节 认知过程,四、思维,thinking,(一)概念 (二)种类 (三)过程,四、思维,thinking,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念 (二)种类 (三)过程,四、思维,thinking,分析 综合 比较 抽象 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概念,判断推理,新概念,第二节 认知过

19、程,(一)概念 (二)种类 (三)过程,五、想象和表象,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节 认知过程,(一)概念 (二)功能 (三)种类,五、想象,(一)概念 (二)功能 (三)种类,1.具有预见的作用 2.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 3.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4.具有代替作用 5.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 作用,第二节 认知过程,五、想象,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幻 想,理想 空想,梦是特殊的无意想象,无目的 不自觉,有目的 自觉地,想象,第一节 认知过程,(一)概念 (二)功能 (三)种类,五、想象,第二节

20、认知过程,(一)概念 (二)功能 (三)种类,五、想象,(一)概念 (二)功能 (三)种类,有 意 想 象,再造想象:根据某些描述,在头脑中 构造出现实存在的,从未 见过的新形象。 创造想象: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 创造的新形象。 幻 想:表现人某种愿望的想象。 理想:符合规律,有可能实现。 空想:不符合规律,没有实现可 能。,第二节 认知过程,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三、情绪的功能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六、表情 七、情绪的理论,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emot

21、ion) 情感(affection),情绪侧重于外部表现 情感侧重于内心的体验,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 以表达;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 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联系,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区 别,三、情绪的功能,(一)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低等动物,人,适应性行为模式,生理唤醒 适应性行为模式,相应感受状态 生理唤醒 适应性行为模式,情绪适应性,情绪的适应功能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条件。,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三、情绪的功能,(二)激发心理活

22、动和行为动机,能够驱动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体现在,生理活动中 认识活动中,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三、情绪的功能,(三)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三、情绪的功能,(四)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的情景时,人们常从他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才采取行动。这种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social referencing of emotion) 有助于人的社会适应。,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mood) 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绪状态。 2激情(intense emotion

23、) 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stress) 当人们遇到某种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二)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moral feeling) 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 产生的情感。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 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 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增力减力 激动平静 强弱 紧张轻松,动力性,激动性,强 度,紧

24、张度,维度(dimension),两极性(bipolarity),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六、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 言语表情(language expression),表情,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三)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四)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观点:情境刺激引起身体

25、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1.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2.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 (如心跳、逃跑等),对身体反应的觉知 (因心跳而生恐惧),情绪经验 (恐惧反应),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观点:,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引

26、起知觉的 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神经系统将 信息同时传到 大脑与身体,生理上表现 出反应 (逃跑心跳等),大脑觉知 情境的性质 (暴徒危险),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第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三)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观点: 1.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的过程。 2.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皮层兴奋是最重要的条件。,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四)沙赫特-辛格的情绪因素学说,观点: 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

27、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七、情绪的理论,(四)沙赫特-辛格的情绪因素学说,刺激情境 (如路遇暴徒),情境的认知评价 (暴徒危险),情绪表达 (恐惧反应),生理上表现反应 (逃跑、心跳等),对生理变化的 认知解释 (因恐惧而心跳),不能解释的 身体反应,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一般常识:“我颤抖是因为我害怕”,詹姆斯兰格:“我害怕是因为我颤抖”,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几种情绪理论的比较,坎农巴德:“这个狗使我颤抖和感到害怕”,沙赫特:“我认为我的颤抖和害怕是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情境的危险。”,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第四节 意志过程,一、意志的定义 二、

28、意志的基本过程 三、意志的特征 四、意志的品质,意志行动:人的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第四节 意志过程,一、定 义 二、基本过程 三、特 征 四、品 质,意和知、情的关系: 1.知是意的前提和基础,情 既能激发又能阻碍人的意的行动; 2.意又可以推动知活动的不断深入,意对情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第四节 意志过程,一、定 义 二、基本过程 三、特 征 四、品 质,一、定 义 二、基本过程 三、特 征 四、品 质,采取决 定阶段,确定行动的目标 选择行动的方法

29、做出行动的决定,1.坚持执行预定的 目标和行为程序; 2.制止和修改那些 不利于达到预定目 标的行动。,执行决 定阶段,(初始阶段),(完成阶段),主观决定转化为实际行动,主观目的转化为客观结果,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第四节 意志过程,(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二)与克服困难相联系。,(三)以随意活动为基础。,意志活动的 前提。,意志活动的 核心。,意志活动的 基础。,第四节 意志过程,一、定 义 二、基本过程 三、特 征 四、品 质,1.自觉性 2.果断性 3.坚韧性 4.自制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自觉

30、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第四节 意志过程,一、定 义 二、基本过程 三、特 征 四、品 质,第四节 意志过程,一、概述 二、需要 三、动机与挫折 四、能力 五、气质 六、性格,第五节 人 格,(一)人格的概念 (二)人格的特征 (三)人格心理结构 (四)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五)人格特质理论,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人格(personality): 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结 构 (四)影响因素 (五)特质理论,(一)

31、概 念 (二)特 征 (三)结 构 (四)影响因素 (五)特质理论,人格(personality)一般也等同于个性(individuality)。,个性着重强调了人的独特性,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人格则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结 构 (四)影响因素 (五)特质理论,1独特性与共同性 2社会性与生物性 3稳定性与可塑性 4整体性,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结 构 (四)影响因素 (五)特质理论,1.人格倾向性 2.人格特征 3. 调节系统,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自我意识

32、,需要 动机 兴趣 理想 信念 世界观,气质 性格 能力,调节 控制与整合,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结 构 (四)影响因素 (五)特质理论,1.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结 构 (四)影响因素 (五)特质理论,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将人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根源特质 16个。测量量表为PF。,Raymond B. Cattell 19051998,(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结 构 (四)影响因素 (

33、五)特质理论,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提出人格的第三个维度,外内向维度、情绪维度和精神质维度。,Hans J. Eysenck 1916 1997,3.大五人格理论 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二、需要,(一)分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生理性需要 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社会性需要 是指个体对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第五节 人 格,二、需要,(二)需要理论,社会性,自然性,精神的,物质的,1.马克思描绘的需要层次,Kail Marx,第五节 人 格,二、需要,(二)需要理论,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Maslow

34、 AH,1908197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需要的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他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Maslow AH 19081970,第五节 人 格,生 理 的 需 要,安 全 的 需 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的概念 (二)动机的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折,第五节 人 格,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 (二)动机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折,动机(motivation):

35、,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激活 指向 维持和调整,三个功能,第五节 人 格,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 (二)动机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折,根据内容分,生理性的动机(物质方面的动机) 心理性的动机(精神方面的动机,根据性质分,正确的动机 错误的动机,根据作用分,主导动机 辅助动机,根据维持时间分,短暂动机 长远动机,从引起原因分,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第五节 人 格,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 (二)动机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折,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四种基本形

36、式,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式冲突,第五节 人 格,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 (二)动机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折,双趋冲突 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第五节 人 格,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 (二)动机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折,双避冲突 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择其一,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第五节 人 格,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 (二)动机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折,趋避冲突 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

37、它。,第五节 人 格,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 (二)动机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折,4双重趋避式冲突 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风险高但疗效好风险低但疗效差,第五节 人 格,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 (二)动机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 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frustration,第五节 人 格,三、动机与挫折,(一)动机概念 (二)动机种类 (三)动机冲突 (四)挫 折,在实现目标中受到阻碍时,可产生以下几种情况: 1. 加倍努力,克服障碍,达到目标

38、; 2.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 3.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寻求替代目标; 4.如果障碍难以逾越,又无法寻求替代目标,走投无路,不能实现目标。 只有第四种情况时才会产生挫折感。,第五节 人 格,frustration,四、能力,(一)概述 (二)分类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 (五)智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力(ability),第五节 人 格,四、能力,(一)概述 (二)分类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 (五)智力,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能力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技能则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已

39、经“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第五节 人 格,四、能力,(一)概述 (二)分类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 (五)智力,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从掌握的速度和质量中,可评定出一个人能力的高低。 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的。,第五节 人 格,四、能力,(一)概述 (二)分类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 (五)智力,观察力 记忆力 一般能力 注意力 智力 思考力 想象力 特殊能力,能力,第五节 人 格,四、能力,(一)概述 (二)分类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 (五)智力,1遗传素质 2营养状况 3教育 4社会实践,

40、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 (二)分类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 (五)智力,四、能力,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的类型差异,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 (二)分类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 (五)智力,四、能力,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智力(intelligence),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 (二)分类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 (五)智力,四、能力,智力(intelligence),智力水平的常态分布图,第五节 人 格,(一)概述 (二)分类 (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 (五)智力,四、能力

41、,智力(intelligence),如把17岁智力看作100%,出生到4岁:获得了50%; 4岁至8岁:获得30%; 8岁至17岁:获得20% 。,从出生到青春期智力不断增长,以后逐渐减缓。,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是指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气质(temperament),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temperament,1.动力性特征 2.可变性特征 3.中性性特征,三大特征,第五节 人 格,(一)概

42、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1.动力性特征:,影响心理活动的速度 影响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影响心理活动的强度 影响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2.可变性特征:,少年期 壮年期 老年期 兴奋性强, 兴奋与抑制 兴奋弱,抑 抑制弱,常 平衡,常表 制强,常表 表现好动、 现为坚毅、 现为沉着、 敏捷、热情 机智、活泼 安静、坚定 、积极、急 、深刻。 冷淡、迟缓 躁、轻浮。 。,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

43、气质,3.中性性特征:,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多血质 Sanguineous temperament 粘液质 Phlegm temperament 胆汁质 Bilious temperament 抑郁质 Melancholic temperament,Hippcrates (公元前460前377),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胆汁质 情绪粗犷,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多血质 情

44、绪丰富,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粘液质 情绪贫乏,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抑郁质 多情善感,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三种基本特性: 强度 灵活性 平衡性,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强,灵活 不灵活,平衡 不平衡

45、,活泼型 安静型 兴奋型 抑制型,弱,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第四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生理机制 (五)意 义,五、气质,正确认识气质与职业活动对指导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气质不决定一个人社会活动的价 值及其成就的高低。,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人的身心健康 有不同的影响。,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形成发展 (五)与气质关系,六、性格,性格(character)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形成

46、发展 (五)与气质关系,六、性格,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情绪特征 3.性格的意志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形成发展 (五)与气质关系,六、性格,1.性格的态度特征,(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2)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 (3)对自己的态度。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形成发展 (五)与气质关系,六、性格,2.性格的情绪特征,(1)情绪活动的强度 (2)情绪的稳定性 (3)情绪的持久性 (4)主导心境,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

47、三)类 型 (四)形成发展 (五)与气质关系,六、性格,3.性格的意志特征,自觉性 果断性 坚持性 自制力,表现在意志品质的:,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形成发展 (五)与气质关系,六、性格,4.性格的理智特征,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感知觉 记忆 注意 思维和想象,第五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形成发展 (五)与气质关系,六、性格,1.内倾型和外倾型,荣格(C.G.Jung)认为:人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有两种指向,他称此为定势。 一种指向内 在世界,称内倾; 一种指向外 部环境,称外倾。,第五节 人 格,C.G

48、.Jung 1875-1961,(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形成发展 (五)与气质关系,六、性格,2.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英国心理学家培因(A.Bain)和法国心理学家瑞波(T.A.Ribot)等人认为可以根据认识、情感和意志划分为: 理智型 情绪型 意志型,善于用理智控制和支 配自己的行为,行为易受情绪左右, 情绪体验敏感而强烈,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和 较强的自控能力,第四节 人 格,(一)概 念 (二)特 征 (三)类 型 (四)形成发展 (五)与气质关系,六、性格,3.独立型与顺从型,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根据人对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 依存型,倾向于利用自身内在的参照标志,独立性强,受暗示性少,对人不感兴趣,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交际,关注抽象的内容,不易受定势影响,比较有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医科大学精品课件:02第二章心理学基础1.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