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草原学习目标:1.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2.能认识、会写生字,理解词义,理清文章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4.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草原美景。2. 会写“毯、陈、裳”等8个生字;会正确读写“绿毯、拘束、奶豆腐”等词语。3.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词义,理清文章条理,划分段落。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草原上的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足迹,走进课文去欣赏草原如诗如画的美景,去
2、领略蒙古族同胞的热情。(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认识生字词 过渡语: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认识生字词。课前我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到底效果怎么样呢?我来检测一下。1.出示自学指导。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认识生字词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练读词语,1分钟后比谁能读对。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热乎乎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微笑2.先学。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相帮忙。3.后教。(1)指名读,有错指名纠错。师重点讲解多音字:冠 率(2)齐读词语。过渡语:表扬大家,词语预习
3、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义,概括段意。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义,概括段意1.出示自学指导。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义,概括段意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轮读课文,认真思考:1.用准确简单的一句话概括段落大意。要求:语言准确、简洁。2.课文描绘了哪几个画面?2.先学。指名轮读课文,理解词义,概括段落。(一)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2.理解词语 一碧千里: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 全是绿色。(绿的范围)例句;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就好像
4、要流淌出来一 样,形容绿到了极致。(绿的程度)3.概括段意:作者初到草原时高兴的心情和看到的草原美景。(二)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2理解词语。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洒脱:本文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迂回:回旋,盘绕。3.概括段意:写草原人民来到几十里外迎接远客的情景。(三)学习第3、4自然段。1指名读第3、4自然段。2理解词语。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3.概括段意:写草原人民热情欢迎和盛情款待的情景。(四)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第5自然段。2理解词语。话斜阳:在夕阳下告别。3.概括段意:夕阳话别,作者发出
5、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概。(五)思考:课文描绘了哪几个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过渡语:课文我们不仅能读得好,理解词语好,段意概括也难不倒大家,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次“先学后教”:比写字。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写字1.师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三):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的生字,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有哪些?哪些字是上下结构的,写时上面扁还是下面扁?2.先学学生说出重点字的重要笔画。“毯”:先写“毛”,再写“炎”,“毛”的第四笔竖弯钩要舒展,能托住“炎”字。“蹄”:“足”字旁书写变形。“腐”:“腐”字由“府”和“肉”两个字构成,“广”字的撇包住“付”和“肉
6、”“微”:中间“山”字头下的横容易写漏。“陈、裳、微”三个字最后一笔的区别。过渡语:找到了规律,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好生字,下面大家临摹这些生字,比一比,谁写的和课本的一模一样。3.后教白板先出示学生写得好的,请大家指出还有哪一笔和田字格里的标准字不一样。白板出示写得差的,请大家指出哪里和田字格不一样。六、当堂训练:听写词语(一)出示本节课词语,学生识记。绿毯 线条 柔美 惊叹 回味 乐趣 目的地 洒脱 衣裳 彩虹 马蹄 热乎乎 礼貌 拘束 举杯 感人 会心 微笑(二)听写生字(三)学生互改,师表扬满分学生,了解出错情况。(四)学生订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边读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蒙古族和汉
7、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了解课文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表达方法,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课草原(板题课题)。二、出示目标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屏幕出示)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回答问题过渡语:为了更好地进行自学,请认真看自学指导。1.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
8、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段话中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2.指名有感情读课文,有错及时纠正。3.指名回答问题(答对后,白板出示):(1)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2)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句子是第一句。写作者感受的是第二句。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二)屏幕出示:1.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二)指名读第2段,思考: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我,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指名有感情读课
9、文,有错及时纠正。3.指名回答问题(答对后,白板出示):这句话属于动态描写,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蒙古族老乡穿着鲜艳的服饰,策马疾驰,远迎来客时襟飘带舞的样子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三)屏幕出示:1.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三)指名读课文第3-4自然段 ,思考: 1.“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从重点的字词中体会到什么?2.从聚餐的场面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2.指名有感情读课文,有错及时纠正。3.指名回答问题(答对后,白板出示):1.从“总是”和两个“再”字可以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表达了主客双方激动
10、的心情。2.充分表现力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的场面,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四)屏幕出示:1.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四)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 ,思考:1.怎样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2.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2.指名有感情读课文,有错及时纠正。3.指名回答问题(答对后,白板出示).1.蒙汉人民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大家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2.从蒙古族牧民纵马疾驰、远道迎客、盛情款待、歌舞迎宾、依依惜别等内容均能体会到“蒙汉情深”过渡语:本文写法上有哪些
11、特点呢?我们接着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五):比归纳文章中心 写作方法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2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指名回答(答对后,白板出示):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的所见所感,描写了美丽的草原风光和草原人民远出相迎、热情款待、亲切联欢的场面,表现了两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四、当堂训练师: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来比赛背诵课文。自学指导(六): 请同学们背诵第1自然段。要求:有感情地背诵,可以按照“空气-天空-平地-小丘-骏马和大牛”的顺序来背诵。(5分钟后,比谁背得好。)1.生自由背诵。2.同桌互背。3.指名背(让后进生先背,如果哪一句不会,可以
12、请中等生或者优等生帮忙,并且多叫几个同学背。)五、板书设计 1 草原 1 草原美景 自然美 2-3 欢迎远客 人情美 4-5 热情款待、联欢话别2丁香结学习目标:1.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2.能认识、会写生字,理解词义,理清文章条理。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优美语言。4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明自己的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2.会写“缀、幽、案”等13个生字;会正确读写“幽雅、单薄、笨拙”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义,理清文章条理。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文学作品
13、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出示丁香图片)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认识生字词过渡语: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认识生字词。课前我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到底效果怎么样呢?我来检测一下。1.出示自学指导。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认识生字词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练读词语,1分钟后比谁能读对。 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参差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14、模糊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2.先学。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相帮忙。3.后教。(1)指名读,有错指名纠错。师重点讲解多音字:冠 率(2)齐读词语。过渡语:表扬大家,词语预习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义,概括段意。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义,概括段意1.出示自学指导。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词义,概括段意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轮读课文,认真思考:1.用准确简单的一句话概括段落大意。要求:语言准确、简洁。2.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丁香的?2.先学。指名轮读课文,理解词义,概括段落。(一)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
15、1自然段。2理解词语。缀满:长满,这里形容花开得特别多。 窥:看。3.概括段意:写城里丁香花盛开的样子。(二)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2理解词语。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 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本文指花开得很奔放。幽雅:幽静而雅致。 3.概括段意:写城外丁香花盛开的祥子。(三)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读第3自然段。2理解词语。斗室:指极小的屋子。 文思:写文章的思路。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3.概括段意:介绍了室外的三棵白丁香和“我”在近三十年里所发生的联系。(四)学习第4自然段。1指名读第4自然段。2理解词语。妩媚:形容女子、花木
16、等姿态美好可爱。 3.概括段意:借用古诗描写雨中的丁香。(五)学习第5自然段。1指名读第5自然段。2理解词语。何以:为什么3.概括段意:写作者探究丁香结说法的由来,并得出答案。(六)学习第6自然段。1指名读第6自然段。2理解词语。顺心:合乎合意。 岂:表示反问,相当于“哪、难道、怎么”3.概括段意:写作者的感悟,丁香结象征着人生的愁怨。(七)思考: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丁香的?作者从颜色、气味、形状、姿态几方面描写丁香的。过渡语:课文我们不仅能读得好,理解词语好,段意概括也难不倒大家,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次“先学后教”:比写字。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写字1.师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二)
17、: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的生字,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有哪些?哪些字是上下结构的写时上面扁还是下面扁? 2.先学学生说出重点字的重要笔画。师用红笔在白板上重点强调: “幽”:半包围结构,应先内后外,先写中间一竖,再写两个“幺”字,最后写外面的竖折和竖;(书写时注意外框不宜过高,中间的竖位于中线,中部写紧凑,左右疏密匀称,间隔得当。)“薄”:不要把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缀 雅 拙 襟 恍”: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上下平齐。(“缀”右部分的前三个“又”注意变捺为点。)“糊”:字中间的“古”收敛以迎合于左右,结构缜密紧凑。“案”:字的横画与“木”的捺撇等宽,捺画舒展稳重心。过渡语:找到了规律,
18、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好生字,下边大家临摹这些生字,比一比,谁写的和课本上的一模一样!3.后教白板先出示学生写得好的,请大家指出还有哪一笔和田字格里的标准字不一样。白板出示写得差的,请大家指出哪里和田字格不一样。六、当堂训练:听写词语(一)出示本节课词语,学生识记。宅院 幽雅 伏案 浑浊 笨拙 眼帘 参差 单薄 照耀 文思 梦想 迷蒙 模糊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顺心 平淡(二)听写生字(三)学生互改,师表扬满分学生,了解出错情况。(四)学生订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优美句子,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的联想,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3.体会由事
19、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明自己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课丁香结(板题)。二、出示目标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屏幕出示)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回答问题过渡语:为了更好地进行自学,请认真看自学指导。1.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1)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 用“”画出描写丁香花的句子。(2)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这样“积雪”指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名有感情读课文,有错及时纠正。3.指名回答问题(答对后
20、,白板出示):(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描写丁香花的句子:【课件出示】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课件出示】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 丁香花独
21、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2)积雪指的是丁香花。 从上文“三棵白丁香”及下文“香气直透毫端”看出来的。 (二)屏幕出示:1.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二) 指名读课文第46自然段,思考: (1)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2)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3)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2.指名有感情读课文,
22、有错及时纠正。3.指名回答问题(答对后,白板出示):(1)妩媚。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2)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3)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过渡语: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呢?我们接着看自
23、学指导。自学指导(三):比归纳文章中心 写作方法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2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指名回答(答对后,白板出示):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四、当堂训练师: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来比赛背诵课文。自学指导(四):请同学们背诵第6自然段。要求:有感情地背诵。(5分钟后,比谁背得好。)1.生自由背诵。2.同桌互背。3.指名背(让后进生先背,如果哪一句不
24、会,可以请中等生或者优等生帮忙,并且多叫几个同学背。)五、板书设计丁香结 形状 颜色 气味 姿态(视觉 嗅觉)丁香结 人生才充满乐趣3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 感受含蓄隐约的艺术美感。2.会写“德、鹊、蝉”等生字。3.能正确有感情朗读、译讲并背诵古诗。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宿建德江学习目标: 1.体会诗中意蕴天成,含蓄隐约的艺术美感。 2.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古诗。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夜幕降临,江中烟雾迷蒙,远处行来一叶扁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三、第一次
25、“先学后教”: 比读准字音屏幕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古诗自学指导(一):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注意停顿。 2.自由朗读一遍,如有不认识的生字请举手。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得流利,停顿正确。1.听录音2.指名读3.齐读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古诗了,接着,开展第二场比赛。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古诗(一)先学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练习译讲。 先译讲重点字的意思,再译讲整句诗的意思。(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生练习,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二)后教1.过渡语:译讲比赛开始,每人译讲一句。先解释重点字、词,再译
26、讲整句。愿意参赛的举手。2.找两名学生译讲诗题,其他同学补充。 宿:停宿。题意:停宿在建德江边找两名学生译讲前两句(出示诗句)。1.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烟渚:雾气弥漫的小洲。 日暮:傍晚。 客:指诗人自己。 心:增添。 愁:忧愁。2.移舟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岸边,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我的心中又增添了新的忧愁。3.师问:认为对的举手。若举手的人少,师问:有不同译法的举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若学生都举手了,师肯定地说“对”。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触景生情)出示后两句(出示课件)(指名解释)4.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天底树: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还低。
27、5.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看起来比近处的树还要低矮。江水是那么清澈透明,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和自己是那么的亲近。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借景抒情)6.质疑问难。过渡语:课文译讲完了,给大家1分钟的消化时间,自己看着原文快速地翻译一遍,若还有不懂的地方,举手提问。学生读书,质疑问难。过渡语:下面进行第三场比赛。请看: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古诗 自学指导(三):比正确背诵古诗(2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古诗。)1. 学生自背。 2.同桌互背。3. 全班齐背。4. 指名背。过渡语:第四场比赛是什么呢?请看:六、第四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自学指导(四)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8、这首诗描写了傍晚时分诗人在江中小洲边看到的景色,表达了旅居在外的孤独愁苦之情和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过渡语: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带着这份思念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注意诗中重读的地方,停顿和语速。1.学生练读。2.指名读。3.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这么好的词,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里去吧。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过渡语:这节课大家自学得很认真,准备两分钟就默写古诗。请看:七、当堂训练 学生默写古诗。第二课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学习目标: 1.借读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句的语言之美。 2.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古诗。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当时望湖
29、楼是一座观赏西湖的茶楼,苏轼喜欢在这饮酒。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比读准字音屏幕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古诗自学指导(一):1 听录音,给生字注音,注意停顿。 2.自由朗读一遍,如有不认识的生字请举手。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得流利,停顿正确。 1. 听录音 2. 指名读3.齐读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古诗了,接着,开展第二场比赛。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古诗(一)先学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练习译讲。 先译讲重点字的
30、意思,再译讲整句诗的意思。(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生练习,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二)后教1.过渡语:译讲比赛开始,每人译讲一句。先解释重点字、词,再译讲整句。愿意参赛的举手。2.找两名学生译讲诗题,其他同学补充。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六月二十七日在望湖楼饮酒醉时写下的诗。找两名学生译讲前两句(出示词句)。1.翻墨:打翻的墨汁,形容云很黑。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呈现出白色。 跳珠:跳动的珠子,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2.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一样,还没有来得及把山给遮挡住。白花花的雨点落在湖面像跳珠一样,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
31、地跳进了船舱。3.师问:认为对的举手。若举手的人少,师问:有不同译法的举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若学生都举手了,师肯定地说“对”。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雨前黑云翻墨图雨中白雨跳珠图)出示后两句(出示课件)(指名解释)4.卷地风:指狂风卷地而来。 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5.忽然之间,狂风席卷大地,霎时间吹散了满天的乌云。站在望湖楼上往下看去,西湖上水平如镜、水天一色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雨后:风吹乌云图、雨过湖净图)6.质疑问难。过渡语:课文译讲完了,给大家1分钟的消化时间,自己看着原文快速地翻译一遍,若还有不懂的地方,举手提问。学生读
32、书,质疑问难。过渡语:下面进行第三场比赛。请看: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古诗 屏幕出示:自学指导(三):比正确背诵古诗2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古诗。1. 学生自背。 2. 同桌互背。3. 全班齐背。4.指名背。 过渡语:第四场比赛是什么呢?请看:六、第四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屏幕出示自学指导(四)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盛夏时节西湖突降大雨前后的场景,展现了西湖的奇丽与变幻,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过渡语: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带着这份热爱与赞美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要求:注意诗中重读的地方,停顿和语速。1.学生练读。2.指名读。3.齐读。 师:大家读得
33、真好。这么好的词,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里去吧。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过渡语:这节课大家自学得很认真,准备两分钟就默写古诗。请看:七、当堂训练 学生默写古诗。第三课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2.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古诗。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师:大家发现这首诗的题目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吗?谁能解释一下题目?(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不是题目,夜行黄沙道中才是题目。)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比读准字音屏幕出示: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古诗自学指导(
34、一):1.听录音,给生字注音,注意停顿。 2.自由朗读一遍,如有不认识的生字请举手。3.朗读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读得流利,停顿正确。 可能读错的字音:路转溪头忽见(xin) 1.听录音2.指名读3.齐读 过渡语: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正确朗读古诗了,接着,开展第二场比赛。四、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译讲古诗(一)先学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读古诗,结合课下注释,逐字逐句练习译讲。 先译讲重点字的意思,再译讲整句诗的意思。(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译讲。)生练习,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二)后教1.过渡语:译讲比赛开始,每人译讲一句。先解释重点字、词,再译讲整句。愿意参赛的举手。2.找两名
35、学生译讲诗题,其他同学补充。找两名学生译讲上阕(出示词句)。1.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2.明亮的月光惊动了树枝上的熟睡的鹊儿,轻轻吹拂的夜风中不时送来阵阵蝉鸣。稻花飘香沁人心脾,预示丰收的好年成。驻足聆听那一片蛙声,好似在为人们的丰收而欢唱。3.师问:认为对的举手。若举手的人少,师问:有不同译法的举手。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若学生都举手了,师肯定地说“对”。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环境幽美)出示下阕(出示课件)(指名解释)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见:通“现”出现。不一会,乌云遮住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
36、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4.质疑问难。过渡语:课文译讲完了,给大家1分钟的消化时间,自己看着原文快速地翻译一遍,若还有不懂的地方,举手提问。学生读书,质疑问难。过渡语:下面进行第三场比赛。请看:五、第三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背诵古诗 屏幕出示:自学指导(三):比正确背诵古诗2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背诵古诗。1. 学生自背。 2.同桌互背。3.全班齐背。4. 指名背。过渡语:第四场比赛是什么呢?请看:六、第四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屏幕出示自学指导(四)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生:夏季:从鸣蝉、稻花香、蛙声可以看出来。这首词抒发了
37、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的思想感情。 师小结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写的既不是出奇的名山胜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观壮景,但是这支醉人的乡间夜行曲却让我们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唤起了我们对农村田野风光的热爱,这源于词人自然清新的语言,真挚朴实的情感,我们学习古诗词就是要从诗词美妙的语言中领会作者细腻、真切的情感,学习他独特的创作技法。 过渡语:让我们像作者一样带着这份热爱再来读一读这首词,要求:注意诗中重读的地方,停顿和语速。1.学生练读。2.指名读。3.齐读。 师:大家读得真好。这么好的词,我们赶快把它积累到脑里去吧。指名背带感情指名背过渡语:这节课大家自学得很认真,准备两分钟就默写
38、古诗。请看:七、当堂训练 学生默写古诗。八、板书设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闻到的:稻花香 夏夜清丽喜人 听到的:蝉鸣、鹊啼、 兴奋、愉悦、蛙声、说丰年 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4花之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3.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人们都喜欢花,那五颜六色、清香四溢的鲜花装点了人们的生活。我们随时随地可见那些美丽的鲜花:生日宴会上的康乃馨,婚礼现场的红玫瑰,校园花坛里的白牡丹人们赋予鲜花许许多多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加深对花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黎巴嫩的纪伯伦是怎样看待鲜花的。(板书课题
39、:花之歌)二、出示目标师: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过渡语:目标我们明确了,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三个目标,这节课我们将举行二场比赛。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场比赛:比回答问题。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回答问题 (一)屏幕出示:自学指导(一):指名读诗文,思考:1.在文中,作者将花比作了什么?还有哪些修辞手法? 2.在这首为花儿唱的赞歌里,花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预设答案:1.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板书: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诸元素之女 礼品 婚礼的冠冕 生者
40、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出示课件】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样的自然现象? 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变黄,冬天枯萎。等到春天来临,鲜花又重新开放。在自然界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其他修辞手法:“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这些句子都是拟人句。 “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这组句子是排比句。【出示课件】“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41、。“我”是野地里的花,“我”在晨风中看着太阳升起来,光明降临;傍晚时分,群鸟归林,我看着太阳一点一点地从西山头落下去。“我”是属于自然的,我享有和自然界其他生命同样的生活。2 花儿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它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3.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二)有感情朗读诗文1.同学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2.教师范读课文。四、当堂训练师: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来比赛背诵课文。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背诵课
42、文。要求:有感情地背诵。(5分钟后,比谁背得好。)1.生自由背诵。2.同桌互背。3.指名背(让后进生先背,如果哪一句不会,可以请中等生或者优等生帮忙,并且多叫几个同学背。)五、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花之歌 诸元素之女 仰望星空礼品 对光明心驰神往婚礼的冠冕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习作一变形记习作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导入语: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会发生什么呢?二、出示目标请看,这节课的习作目标。(出示)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